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國家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地方檔案局管分離,檔案館回歸本質職能,發(fā)揮著檔案信息傳遞的功能。檔案館在檔案信息從信息源到用戶的傳遞鏈中以信息歸宿、信息中介、信息源三態(tài)形式中的中介出現(xiàn),既體現(xiàn)為“信宿”又體現(xiàn)為“信源”。從信息傳播角度,檔案信息傳播體現(xiàn)中介傳播的邏輯原理。在檔案實踐中,檔案館的中介性功能具有保真性、控制性、連接性等表征。建設檔案館中介性功能需重構檔案館功能理論,優(yōu)化館藏資源質量,提升檔案館的利用服務效能,增強用戶檔案意識。
關鍵詞:中介性功能;理論依據(jù);實踐表征;實現(xiàn)路徑
基金項目:廣西財經(jīng)學院青年教師科研發(fā)展基金項目,編號2019QNB22《文化惠民背景下廣西綜合檔案館檔案服務研究》。
隨著國家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地方檔案機構局管分離,檔案館發(fā)揮著檔案應有的信息傳遞功能。因此,有必要從信息管理的角度揭示檔案館的本質功能。這有利于豐富檔案館功能的理論研究,拓展檔案館功能的研究價值,能夠將檔案工作納入社會信息工作的一環(huán),推動檔案事業(yè)在信息時代加快發(fā)展的同時,也充分彰顯了檔案工作在信息時代的價值。
檔案館功能研究是檔案學界關注的一個歷久彌新的理論與現(xiàn)實問題。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簡稱《檔案法》)第十條規(guī)定“中央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各類檔案館,是集中管理檔案的文化事業(yè)機構,負責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各分管范圍內(nèi)的檔案?!盵1]將檔案館的功能定位為“收、管、用”。在檔案學界,檔案館的社會記憶功能[2]、五位一體功能[3]、服務功能[4]和休閑利用功能[5]等受到了普遍關注,特別是出現(xiàn)了檔案館本質功能是中介性功能的新見解,相關研究認為“在大信息管理的社會里,檔案館實為信息傳播中的‘棧,履行著棧職能,發(fā)揮著棧的功能”[6]“認識檔案館的中介性功能是拓展檔案館功能研究所需,指引綜合檔案館轉型”[7]“檔案館的中介性功能與生俱來,檔案館中介性功能是檔案館功能認識的應有回歸以及檔案館事業(yè)發(fā)展的應有之路”[8]。
縱觀而言,現(xiàn)有研究主要從學理角度探究檔案館中介功能的必要性,論述檔案館中介性功能的理論依據(jù)以及分析了檔案館中介性功能的特征。然而在信息時代,檔案信息的傳遞符合信息傳遞的規(guī)律,檔案館的功能首先應是檔案信息傳播中的中介性功能。因此,本研究主要以信息管理理論為基礎,從信息歸宿、信息中介、信息源三個方面探討檔案館中介性功能的邏輯原理及其表現(xiàn)機理,并在探究檔案館中介性功能實踐表征的同時,嘗試提出建設檔案館中介性功能的現(xiàn)實路徑,以期對推動信息時代檔案館功能的轉型,并實現(xiàn)其中介功能價值提供有益借鑒。
1 檔案館中介功能的理論依據(jù)
1.1 檔案館中介功能的邏輯原理
“中介是相互聯(lián)系者或相互作用者之間的媒介?!盵9]由于“中介不是它所媒介的任何一個事物,但同時又是它所媒介的每一個事物”[10]。因此中介也就自然而然地具有了“媒介”的意義。作為事物彼與此媒介的中介,在具體中表現(xiàn)為聯(lián)系彼此各方的暫時性過渡,中介是對它本身(此)的默許與認可,并且也屬于對與它相對的“前身”(彼)和“后繼”(彼)的默許與認可,換而言之,中介屬于“亦此亦彼”的客觀所在。此外,“此,彼和亦此亦彼”三種形態(tài)合于一體也是中介的特性之一。中介對于“亦此亦彼”的特征是肯定和認可的,但對于“此,彼和亦此亦彼”卻帶著某種程度上的否定。在具體環(huán)境下,中介“此,彼和亦此亦彼”三種形態(tài)不可能同時存在。當中介以“此”的形態(tài)展示時,“彼和亦此亦彼”的形態(tài)卻是若隱若現(xiàn);清晰地體現(xiàn)為“此”時,中介則體現(xiàn)為仿佛彼。檔案館在依法發(fā)揮功能與作用過程中即是以這種形態(tài)而存在與體現(xiàn)。
