摘" 要:新時代下,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踐行志愿服務具有重要意義。通過設立志愿服務課程、開展社區(qū)服務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志愿服務意識等措施,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yǎng)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和未來發(fā)展具有積極影響。因此,學校應該加強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組織和管理,為學生提供更多參與志愿服務的機會,并通過有效的教育手段,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志愿服務,為社會作出貢獻。
關鍵詞:小學教育;綜合實踐活動課;志愿服務
作為新時代背景下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開展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與此同時,志愿服務作為一種具有社會意義的行為,也應該成為學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志愿服務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服務意識,也可以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和領導能力。文章將從實踐和理論兩個方面闡述新時代下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如何踐行志愿服務,以期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參考。
一、志愿服務的概念
1. 志愿服務的定義和意義:志愿服務是指個人或團體基于自愿原則,無償為社會、他人提供各種形式的幫助和服務的行為。它是個人奉獻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的體現(xiàn),具有促進社會進步和個人成長的重要意義。
2. 志愿服務的形式和內容:志愿服務的形式多樣化,包括社區(qū)服務、環(huán)保活動、教育支持、扶貧助困、文化傳承等涉及各個領域的服務。志愿服務的內容可以包括提供物質幫助、提供社會服務、傳播知識和技能、參與公益活動等。
3. 志愿服務的價值與影響:首先,志愿服務可以培養(yǎng)個人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增強參與者的社會意識和公民意識。其次,志愿服務可以促進社會團結和社區(qū)發(fā)展,凝聚社會成員的力量。最后,志愿服務還可以提供交流機會和并主動互相學習,促進文化交流和社會公正。
二、小學實踐活動課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單一化
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教學中,存在教學內容單一化的問題。許多學校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時,往往只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忽視了其他方面的發(fā)展。這導致了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缺乏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只重視技能的訓練而忽略了對學生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
(二)教學方法單一化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教學方法也存在單一化問題。許多學校在教學中只采用一種教學方法,缺乏多樣性和靈活性。這樣會導致學生對實踐活動的熱情和興趣下降,同時也限制了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教育者應該注重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興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chuàng)新能力。
(三)評價體系不完善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評價體系也存在不完善的問題。目前許多學校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評價主要側重成果的展示,忽視了對活動過程的評價。這導致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只關注結果而忽略了探索和思考的過程。教育者應該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注重對學生的過程能力和思維能力的評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創(chuàng)造力。
三、新時代下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志愿活動的開展意義
第一,開展志愿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關愛他人的意識。在現(xiàn)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疏離,人們只顧自己的利益,缺乏對他人的關心和幫助的現(xiàn)象屢次出現(xiàn)。通過參與志愿活動,學生可以了解到社會上其他人面臨的問題和困難,了解到許多人在遭受困境。這樣的經(jīng)歷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同理心和關心他人的意識,讓他們學會熱愛社會,關心他人。
