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
導讀:語文是貫穿每一位學生整個學習生涯的重要學科,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能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對學生在其他學科的學習及未來的成長發(fā)展也大有裨益。其中,閱讀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頭戲,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主要陣地。教師可以采取繪本閱讀教學的形式幫助學生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學生打造更高效生動的語文課堂。
一、科學選擇閱讀繪本
要想開展有效的繪本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教師的首要步驟是科學地為學生挑選合適的繪本讀物。如今市面上有大量的閱讀繪本,但并不是每一本繪本都適合小學生。教師應精心挑選,為學生選擇符合其認知水平且與教學內容具有聯(lián)系的繪本讀物,從而確保繪本閱讀教學能順利有序地開展。小學生尚處于發(fā)育初期,他們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思維能力等都還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還需采取區(qū)別于常規(guī)閱讀教學的繪本教學策略,精心編排閱讀課件,明確繪本教學的優(yōu)勢與特點。例如,在繪本教學中,學生容易被其中豐富多彩的圖片吸引,對圖片的關注可能會超過對文字本身的關注,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將注意力放回文字上,引導學生結合圖片探究故事內容,關注繪本讀物的內涵。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閱讀教學的方式與資源都有了更豐富的選擇。其中,繪本資源不僅方便獲取,內容還十分豐富。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結合自身的教育經驗,按照相應的原則為學生選擇適宜的繪本讀物,為高效繪本閱讀課堂的構建奠定基礎。首先,教師應圍繞教學內容與目標為學生選擇繪本讀物,小學語文教材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工具,是廣大教育者智慧的結晶,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主要依據。所以,圍繞教學內容與目標為學生選擇繪本讀物更有利于學生理解教材中的內容,還能讓語文課堂更充實多彩,使學生展露出更多閱讀的意愿。例如,在教學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時,這一單元收錄的都是關于動植物的科普文章,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的主題與目標為學生收集相應的繪本讀物,如《蚯蚓的日記》等,利用繪本閱讀延伸學生的知識面,拓寬學生的視野與思維,讓閱讀課堂更充實有趣。其次,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不同年級階段的認知水平、閱讀學習能力等基礎情況,由易到難地為其挑選繪本讀物。當學生處于較低的閱讀學習水平時,教師可以為其挑選圖片更多、文字更少的繪本讀物;當學生處于較高的閱讀學習水平時,教師可以為其挑選圖片更少、文字更多的繪本讀物,從而科學、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與閱讀積累量,更好地保障繪本閱讀教學的效果。最后,教師還要根據繪本中圖片與文字的配合效果選擇適宜的繪本讀物。在繪本中,圖片與文字是最重要的兩種要素,二者的配合應具有相互性與協(xié)調性,要保障學生在繪本閱讀的過程中既能感受到插圖的趣味性,又能領略文字的內涵。二者如果不能相互聯(lián)系或失衡,學生則難以獲得理想的繪本閱讀學習效果。
二、創(chuàng)設繪本閱讀情境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教師意識到了生活教育的重要性,即教育不應脫離實際生活,教學內容應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lián)系起來,這樣學生才能在學習中獲得更多感悟,更好地理解、吸收并內化所學的內容,教學才會更理想。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同樣應樹立生活化教學的思想,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相應的繪本閱讀情境將生活因素融入繪本故事中,讓學生能在熟悉的、形象的環(huán)境中展開深入的繪本閱讀學習活動。創(chuàng)設適宜的繪本閱讀情境不僅能快速調動學生繪本閱讀的興趣,還能促使學生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與思考,深化繪本閱讀學習體驗與感悟,讓學生的思維保持活躍與集中,從而實現深度閱讀學習,提升繪本閱讀教學的質量。
