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心悅
【摘要】在2022年更新的課程標準中,強調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應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核心素養(yǎng)的內在邏輯來構建結構,以生活為基礎,以語文實踐活動為主線。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教學應整合學習內容、情境、方法和資源等多個要素,巧妙設計語文學習任務群。這一概念的引入為語文教學提供了明確的方向和路徑。教師們應以新課標的理念為引導,根據語文課程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策劃教學活動,以確保語文學習任務群的目標任務在課堂中能夠得到有效的實施。
【關鍵詞】新課標? 學習任務群? 小學語文? 探索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4)06-0166-03
隨著新課標的實施,小學語文教學正經歷著一場深刻的變革。其中,學習任務群作為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引發(fā)了廣泛關注。新課標明確指出,語文教學應當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構建結構,以生活為基礎,以語文實踐活動為主線。在這一理念的引導下,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探索和實踐學習任務群成為教師們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本文將深入探討新課標下實施小學語文學習任務群的意義,以及在學習任務群視域下構建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旨在為語文教育注入新思路,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科的深刻理解和濃厚興趣。
一、新課標下實施小學語文學習任務群的意義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與動力
學習任務群的實施注重任務驅動,通過具體任務的設置,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相對于傳統(tǒng)的知識灌輸,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更能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們更愿意積極參與學習過程。學生在完成具體任務的過程中,不僅僅獲取知識,還培養(yǎng)了問題解決能力和實際應用技能。這種學習方式使學生更主動、積極地投入學習,從而增強了他們對學科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二)促進語文學科與實際生活融合
新課標的實施強調了學科知識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引入學習任務群,我們能夠有效地將語文知識點與學生日常生活相融合。這種融合不僅使學科知識更具實踐性和針對性,而且有助于擺脫傳統(tǒng)課堂的束縛。傳統(tǒng)課堂往往以教師為中心,注重知識的灌輸,而學習任務群則強調學科知識的運用和實踐。通過將語文知識與學生身邊的實際生活情境相結合,學生能夠更直觀地感受語文的應用場景,更容易理解和記憶相關知識點。
這種教學方式打破了傳統(tǒng)課堂的單一性,使學生能夠在真實的語境中運用語文知識,培養(yǎng)實際應用能力。通過任務驅動,學生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而是積極參與實際任務,從中學到更多有關語文的知識和技能。因此,通過學習任務群的實施,我們能夠讓語文學科更貼近學生的實際需求,使學科學習更具有生活性和趣味性,從而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二、學習任務群視域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
(一)將單元學習內容進行整合和重新組織
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整合是確保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基本要求。教材中的各個內容之間都存在一定的關聯(lián),因此,教師需要善于將這些內容進行整合和重組,設計出符合學生需求的學習任務,以促進知識的銜接和能力的培養(yǎng),為語文學習的任務群在課堂上的實施奠定基礎。以五年級下冊的第二單元為例,教師可以結合該單元的雙線目標以及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巧妙地重新組織教學內容。首先,可以引導學生從他們最熟悉且喜歡的文學經典中,如《西游記》的節(jié)選《石猴出世》展開教學,旨在激發(fā)學生學習名著的濃厚興趣。其次,通過學習該單元的課文如《草船借箭》和《景陽岡》,讓學生深刻體驗小說如何巧妙地塑造人物形象。最后,結合原著讓學生閱讀《紅樓春趣》,并繪制課文中人物關系圖。同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結合“口語交際”和“快樂讀書吧”的元素設計學習任務,如:
任務一:名著探幽——詳細閱讀單元課文,概括課文主旨和要點;
任務二:人物筆觸——總結人物形象特點,評析小說中的人物品質;
任務三:文學舞臺劇——創(chuàng)作并表演與課本相關的小劇場;
任務四:讀書心得分享——閱讀名著,暢談個人的閱讀感悟和體驗。