檔案信息經(jīng)檔案館到達檔案用戶是一個完整的關聯(lián)鏈:檔案室——檔案館——檔案用戶。從檔案室的角度來看,檔案館是檔案歸宿;從用戶的角度來看,檔案館是信息源。嚴格意義上,檔案館并不是檔案信息的歸宿,但相對于檔案室,檔案館的確是檔案的接收者,是檔案信息的歸宿;檔案館并不是檔案信息的真正來源,但相對于用戶而言,所利用的信息的確來自檔案館,是檔案信息源之所在。在這個過程中,檔案館不是檔案信息歸宿或信息源,但同時又是檔案信息歸宿或信息源。一方面,檔案館以其自身區(qū)別于檔案室(檔案信息源)、區(qū)別于用戶(檔案信息的最終歸宿)的獨特個性而存在,是對自身(此)的默認與認同,但同時也是對與之相對應的檔案信息源(彼)和檔案信息歸宿(彼)的默認與認同,是“亦此亦彼”的存在,具有“此,彼和亦此亦彼”三種形態(tài)合一的特征;另一方面,檔案館在具體的時空下,檔案信息歸宿、檔案信息源的特征并不會共時體現(xiàn),都是相對于特定的“彼”,即相對于檔案室或檔案用戶而言,檔案館就是檔案館,畢竟不是檔案信息的最終歸宿,因而替代不了用戶,也不是用戶所利用檔案信息的真正來源,因而替代不了檔案室,可謂“此,彼和亦此亦彼”三種形態(tài)合一的否定。這完全體現(xiàn)了中介邏輯原理。從邏輯上,檔案館具有中介性。在整個檔案信息從信息源到用戶的鏈中具有信息歸宿、信息中介、信息源三態(tài),但它更是以其特有的形式展示在人們面前,以“三態(tài)”形式中的中介(“此”態(tài))出現(xiàn),檔案館“信宿”或“信源”形態(tài)若隱若現(xiàn)。[11]
1.2 檔案館中介性功能的表現(xiàn)機理
“信息一旦生產(chǎn)出來,便要流向特定的利用者或接收者。”[12]信息從信息的源頭到達信息用戶,可以是“經(jīng)過或不經(jīng)過其他社會環(huán)節(jié)”[13]。具體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從信息源直接到達信息用戶,中間沒有其他環(huán)節(jié)的存在,類似人們面面的對話;另一種是信息自產(chǎn)生后到達信息用戶的期間是一個間接的過程,需要社會其他要素如圖書館、檔案館、出版社等的介入??梢姡畔男畔⒃吹叫畔⒂脩舻倪^程,或是不需要中介就可完成的過程,或是需要中介介入方能完成的過程。
檔案信息自源頭到用戶的流動亦遵循或體現(xiàn)“經(jīng)過或不經(jīng)過其他社會環(huán)節(jié)”[14]的原理與過程。檔案信息從信息源到信息用戶的實現(xiàn)主要有兩種路徑:一是用戶直接到檔案室查閱檔案,即檔案信息從源頭直達用戶;二是用戶到檔案館查閱檔案,即檔案信息經(jīng)過其他社會環(huán)節(jié)才能到達檔案用戶。可見,檔案信息從檔案室傳遞到檔案用戶的路徑,或是不需要中介,或是需要以檔案館為中介。前者體現(xiàn)為從檔案室獲得檔案信息服務,后者多體現(xiàn)為從檔案館獲得檔案信息服務。
用戶從檔案室直接查閱獲得檔案信息的現(xiàn)象在現(xiàn)實中是存在的,但檔案室畢竟是部門或組織的內(nèi)部機構,以對內(nèi)服務為主要任務,能從檔案室獲得檔案信息服務的用戶也就限于部門或組織內(nèi)部機構的人員。當然,這樣的過程也是信息從信息的源頭到達信息用戶的過程,但其并非是主體,而只是一種補充。在整個檔案信息流系統(tǒng)中,檔案室只作為檔案信息的源頭而存在,檔案室中符合提供給具有社會廣泛意義上的用戶利用的檔案,需要經(jīng)過向檔案館的移交,經(jīng)檔案館的接收與管理,廣泛意義上的用戶方可獲得利用。對于廣泛意義上的用戶而言,只有從檔案館才能獲得檔案信息服務。檔案信息自產(chǎn)生到使用的最終實現(xiàn)需要依賴于檔案中介。《檔案法》規(guī)定,中央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各類檔案館“提供利用各分管范圍內(nèi)的檔案”[15]。檔案館作為國家的文化事業(yè)機構,是廣泛意義上的用戶獲取檔案信息的主要途徑,其以館藏檔案信息為依托面向廣泛意義上的用戶提供檔案信息的利用服務,服務并不是局限于某一特定的人群而是面向全社會。
