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亞靜,王玲
南京市江寧醫(yī)院消化內科,江蘇南京 211100
胰腺炎為臨床中常見胰腺炎性疾病,主要由胰蛋白酶自身消化作用引起[1]。該病病因較多,其中酗酒較為常見,酒精會刺激十二指腸黏膜后發(fā)生水腫,易引發(fā)胰腺炎[2]。此外,膽道疾病也是胰腺炎的影響因素,膽結石、膽總管結石等疾病易誘發(fā)胰腺炎[3]。該病臨床表現為腹痛、腹脹、惡心等癥狀,腹痛常突然發(fā)生,疼痛位置位于中上腹部偏左,向腰背部呈束帶狀放射[4]。而腹脹常與腹痛相伴,發(fā)熱也是常見癥狀,多數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易出現中度發(fā)熱,約38℃左右。而重癥患者甚至會出現休克、皮下出血及中樞神經癥狀,嚴重威脅患者機體健康,降低其生活質量[5]。因此,該疾病的有效治療及護理是極其重要的。臨床中,常采用藥物注射等方式以改善患者癥狀,患者接受治療后,住院期間雖可接受專業(yè)、科學護理服務,但出院后,部分患者因護理知識缺乏及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導致其預后較差,機體康復速度較慢。因此,需研究有效的延續(xù)性護理措施。程序化延續(xù)性護理是將護理服務延伸至患者家庭的護理方式。本研究方便選取2020 年2 月—2023 年9 月南京市江寧醫(yī)院收治的126 例胰腺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該種護理模式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方便選取本院收治的126 例胰腺炎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密閉信封法分為對照組(n=63)、研究組(n=63)。對照組中男39 例,女24 例,年齡18~45歲,平均(31.58±3.62)歲。研究組中男34 例,女29例,年齡19~45 歲,平均(31.67±3.29)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經本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SY-2020111)。
納入標準:①臨床檢查確診;②意識清晰,可正常交流;③護理依從性較高;④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精神異常者;②臨床資料缺失者;③中途退出者。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胰腺炎患者由于疾病癥狀影響,易產生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影響治療及康復,護理人員給予心理支持,傾聽患者主訴,了解其需求及顧慮,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信心。指導急性胰腺炎患者發(fā)病初期禁食,以減少胰液分泌及減輕胃腸道負擔。待病情穩(wěn)定后逐漸恢復飲食,遵循低脂、低糖、高蛋白、高維生素原則,避免油膩、辛辣食物,注意飲食衛(wèi)生。告知患者合理飲食對疾病康復的重要性。護理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腹部癥狀及尿量等指標,及時發(fā)現高熱、腹痛加劇、尿量減少等癥狀,并與醫(yī)生溝通。同時,定期記錄患者病情,為后續(xù)治療提供依據?;颊咝枋褂弥雇此?、抗生素等藥物,護理人員遵醫(yī)囑給藥,注意觀察藥物療效及不良反應。告知患者藥物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項。加強患者皮膚護理、口腔護理,預防感染?;颊叱鲈汉?,提供科室聯(lián)系方式,囑患者定期復查。
研究組結合程序化延續(xù)性護理。①出院當天健康宣教:患者出院當天,護理人員以清晰易懂的語言向患者及家屬講解出院后注意事項。強調預防病情復發(fā),讓患者認識到規(guī)律生活、健康飲食及避免危險因素的作用。同時,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及需求,為其制訂延續(xù)性護理方案。包括定期隨訪時間安排、家庭護理要點、健康飲食指導等內容。確?;颊邔Τ鲈汉蟮淖o理有明確認識及準備。②出院后定期隨訪:護理人員進行電話隨訪,30 min/次,3 次/月。隨訪中,關注患者病情變化、生活狀況及心理狀態(tài)。詢問患者是否遵循健康飲食、規(guī)律作息等建議,并了解其是否有不適或疑慮。根據隨訪情況,評估患者恢復進展,及時發(fā)現并解決潛在問題。同時,鼓勵患者積極反饋,建立良好溝通機制,確保護理效果。③建立微信群:建立一個微信群,成員包括1 名護士長、5 名護士及所有入組患者。鼓勵患者在群內積極交流,同時護理人員在群內發(fā)布健康知識及護理技巧,提高患者自我護理能力。此外,患者可在群內提問或咨詢護理人員,獲得幫助和指導。④定期復診就醫(yī):護理人員提醒患者復診時間及注意事項,同時,復診過程中,護理人員積極與患者溝通,解決患者疑問,并根據復診結果調整護理方案。兩組均護理干預3 個月。
①負性情緒對比:護理前及護理3 個月后,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及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作為評價標準[6],各包含20 個條目,采取4 級評分法,評分與患者負性情緒呈正相關。
②自護能力比較:護理前及護理3 個月后,采用自我護理能力測量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 ESCA)[7]作為標準,量表包括自我概念、自我責任感、自我護理技能、健康知識4 個維度。評分越高表示患者自護能力越高。
③生活質量:護理前及護理3 個月后,采用生活質量簡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100, WHOQOL-100)[8]作為評價標準,量表包括生理功能、心理能力、社交能力、精神/信仰、環(huán)境狀態(tài)5個維度,各維度分值1~100 分,評分與患者生活質量呈正相關。
