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共領袖人物畫傳的歷史記憶傳承功能,包括歷史知識教育、歷史記憶塑造和歷史自信引導三個層面,歷史知識教育是起點,歷史記憶塑造是中介,歷史自信引導是歸宿。通過歷史知識教育,在事實性知識、方法性知識和價值性知識三個層次深化社會成員對中共領袖人物和黨史的歷史認知;通過歷史記憶塑造,筑牢社會成員對中共領袖人物和黨史的符號記憶、情節(jié)記憶和價值記憶;通過歷史自信引導,堅定社會成員對黨的歷史成就、奮斗精神、歷史經(jīng)驗和光明前景的歷史自信。
關鍵詞:中共領袖人物畫傳;歷史認知;歷史記憶;歷史自信
中圖分類號:D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7544(2024)02-0083-07
中共領袖人物畫傳是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將“畫”與“傳”有機結合的領袖人物傳記。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陳云等領袖人物的畫傳,如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等編著的《毛澤東畫傳》(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版)、《周恩來畫傳》(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版)、《劉少奇畫傳》(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版)、《朱德畫傳》(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版)、《鄧小平畫傳》(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版)、《陳云畫傳》(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版)等,圖文并茂、圖文互證、形象生動,兼具思想性、理論性、生動性與可讀性,是表達和傳承黨的歷史記憶的鮮活素材。本文分析中共領袖人物畫傳的歷史記憶傳承功能,挖掘中共領袖人物畫傳的黨史學習教育元素,對于拓展和深化中共領袖人物畫傳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應用,具有現(xiàn)實意義。
一、中共領袖人物畫傳深化社會成員的歷史認知
記憶“表現(xiàn)為人對感知過、體驗過、想象過的東西的識記、保持和再現(xiàn)”[1]。記憶的對象是“感知過、體驗過、想象過的東西”,包括直接經(jīng)驗和間接經(jīng)驗。對歷史的記憶,既包括少量的直接經(jīng)驗,也包括大量的間接經(jīng)驗,它們都以知識形式記錄和傳承?!耙磺姓嬷际菑闹苯咏?jīng)驗發(fā)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經(jīng)驗,事實上多數(shù)的知識都是間接經(jīng)驗的東西”[2]。對中共領袖人物,只有極少數(shù)社會成員對他們的生平活動具有直接經(jīng)驗,絕大多數(shù)社會成員無法近距離接觸,更無法直接走進他們的生平活動,只能間接學習他們的生平事跡。對百年黨史,社會成員的歷史知識既包含一定的直接經(jīng)驗,更包含大量的間接經(jīng)驗。歷史認知是歷史記憶和歷史自信的基礎,沒有歷史認知,就談不上歷史記憶和歷史自信。中共領袖人物畫傳的歷史記憶傳承功能,首先表現(xiàn)為歷史知識教育功能。依據(jù)知識、能力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維教育目標,中共領袖人物畫傳所傳遞的知識,可分為“事實性知識、方法性知識和價值性知識”[3]三個層面。中共領袖人物畫傳的歷史知識教育功能,就在于教育和引導社會成員深化對中共領袖人物和黨史的事實性知識、方法性知識和價值性知識的歷史認知。
(一)在事實性知識層面深化歷史認知
中共領袖人物畫傳,在事實性知識層面深化社會成員對中共領袖人物和黨史的歷史認知。中共領袖人物畫傳向讀者傳遞關于中共領袖人物和黨史的歷史事實,以歷史時間、空間、人物和事件的律動,呈現(xiàn)中共領袖人物生平事跡與思想風范的整體面貌,呈現(xiàn)作為中共領袖人物生平“大背景”的黨史篇章。中共領袖人物畫傳既具有思想性、理論性、權威性、嚴肅性和教育性,又具有生動性、趣味性、藝術性、可讀性和觀賞性。比如,《陳云畫傳》中“收入的一千余幅圖片,是從大量的歷史圖片中精選出來的,加上陳云的一些手跡和其他有關檔案資料,以及編者和陳云同志親屬編撰的十七余萬文字,全景式生動地展現(xiàn)了陳云光輝的一生”[4]。中共領袖人物畫傳將圖像敘事與文字敘事結合,向社會成員講述中共領袖人物的故事、中國共產(chǎn)黨的故事,引導社會成員深化和拓展對這些事實性知識的認知。
(二)在方法性知識層面深化歷史認知
中共領袖人物畫傳,在方法性知識層面深化社會成員對中共領袖人物和黨史的歷史認知。作為黨史的鮮活載體,中共領袖人物畫傳向讀者傳遞著敘述和評價黨史上重大事件、重要會議和重要人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引導社會成員深化對這些立場、觀點和方法的認知,學會貫穿其中的唯物史觀、大歷史觀和正確黨史觀,不僅發(fā)掘“歷史真實”,而且發(fā)掘“蘊藏于史實之深處的智慧”[5]。社會成員領悟深藏于歷史真實內部的歷史智慧,從而深化對相關事實性知識的歷史認知。