簡而言之,從廣泛意義上檔案信息自源頭到用戶的流動需要以檔案館為中介,是起著檔案源與檔案信息歸宿之間的媒介,檔案館在“檔案室——檔案館——檔案用戶”鏈中起著中介的作用。
2 檔案館中介性功能的實踐表征
2.1 保真性
檔案館中介性功能與其他中介機構的最根本區(qū)別是服務保真性。保真性是指檔案的原始記錄性和真實性。檔案館的中介性功能首先體現(xiàn)在檔案館對館藏信息的傳遞,檔案信息自源頭到用戶的流動需要以檔案館為中介。從檔案作為信息而言,檔案館最核心的是保存檔案信息與提供檔案信息服務。檔案館始終都在為檔案用戶提供最為真實的檔案信息服務。檔案信息在傳播過程中遵循信息傳播的規(guī)律,而信息棧有信息守恒棧功能?!皺n案信息守恒棧功能主要是保證檔案語義信息的保真和維護檔案語法信息的完整,使信息量不會因為時空的限制而減少,也不會因為人為的干擾而附加;信息內(nèi)容不會因為理化因素和有害生物的破壞而改變,也不會因為社會因素的影響而失真,從信息量和信息形式的守恒來維護檔案的安全與完整。”[16]信息守恒是檔案館保真服務的保障。
2.2 控制性
在信息社會,檔案是一種真實性信息。面對社會迅速增長的信息需求,如何豐富和優(yōu)化館藏信息是當前檔案館亟需解決的重要問題。實際上,檔案館豐富和優(yōu)化館藏體現(xiàn)在其對檔案信息的控制。首先,國家檔案事業(yè)的組織原則是集中統(tǒng)一管理,不管是檔案館還是檔案室都要將分散于各機關、各部門的檔案進行集中統(tǒng)一保管。檔案部門將檔案集中統(tǒng)一保管后,經(jīng)過加以整理、編目甚至數(shù)字化,以便能更好為檔案用戶提供檔案信息服務,這項工作本身體現(xiàn)了檔案館對檔案信息的控制。其次,檔案館中介功能的控制性還體現(xiàn)在檔案服務工作上。檔案信息產(chǎn)生后,自源頭到用戶的流動,檔案館需整合檔案用戶提出的利用需求,提供檔案信息服務,這也體現(xiàn)了檔案館對檔案信息的控制。
2.3 連接性
檔案是人們有意識地保存起來的人類社會實踐活動中的原始符號記錄,檔案館保存的檔案信息體現(xiàn)了人類社會實踐活動的全部過程,是連接過去和現(xiàn)在的重要載體。檔案是一種信息,具有信息屬性,決定了檔案信息的傳遞符合信息傳遞的規(guī)律,即檔案信息傳遞屬于一種中介性傳播。在檔案信息傳播過程中,檔案館發(fā)揮著承前啟后的中介作用,具體表現(xiàn)在所具有的連接作用。首先,檔案館的中介性功能體現(xiàn)在人類文明進程中,檔案館是連接不同時空信息的媒介,在不同時間和空間形成的檔案信息,集中在檔案館統(tǒng)一保管。其次,檔案館中介性功能體現(xiàn)在連接檔案形成者與檔案用戶上。檔案形成者形成的檔案信息通過檔案館這一中介,使得檔案信息能夠向檔案用戶流動,而檔案用戶的信息需求同樣也需要通過檔案館這一中介才能得以滿足。
3 檔案館中介性功能的實現(xiàn)路徑
3.1 重構檔案館功能理論
檔案館功能的認識從最初的“兩位一體”“三位一體”,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五位一體”,從最初的“收、管、用”逐漸向社會功能、信息功能、文化功能等拓展。然而,檔案功能的擴展僅僅停留在以檔案館甚至是以檔案作用的認識而替代了對檔案館功能的認知,未能從本質上揭示檔案館的功能。為此,檔案館的功能認識應運用信息棧理論來重新建立檔案館中介功能。以信息棧理論為視角,不難看出檔案信息傳遞屬于一種中介性傳播。檔案館的功能除了“五位一體”功能之外,其本質功能應是中介功能。要建設好檔案館中介,使檔案館中介得到認可,應重構檔案館功能理論,進一步探討檔案館的中介性,這樣才能在實際中做好檔案信息的傳遞。
3.2 優(yōu)化館藏資源質量
