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淼
摘? 要:鋼琴教學在學前教育具有重要的地位。實踐教學法作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強調通過實際操作和體驗來促進學生的學習。因此,將實踐教學法運用到學前教育鋼琴教學中,不僅有助于激發(fā)大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還能培養(yǎng)其音樂素養(yǎng)和動手能力。本文旨在探討實踐教學法在學前教育鋼琴教學中的運用,以期為學前教育鋼琴教學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實踐教學法;學前教育;鋼琴教學
中圖分類號:G6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9052(2024)04-0070-03
作者簡介:付? 淼(1993.03—? )女,漢族,河南省駐馬店人,大學本科,助教,研究方向: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教學。
引言
學前教育的鋼琴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和專業(yè)水平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傳統的教學方法往往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缺乏對實踐的重視,導致學生在鋼琴演奏技巧和表達能力方面發(fā)展不足。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實踐教學法作為一種以實踐為核心的教學方法被引入到大學學前教育鋼琴教學中。
一、實踐教學法在學前教育鋼琴教學中運用的重要性
在學前教育鋼琴教學中,實踐教學法的運用非常重要。教師通過實踐教學法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鋼琴演奏技巧,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和表現力。實踐教學法能夠提供學生與鋼琴親密接觸的機會,通過實際操作鋼琴,學生可以感受到鍵盤的觸感和聲音的變化,進而加深對鋼琴的理解。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手指動作來產生音樂,這種親身體驗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對鋼琴的認知,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專注力[1]。通過與鋼琴緊密互動,學生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增加對學習鋼琴的興趣。實踐教學法可以提供學生實際演奏的機會,學習鋼琴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能夠演奏美妙的音樂。通過實踐教學法,在大學學校的學前教育鋼琴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演奏,并鼓勵學生參與學校的音樂會或其他演出活動。這樣學生將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演奏成果,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表現力。同時,實踐演奏也能夠讓學生在演奏中不斷提高技巧,培養(yǎng)良好的演奏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實踐教學中,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音樂的意境和情感,并能夠運用自己所學的技巧來表達音樂。這種理解和應用的過程,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和表達能力,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能力??傊?,實踐教學法在大學學校的學前教育鋼琴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其能夠幫助學生與鋼琴親密接觸,提供實際演奏的機會,深入理解音樂和鋼琴演奏技巧,并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和溝通。
二、實踐教學法在學前教育鋼琴教學中運用的現實困境
(一)學生技能參差不齊
一些學生可能表現出對基本的音樂概念和節(jié)奏感缺乏理解,無法準確把握音符的時值和節(jié)奏的變化,導致演奏時節(jié)奏不準確,樂曲表現力不足。學生可能在手指的靈活性和協調性上存在較大差異,表現為無法流暢地演奏音階、音程和琶音等基本練習,影響了演奏技巧的提高。此外,一些學生可能在樂曲的理解和表達上存在較大差異,表現為對樂曲的情感表達能力不足,無法準確理解和表現樂曲的情感內涵。另外,一些學生可能在記憶能力和樂譜閱讀能力上存在較大差異,表現為無法熟練記憶樂曲,或者無法準確、快速地閱讀樂譜。這些表現都可能導致學生在鋼琴學習中技能參差不齊,影響教學效果和學習積極性。
(二)實踐教學資源不足
教學器材不足可能導致學生無法獲得足夠的練習機會,例如鋼琴數量不足,導致學生練琴時間受限,無法達成練習效果。教學場地不足可能導致教學環(huán)境擁擠,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專注度,甚至可能出現安全隱患。教學資料不足可能導致學生無法獲得多樣化的學習資源,例如音樂教材、樂譜等,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還有教學設備不足也可能影響教學的多樣性和趣味性,例如缺乏多媒體設備、音響設備等,無法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音樂欣賞和教學輔助。這些問題都可能嚴重影響教學效果,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甚至影響到教學質量。教師需要關注教學資源不足的問題,并積極尋求解決途徑,以確保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體驗。
(三)課程時間不充分
由于學前教育課程每節(jié)課的時間有限,這給教師和學生充分利用實踐教學法進行練習和表演帶來了困難。課程時間不夠長意味著學生無法花足夠的時間進行鋼琴練習,鋼琴演奏技巧的培養(yǎng)需要大量的練習時間和反復琴鍵的彈奏,但是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學生難以得到充分的熟練度提升。學生可能無法充分掌握琴鍵的技巧和手位,并且在技術上有些短板。課程時間不足還會影響到鋼琴教學中對樂理知識和音樂理解的全面覆蓋,除了琴鍵技巧,學前教育的鋼琴教學還需要學生了解基礎的樂理知識,如音符、節(jié)拍、樂譜等,并能夠理解音樂作品的表達和情感。然而,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這些知識并不容易。