(三)在價值性知識層面深化歷史認知
中共領袖人物畫傳,在價值性知識層面深化社會成員對中共領袖人物和黨史的歷史認知。作為黨史這部“歷史教科書”的鮮活載體,中共領袖人物畫傳向讀者傳遞關于中共領袖人物和黨史的歷史結論。中共領袖人物畫傳對每位領袖人物的歷史地位、歷史貢獻和思想品格的價值評價,都與黨史上“三個歷史決議”和黨中央評價每位領袖人物的重要文獻對標對表。對每位中共領袖人物以及黨史上相關重大事件、重要會議和重要人物的價值評價,中共領袖人物畫傳以明喻與隱喻相結合的方式表現(xiàn)。比如,《陳云畫傳》,前言以《光輝的一生》為題概述了陳云同志的生平事跡、歷史地位和歷史貢獻:“陳云是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社會主義經(jīng)濟建設的開創(chuàng)者和奠基人之一,黨和國家久經(jīng)考驗的卓越領導人”[6]。后記:“陳云是中國社會主義經(jīng)濟建設的開創(chuàng)者和奠基人之一,是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和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是深受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尊敬和愛戴的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7]。這些歷史結論的精髓要義貫穿于畫傳的全文,以豐富的歷史情節(jié)展開歷史敘事,引導社會成員深刻領會和認同黨中央關于中共領袖人物的價值評價。
二、中共領袖人物畫傳筑牢社會成員的歷史記憶
歷史認知為歷史記憶奠定了知識基礎,筑牢歷史記憶旨在鞏固和拓展歷史知識教育成果,使這些歷史知識成為社會成員知識結構和記憶圖譜的有機組成部分?!皻v史記憶的關系系統(tǒng),包括形象記憶(感官性記憶)的幕像體系和語詞記憶(語意性記憶)的語意體系”[8]。感官性記憶是對直接經(jīng)驗的記憶,語意性記憶是對間接經(jīng)驗的記憶。中共領袖人物畫傳傳承的歷史記憶大部分是語意性記憶。中共領袖人物畫傳的內容,涵蓋符號體系、情節(jié)體系和價值體系,傳承著符號記憶、情節(jié)記憶和價值記憶,符號記憶、情節(jié)記憶和價值記憶依次遞進,“直觀的符號記憶攜帶著意義的象征,生動的情節(jié)記憶豐富著符號的意義,情節(jié)的選擇和價值的研判強化著符號和情節(jié)的記憶,推動價值記憶的定位與規(guī)定”[9]。中共領袖人物畫傳筑牢社會成員的歷史記憶,涵蓋筑牢符號記憶、情節(jié)記憶和價值記憶三個層次。
(一)筑牢社會成員的符號記憶
通過歷史敘事,中共領袖人物畫傳筑牢社會成員對中共領袖人物與黨史的符號記憶。符號記憶“就是共同體成員關于特定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歷史現(xiàn)象的符號或象征的記憶”[10]。在恩斯特·卡希爾看來,“人生活在一個符號宇宙之中……我們應當把人定義為符號的動物”[11]。符號具有規(guī)則的統(tǒng)一性和內生性,具有歷史記憶的內容指向和價值要求?!胺栍洃浘哂兄庇^性、意向性和象征性”[12]。中共領袖人物畫傳收入的大量珍貴歷史圖片和文獻資料,以及編者、傳主親屬或身邊工作人員撰寫的大量文字,都以符號形式傳承關于中共領袖人物與黨史的歷史記憶。圖文結合、圖文互證、圖文并茂是中共領袖人物畫傳的特色和優(yōu)勢,以精美圖片與精確文字拉近中共領袖人物與人民群眾的情感距離,讓人民群眾感到親切,喚醒人民群眾對中共領袖人物和黨的樸素情感。比如,《陳云畫傳》“史料翔實,厚重大氣,匯集17萬字和1000多幅珍貴圖片,真實、完整、全面、生動地記錄了陳云同志光輝的一生,揭示了他深邃的思想和崇高風范,展現(xiàn)了一個有血有肉的偉人形象”[13]。圖片訴諸“觀看之道”,文字訴諸“思考之道”,圖像文本與文字文本的結合形成社會成員喜聞樂見、賞心悅目的符號表意系統(tǒng),提升了中共領袖人物傳記圖書的視覺沖擊效果,筑牢社會成員對中共領袖人物和黨史的符號記憶。
(二)筑牢社會成員的情節(jié)記憶
通過歷史敘事,中共領袖人物畫傳筑牢社會成員對中共領袖人物與黨史的情節(jié)記憶。情節(jié)記憶“主要是共同體成員關于特定歷史人物、特定歷史事件和特定歷史現(xiàn)象的具體情節(jié)的記憶”[14]。一定的歷史符號濃縮和承載了豐富的情節(jié)內容和價值意蘊,歷史情節(jié)是對歷史符號的解釋說明,與歷史符號一起承載和傳導特定的價值意蘊。情節(jié)記憶通過敘事傳承,“敘事就是講故事”[15],“敘事就是作者通過講故事的方式把人生經(jīng)驗的本質和意義傳示給他人”[16],“通過講故事而使人類共同體生活中生成的價值系統(tǒng)得以傳達、鞏固及傳承”[17]。中共領袖人物畫傳,將圖像敘事與文字敘事結合,共同講述領袖人物生平故事,講述與之相關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和重要人物的故事,筑牢社會成員對中共領袖人物和黨史的情節(jié)記憶。比如,《鄧小平畫傳》“圖文并茂,收入的1200余幅圖片是從兩萬多張圖片中精選出來的,加上鄧小平的一些手跡、檔案資料和編者撰寫的30多萬文字,形象、生動地再現(xiàn)了鄧小平波瀾壯闊又極具傳奇色彩的一生,全面反映了鄧小平的業(yè)績、思想和風范”[18]。當社會成員對中共領袖人物和黨史的歷史記憶演進至情節(jié)記憶層次時,他們的歷史記憶更具體、更深刻、更全面,他們對中共領袖人物和黨史的知識更豐富、情感更深厚,為形成相應的價值記憶提供更堅實的情感基礎和思想基礎。