采用SPSS 26.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處理數據,計量資料(SAS 評分、SDS 評分、ESCA 評分、WHOQOL-100 評分)符合正態(tài)分布,以(±s)表示,進行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3 個月后,研究組負性情緒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負性情緒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負性情緒評分比較[(±s),分]
注:SAS:焦慮自評量表,SDS:抑郁自評量表。
組別對照組(n=63)研究組(n=63)t 值P 值SAS 評分護理前65.72±2.63 65.69±2.35 0.068 0.946護理3 個月42.12±1.97 40.36±1.43 5.739<0.001 SDS 評分護理前63.58±2.36 63.71±2.52 0.299 0.766護理3 個月39.42±1.62 37.79±1.31 6.210<0.001
護理3 個月后,研究組ESCA 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ESCA 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ESCA 評分比較[(±s),分]
組別對照組(n=63)研究組(n=63)t 值P 值自我概念護理前8.92±1.78 8.37±1.94 1.658 0.100護理3 個月后12.56±2.64 13.73±2.91 2.364 0.020自我責任感護理前7.29±1.67 7.58±1.47 1.035 0.303護理3 個月后11.39±1.76 12.81±1.58 4.765<0.001自我護理技能護理前20.24±2.73 20.65±2.89 0.819 0.415護理3 個月后27.49±2.71 28.72±2.63 2.585 0.011健康知識護理前22.86±2.57 22.91±2.38 0.113 0.910護理3 個月后26.92±2.47 29.85±2.62 6.459<0.001
護理3個月后,研究組WHOQOL-100評分中的生理功能、心理能力、社交能力、精神/信仰、環(huán)境狀態(tài)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WHOQOL-100 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患者WHOQOL-100 評分比較[(±s),分]
組別對照組(n=63)研究組(n=63)t值P值生理功能護理前78.84±3.27 78.51±3.46 0.550 0.583護理3個月后85.82±3.91 88.98±3.67 4.677<0.001心理能力護理前81.31±3.29 81.47±3.38 0.269 0.788護理3個月后91.83±4.53 94.47±4.26 3.370 0.001社交能力護理前83.42±3.64 83.56±3.54 0.219 0.827護理3個月后91.62±4.57 93.38±4.16 2.261 0.026精神/信仰護理前82.69±3.34 82.48±3.61 0.339 0.735護理3個月后89.37±3.58 91.32±3.21 3.219 0.002環(huán)境狀態(tài)護理前83.41±4.19 83.53±4.47 0.155 0.877護理3個月后91.83±4.32 93.49±3.69 2.319 0.022
胰腺炎由多種因素引起,包括暴飲暴食、酗酒、感染、高脂血癥等。典型癥狀包括腹痛、腹脹、惡心、嘔吐、發(fā)熱,嚴重威脅患者機體健康,降低其生活質量[9]。急性胰腺炎通常采取綜合治療及個體治療,而慢性胰腺炎則主要針對病因進行預防[10]。該疾病病程較長,無論何種治療方式,都需有效護理措施予以輔助。臨床中發(fā)現,個人體質、飲食因素及胰腺損傷情況都會影響患者恢復速度[11]。對于體質較弱或免疫力低下患者,恢復期會較長,需要更多休息及護理服務[12]。此外,不合理飲食也易加重病情,影響胰腺正常功能,從而延緩康復過程。部分胰腺炎患者出院后,并不具備專業(yè)疾病知識,加之自我效能感較低,導致康復較慢,預后較差[13]。
程序化延續(xù)性護理為系統(tǒng)性護理方法,該護理模式注重患者個人需求及健康狀況,旨在確?;颊咴诓煌】嫡兆o場所之間轉移時能獲得一致護理服務[14]。本研究將其應用于護理實踐中,結果顯示,護理3 個月后,研究組SAS 評分為(40.36±1.43)分,SDS 評分為(37.79±1.31)分,均低于對照組(P均<0.05);研究組ESCA 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均<0.05);研究組WHOQOL-100 各項評分高于對照組(P均<0.05)。這表示該種護理措施具有較高應用價值。究其原因:出院當天健康宣教,患者及家屬對胰腺炎認知得到加強,了解到預防病情復發(fā)的重要性,有助于患者更加主動地參與到疾病管理中,減少不必要的恐慌及焦慮[15]。而定期隨訪為患者提供了持續(xù)性護理支持,通過隨訪,護理人員可了解患者病情變化、生活狀況及心理狀態(tài),有助于及時發(fā)現并解決問題,能夠減輕患者心理壓力,提高其應對疾病的能力[16]。此外,微信群為患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平臺,使其可以分享經驗、互相支持。這種社交支持對于增強患者心理滿足感十分重要。而且護理人員在群內發(fā)布疾病知識也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護理能力。通過以上護理措施,患者對胰腺炎的管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有助于其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調整飲食、運動等生活習慣,從而改善生活質量[17]。并且,定期復診使患者及時得到專業(yè)評估及建議,確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復診過程中反饋調整也能使護理方案更加貼近患者實際需求,進一步提高護理效果。在孫海陽[18]研究中,護理后,觀察組SAS 評分為(36.12±2.94)分,SDS 評分為(39.75±2.15)分,均低于對照組(P均<0.05),與本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胰腺炎患者行程序化延續(xù)性護理可改善其負性情緒,提高患者自護能力及生活質量,對于患者機體康復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