第二,開展志愿活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在志愿活動中,學生不僅可以提供簡單的幫助,還需要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比如,他們可以組織一次環(huán)境保護宣傳活動,需要經(jīng)歷活動策劃、材料準備、宣傳設計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這樣的實踐可以鍛煉學生的組織能力、協(xié)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志愿活動往往需要多人合作完成,這可以幫助學生提升團隊合作意識,學會與他人合作、協(xié)調共同解決問題。
第三,開展志愿活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志愿服務意識和價值觀。通過參與志愿活動,學生可以了解到社會上存在的不公平和困境,了解到自己可以為他人提供幫助。這樣的經(jīng)歷可以讓學生對志愿服務產生興趣和意愿,形成對志愿服務的認同,樹立善良的品質和正確的價值觀。他們將會意識到,每個人都有能力和責任為社會作出貢獻,為他人提供幫助。
四、新時代下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志愿活動的開展策略
(一)明確志愿服務的目標與意義
自愿、無償、奉獻是志愿服務的基本特征。在新時代背景下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中,明確志愿服務的目標與意義能夠激發(fā)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意識和公民意識,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通過參與志愿服務活動,學生能夠深刻體驗到他人的需求,正確認識社會中的不公正現(xiàn)象,他們將學會關心他人、關注社會,充實自己的生活,從而增強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另外,志愿服務活動能夠鍛煉學生的組織能力、溝通能力、合作能力和領導能力,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促進他們全面發(fā)展,成為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人才。
例如,學??梢匝埳鐓^(qū)工作人員、社會知名人士等給學生帶來關于志愿服務的主題宣講,同時開展學生之間、學生與家長之間的討論活動,讓學生分享對志愿服務的理解和意義認識,幫助他們明確志愿服務的目標。學校還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和特長,組織多樣化的志愿服務項目。例如,組織學生到社區(qū)敬老院開展慰問活動,到環(huán)保組織參與環(huán)境保護活動,到鄉(xiāng)村學校進行教育支持等。這可以讓學生體驗到不同領域的志愿服務,豐富他們的社會經(jīng)驗。學校還可以開展志愿服務感恩教育活動,讓學生了解志愿服務的意義和價值,強化其對志愿服務的認同感和內在動力。例如,組織學生參觀志愿服務機構,與志愿者互動交流,了解他們的故事和付出,激發(fā)學生的感激之情。
(二)選擇合適的志愿服務項目
為了使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與志愿服務相結合,教育者應該選擇合適的志愿服務項目,例如通過調查社區(qū)的需求、了解學生的興趣和特長,確定適合的志愿服務項目;或者選擇在社區(qū)組織志愿活動、參與環(huán)境保護、文化傳承等方面的志愿服務項目,讓學生參與其中,發(fā)揮自己的能力和影響力。選擇合適的志愿服務項目對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非常重要,適當選擇志愿服務項目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和興趣,同時也能更好地滿足社會的需求。
首先,選擇合適的志愿服務項目需要考慮學生的興趣和特長。小學生還處于成長發(fā)展的階段,他們對世界的認識和興趣在不斷發(fā)展。因此,選擇志愿服務項目時應考慮到學生的特長和興趣,讓他們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例如,某些學生可能對環(huán)保很感興趣,他們可以參與環(huán)境保護活動,如清理垃圾、植樹造林等;而對其他學生而言,他們可能對關愛留守兒童更感興趣,他們可以參與關愛留守兒童的活動,如為他們送去書籍、玩具等。選擇符合學生興趣和特長的志愿服務項目,可以提高學生對志愿服務的參與度和積極性。
其次,選擇合適的志愿服務項目需要考慮社會的需求。志愿者的服務應該是有針對性和實際意義的,能夠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群。因此,在選擇志愿服務項目時,可以了解社會的需求和問題,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志愿服務項目。例如,在災難發(fā)生后,可以組織學生參與災后重建工作,幫助受災群眾恢復生活;在節(jié)假日,可以組織學生到福利院、敬老院等開展關愛活動,為孤寡老人帶去溫暖和關懷。了解社會的需求,選擇與之匹配的志愿服務項目,能夠讓學生的參與更加具有實際意義。
具體實施而言,小學可以開展一次關愛社區(qū)環(huán)境的志愿服務活動。在活動前,學校組織一次班級討論,了解學生對環(huán)境保護的認知和興趣。通過討論,學校發(fā)現(xiàn)有很多學生對環(huán)境保護很感興趣,其中有的學生擅長畫畫,有的學生喜歡植物,有的學生喜歡動手制作?;谶@些情況,學校確定三個志愿服務項目:1. 在社區(qū)公園的廢墟墻上進行環(huán)境主題的壁畫創(chuàng)作;2. 組織學生進行栽種活動,種植花草;3. 制作環(huán)保手工作品進行宣傳。在活動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特長自由選擇參與的項目。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能夠更加投入志愿服務活動,也提高了活動的實際意義。
(三)培養(yǎng)學生的服務意識和團隊精神
