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勞動教育在幼兒成長過程中的價值愈發(fā)受到重視。勞動教育以其獨特的育人功能,緊密結合幼兒的生活實際,成為幼兒園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幼兒園教師通過在幼兒一日生活中融入勞動教育,能夠有效幫助幼兒養(yǎng)成勞動習慣,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進而培養(yǎng)他們的責任感。在新時代背景下,勞動教育的目標更加明確,旨在培養(yǎng)具備社會主義勞動道德的個體,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對于學前教育階段的幼兒來說,勞動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當前部分幼兒園在實施勞動教育時仍存在勞動內容單一、家園合作不夠緊密等問題。為此,教師需要更新教育理念,積極探索多樣化的勞動實踐活動,創(chuàng)新活動形式,同時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合作,共同為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創(chuàng)設優(yōu)質的教育環(huán)境?;诖?,筆者分析了勞動教育對于幼兒的重要性,探討了開展幼兒園勞動教育的具體策略,以供參考。
一、勞動教育對于幼兒的重要性
著名作家高爾基曾說:“我們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人的聰明的手創(chuàng)造出來的?!眲趧邮侨祟惿鐣l(fā)展的動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勞動,個體不僅能夠實現(xiàn)自我價值,還能夠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重要貢獻。教師通過開展勞動教育,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提高其實踐能力,促進其身心全面發(fā)展。同時,在勞動教育活動中,幼兒需要與同伴合作完成任務,這有助于鍛煉他們的自我管理能力,培養(yǎng)其團隊合作意識和責任感,促使其在集體協(xié)作中共同進步。此外,通過設計富有創(chuàng)意的勞動活動,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積極思考,自主尋找實踐問題的解決方法,進而激活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二、開展幼兒園勞動教育的具體策略
(一)開展多樣實踐活動,激發(fā)幼兒的勞動興趣
幼兒園階段是幫助幼兒養(yǎng)成勞動習慣的黃金時期,教師需要為幼兒提供多樣化的勞動實踐機會,讓幼兒在實踐活動中親身體驗勞動的樂趣。教師應了解幼兒的興趣愛好和能力水平,設計具有一定挑戰(zhàn)性和趣味性的勞動項目任務,鼓勵幼兒自主解決在勞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例如,教師可以設計“小小園丁”勞動項目,先向幼兒介紹不同植物的生長特點,以激發(fā)他們對植物的好奇心。隨后,教師可以在幼兒園中布置一個小型的花園區(qū)域,為每個幼兒分配一個栽有植物的小花盆,讓他們負責澆水、施肥等日常養(yǎng)護工作。這個活動讓幼兒有機會親自參與植物的養(yǎng)護管理工作,既能夠滿足他們對自然的好奇心,又能夠鍛煉他們的勞動能力。
又如,教師可以開展“小小工程師”勞動活動,先向幼兒介紹玩具車的基本工作原理,隨后劃定游戲區(qū)域,設置一個小型的“修車站”。教師需要為幼兒提供一些有故障的玩具車,讓他們嘗試運用簡單的修理工具修復玩具車。當幼兒遇到困難而沒有進展時,教師可以提供適當的指導和幫助,但要鼓勵幼兒自己動手操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通過鼓勵幼兒自由探索、自主解決問題,不僅能夠幫助幼兒掌握簡單的修理技能,還能夠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其成就感,為其未來參與更深層次的勞動奠定基礎。
(二)開展生活化勞動教育,培養(yǎng)幼兒的勞動意識
在幼兒園勞動教育實踐中,教師要引導幼兒正確認識勞動的價值,培養(yǎng)其勞動意識,使其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教師可以先給幼兒講解一些關于勞動的故事,再引導幼兒聯(lián)系現(xiàn)實,讓幼兒初步認識勞動與社會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例如,教師可以講述“勤勞的小蜜蜂”這一故事。該故事生動地描述了小蜜蜂們不辭辛勞地采集花蜜和花粉,為整個蜂巢帶來充實的養(yǎng)料,維持著整個蜜蜂家族的生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小蜜蜂勤勞努力采集的場景,以豐富幼兒的視聽體驗。然后,教師可以告訴幼兒,父母和社會上的勞動者就像小蜜蜂,家庭和整個社會就像蜂巢,以此幫助幼兒理解勞動的重要價值。
此外,教師應結合幼兒實際開展生活化勞動教育,從而在提高幼兒的勞動認知和增加經驗的同時,提高幼兒的動手實踐能力。教師可以開展主題勞動課,組織幼兒進行手工制作活動,如自制簡易書架、設計禮品卡等。教師還可以開展“社區(qū)小店鋪”活動,使用桌椅等道具搭建小店鋪,讓幼兒輪流負責店鋪不同崗位的工作,開展簡單的售賣活動。需要注意的是,在這個活動中,教師并不需要講解超綱的數學知識,只需引導幼兒通過交換物品來完成交易。
(三)堅持以身作則,發(fā)揮表率作用
