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不同于傳統(tǒng)建構游戲,安吉游戲一切圍繞幼兒展開,能讓幼兒在游戲建構中自主探索與發(fā)現。無論是場景設計還是材料投放,安吉游戲都盡可能讓幼兒融入其中,多感官參與游戲,不斷提高專注力與想象力,培養(yǎng)動手操作與實踐創(chuàng)新精神,為幼兒的成長提供廣闊空間。文章首先分析了安吉游戲在良好學習品質培養(yǎng)方面的意義,然后結合課程實踐,探討了安吉游戲中幼兒良好學習品質的培養(yǎng)策略,以期促進安吉游戲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
關鍵詞:幼兒教育;安吉游戲;學習品質;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G40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4)01-0028-03
良好的學習品質涵蓋目標意識、主動學習、好奇心理、專注程度、堅持探索、抗挫折性、想象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等,在學前教育階段關注對幼兒良好學習品質的培養(yǎng),對幼兒的未來發(fā)展及身心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安吉游戲要求教師以“探索真游戲,培養(yǎng)真兒童”
的教育理念進行幼兒游戲課程化的探索與創(chuàng)新[1]。安吉游戲一切以幼兒發(fā)展為中心,讓幼兒在游戲中盡情釋放天性,獲得自主成長。在游戲中,幼兒可以自主選擇游戲材料,自主選擇游戲同伴,自主創(chuàng)設游戲場景,自主組織游戲活動,在真游戲中積極感知、嘗試操作、體驗感悟、理性思考,進而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品質[2]。
一、安吉游戲促進良好學習品質的培養(yǎng)
(一)喚醒好奇心,激發(fā)探究興趣
眾所周知,兒童觀察與探索世界的方式與成年人不同,安吉游戲是真正屬于兒童的游戲,它處處關注幼兒的游戲活動體驗,以兒童的認知特點及學習需求來投放材料,營造環(huán)境,利用自然,能夠充分喚醒幼兒好奇心,激發(fā)幼兒探究欲,使幼兒積極投入學習中。幼兒通過參與安吉游戲,能夠感受到活動創(chuàng)造的樂趣,充分喚醒認知與探索的好奇心。
(二)發(fā)揮想象力,培養(yǎng)創(chuàng)造精神
安吉游戲崇尚自然,取材于自然,其建構材料多是本土資源。低結構化的游戲材料大大降低了幼兒對游戲材料及游戲過程的認知難度,使幼兒擁有更多的“游戲自主權”[3]。同時,安吉游戲又能夠適當改造傳統(tǒng)游戲,打破游戲時空界限,讓幼兒保持長久的興趣,發(fā)揮豐富的想象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三)摒棄功利化,提高專注能力
在安吉游戲中,從游戲設計到活動組織,從材料選擇到場景創(chuàng)設,幼兒完全自主,教師則化身為游戲的忠實記錄者與旁觀者,并不主導游戲過程。即使游戲材料選擇不合理或游戲設計不完美,教師也盡量不干涉幼兒的獨立探索空間,不隨意評判游戲建構的好壞,而是讓幼兒全身心地專注于游戲中,在反復試錯中獲得經驗積累及思維能力發(fā)展。
二、安吉游戲中幼兒良好學習品質的培養(yǎng)策略
(一)創(chuàng)設適宜環(huán)境,豐富游戲內涵