通過這樣的學習任務群設計,教師能夠貼近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把握教學的關鍵,展現(xiàn)對教學內容整體設計的思考,為今后的課堂教學奠定堅實基礎。在古典名著單元教學中,教師以語文學習任務群為單元教學的理念,不僅為整個單元的主題學習搭建整體框架,讓學習活動有序進行,同時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
(二)以任務為導向促使學習
傳統(tǒng)的教學往往以知識點為主導,學生在被動接受中學習。而學習任務群的理念則是以任務為導向,通過任務的設置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在語文課堂中,可以通過組織小組合作、展示成果等形式,讓學生在任務中體驗語文學科的魅力,培養(yǎng)合作精神。以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朋友相處的秘訣》為例,通過學習任務群的方式,我們可以將傳統(tǒng)的知識點呈現(xiàn)方式轉變?yōu)樯鷦踊顫姷膶W習活動。在口語交際方面,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小組任務,要求學生以小組形式模擬《朋友相處的秘訣》中的情境,進行角色扮演。每個小組可以根據文章中的場景,自由發(fā)揮,展示友誼中的溝通和交往技巧。通過生動的表演,學生能夠更直觀地理解和體驗友誼中的語言交流,提高口語表達能力。接著,每個小組可以展示他們的口語交際成果,分享彼此在模擬中的體驗和心得。這不僅促使學生表達自己對友誼的理解,還讓他們從他人的表演中學到了更多。通過這樣的任務設計,學生們在口語交際中不再是單一地接受知識,而是在角色扮演和展示中共同成長。此外,學習任務群的實施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在小組合作中,學生需要共同商討、制訂計劃,分工合作完成任務。這不僅鍛煉了他們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還培養(yǎng)了相互尊重和傾聽的品質,促使他們更好地理解友誼的真諦。
綜上所述,通過學習任務群的方式,以《朋友相處的秘訣》為例,不僅讓語文學科更具活力,也在口語交際方面培養(yǎng)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合作精神。這種任務導向的教學理念為語文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學生在實際任務中更好地體驗到語文學科的魅力。
(三)構建實際的學習場景
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任務的導向,教師可以構建實際的學習場景,使學生能夠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進行學習。以二年級上冊《難忘的潑水節(jié)》為例,通過營造豐富多彩的學習場景,我們能夠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背后的文化內涵,培養(yǎng)語文運用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入潑水節(jié)的真實場景,通過圖片、視頻等多媒體資源展示潑水節(jié)的盛況。學生可以感受到活動中人們的歡笑聲、水花飛濺的情景,仿佛置身其中。這樣的場景構建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他們更愿意深入了解與表達。接下來,教師可以設計任務,要求學生模擬參與潑水節(jié)的實際情境。每個學生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游客、參與者、節(jié)日組織者等,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學生們能夠更生動地感受潑水節(jié)的獨特氛圍。這樣的任務設置不僅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還能培養(yǎng)他們在真實場景中使用語言的能力。在討論中,學生可以運用所學語文知識,描述自己在潑水節(jié)中的所見所聞,表達對這一傳統(tǒng)文化活動的感受。這樣的實際學習場景既使學生的語文學習更具實踐性,又能夠激發(fā)他們對文化活動的認同感,增強文化自信心。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開展?jié)娝?jié)文化展覽、寫潑水節(jié)主題文章等形式,讓學生在真實場景中學習語文,獲得多樣的文化體驗。這樣的任務設置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還能夠提高他們在不同語境中靈活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通過構建實際的學習場景,以《難忘的潑水節(jié)》為例,教師能夠使學生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進行學習。這樣的任務導向教學不僅使語文學科更富有生命力,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在實際情境中運用語言的能力,為他們的語文學習增添了更多色彩。
(四)優(yōu)化學習單,自主協(xié)作探究實踐
學習任務群的理念旨在培養(yǎng)學生在任務中具備自主學習和協(xié)作探究的能力。在語文課堂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展開討論,并以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團隊協(xié)作的技能,更好地實現(xiàn)語文教育目標。
