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華麗
導讀:閱讀是學習知識的基本方式,幼兒處于受教育啟蒙階段,應注重閱讀能力的提升,這對后期學習意義重大。對即將進入小學的幼兒,教師要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加強閱讀能力培養(yǎng),讓幼兒進入小學后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本文對幼小銜接背景下中班幼兒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展開探討,以促進幼兒更好地學習。
幼兒進入小學之后,學習環(huán)境會發(fā)生很大變化,這對幼兒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诖?,教師要重視幼小銜接,加強閱讀能力培養(yǎng),確保幼兒具備一定學習能力,可以很好地適應小學學習變化。教師要分析幼兒身心特點,采取有效教學策略,引導幼兒投入閱讀,培養(yǎng)良好閱讀習慣。
一、幼小銜接背景下中班幼兒閱讀教學現(xiàn)狀
(一)忽視閱讀教學重要性
對即將進入小學的幼兒來說,學習環(huán)境會發(fā)生很大變化,教師非常重視幼小銜接。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部分教師將重點放在新知識學習上,認為幼兒只有學習新知識,才能快速適應小學環(huán)境。很多教師擔心幼兒進入小學后會出現(xiàn)不適應的情況,會提前告知幼兒關于小學的學習、校園生活等,對閱讀教學比較輕視。教師對幼兒開展閱讀教學依然采用傳統(tǒng)方法,沒有考慮幼兒園閱讀和小學閱讀間的差異,使得幼兒閱讀能力很難有所提升。
(二)閱讀內容選擇不當
部分教師對幼小銜接認識不足,忽視幼兒實際情況。為了盡快讓幼兒熟悉小學閱讀,教師會直接選擇小學教學內容。這種教學模式下,由于閱讀能力較低,如果直接面對小學內容,幼兒會感覺到非常難,根本無法實現(xiàn)有效學習。教師在幼小銜接中急功近利,想要幼兒快速具備小學時期的學習能力,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因為幼兒學習能力有限。面對難度較大的閱讀內容,幼兒學習積極性也會受到影響,甚至產生厭倦的心理。教師選擇閱讀教學內容完全從個人經驗出發(fā),沒有考慮幼兒情況,導致閱讀教學存在不合理的現(xiàn)象。
(三)忽視幼兒實際情況
幼小銜接主要目的是讓幼兒進入小學后可以快速適應,主要對象是幼兒。教師應從幼兒角度出發(fā)開展閱讀教學,才能確保幼兒具備閱讀能力,有效適應小學學習。但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占據(jù)主導地位,幼兒只能被動接受。而且,教師一般會參考相關教學模式或依據(jù)個人經驗,可能與幼兒需求不相符合,閱讀教學效果也就無法落實。幼小銜接沒有遵從幼兒情況,幼兒只能按照教師要求完成任務,閱讀能力很難有所提升。
二、幼小銜接背景下中班幼兒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
(一)發(fā)展幼兒思維
閱讀是一種綜合性的思維活動,教師引導幼兒閱讀,可以促進幼兒思維發(fā)展。幼兒年齡小,閱讀以形象思維為主,主要通過插畫理解內容。進入小學之后,部分閱讀內容較為抽象,再加上閱讀能力有限,幼兒理解起來比較困難??紤]到這一點,教師要重視幼小銜接這一環(huán)節(jié),強化閱讀能力培養(yǎng),為幼兒步入小學做好準備。依據(jù)閱讀內容創(chuàng)設情境,會激發(fā)幼兒閱讀興趣。進入具體情境后,幼兒閱讀中會進行探索,這讓思維變得更活躍。同時,隨著閱讀能力的提升,幼兒可以對內容產生深入理解,從形象思維轉變?yōu)槌橄笏季S,滿足小學階段閱讀所需。幼兒在閱讀中一邊思考一邊學習,思維會得到有效鍛煉,對閱讀內容的理解不再局限于文字表面,他們可以感受其中蘊含的思想情感。由于閱讀本身就是一個思考的過程,當閱讀能力提升后,思維水平也會有所提升。
(二)擴充幼兒知識量