幼兒良好學習品質的形成需要適宜的教育環(huán)境,戶外游戲是幼兒親近自然、感知自然、溝通自然的重要方式,也是幼兒積累經驗、拓展思維、探索創(chuàng)造的有效途徑。安吉游戲要求教師從幼兒的需求與困惑出發(fā)開發(fā)游戲項目,投放本土化、適宜性、低結構的游戲材料,突出開放性的活動空間和豐富的游戲內涵。在幼兒教育中運用安吉游戲,既能消除幼兒對游戲環(huán)境的陌生感,又能激發(fā)幼兒對游戲本身的探究欲。幼兒在原生態(tài)的戶外環(huán)境中能夠放飛自我,激發(fā)探索興趣。安吉游戲內涵的持續(xù)豐富,也進一步提高了活動課程的質量,使幼兒在真實游戲中探索,真實情景中學習,
真正實現身心成長。
對于安吉游戲的開發(fā)及實施,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本土資源,為幼兒營造自由、寬松、安全、有趣的游戲環(huán)境,讓幼兒專注于游戲本身,在游戲中豐富生活體驗。安吉游戲為幼兒的交往與學習提供了真實的活動場景,為幼兒的探索與建構打造了開放的學習空間。這樣一方面培養(yǎng)了幼兒基本的語用能力,使幼兒發(fā)展了簡單的數理觀念,為幼小銜接作好了必要的知識基礎及能力準備;另一方面在游戲活動中需要幼兒持續(xù)專注與不斷探索,因此,幼兒的目標意識與專注程度也得以提升。筆者所在幼兒園的沙石區(qū),向來是幼兒較喜愛的活動建構區(qū)。泥土不僅是幼兒在泥工室用來精工細作的材料,還可以被遷移應用到室外自主游戲中,為幼兒開辟一片極具野趣的玩泥天地。教師選擇的是本土化的自然環(huán)境,為幼兒提供了開展創(chuàng)造性游戲活動的有效空間。自然界是未知的、真實的,能夠讓幼兒獲得豐富的感官體驗,更能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培養(yǎng)幼兒的專注力,加強幼兒與自然界的情感聯(lián)系。與沙水一樣,泥也是可塑性極強且深受幼兒喜愛的環(huán)境資源。幼兒可以利用石板、輪胎、木板設置操作臺,
布置收納架。教師提供建筑磚、海綿磚等低結構材料以及運輸小車、水桶、水罐、水管、鐵鍬等輔助材料,
再加上充足的水源以及足量的泥土,一個開放且樂趣無限的玩泥場便得以構建起來。這樣的游戲環(huán)境能夠吸引各個階段的幼兒參與其中,小班幼兒僅僅是用小鏟在小桶里面裝沙土就能玩上半天;中班幼兒會融入創(chuàng)意,用膠泥捏泥人,使用水管或建筑磚給小泥人搭建游樂場或城堡;而大班幼兒則會主動改造場景,對低結構材料進行開發(fā),進一步豐富游戲活動的內涵。泥與水形成的泥漿是幼兒非常喜歡的,幼兒在泥漿中能夠盡情地踩踏嬉戲,收獲來自泥土的快樂體驗,盡情釋放天性。
(二)投放豐富材料,鼓勵游戲探索
游戲材料既是幼兒游戲的內容載體,也是幼兒探索的樂趣所在。色彩鮮明、構型豐富、組合多元的游戲材料,能夠激發(fā)幼兒的游戲好奇心,使幼兒全身心投入游戲活動,提高專注程度。在安吉游戲中,山川草木、蟲魚鳥獸、瓜果桃李都可以成為游戲材料,甚至戶外積木、梯子、搭建組合、輪胎、油桶、木屋竹棚、管道、山坡山洞、水缸、酒壇、報廢汽車等也能成為游戲材料。取材于大自然的低結構化材料的投放,需要幼兒積極發(fā)揮個體主觀能動性或通過同伴協(xié)作,充分熟悉環(huán)境,全面熟悉游戲。而豐富多元的游戲材料的投放,能夠充分激發(fā)幼兒的游戲興趣,使幼兒積極參與游戲探索活動。比如,沙石區(qū)的玩泥巴本身是一種簡單的感官活動,幼兒在與泥、沙、水的親密接觸過程中可以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意,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挖、觸摸、揉搓。教師在沙石區(qū)投放鏟子、小桶、輪胎、水瓶、機械工程類的玩具車等游戲材料,可以讓幼兒對泥土進行填充、轉移、混合、攪拌、鏟、拍、整理、研磨、等操作,使幼兒在豐富的體驗和探索中學習與發(fā)現。