學生參與志愿服務活動時,教育者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服務意識和團隊精神。通過組織團隊活動,讓學生合作解決問題,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教育者也要引導學生理解服務他人和回報社會的重要性,培養(yǎng)他們的服務意識和奉獻精神。同時,服務意識和團隊精神是小學生綜合實踐活動課中志愿活動的核心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服務意識可以讓他們意識到自身的社會責任,關注他人的需求,并主動參與志愿服務。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可以幫助他們學會與他人合作,共同解決問題和完成任務,增強合作意識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
例如,在志愿服務活動中,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共同制訂計劃、分工合作、共同解決問題,這樣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團隊精神,提高他們的合作能力。學校也要建立志愿服務活動的獎勵機制,激勵學生團隊間競爭和合作。例如,根據(jù)志愿服務的質量和效果,評選出優(yōu)秀團隊,給予獎勵和表彰,激發(fā)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學生分成小組,每個小組負責一片社區(qū)的環(huán)境整治工作,如清理垃圾、綠化等。學校還可以組織義賣活動,學生自愿參與,將所籌集的款項用于資助貧困學生。學生可以自主組織小團隊,負責義賣攤位的布置、商品的準備和銷售等。通過這個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組織能力和銷售技巧,還能夠培養(yǎng)他們的服務意識和團隊精神。這些策略可以讓學生意識到自身的社會責任,關注他人的需求,并學會與他人合作,共同解決問題,為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作出貢獻。
(四)評估志愿服務的效果與反思
進行志愿服務活動后,為了衡量志愿服務活動的效果和提升質量,教育者應該對志愿服務的效果進行評估與反思,學校可以建立志愿服務評估與反饋機制,具體可以通過問卷調查、討論等方式,了解學生對志愿服務活動的感受和體會,并評估學生在服務過程中的表現(xiàn)和成果。同時,教育者也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總結經(jīng)驗教訓。另外,也要關注家長的評價、社區(qū)的反饋等,以全面了解學生參與志愿服務的實際效果,并進一步改進和提升志愿服務的質量和效果
例如,在社區(qū)舉辦義務勞動活動,學生參與清理垃圾、整理公共設施等?;顒咏Y束后,教育者可以設計問卷對學生進行評估,問卷內容包括學生對活動的評價、對自己表現(xiàn)的評價等,教師也要關注社區(qū)反饋的評價。通過調查和整理,教師可以充分了解學生的服務效果和改進意見。學生還可以自發(fā)組織環(huán)?;顒?,如垃圾分類宣傳、植樹活動等?;顒咏Y束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并開展小組討論。學生可以反思自己的表現(xiàn),討論活動的成功之處和改進之處,并制訂下一步的改進計劃。通過自我反思和討論,學生可以從多個角度審視自己參與志愿服務的表現(xiàn),為今后的服務活動提供參考和改進方向。
因此,評估志愿服務的效果與反思可以幫助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中的志愿活動更加有效地實施和改進。通過評估,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在志愿服務中的表現(xiàn)和成果,了解活動的影響和效果。通過反思,師生可以一起總結經(jīng)驗教訓,發(fā)現(xiàn)問題和不足,提出改進和創(chuàng)新的方向。這樣可以不斷完善和創(chuàng)新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中的志愿服務,促進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和體驗志愿服務的價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五、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是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而志愿服務則是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和服務意識的重要方式。將志愿服務融入綜合實踐活動課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也可以讓學生體驗到服務他人和回報社會的快樂。教育者應該注重實踐和理論上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使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在新時代下充分發(fā)揮作用。
參考文獻:
[1] 楊勁. 信息技術支持下農村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設計與實踐[D]. 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20.
[2] 劉建. 新時代背景下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校本化的實踐策略探究[J]. 考試周刊,2023(18):19-22.
[3] 高明利.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展路徑探究[J]. 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3,8(18):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