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遠義, 高應亮
(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人民醫(yī)院急診科, 江西 上饒 333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阻肺) 是一種臨床常見多發(fā)病, 該病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 多與環(huán)境、 吸煙、 呼吸道感染等因素有關, 發(fā)病后主要癥狀為咳嗽、 咳痰、 呼吸困難等, 具有較高的死亡率, 不僅會對患者日?;顒釉斐捎绊?, 還會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 慢阻肺患者處于急性加重期時多合并感染, 病情更加危急, 導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 從而加重癥狀, 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存在巨大威脅[1]。 臨床目前尚無有效根治方案, 但該病具有可預防的特點, 一般情況下會選擇抗菌、 抗炎、 促進氣管舒張等藥物來緩解臨床癥狀, 提高臨床療效。 頭孢哌酮舒巴坦屬于第三代頭孢菌素類抗菌藥物, 為復合制劑, 主要成分包括頭孢哌酮鈉和舒巴坦鈉, 可對較多數(shù)量的β 內酰胺酶進行抑制,從而發(fā)揮較好的抗菌作用[2]。 但部分患者使用后會出現(xiàn)惡心嘔吐、 腹瀉等不良癥狀, 不能長期使用, 難以達到滿意的臨床效果。 二羥丙茶堿可擴張支氣管及冠狀動脈, 直接松弛呼吸道平滑肌, 起到緩解喘息癥狀的作用[3]。 基于此, 本研究探討頭孢哌酮舒巴坦聯(lián)合二羥丙茶堿對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影響,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22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收治的70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 按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兩組, 各35例。 觀察組中男20 例, 女15 例; 年齡45 ~84 歲, 平均年齡(65.21 ± 2.32) 歲; 慢阻肺病程1 ~25 年, 平均病程 (13.02 ±2.53) 年; 慢阻肺GOLD 分級: Ⅱ級6 例, Ⅲ級14 例, Ⅳ級15 例。 對照組中男18 例, 女17 例; 年齡46 ~85 歲, 平均年齡 (66.01 ± 2.54) 歲; 慢阻肺病程1 ~24 年, 平均病程(12.91 ± 2.44) 年; 慢阻肺GOLD 分級: Ⅱ級5 例, Ⅲ級15例, Ⅳ級15 例。 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本研究獲得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 ①符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AECOPD) 診治中國專家共識 (2017 年更新版)》[4]相關診斷標準; ②存在痰量增加、 呼吸困難等癥狀; ③對本研究所用藥物不過敏; ④年齡45 ~85 歲。 排除標準: ①合并心、 肝、腎、 肺等嚴重臟器功能不全; ②不遵醫(yī)囑且依從性差; ③中途退出研究; ④有免疫性或血液疾病; ⑤存在嚴重感染性疾病。
1.3 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頭孢哌酮舒巴坦 (上海欣峰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173042, 規(guī)格: 1 g) 治療, 用法用量:靜脈滴注, 在100 mL 生理鹽水中加入3 g 頭孢哌酮舒巴坦, 2次/d。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二羥丙茶堿注射液 (石藥集團歐意藥業(yè)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13022765, 規(guī)格: 2 mL ∶0.25 g) 治療, 用法用量: 靜脈滴注, 在5%的葡萄糖溶液中加入0.25 g 二羥丙茶堿注射液, 2 次/d。 兩組均持續(xù)治療2 周。
1.4 評價指標①臨床療效: 顯效: 治療后患者咳、 痰、 喘等呼吸道臨床癥狀消失, 肺部哮鳴音恢復正常; 有效: 治療后患者咳、 痰、 喘等呼吸道臨床癥狀及肺部哮鳴音明顯改善; 無效: 治療后患者咳、 痰、 喘等呼吸道臨床癥狀無改善或加重。②癥狀改善: 記錄兩組的喘息、 咳嗽、 哮鳴音、 咳痰緩解時間及退熱時間。 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評估測試 (CAT) 分: 使用CAT 對患者進行綜合評價, 共8 個問題, 患者根據(jù)實際情況做出相應評分, 滿分為40 分, 分數(shù)越高, 則健康狀況越差。
1.5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2.0 處理數(shù)據(jù)。 計量資料以表示, 行t 檢驗; 計數(shù)資料以n (%) 表示, 行χ2檢驗。 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1.43%,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1.43% (P <0.05)。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n (%)]
2.2 癥狀改善時間觀察組的各項癥狀改善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 (P <0.05)。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癥狀改善時間比較 (, d)
表2 兩組患者的癥狀改善時間比較 (, d)
?
2.3 CAT 評分治療后, 觀察組的CAT 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 <0.05)。 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CAT 評分比較 (, 分)
表3 兩組患者的CAT 評分比較 (, 分)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以氣流受限和組織重塑為特征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 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反復咳嗽、 咳痰、 胸悶等。 急性加重期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肺心病、 低氧血癥、 呼吸衰竭等并發(fā)癥, 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存在嚴重威脅[5]。 因此, 對慢阻肺進行有效治療是慢性疾病管理的重點。
頭孢哌酮舒巴坦包含頭孢哌酮和舒巴坦兩種成分。 舒巴坦具有較強的抗菌活性, 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多數(shù)革蘭氏陰性桿菌產(chǎn)生的β-氨基酶具有良好的不可逆抑制作用。 頭孢哌酮為第三代頭孢菌素, 與舒巴坦聯(lián)合使用可提高藥物的抗菌效果,對多種致病菌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另外, 頭孢哌酮舒巴坦可促進肺表面活性物質分泌, 降低氣道分泌物黏度[6]。 本研究結果顯示, 治療后, 觀察組的臨床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 癥狀改善時間短于對照組, CAT 評分低于對照組, 表明頭孢哌酮舒巴坦聯(lián)合二羥丙茶堿可有效縮短癥狀改善時間, 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障礙。 分析原因為, 二羥丙茶堿為甲基黃嘌呤類藥物, 可刺激內源性腎上腺素等神經(jīng)激素釋放, 增加細胞內環(huán)磷酸腺苷濃度,起到解除平滑肌痙攣、 擴張支氣管的作用[7]; 同時, 該藥物可舒張血管, 降低肺循環(huán)阻力, 增強膈肌收縮力, 促進氣管內分泌物排出, 改善呼吸肌功能; 二羥丙茶堿還可降低患者微血管通透性和肺血管阻力, 具有良好的擴張冠狀動脈的功效。 使用該藥物治療慢阻肺能有效緩解咳痰、 咳嗽等癥狀, 縮短患者康復時間, 減輕患者經(jīng)濟壓力及精神壓力[8]。 頭孢哌酮舒巴坦與二羥丙茶堿聯(lián)合應用可通過不同作用機制協(xié)同增效, 提高治療效果, 穩(wěn)定患者病情, 縮短用藥時間, 緩解患者呼吸道癥狀。
綜上所述, 頭孢哌酮舒巴坦聯(lián)合二羥丙茶堿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效果顯著, 可有效縮短治療時間,改善臨床癥狀, 促進機體恢復, 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