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亞杰, 魏曉霞
(鄭州新華醫(yī)院檢驗科, 河南 鄭州 452370)
2 型糖尿病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 在全球慢性疾病患病率中呈逐年上升趨勢。 糖尿病腎病是2 型糖尿病的嚴重并發(fā)癥之一, 隨著患者病情進一步惡化, 部分患者最終會進展為腎衰竭, 對其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1], 故盡早對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診斷并予以治療臨床意義重大。 糖化血紅蛋白 (HbAlc)是臨床診斷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重要檢測指標; C 肽是胰島細胞分泌的產物, 在臨床可作為糖尿病分型的依據; 空腹血糖(FBG) 是診斷糖代謝紊亂最常用的指標; 以上各項指標均與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預后關系密切[2-4]。 基于此, 本研究旨在探討血清HbAlc、 C 肽、 FBG 聯合檢測對2 型糖尿病腎病的診斷價值, 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1 年5 月至2023 年6 月我院收治的90例2 型糖尿病患者, 根據是否發(fā)生糖尿病腎病分為糖尿病腎病組 (32 例) 和單純糖尿病組 (58 例)。 納入標準: 符合 《中國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7 年版)》[5]中2 型糖尿病、 2 型糖尿病腎病的診斷標準; 年齡≥18 歲; 臨床資料完整; 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同意本研究。 排除標準: 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 精神疾病者; 合并血液、 免疫系統疾病者; 藥物依賴者; 依從性較差者; 合并感染性疾病者; 1 型糖尿病者。 另選取同期在我院體檢的40 例健康者作為對照組。 糖尿病腎病組中男18 例,女14 例; 年齡49 ~76 歲, 平均 (62.34 ± 6.02) 歲; 病程3 ~8 年, 平均 (5.87 ± 1.02) 年。 單純糖尿病組中男32 例, 女26例; 年齡49 ~70 歲, 平均 (62.67 ± 6.76) 歲; 病程3 ~9 年,平均 (5.92 ± 1.34) 年。 對照組中男22 例, 女18 例; 年齡49~73 歲, 平均 (62.12 ± 5.12) 歲。 三組的年齡、 性別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0.05), 具有可比性。
1.2 檢測方法采集三組研究對象入院時清晨空腹肘靜脈血6 mL, 離心后分離血清, 血清放置于-80 ℃冰箱冷凍保存, 采用全自動化學發(fā)光儀 (型號: Cobas e411; 產地: 羅氏診斷公司,德國) 及配套試劑檢測C 肽水平, 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型號: BS-820M; 產地: 深圳邁瑞) 及配套試劑盒檢測血清HbAlc、 FBG 水平。
1.3 觀察指標①比較三組入院時的血清HbAlc、 C 肽、 FBG水平。 ②分析血清HbAlc、 C 肽、 FBG 單獨及聯合檢測對糖尿病腎病的診斷效能。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22.0 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分析。 計量資料以表示, 行t 檢驗; 計數資料以n (%) 表示, 行χ2檢驗; 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 (ROC) 曲線評價診斷效能, 曲線下面積 (AUC) 介于 [0.5, 1] 之間, AUC 越接近于1, 診斷效能越高。 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三組入院時的血清HbAlc、 C 肽、 FBG 水平比較三組的血清HbAlc、 FBG 水平比較: 糖尿病腎病組>單純糖尿病組>對照組, 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 <0.05); 三組的血清C肽水平比較: 糖尿病腎病組<單純糖尿病組<對照組, 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 <0.05)。 見表1。
表1 三組的血清HbAlc、 C 肽、 FBG 水平比較 ()
表1 三組的血清HbAlc、 C 肽、 FBG 水平比較 ()
?
2.2 血清HbAlc、 C 肽、 FBG 單獨及聯合檢測對糖尿病腎病的診斷效能以糖尿病腎病患者為陽性樣本, 以單純糖尿病患者為陰性樣本繪制ROC 曲線, 結果顯示入院時血清HbAlc、 C 肽及FBG 聯合檢測診斷2 型糖尿病腎病的AUC 為0.893, 高于各指標單獨檢測 (P <0.05)。 見表2。
表2 血清HbAlc、 C 肽、 FBG 單獨及聯合檢測診斷糖尿病腎病的效能
糖尿病腎病早期隱匿性較強, 臨床表現為血清蛋白排量微量增加, 但正常情況下機體也會排出微量的清蛋白, 故尋找敏感、 準確的檢測指標, 對防止疾病的進一步發(fā)展有重要意義。
HbAlc 是人體血液紅細胞內血紅蛋白與血糖結合的產物,是現階段判斷患者血糖水平的 “金標準”[6]。 研究[7]表明,HbAlc 會通過降低紅細胞的變性能力, 進一步加重腎臟負擔,影響血管通透性、 腎小球濾過壓, 繼而損害腎小球, 造成腎損傷。 C 肽反映胰島細胞的儲備功能, 研究[8]表明, C 肽與細胞膜G 蛋白耦聯受體結合, 可激活蛋白Ca2+、 生成一氧化氮,促進血管舒張、 降低血管通透性, 繼而改善糖尿病微循環(huán)。 血清FBG 水平是臨床監(jiān)測血糖變化情況的常用指標。 研究[9-10]表明, 血清FBG 水平是造成糖尿病腎損傷的危險因素, 可作為臨床評估2 型糖尿病腎病病情嚴重程度的敏感指標。 本研究結果顯示, 三組的血清HbAlc、 FBG 水平比較: 糖尿病腎病組>單純糖尿病組>對照組 (P <0.05); 三組的血清C 肽水平比較:糖尿病腎病組<單純糖尿病組<對照組 (P <0.05); 表明2 型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血清HbAlc、 FBG 水平呈異常高表達, 血清C肽水平呈異常低表達。 進一步繪制ROC 曲線結果顯示, 入院時血清HbAlc、 C 肽、 FBG 聯合檢測診斷2 型糖尿病腎病的AUC 為0.893, 高于各指標單獨檢測, 表明血清HbAlc、 C 肽及FBG 聯合檢測診斷2 型糖尿病腎病的效果更好。
綜上所述, 2 型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血清HbAlc、 FBG 水平異常升高, 血清C 肽水平異常降低; 血清HbAlc、 C 肽、 FBG三項指標聯合檢測對2 型糖尿病腎病的診斷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