(三)尊重個體感悟,推動游戲創(chuàng)造
游戲是促進幼兒學習與發(fā)展的重要途徑[4]??茖W高效的游戲能夠促進幼兒良好學習品質的形成?!?~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明確要求,保證幼兒每天有適當的自主選擇和自由活動時間。幼兒喜歡接觸新事物,在游戲活動中有自己的想法與思考,愿意和同伴一起嘗試或挑戰(zhàn)游戲,并樂在其中,探索出很多新玩法。安吉游戲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鼓勵幼兒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選擇游戲,在游戲過程中發(fā)揮個體特長,或用眼觀察,或獨立動手,或與同伴協(xié)作,循序漸進地獲得身心發(fā)展。比如,在空間探索區(qū)游戲時,擅長觀察與思考的幼兒可以在利用木塊建造城堡時,比較徒手搬運與小車推送的不同,發(fā)現小車推動不僅可以節(jié)省體力,還可以體會到巧用工具的妙處;擅長審美的幼兒可以從色彩、構型、線條等方面進行建筑設計,在提高審美情趣的同時,獲得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教師要尊重個體感悟,以新穎獨特的游戲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fā)幼兒的游戲參與興趣,使幼兒在游戲過程中釋放天性,收獲創(chuàng)造的快樂[5]。不同幼兒個體在不同的游戲活動中的專注程度迥然不同。安吉游戲關注幼兒的活動參與意愿及主動探索興趣,較尊重幼兒在游戲中的個體感悟,往往會根據幼兒的游戲時長及投入程度,提供相應的活動條件。當幼兒在炭燒積木區(qū)開展游戲活動時,教師可以將幼兒搭建的超市、城堡、花園、迷宮、海盜船等拍圖分享,并鼓勵幼兒分享自己的活動創(chuàng)意。當幼兒在沙石區(qū)開展游戲活動時,教師可以投放鏟子、小桶等材料供幼兒自主選擇。這樣幼兒通過“挖寶藏”“過家家”,能夠充分感受到玩沙土的快樂。在建構游戲中,幼兒在運用語言進行交流的同時,也在發(fā)展著人際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斷交往情境的能力、組織自己思想的能力。游戲中幾個幼兒在進行游戲時,會主動分工合作,遇到問題想辦法解決,盡量不讓矛盾升級。在游戲中,幼兒的語言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得到了良好的發(fā)展,這樣的自主游戲也大大提升了幼兒的主觀能動性。
(四)鼓勵幼兒自評,促進游戲反思
當幼兒提出游戲設想時,教師可以鼓勵幼兒自主設計游戲場所、材料、過程等,并對游戲的難度及復雜程度進行評估,在完成游戲之后反思不足,以對游戲進行改進。在空間探索區(qū)進行游戲時,筆者所在班級的幼兒突發(fā)奇想,要搭建一個大型的滑梯。當幼兒提出設想時,教師鼓勵幼兒表達完整,將自己的游戲設計講述清楚,以便獲得同伴的協(xié)助,為接下來的分工合作作準備。幼兒根據設想,選擇合適的同伴參與游戲。于是,幾個志趣相投的幼兒就組合在一起,進行材料選取與組裝,最終確定了木梯和人字梯組合。在他們剛合作搭建好之后,有性子急躁的幼兒便迫不及待地開始體驗自搭的滑梯,但是發(fā)現滑梯站不太穩(wěn),因為兩個人字梯的高度不同。游戲挑戰(zhàn)出現之后,