在勞動教育中,教師自身的言行會對幼兒產生影響。教師要以身作則,充分發(fā)揮自身的示范效應,引導幼兒形成積極的勞動態(tài)度。例如,在大掃除這樣的集體活動中,除了給幼兒分配打掃任務,教師自己也要與幼兒共同勞動。教師應保持平等、尊重的態(tài)度與幼兒互動,用積極的勞動態(tài)度感染幼兒,為幼兒樹立榜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展示自身對勞動的尊重,通過向幼兒講述感人至深的勞動者故事,分享個人對勞動的感悟,幫助他們認識到勞動是一種光榮的活動,從而引導幼兒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在具體教學中,當介紹不同職業(yè)的勞動內容和形式時,教師需注重職業(yè)平等,避免刻板印象和職業(yè)歧視,引導幼兒樹立正確的勞動職業(yè)觀念,使他們認識到每一種勞動都是社會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都值得尊重。
(四)開展家園合作,形成教育共識
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家庭和學校是幼兒成長的重要場所。兩者只有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更好地促進幼兒的發(fā)展。家長在幼兒教育中扮演著關鍵角色,開展家園合作是落實勞動教育的重要措施。
教師應與家長保持溝通、開展協(xié)作,構建家園共育機制,共同為幼兒創(chuàng)設良好的勞動環(huán)境。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家長會議,向家長分享勞動教育理念和方法,讓家長更深入地了解幼兒園的勞動教育計劃,以激發(fā)家長的教育熱情。同時,教師應構建家園互動平臺,與家長保持良好的溝通。比如,教師可以在微信群分享自己設計的勞動游戲,布置簡單的家庭勞動任務,讓幼兒打掃房間、整理書架和書桌等。家長應與幼兒共同參與勞動,教授他們簡單的勞動技巧。在這個過程中,幼兒能夠鍛煉自身的勞動能力,家長也能夠增進對幼兒的了解。此外,教師還應在線上平臺分享有關開展家庭勞動教育的實際案例,幫助家長改進家庭勞動教育方法。除了保持家園溝通,教師還可以組織開展“親子手工勞動”活動,讓家長與幼兒共同完成手工品制作任務。這既能夠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又能夠培養(yǎng)其團隊協(xié)作能力。
總之,教師要向家長傳達勞動教育對于培養(yǎng)幼兒各項能力的重要性,促使家長樹立正確的勞動教育觀念。通過落實家園合作,可以更好地在幼兒的生活中滲透勞動教育。教師要與家長形成教育共識,向家長分享幼兒園勞動教育規(guī)劃,介紹家庭勞動教育開展方式,從而為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提供助力,推動勞動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
(五)將勞動教育融入一日生活,幫助幼兒養(yǎng)成勞動習慣
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為了幫助幼兒養(yǎng)成勞動習慣和培養(yǎng)幼兒生活自理能力,教師可以將勞動教育滲透到幼兒的日常學習生活中,如讓幼兒照料教室中的綠植、分發(fā)餐具、整理玩具等,以培養(yǎng)幼兒的勞動意識和責任感,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共同制定班級公約,明確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應遵守的行為準則,如要求幼兒在用餐后將餐具放回指定地方,在每天離開幼兒園之前整理好自己的書桌,隨手撿起地上的垃圾等,使幼兒從小學會愛護環(huán)境,懂得獨立完成自己的任務,養(yǎng)成講文明、愛勞動的好習慣。此外,教師可以為班級幼兒布置值日任務,每天安排幾個幼兒在離園前進行簡單的班級衛(wèi)生打掃活動,如掃地、擦拭桌椅等,并與幼兒一起勞動。如此,勞動便不再是孤立的教學活動,而是與幼兒的學習生活融為一體的日常行為。
總之,教師要巧妙地將勞動教育融入幼兒的學習生活中,引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讓幼兒動手實踐、接受鍛煉。對于部分不珍惜勞動成果、不想勞動、不會勞動的幼兒,教師要抓住幼兒園一日生活環(huán)節(jié)中的勞動實踐機會,鼓勵幼兒自覺參與、自己動手,讓幼兒學習日常生活的自理知識,感受勞動的樂趣,明白人人都要勞動的道理。
結語
勞動教育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內容,直接影響著幼兒在精神面貌、價值取向、實踐技能等方面的發(fā)展。為了落實勞動教育,教師需要轉變觀念,積極為幼兒創(chuàng)造實踐操作的機會,開展生活化勞動教育,引導幼兒動手動腦,培養(yǎng)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加其勞動經驗。在理論課堂中,教師要注重傳播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多為幼兒講述有關勞動的寓言故事或者實際案例,使他們理解勞動的價值所在,以此培養(yǎng)幼兒的勞動意識。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幼兒處于模仿學習的成長階段,教師要時刻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向幼兒傳達職業(yè)平等、勞動可貴的價值觀,積極融入幼兒的勞動過程并成為他們其中的一分子,從而拉近師幼關系。教師還要善于將勞動活動融入幼兒的學習生活,改變微小的生活細節(jié)來影響幼兒,使其養(yǎng)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此外,教師要積極與幼兒家長進行溝通交流,與其協(xié)商共建家校共育體系,增強家長的家庭勞動教育意識,共同為幼兒創(chuàng)設良好的勞動教育環(huán)境。
(作者單位:
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qū)經成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