例如,在教學《鳥的天堂》時,教師可以引入繪本《鳥類家族》進行繪本閱讀教學。這本繪本屬于科普性的繪本,既能豐富學生對鳥類的認識了解,又能調動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的內涵與主旨,進而優(yōu)化學生的閱讀學習效果。所以,在繪本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的繪本閱讀情境,如結合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家庭聚會活動為其創(chuàng)設一個“鳥類家族聚會”的閱讀情境,讓學生更有代入感,在情境中不斷發(fā)散自身的思維。教師可以先提出一個問題:“同學們,相信你們有過參加聚會的經歷,比如親戚家人之間的、朋友之間的聚會等。大家印象最深的一次聚會活動是什么樣的呢?”通過提問引導學生回想聚會的場景與體會,待學生分享討論完畢后,教師就可以引入今天學習的繪本:“今天,我們要學習一本關于鳥類的繪本,一起參與一個奇妙有趣的鳥類家族聚會活動,一起認識新的鳥類伙伴?!彪S后帶領學生正式進入繪本閱讀學習中。借助情境的鋪墊,學生不僅注意力更專注,還能明確繪本學習的重點,掌握不同鳥類的名稱與習性特點。在繪本閱讀學習結束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來介紹自己最喜歡哪一位鳥類伙伴,深化繪本閱讀效果,留下深刻的印象,幫助學生獲得更理想的繪本閱讀學習體驗與效果。
三、引導學生思考想象
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明確繪本閱讀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與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與其對閱讀方法技巧的掌握,深化學生的閱讀效果,讓學生對閱讀產生長期的興趣,這樣的繪本閱讀教學才是理想的。在繪本閱讀學習中,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開放的、自主的閱讀學習空間,讓學生盡情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與創(chuàng)造能力,推動思維能力得到更多提升??紤]到繪本讀物中有著大量充滿童趣、絢麗生動的圖片,這些圖片能為學生的想象與思考留出空間,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圖片,根據圖片中的細節(jié)進行想象與思考,進而提高思維與表達素養(yǎng),使發(fā)散性思維得以強化,取得理想的閱讀學習效果。
例如,在閱讀《云朵面包》這本繪本時,在正式學習前,教師可以引出繪本的名字,用問題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同學們,‘云朵面包是什么?你推測這本讀物的內容應該是關于什么的?”發(fā)散性的問題能使學生產生豐富的聯(lián)想與思考,有學生認為云朵面包就是像云朵一樣輕盈蓬松的面包,這本繪本可能是關于面包的;也有學生認為是云朵的形狀像面包,這本繪本可能是關于云朵的。在學生進行簡單的討論后,教師可以放出繪本的封面與其中的幾頁插圖,讓學生繼續(xù)思考:“這本繪本的主要內容會是什么呢?云朵與面包有哪些關聯(lián)之處?”引導學習仔細觀察圖片,羅列出圖片中的細節(jié),產生更豐富的想象與思考。等學生交流完畢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帶著對繪本名字與圖片的思考正式進入閱讀,了解繪本的主要內容。通過閱讀繪本,學生紛紛走進了奇妙的故事,知曉了云朵面包被吃掉后產生的各種后果。在繪本閱讀結束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不同類型的不同形狀的云朵,讓學生觀察畫面,繼續(xù)展開想象與聯(lián)想,分享自己的認識與思考。在展示“火燒云”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同學們,你們覺得火燒云看起來像生活中的什么?像不像彩色的棉花糖?除了云朵面包以外,還會不會存在云朵棉花糖?”在引導學生進行想象思考后,教師在展示其他云朵圖片時就可以鼓勵學生主動分享自己的想象,深化對繪本內容的認識,鍛煉其思維與語言組織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提出一些延伸問題,例如:“大家知道云朵是怎么形成的嗎?大家知道不同的云朵代表怎樣的自然現象嗎?”一邊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一邊為學生進行拓展講解,或鼓勵學生在課后搜集相關的資料,讓學生進行知識梳理與總結,從而進一步深化學習效果,讓繪本閱讀課堂更高效。
四、開展小組學習活動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極為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強調學生主體性,能有效活躍課堂教學的氣氛,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體驗與效果,讓學生產生更多學習的意愿。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同樣可以積極開展小組合作閱讀學習活動,科學安排學生的分組,保障各個小組中既有閱讀水平與能力突出的學生,也有當前基礎較為薄弱、閱讀素養(yǎng)較低的學生,使其在一個小組中實現優(yōu)勢互補,在融洽的學習氛圍中相互勉勵,從而保障小組學習的效果。通過開展這樣的閱讀學習活動,學生可以在融洽的討論氛圍中產生更豐富的靈感與心得,獲得更深刻的閱讀學習體驗,還能發(fā)展合作意識與能力,降低繪本閱讀學習的難度,激活語文課堂的生命力與創(chuàng)造力,使繪本閱讀教學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閱讀《狐假虎威》這本繪本時,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基本情況設置小組合作閱讀學習活動,明確本次繪本閱讀教學的目標,為其設置相應的繪本閱讀任務,留出自由的思考與互動空間,讓學生以合作閱讀學習的方式探究繪本內容,鍛煉思維能力,調動閱讀興趣。