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我最害怕的就是老師說“同學(xué),請回答”。雖然一般問題我都會,但總因為緊張,嘴巴就找不到方向了。
語文課,一開始很順利。突然我察覺到老師嘴角上揚,不好!他要提問了,我立刻正襟危坐,豎起的耳朵就像滿功率接收信號的天線,生怕遺漏了老師說的重要信息?!罢l能把整個故事復(fù)述一遍?”老師期待地望著大家。我在心里復(fù)述了一遍,簡直易如反掌,大家為什么不舉手?安靜的氣氛讓我也不敢舉手。
“沒關(guān)系,即使說錯了也沒什么大不了的!”徐老師的話把我打動了,我忐忑地舉起手。徐老師笑著示意我來回答。一開始的過程很順利,徐老師聽了頻頻點頭。就在這時,意外發(fā)生,有個詞語我硬是想不起來了。這一刻,大腦和嘴巴斷開了連接,大腦不干活,嘴巴不說話。最難受的要屬心臟了,身為語文課代表,說不出來會被嘲笑吧。我努力回顧了一遍課文,大腦經(jīng)過“重啟”,馬上就搜索到了那個“失蹤”的詞語,嘴巴也重新連接大腦,故事內(nèi)容一股腦地從嘴巴里蹦出來。
在我感嘆終于結(jié)束時,不知是誰帶頭,鼓起了掌。我抬起頭,徐老師也在鼓掌。這掌聲有一股力量涌向我的身體,以后,我不會再怕“同學(xué),請回答”了。
老師小評
小作者用極其細膩的心理描寫展現(xiàn)了“回答不出問題時大腦的狀態(tài)”。習(xí)作中,大腦和嘴巴都有生命,它們一會兒斷開連接,一會兒重新工作,都源于小作者找到了自信。
【作者系江蘇蘇州市吳江區(qū)震澤實驗小學(xué)五·5班學(xué)生,指導(dǎo)并置評:徐志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