(四)學生學習興趣不足
學生的動機和興趣不足可能與課程目標和內容的不匹配有關,在學前教育鋼琴教學中,有些學生可能已經有了一些基礎,而有些學生可能沒有接觸過鋼琴。對于已有基礎的學生來說,課程進展可能過于緩慢,學生很快就會失去興趣。而對于沒有基礎的學生來說,課程進展可能太快,學生會感到壓力和挫折,也會減少學習的興趣[2]。在學前教育鋼琴教學中,一些教師可能過于強調技巧和理論知識,而忽視了學生的興趣和情感需求。學生可能過于注重傳授知識,而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此外,缺乏多樣化的教學資源也會使學生覺得學習過程單調乏味,缺乏趣味性。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和風格也可能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夠關注和重視,缺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能力和方法,學生可能會感到對鋼琴學習的失望。
三、實踐教學法在學前教育鋼琴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制定適合學生能力的實踐計劃
制定適合學生能力的實踐計劃需要教師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鋼琴演奏水平和興趣愛好,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鋼琴演奏表現、曾經的樂理考試成績以及平時的課堂參與等方式來評估學生的能力水平?;谶@些評估結果,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等不同的水平組,為每個組制定相應的實踐計劃。在制定實踐計劃時,教師應考慮到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愛好。鋼琴教學不僅僅是機械地訓練技巧,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和表達能力。因此,在實踐計劃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音樂風格偏好,選擇適合學生演奏的樂曲,以激發(fā)學生對鋼琴學習的熱情。實踐計劃應包含一系列的鋼琴演奏技巧訓練,鋼琴演奏技巧是學習鋼琴的重要基礎,對于學生的音樂發(fā)展起著關鍵作用。因此,在實踐計劃中,教師可以設定一系列的技巧訓練項目,如手指靈活性訓練、音階和琶音練習等,幫助學生提高鋼琴演奏技巧。實踐計劃中還應包括學生參與演奏的機會,學生通過實際演奏才能真正體驗到鋼琴音樂的魅力。因此,在實踐計劃中,教師應安排學生定期進行小型演奏會或者合奏演出等活動,使學生能夠在舞臺上展示自己的成果,并從中獲得演奏經驗和舞臺表現能力的提升。
(二)分組教學
分組教學是根據學生的技能水平、學習進度和個體差異進行分組的一種教學方法。在學前教育鋼琴教學中,學生的技能水平和學習能力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分組教學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每個小組的成員都具有相似的技能水平和學習能力。這樣教師可以針對每個小組的特點和需求,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和指導。在每個小組中,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實際水平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這樣可以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得到適合自己水平的指導,避免因為學生技能參差不齊而導致教學進度過快或過慢的問題。比如,對于技能較高的學生,教師可以設置更加復雜的練習和曲目;而對于技能較低的學生,則可以通過更簡單的練習和曲目來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分組教學可以讓學生在小組中相互學習和交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在小組中,學生可以互相觀摩、學習,相互幫助。這種互助學習的氛圍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學習動力。學生之間的交流還可以促進學生在音樂技能上的提高,從而縮小學生之間的技能差距。另外,分組教學可以讓教師更好地進行個性化指導。教師可以根據每個小組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更好地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提供更加貼心的指導和幫助。對于技能較高的學生,教師可以提供更為深入的指導,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而對于技能較低的學生,教師可以采取更為耐心細致的指導,幫助學生逐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三) 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
在學前教育的鋼琴教學中,教學資源包括鋼琴、教材、音樂游戲等。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如設計多種不同形式的音樂游戲,利用簡單的教學器材和教學道具,來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和實用性。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可以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創(chuàng)造出更多元化、富有創(chuàng)意的教學活動,從而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3]。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來引入多媒體和互聯網資源。在當今數字化的時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和互聯網資源來豐富教學內容,提供更多元化的學習體驗。比如,教師可以利用音樂教學軟件或在線教學平臺,讓學生在虛擬的鋼琴鍵盤上練習彈奏,或者觀看鋼琴演奏視頻,從而增加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在學前教育的鋼琴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參與音樂創(chuàng)作、編曲、即興演奏等活動。通過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教師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效果。在教學資源有限情況下,教師還可以通過與其他教師、學校或社區(qū)合作,共享資源和經驗,從而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比如,教師可以與其他音樂教師合作,共同舉辦音樂活動或比賽,讓學生有機會展示自己的音樂才華并且互相學習。