教師可以將繪本閱讀任務分為四個部分,即概括內容、問題探究、總結形象與故事內涵。在概括內容中,教師要讓學生在小組內用自己的話簡要復述這本繪本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在問題探究中,教師可以針對繪本中每一幅插圖設計相應的問題,如圖片中有哪些細節(jié)、圖片所傳達的主要內容是什么等,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片,將圖文充分結合,進一步探究繪本的主要內容;在總結形象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內思考討論狐貍與老虎各自的形象特點,并用詞語進行概括;在故事內涵中,教師則要讓學生在小組內提出自己對故事講述了怎樣的道理與智慧的心得感悟,分享在本次繪本閱讀學習中的收獲。在提出繪本閱讀任務后,教師應為學生留出足夠的小組合作閱讀學習時間,在教室中走動,觀察學生的繪本閱讀情況。當學生遇到瓶頸時,教師可及時進行幫助與引導,確保各個小組都能順利完成繪本閱讀任務。等學生合作討論結束后,再讓各個小組分享各自的繪本閱讀學習成果與遺留的問題,教師進行最后的補充與總結。這樣的繪本閱讀課堂不僅生動活潑,還能讓學生獲得更多滿足感與成就感,從而更好地保障學生的繪本閱讀學習效果。
五、開展豐富閱讀活動
受到以往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小學語文教學長期處于教師主導的教學狀態(tài)。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很少對教學形式與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總是沿用一套固定的教學流程,并將各種知識重難點總結好,在教學的過程中反復向學生強調,通過這種知識灌輸的方式讓學生掌握記憶知識。在這樣的語文課堂中,學生的思維難以發(fā)散,只會被動接受各種文字知識,無法主動進行深入思考并提出問題。長此以往,還會加重學生對教師的依賴,導致語文教學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新時代的語文教師要進一步優(yōu)化語文教學的方式,充分發(fā)揮繪本閱讀教學的價值與優(yōu)勢,突破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桎梏,讓學生能在語文學習中得到更充分的發(fā)展。利用繪本閱讀,教師可以充分調動學生閱讀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產生更多攻克難點的成就感與愉悅輕松的滿足感,舒緩閱讀的消極情緒,同時促成閱讀習慣與方法的形成,使語文素養(yǎng)隨能力水平一并提升。教師可以開展豐富多樣的繪本閱讀學習活動,構建知行合一的高效的語文課堂,讓學生獲得更充實深刻的閱讀學習體驗,在活動中深化對閱讀內容的理解,提高素養(yǎng),推動自身不斷進步。
例如,在閱讀《賣火柴的小女孩》這本繪本時,為了進一步調動學生繪本閱讀的積極性,深化學生對故事內涵的理解,增強故事的感染力,教師可以設計開展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先閱讀學習繪本內容,隨后根據人物設定進行分角色演繹,再現作品的主要內容,最后分析故事情節(jié),總結故事內涵。這樣的閱讀活動不僅抓人眼球,還能帶給學生更多新鮮深刻的體驗感悟,讓學生在熱烈的氛圍中深度學習,在直觀的體驗下產生更多思考與想象。除了設計角色扮演活動外,教師還可以開展講故事大賽。在學生初步閱讀完繪本內容后,教師可以提出一個思考問題:“假如你圍觀了小女孩的整個經歷,作為現場的路人之一,你會做些什么?會對她說些什么?”隨后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在討論分享后對繪本故事的結局進行續(xù)寫或改寫,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讀寫興趣,將寫作巧妙融入繪本閱讀中,帶動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一并提高,構建更理想的語文課堂。此外,教師還可以設計看圖說話的活動。在學生閱讀完繪本故事后,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提前準備好的故事插圖,讓學生根據插圖組織語言,跟隨展示的插圖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鍛煉思維與語言組織能力。多樣化的閱讀活動更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讓閱讀學習不再是枯燥單向的知識積累,而是深刻精彩的知行合一。
六、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繪本閱讀教學是對傳統(tǒng)閱讀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與優(yōu)化,更契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與水平,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與能力得到理想的發(fā)展,構建更現代的語文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