(三)筑牢社會成員的價值記憶
通過歷史敘事,中共領袖人物畫傳筑牢社會成員對中共領袖人物與黨史的價值記憶。價值記憶是指“共同體成員關于特定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歷史現(xiàn)象的價值認識和價值判斷的記憶”[19]。中共領袖人物畫傳傳承的價值記憶,是關于中共領袖人物與相關重大事件、重要會議和重要人物的價值認識與價值判斷。中共領袖人物畫傳體現(xiàn)每位中共領袖人物的歷史定位,以豐富內容和鮮活形式向社會成員展示中共領袖人物的崇高形象、思想風范、人格魅力,社會成員在閱讀、思考和想象過程中形成對中共領袖人物歷史定位、崇高形象、思想風范、人格魅力的情感認同,回憶和再現(xiàn)黨中央評價每位中共領袖人物的權威結論,回憶和再現(xiàn)黨中央評價相關重大事件、重要會議和重要人物的權威結論,自愿地領悟和接受這些權威結論,將這些權威結論內化為自己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中共領袖人物畫傳在筑牢社會成員的價值記憶過程中,通過圖片和文字符號喚醒社會成員的情感,通過圖像敘事和文字敘事深化社會成員的認知,啟發(fā)社會成員在此基礎上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20]的理性思考,將對直觀符號激發(fā)的樸素情感、生動故事引導的深刻認知,轉化為對價值結論的情感共鳴、思想共振和價值共識,生成對中共領袖人物和黨史的價值記憶。
三、中共領袖人物畫傳堅定社會成員的歷史自信
堅定社會成員的歷史自信,是中共領袖人物畫傳歷史知識傳遞和歷史記憶傳承的目標和歸宿。中共領袖人物畫傳的創(chuàng)作和出版,旨在引導社會成員通過學習中共領袖人物的生平事跡與思想風范,學習黨史重大事件、重要會議和重要人物的歷史情節(jié),從中獲得創(chuàng)造和書寫新的歷史的智慧、勇氣和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回顧歷史“是為了總結歷史經(jīng)驗、把握歷史規(guī)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21]。中共領袖人物畫傳面向過去、回顧歷史,是為了“以史為鑒、以史為師”[22],引導社會成員堅定對黨的歷史自信,更好地把握現(xiàn)在、贏得未來。歷史自信是社會成員對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人民“創(chuàng)造的歷史成就、傳承的奮斗精神、總結的歷史經(jīng)驗、開辟的歷史前景”[23]的自信。中共領袖人物的畫傳,展示了黨在各個歷史時期領導人民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光輝歷程,展示了這一光輝歷程所創(chuàng)造的歷史成就、傳承的奮斗精神、總結的歷史經(jīng)驗、開辟的光明前景。中共領袖人物畫傳,引導社會成員增進對這些歷史成就、奮斗精神、歷史經(jīng)驗和光明前景的歷史自信。
(一)堅定社會成員對黨的歷史成就的歷史自信
中共領袖人物畫傳是講好黨的歷史成就的生動教科書,透過中共領袖人物生平活動,向社會成員敘述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進程和偉大成就,敘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進程和偉大成就,引導社會成員增進對這一歷史進程和偉大成就的歷史自信。中共領袖人物畫傳,向社會成員敘述這一歷史進程中輝煌背后的苦難,勝利背后的曲折,收獲背后的付出,引導社會成員深刻領悟“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深刻理解黨對中華文明和人類文明的歷史貢獻。
(二)堅定社會成員對黨的奮斗精神的歷史自信
中國共產(chǎn)黨在領導人民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歷史進程中,創(chuàng)造、書寫和傳承了以偉大建黨精神為引領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精神譜系,這些奮斗精神跨越時空、具有永恒的時代價值。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歷史自信,既是對奮斗成就的自信,也是對奮斗精神的自信”[24]。中共領袖人物畫傳,在敘述中共領袖人物故事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向社會成員傳承貫穿其中的中共領袖人物的理想信念、思想品格和精神境界,傳承貫穿其中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精神譜系,社會成員在閱讀、思考和想象中領悟和體會這個精神譜系,從中受到思想淬煉和精神洗禮。中共領袖人物畫傳以豐富的歷史情節(jié)向社會成員敘述貫穿其中的理想信念、思想品格、精神境界、奮斗精神,使之由抽象走向具象、由平面走向立體、由靜態(tài)走向動態(tài),社會成員在歷史圖片、文獻資料、歷史故事中,在黨戰(zhàn)勝困難、克服挑戰(zhàn)、修正錯誤、化解危機的一次次生動例證中,深化對這些理想信念、思想品格、精神境界和奮斗精神的認知、理解和領悟,增進對中共領袖人物的情感認同,深化對黨的每一種奮斗精神的認知、理解和領悟,增強對這些奮斗精神的歷史自信。