幼兒園時期,教師只教授幼兒一些簡單的漢字,幼兒掌握的知識非常有限,這會限制幼兒語言能力的發(fā)展。雖然幼兒對周圍世界充滿好奇,內心也有很多想法,卻無法準確表達出來。幼小銜接時期,教師引導幼兒進行閱讀,過程中幼兒會接觸很多新的知識,嘗試在日常學習或交流中運用新知識,從而提升閱讀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帶領幼兒閱讀《爺爺?shù)难?,我的牙》繪本,故事講述爺爺和小孫子都掉了一顆牙,采用上牙掉了往下扔、下牙掉了往上扔的方法,促使新牙快速長出來。繪本內容具有很強的趣味性,爺爺和孫子之間的對話會激發(fā)幼兒表達欲望,讓他們學會如何和人進行溝通。另外,繪本中還包含很多新知識,可以滿足幼兒學習所需,達到擴充知識量的目的,這對后期閱讀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三)培養(yǎng)幼兒良好學習習慣
幼兒園時期,幼兒學習能力較低,教師會照顧每個幼兒的需求。但進入小學之后,學生人數(shù)較多,教師不可能照顧到每個人,這要求幼兒具備一定自學能力,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閱讀習慣應從小培養(yǎng),特別是在幼小銜接階段,幼兒即將步入小學,面臨陌生環(huán)境。此時,只有具備自主學習能力,才能快速適應小學學習環(huán)境。教師要教授幼兒閱讀方法,突出幼兒主體地位,讓幼兒自主參與閱讀,激發(fā)內心自學意識。慢慢地,即使在脫離教師的情況下,幼兒依然可以實現(xiàn)閱讀。閱讀能力提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會在潛移默化中對幼兒產生影響,讓幼兒從以往的被動接受轉變?yōu)樽灾鲗W習,提升學習積極性,從而更好地進入小學學習。
三、幼小銜接背景下中班幼兒閱讀能力培養(yǎng)策略
(一)開展繪本閱讀
繪本內容以故事為主,配有圖畫,符合幼兒認知特點。幼小銜接中培養(yǎng)幼兒閱讀能力時,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開展繪本閱讀。首先,繪本獨有的形式會吸引幼兒注意力,讓他們自主投入閱讀,保持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幼兒會感覺非常有趣,沉浸在故事情境中展開思考。其次,繪本閱讀會逐漸增強幼兒閱讀意識,讓幼兒喜歡上閱讀,積累一定的經驗和能力。例如,幼兒剛開始閱讀時只關注圖畫,隨著閱讀深入,他們會發(fā)現(xiàn)內容和圖畫關系密切,從而全面關注故事,閱讀能力會得到一定提升。最后,繪本閱讀中幼兒會遇到一些生字生詞。通過教師指導,幼兒會認識更多字詞,為后期閱讀做好準備。繪本閱讀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當閱讀意識得到強化,幼兒便不再需要教師的引導,自己就可以完成閱讀。所以,教師要合理運用繪本,提高幼兒閱讀能力,確保幼兒順利實現(xiàn)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
(二)合理選擇繪本材料
為了保證幼兒閱讀質量,教師要合理選擇繪本內容,確保故事符合幼兒認知特點,是幼兒喜歡的閱讀內容。繪本材料應兼具趣味性和教育性,一方面,幼兒在閱讀繪本中可以感受到樂趣,對閱讀學習充滿熱情。另一方面,幼兒通過繪本閱讀可以學習知識,感悟作品蘊含的人生哲理,提升認知水平。教師要分析幼兒身心特點,確保選擇繪本材料的合理性和貼合性,為幼兒學習提供支持,讓幼兒倍感親切,從中獲得感悟。例如,《一口袋的吻》繪本講述一年級新生迪比不愿意上學,媽媽在送他上學的路上送了一口袋的吻。有了媽媽的吻,迪比變得更自信,最終和女孩奧利奧成為了朋友。該繪本內容與幼小銜接特點相符合,通過閱讀繪本,幼兒會聯(lián)系自身情況,明白自信的重要性,懂得步入小學應保持積極的態(tài)度。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
很多幼兒對閱讀存在“三分鐘熱度”的情況,剛開始拿到繪本時表現(xiàn)得非常熱情,一段時間后便喪失興趣。為了改善幼兒學習情況,教師可以開展多媒體教學,將故事內容通過圖片、音頻等方式展現(xiàn)出來,吸引幼兒注意力,讓他們投入繪本閱讀。