幼兒并沒有放棄,而是不斷嘗試、探索將人字梯在地面穩(wěn)固的方法。當大家在認真探索問題來源和搭建方式時,一些幼兒發(fā)現問題的關鍵,即人字梯的高度不一。于是,有的幼兒當即調整游戲目標,要搭建一個高度等同的人字梯。為了使“梯子不平衡”的游戲難題成功解決,幼兒同心協(xié)力參與分工,有的積極尋找合適的游戲材料,有的充分發(fā)揮設計師的作用,有的參與現場施工,有的負責安全監(jiān)督,探討如何巧用木板、繩索、鋼管等材料,以對滑梯起到固定的作用。經過反復嘗試與探索,幾個心思細密的幼兒幾乎同時發(fā)現,滑梯的一頭木板的坡度有點陡,于是大家便將木板往人字梯的臺階上往下調至高度正好?;荽罱ê弥笪撕芏嘤變呵皝韰⒂^與體驗,而搭建滑梯的幼兒則自覺排隊,與大家互動交流搭建滑梯的心得體驗,評估滑梯的功能及安全性。他們發(fā)現改變梯子的坡度,滑滑梯游戲的速度也會隨之改變。為了讓小班幼兒在游戲時更安全,他們將滑梯的坡度變小,并從儲物柜里面搬來安全墊墊在木板的下面。為了讓大班幼兒體驗滑滑梯的刺激與冒險的樂趣,他們將滑梯的坡度適當調大,在滑梯下面裝置安全墊。這樣,幼兒在游戲自評的同時,也促進了反思能力的有效提升,有利于良好學習品質的形成。
在整個游戲過程中,教師全程觀察與記錄,但很少指導或參與幼兒的游戲探索。安吉游戲要求教師“管住嘴,管住手,邁開腿,豎起耳,睜大眼”[6]。教師可以拍下幼兒游戲的精彩瞬間,可以在幼兒游戲遇到挑戰(zhàn)時為他們送上一個鼓勵的眼神或支持的手勢,但并沒有打擾他們的構思或探索,而是在確保幼兒安全的前提下,鼓勵幼兒自主參與游戲探索,鼓勵幼兒自主評價游戲,自主反思游戲。根據幼兒的游戲設想、過程探索、游戲評價可以看出,心思細密的幼兒都能夠將安全要素考慮在內。對此,教師可以適當給予激勵性的評價,以引導幼兒細心、周密、專注品質的形成。在活動結束后,教師還可以將完整錄制的游戲視頻及時與幼兒分享,肯定幼兒的探索與合作,引導幼兒關注游戲中每一個幼兒的游戲行為,激發(fā)幼兒游戲后的反思,在提高幼兒游戲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學習品質。
三、結束語
在安吉游戲的引領下,幼兒的專注力、好奇心、探索欲、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等良好學習品質得以形成,在很多低結構材料中發(fā)揮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性,在戶外環(huán)境中釋放天性,激發(fā)探索欲,在真實的場景中進行探索與發(fā)現。通過安吉游戲,幼兒豐富了語言表達,同伴協(xié)作更密切,面對游戲難題或挑戰(zhàn)時的抗挫折與心理承受能力顯著提高,這為幼兒將來的發(fā)展與身心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樊亞博,楊曉萍,邱添.學習“安吉游戲”:理論檢視與實踐自覺[J].教育與教學研究,2022,36(10):37-47.
鄒慶妤.安吉游戲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的開展[J].家教世界,2022(27):10-11.
盛春玲.安吉游戲本土化的現存問題及有效實施路徑[J].教育觀察,2022,11(24):65-67.
杜瑞琴.戶外建構游戲促進幼兒自主發(fā)展的實踐與反思:以安吉游戲為例[J].成才之路,2022(17):
106-109.
魏偉.淺析安吉游戲對當前幼兒園游戲活動的啟
示[J].天津教育,2021(34):48-49.
馮曉霞.“安吉游戲”與深度學習:兼談我們?yōu)槭裁匆獙W安吉[J].幼兒教育,2021(Z4):8-12.
作者簡介:佟志華(1978.11-),女,甘肅鎮(zhèn)原人,
任教于甘肅省慶陽市鎮(zhèn)原縣南區(qū)幼兒園,一級教師,??茖W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