(三)堅定社會成員對黨的歷史經(jīng)驗的歷史自信
我們黨善于總結歷史經(jīng)驗,從正反兩方面的歷史經(jīng)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恩格斯指出,“偉大的階級,正如偉大的民族一樣,無論從哪方面學習都不如從自己所犯錯誤的后果中學習來得快”[25]。毛澤東同志指出,“如果不把黨的歷史搞清楚,不把黨在歷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辦得更好”[26]。鄧小平同志指出,“歷史上成功的經(jīng)驗是寶貴財富,錯誤的經(jīng)驗、失敗的經(jīng)驗也是寶貴財富”[27]。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經(jīng)驗“是我們黨在歷經(jīng)艱辛、飽經(jīng)風雨的長期摸索中積累下來的”[28]。中共領袖人物畫傳承載著黨對自身歷史經(jīng)驗的深刻總結,體現(xiàn)著黨的歷史自覺和政治清醒,既“講夠”中共領袖人物的歷史貢獻,也不“為尊者諱”,不掩蓋中共領袖人物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的一些失誤,既將黨的輝煌成就和成功經(jīng)驗“講夠”,也將黨經(jīng)歷的曲折和遭受的教訓“講透”。如《毛澤東畫傳》中:“五十年代末期以后,毛澤東由于一度思想脫離實際,產(chǎn)生了‘左傾錯誤,使黨和國家的工作出現(xiàn)嚴重的曲折”[29],“1966年,他錯誤發(fā)動的‘文化大革命,由于他對形勢的估計和所運用的理論、政策、方法都是錯誤的,使社會主義事業(yè)遭到嚴重損失”[30]。正文用適當篇幅講述“大躍進”“錯誤地發(fā)動‘文化大革命”等曲折。中共領袖人物畫傳對中共領袖人物取得的經(jīng)驗和教訓,采取了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評價態(tài)度。中共領袖人物畫傳以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總結歷史經(jīng)驗,引導社會成員全面認識和科學評價中共領袖人物的歷史貢獻與歷史局限,全面認識和科學評價黨史上的成功與失誤、勝利與曲折,增進對黨的歷史經(jīng)驗的認知、理解和認同,堅定對這些歷史經(jīng)驗的歷史自信。
(四)堅定社會成員對黨的光明前景的歷史自信
黨領導人民在四個歷史時期創(chuàng)造了偉大成就,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迎來了光明前景,“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31]。中共領袖人物畫傳,承載著中共領袖人物參與創(chuàng)造“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的歷史,承載著中共領袖人物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所作出的歷史貢獻,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向社會成員展示黨史的精彩瞬間和“高光時刻”,展示黨繼續(xù)領導偉大社會革命和進行偉大自我革命的光明前景,展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可逆轉的光明前景,展示實現(xiàn)中國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光明前景,展示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造千秋偉業(yè)的光明前景,引導社會成員堅定“四個自信”,堅定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將這種信心轉化為“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精神動力。
參考文獻:
[1]金炳華.哲學大辭典[Z].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
[2][20]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吳剛平.知識分類視野下的記中學、做中學與悟中學[J].全球教育展望,2013,(6).
[4][6][7]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陳云畫傳[M].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
[5]章開沅.尋夢無痕:史學的遠航[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8][12]詹小美.選擇與建構:歷史記憶固基政治認同的邏輯共生[J].思想理論教育,2016,(12).
[9][10][14][19]康立芳.歷史記憶認同論[M].北京:新華出版社,2018.