(四)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
通過實踐演奏,學生能夠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的技能和表現力。為了提供實踐演奏機會,教師可以安排定期的小型演奏會。這些演奏會可以在班級內部進行,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在同齡人面前演奏。演奏會的形式可以多樣化,可以是學生們輪流進行獨奏,也可以是多人合奏,甚至可以嘗試小型樂團的演奏。這樣可以讓學生們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演奏成果,同時也增強學生的舞臺表現能力和自信心。學校可以組織大型音樂活動,如音樂會或比賽。這樣的活動可以提供更廣闊的舞臺和更多的觀眾,給學生們一個更高水平的演奏機會。參加音樂會或比賽,學生們可以與其他學校的學生交流,互相學習,激發(fā)彼此的創(chuàng)作靈感和音樂熱情。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們也能夠更好地體驗到音樂的力量和魅力。學校還可以組織一系列與鋼琴演奏相關的活動,如觀摩名家演奏會、參觀音樂展覽等。這些活動可以讓學生們接觸到更多的音樂文化,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豐富學生對鋼琴演奏的理解和體驗。為了有效實施提供實踐演奏機會,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種演奏機會,并提供充分的支持和指導。例如,教師可以為每個學生制定個性化的演奏計劃,幫助學生選取合適的曲目和演奏技巧,并進行專業(yè)的指導和反饋[4]。學校應提供良好的演出場所和設備。一個優(yōu)質的音樂教育環(huán)境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音樂潛力和表演欲望。學校應配備好的鋼琴設備,并安排專門的演出場所,以提供良好的演奏條件。
(五)引導學生進行音樂分析
音樂作品通常具有一定的結構和形式,包括序曲、主題與變奏、對位技巧等。通過音樂分析,學生可以學習到不同類型的音樂作品的常見結構和形式,并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原理和邏輯。這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組織方式,把握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從而更好地演繹和欣賞音樂作品。和聲是音樂中至關重要的要素之一,其決定了音樂的和諧性和內在的情感表達。通過音樂分析,學生可以學習到不同和聲類型的特點和應用,如和弦進行、調性結構、音樂模式等。同時,學生還能夠了解和聲在音樂中的作用,如如何通過合理的和聲編排來產生不同的音樂情感效果。這種理解將有助于學生更加準確地表現音樂,并且拓寬學生對音樂的理解。教師應向學生介紹音樂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如何分析音樂作品的結構和形式,例如,簡單的二部曲、三部曲和復雜的奏鳴曲形式等。此外,教師還應教授學生如何分析和理解和聲以及節(jié)奏等元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音樂的核心要素。教師可以選擇一些經典的鋼琴作品來進行分析,可以逐步引導學生分析作品的整體結構和各個樂章之間的聯系,同時也要注重對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風格的分析[5]。通過深入研究和分析經典作品,學生將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樂的內涵和表達方式。接下來,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以視聽方式呈現音樂分析的內容。通過播放鋼琴作品的錄音或視頻,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作品的演奏實例,并結合圖示和文字對作品進行詳細的解讀和分析。這樣能夠更加生動地呈現音樂分析的內容,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結語
實踐教學法在學前教育鋼琴教學中的運用具有重要的意義,其可以促進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全面發(fā)展。然而,在實踐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教學資源不足、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等。因此,教師應該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改進教學方法,加強教學資源的建設,以更好地發(fā)揮實踐教學法在學前教育鋼琴教學中的作用。希望本文的探討能夠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啟示,為學前教育鋼琴教學的發(fā)展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蘇彤. 實踐教學法在學前教育鋼琴教學中的運用探討 [J]. 黃河之聲, 2019, (06): 82.
[2]吳禹冬. 實踐教學法在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課教學中應用探究 [J]. 中國文藝家, 2018, (09): 154+156.
[3]張輝. 淺談實踐教學法在學前教育鋼琴教學中應用 [J]. 考試周刊, 2017, (61): 168.
[4]李娜. 實踐教學法在學前教育鋼琴教學中的應用淺談 [J]. 北方音樂, 2016, 36 (20): 121.
[5]杜紅軍. 實踐教學法在學前教育鋼琴教學中的應用 [J]. 現代交際, 2016, (01): 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