首先,通過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教師激發(fā)學生思維,培養(yǎng)他們主動探究的意識。例如,在學習二年級上冊課文《坐井觀天》時,教師可以提示學生關注閱讀過程中個人感興趣或不理解的部分,鼓勵他們設計課前預學單。這種方法促使學生更深入地思考,培養(yǎng)了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主動尋找解決方案的能力。其次,通過展開討論,教師激發(fā)學生交流和合作精神。在語文課堂中,通過設計有爭議性的話題或引發(fā)思考的問題,鼓勵學生在小組內展開討論,分享彼此見解。以《坐井觀天》為例,可以引導學生討論主人公青蛙坐在井口觀望天空的心情和態(tài)度,或者探討井底和天空之間的象征意義。這樣的小組討論促使學生充分表達對文本的理解,同時培養(yǎng)了在協(xié)作中傾聽、溝通、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通過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生不僅鍛煉獨立思考能力,還能與同學合作,共同探討問題,樂于分享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設置一個小組任務,要求學生通過互相討論、研究,共同完成一份小組作業(yè)。這樣的任務既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又提升了他們在團隊中的協(xié)作和溝通技能。以四年級下冊課文《巨人的花園》為學習任務的對象,教師組織學生分成小組,要求每個小組深入研讀這個童話故事,通過小組討論共同完成一份關于“巨人的花園”的描寫與故事情節(jié)的綜合性作業(yè)。在這個任務中,學生需要自主學習文本,提出對“巨人的花園”描寫和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并與小組成員進行深入的交流。每個小組成員通過獨立思考和小組內部的合作,共同挖掘童話中的情感表達、道德寓意等深層次內涵。
通過以上方式,教師可以在語文課堂中更好地實現(xiàn)學習任務群的理念,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協(xié)作探究的能力。這種任務導向的教學理念不僅促使學生在任務中更積極主動地學習,也使他們在團隊協(xié)作中更好地發(fā)揮個人的優(yōu)勢,達到全面發(fā)展的目標。
(五)設計涵蓋多個角度的學習任務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習任務群的理念為教師提供了廣闊的思考和實踐空間,旨在全面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隨著年級的不同,教師在設計學習任務群時應考慮涵蓋多個角度,以滿足學生在不同階段的發(fā)展需求。
在低年級段,學生的語文學科基礎正在逐步建立,任務的設計需要注重培養(yǎng)基礎語文知識的同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一個合適的任務是通過生活場景中的小故事,設計簡單的語文運用任務,如,編寫一份小日記或創(chuàng)作一個簡短的小故事。這樣的任務不僅鞏固基礎語文知識,還在實際應用中培養(yǎng)語感,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體驗語文的樂趣。隨著學生逐漸步入中年級段,學習任務群的設計可以逐步引入文學作品的閱讀與欣賞。設計一個小組任務,讓學生共同閱讀一篇兒童文學作品,進行小組討論和分享。這樣的任務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他們欣賞文學的興趣。同時,通過簡單的寫作任務,如以故事情節(jié)為基礎進行創(chuàng)作,也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進入高年級段,學習任務群的設計更應注重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一個合適的任務是組織學生進行辯論活動,選擇一個社會熱點話題,提出自己的觀點并進行辯護。通過這樣的任務,學生能夠鍛煉辯論和思辨能力,培養(yǎng)獨立思考問題的習慣。同時,設計一個包含文學作品分析和寫作的任務,如寫一篇文章評論,也可以促使學生在多個方面全面發(fā)展。
通過不同年級段的任務設計,教師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在語文學科中不同階段的發(fā)展需求,使其在任務中全面提升語文素養(yǎng)。這種跨年級的任務設計不僅使學生逐步建立對語文學科的深刻理解,也為他們全面發(fā)展提供了多樣化的學習體驗。
三、結束語
學習任務群的理念為小學語文教學帶來了新的思考和實踐機遇。通過實施學習任務群,不僅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還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不斷探索適合學生特點和實際情境的任務設計和教學策略,根據學段特點,學習任務群安排可有所側重,以更好地服務于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史會娟.淺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思維訓練”[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3(9):38-40.
[2]顧張琪.“學習任務群”視域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堂[J].山西教育(教學),2022(11):64-65.
[3]孫恭俊.小學語文教學中營造積極課堂氛圍的策略[J].學周刊,2021(28):111-112.
[4]張玲.新課標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2(3):171-122.
[5]唐小暉.基于新課標理念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策略[J].新智慧,2022(35):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