建設檔案館中介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檔案價值,資源結構配置合理、內(nèi)容豐富的館藏是檔案價值實現(xiàn)的基礎。館藏資源是檔案館的生命線,館藏資源建設的質量決定檔案價值的實現(xiàn)和檔案利用服務的效果。新時期,建好檔案館中介功能要充分凸顯檔案館的信息棧功能,使檔案信息能通過檔案館中介一站式地傳遞給檔案用戶,并以用戶需求為導向,合理配置館藏資源;要重視檔案數(shù)字化建設,用好物聯(lián)網(wǎng)、區(qū)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建立檔案資源數(shù)據(jù)庫,為用戶提供檔案資源共享平臺;要做好檔案資源整合,加強檔案館間的協(xié)同合作,實現(xiàn)并優(yōu)化館際互借。
3.3 提升利用服務效能
發(fā)揮檔案館中介性功能最終落腳于檔案館的服務質量。檔案信息傳遞是以檔案館為依托,通過檔案館的服務,傳遞給檔案用戶。因此,檔案館利用服務質量對檔案中介功能的建設具有重要影響。檔案館應著力提升檔案利用服務質量,在數(shù)字化轉型和社會檔案利用需求多元的趨勢背景下,構建檔案館的中介性功能。檔案部門應轉變傳統(tǒng)的檔案服務模式,探索檔案服務的新思路、新方式,樹立主動服務意識,加快建設檔案共享服務機制,推動檔案館利用服務效能的不斷提升。
3.4 增強用戶檔案意識
用戶檔案意識的強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檔案館中介功能的發(fā)揮?!皺n案用戶不僅可以以利用者的身份從檔案館獲取優(yōu)質、高效的檔案信息服務,還可以以國家主人、社會公民和志愿者等身份主動參與到檔案館事業(yè)發(fā)展的各項活動中來?!盵17]用戶檔案意識強,則能激發(fā)多元化的檔案利用需求,檔案館中介功能也就發(fā)揮得更凸顯。因此,發(fā)揮檔案館的中介功能需要大力培育和增強用戶的檔案意識,引導社會逐漸增強對檔案信息重要性的認識,進而不斷挖掘檔案信息蘊含的豐富歷史文化價值,助推實現(xiàn)中國式現(xiàn)代化建設。
參考文獻
[1][15]國家檔案局.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EB/OL].(2020-06-20)[2024-02-05].https://www.saac.gov.cn/daj/falv/202006/79ca4f151fde470c996bec0d50601505.shtml.
[2]靳文君.我國檔案館參與社會記憶構建的現(xiàn)狀與對策[J].檔案,2019,303(02):53-58.
[3]馮冰.機構改革背景下檔案館“五位一體”功能實現(xiàn)機制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20.
[4]羅琳娜.智慧檔案館服務功能實現(xiàn)研究[J].檔案管理,2017,227(04):10-13.
[5]黃丹穎,喬健.檔案館“休閑利用”服務功能優(yōu)化初探[J].云南檔案,2018,317(07):55-58.
[6]黃夏基,梁艷,楊桂鳳.基于信息棧理論對檔案館功能的研究[J].檔案與建設,2018,357(09):12-16.
[7]黃夏基,黃鴻云.國家綜合檔案館中介性功能的理論探析[J].檔案學研究,2022(02):12-17.
[8]何美祺,黃宣堅,蔣張施寧.對中介性功能的應有認識——評《國家綜合檔案館中介性功能的理論探析》[J].檔案管理,2023(01):22-25.
[9][10]蔣清福.“中介原理”初論[J].探索,1987(04):46-48.
[11]黃夏基,黃鴻云.國家綜合檔案館中介性功能的理論探析[J].檔案學研究,2022(02):12-17.
[12][13][14]馬費成.信息管理學基礎[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
[16]梁艷.信息傳播視野下檔案館棧功能研究[D].南寧:廣西民族大學,2016.
[17]李宗富,于子閃.多維主體視域下河南省各級綜合檔案館公共服務能力現(xiàn)狀透視與展望[J].檔案管理,2019,239(04):49-53.
作者簡介:羅夏鉆(1986—),廣西財經(jīng)學院建設處館員.研究方向:檔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