例如,《抱抱》繪本講述小猩猩看到其他動物抱在一起相親相愛的景象,特別想念媽媽,在大象媽媽的幫助下找到自己的媽媽,和媽媽緊緊相擁。教師可以先為幼兒播放動畫片,視頻中的動物形象會讓幼兒感覺到非常有趣,內心充滿對繪本內容的閱讀欲望。觀看動畫片結束之后,教師要帶領幼兒一起閱讀故事,感受小猩猩對媽媽的思念之情。同時,視頻會激發(fā)幼兒內心的情感,這樣幼兒在閱讀中會有更深入的了解,對提升閱讀能力有一定幫助。
(四)設計閱讀問題
以往,幼兒閱讀缺乏清晰目標,只是簡單了解內容。這種教學模式下,閱讀能力很難有所提升。為了改善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在閱讀前提出問題,讓幼兒帶著問題思考,對內容進行探究,發(fā)展思維。幼兒閱讀時將不再關注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還會探索繪本蘊含的思想情感,加深理解程度。
例如,《最愛做的事》繪本講述了袁隆平爺爺?shù)墓适?。在閱讀前,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小朋友們,大家對浪費糧食的現(xiàn)象怎么看?”大部分幼兒從小生活環(huán)境優(yōu)越,不知道糧食的重要性,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存在浪費糧食的情況。通過引導閱讀,幼兒會被袁隆平爺爺?shù)墓适麓騽樱靼住罢l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袁隆平一直致力于雜交水稻的研究,最終取得了成功,讓全國人民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問題引導法讓幼兒對繪本的理解變得更深刻,思維水平和閱讀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fā)展。
(五)關注幼兒實際情況
幼小銜接時期培養(yǎng)幼兒閱讀能力時,教師應堅持以人為本理念,從幼兒實際情況出發(fā),保證繪本閱讀的有效性。每個幼兒性格、愛好等存在明確差異,這也就決定了幼兒喜歡的繪本類型不同?;诖?,繪本閱讀中教師要發(fā)揮出幼兒主觀能動性,給幼兒留出一定選擇空間,讓幼兒實現(xiàn)自主閱讀。教師日常要多和幼兒交流,聽取他們內心想法,在此基礎上選擇繪本會更具針對性,能提高幼兒閱讀積極性。當遇到喜歡的繪本內容時,幼兒不僅在閱讀時表現(xiàn)得非常積極,學習過程中還會更認真。教師應轉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加強對幼兒的關注,不對幼兒做過多要求,尊重幼兒、相信幼兒,鼓勵幼兒展開自主閱讀,同時,教師還要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充分調動幼兒,鼓勵幼兒分享繪本,和大家一起學習。
(六)培養(yǎng)幼兒良好閱讀習慣
大部分幼兒在閱讀中缺乏良好習慣,這會對閱讀能力提升產生一定影響。對即將步入小學的幼兒而言,良好閱讀習慣培養(yǎng)至關重要,會對幼兒起到約束作用,幫助其逐漸減少對教師的依賴性,產生自己的學習目標,實現(xiàn)自主學習。教師要注重閱讀習慣培養(yǎng),讓幼兒在繪本閱讀中堅持下去,這樣閱讀能力才會慢慢提升。教師可以先為幼兒制定簡單的閱讀計劃。例如,每天堅持閱讀兩個繪本故事,慢慢養(yǎng)成習慣,提升學習自主性。另外,為了促進幼兒閱讀,教師要經常鼓勵幼兒。受到教師的肯定后,幼兒會表現(xiàn)得更自主,閱讀時也會充滿自信。總的來說,幼兒閱讀能力的提升離不開良好閱讀習慣的支持。
四、結語
綜上所述,幼小銜接是幼兒從幼兒園走向小學的重要階段,直接關系到幼兒后期學習效果。教師必須重視閱讀能力培養(yǎng),掌握幼兒實際情況,采取多種教學方式,提高幼兒閱讀積極性并強化幼兒學習能力,保證幼兒有效適應小學學習的變化,快速投入學習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