[11]恩斯特·卡西爾.人論[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5.
[13]學習陳云同志黨建思想 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陳云畫傳》出版暨學習陳云黨建思想座談會發(fā)言摘登[N].光明日報,2011-06-17(11).
[15][16]浦安迪.中國敘事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17]王一川,等.中國故事的文化軟實力[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6.
[18]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四川省委.鄧小平畫傳[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
[21]習近平.論中國共產(chǎn)黨歷史[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
[22]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加強對五四運動和五四精神的研究 激勵廣大青年為民族復興不懈奮斗[N].人民日報,2019-04-21(01).
[23]肖貴清,張鑒洲.中國共產(chǎn)黨堅定歷史自信的理論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2022,(4).
[24]習近平.以史為鑒、開創(chuàng)未來 埋頭苦干、勇毅前行[J].求是,2022,(1).
[25]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6]毛澤東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7]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8]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9][30]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研究組.毛澤東畫傳[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
[31]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The Historical Memory Inheritance Functions of CPC Leaders Pictorial Biographies
Kang Lifang
Abstract: The historical memory inheritance functions of CPC leaders pictorial biographies includes three levels: historical knowledge education,historical memory shaping and historical self-confidence guidance. In these functions, historical knowledge education is the starting point, historical memory shaping is the intermediary, and historical self-confidence guidance is the destination. Through historical knowledge education, deepen the historical cognition of CPC leaders and party history among social members at three levels of knowledge of fact, method and value. By shaping historical memory, these pictorial biographies strengthen the symbolic memory, plot memory, and value memory of CPC leaders and party history among social members. Guided by historical self-confidence, these pictorial biographies strengthen the society members historical self-confidence towards CPCs historical achievements, fighting spirits, 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bright prospects.
Key words: CPC leaders pictorial biographies; Historical cognition; Historical memory; Historical self-confidence
責任編輯:李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