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的“一大”閉幕時間在學術(shù)界尚未達成一致結(jié)論。因為缺乏明確的證據(jù)及與會人員的記憶存在差異,導致學術(shù)界在達成一致結(jié)論上面臨很大難度。目前,關(guān)于黨的“一大”閉幕日期的觀點普遍在1921年7月31日至8月5日之間擺動。經(jīng)過對現(xiàn)有結(jié)論的逐條分析與探討,本文認為將黨的“一大”閉幕時間確定為8月3日有較高的可信度,這既符合與會人員的記憶,也具備邏輯上的合理性。
關(guān)鍵詞:黨的“一大”閉幕時間嘉興南湖中國共產(chǎn)黨
目前,學界關(guān)于黨的“一大”閉幕時間并未形成一致的結(jié)論。在2021年發(fā)行的《中國共產(chǎn)黨簡史》中提到:“由于會場受到暗探注意和法租界巡捕搜查,最后一天的會議轉(zhuǎn)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游船上舉行。”[1]書中并無直言此次會議在南湖舉行的具體日期。與會的各方人士當時或許沒有意識到他們所創(chuàng)建的政黨將對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未來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因而未能仔細記錄下宣告成立的確切時間,這也為后人探尋這段歷史留下了難題。邵維正等學者經(jīng)過不懈努力,通過挖掘會議記錄以及報刊記載等材料,將黨的“一大”開幕時間確定為1921年7月23日。至于閉幕時間,由于缺少一錘定音的直接證據(jù),使得學者們得出的結(jié)論眾說紛紜。
一、黨的“一大”開幕時間得以確定的根據(jù)
最初,對中國共產(chǎn)黨人而言,關(guān)于“一大”召開日期的記憶相對模糊。毛澤東在其著作《論人民民主專政》中提到:“一九四九年的七月一日這一個日子表示,中國共產(chǎn)黨已經(jīng)走過二十八年了?!保?]由于時間的流逝,甚至包括毛澤東在內(nèi)的與會人員都未能說出準確的開幕日期,只依稀記得是在1921年7月。后來,中國共產(chǎn)黨人便把“七月一日”作為黨的生日,并延續(xù)至今。然而實際上,舉辦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時間并非1921年7月1日。邵維正先生在他研究的文章中,通過考察相關(guān)歷史資料,明確指出黨的“一大”的召開時間應(yīng)為1921年7月23日。[3]最直接的證據(jù)其實源于陳公博的個人經(jīng)歷,以及一份保存于共產(chǎn)國際的檔案資料。
陳公博在《新青年》上發(fā)表了題為《十日旅行中的春申浦》的文章,詳細記錄了他參與黨的“一大”的過程。他在文章中提到:“我們因為法巡捕房的優(yōu)待,和鄰房暗殺案的刺戟,三十一夜遂乘車赴杭?!保?]在7月30日夜至31日凌晨這段時間,根據(jù)陳公博本人的回憶,他原本和其他“一大”代表一起參加會議,但是被法租界巡警侵擾,不得不中斷會議。他與李漢俊留在原地處理巡警的檢查,其他與會人員則朝不同方向分散開去。根據(jù)陳水林在《中共一大閉幕日期考》中所做的考證可知:當晚10點鐘左右,陳公博離開李漢俊的住處后,察覺到有人在暗中監(jiān)視,便叫了一輛黃包車前往大世界。陳公博先是在書場游玩,接著又去觀看戲場,其間還在露天電影場看了一會兒電影。為了避開尾隨者,他在人群中游蕩了幾圈,確認甩開了跟蹤后,他迅速從大世界的側(cè)門離開,雇車返回大東旅社。[5]當時,陳公博的鄰近房間內(nèi)發(fā)生了一宗謀殺事件。在8月1日的上海,《新聞報》和《申報》都詳細報道了此案,并確認其發(fā)生在7月31日[6],因此可以判斷陳公博在其敘述中所述的經(jīng)歷是可信的。因此,可以推測“一大”受到警方干擾的具體日期是7月30日。
這份文件中記錄了以下信息:代表大會的第六次會議是深夜在一名同志的住所進行的。會議剛開始時,突然闖入一位偵探,他解釋說自己是誤入住所,但最終代表仍然被迫停止了會議。盡管探員的出現(xiàn)并未對組織造成任何影響,但隨即而來的警察卻意外展開了突擊檢查。隨后,組織加強了警覺,為了確保代表大會能夠繼續(xù)進行,決定前往附近的一座城市繼續(xù)進行。[7]材料還指出,在第二次會議結(jié)束后,為了起草黨的綱領(lǐng)和工作計劃,決定休息兩天。由此可推算,若以每日召開一次會議的頻率,并考慮到暫停兩天的情況,以及第六次會議將定于7月30日舉行,這也意味著第一次會議是在7月23日進行的。這份材料中的另一部分文字則直接印證了推論:“代表大會定于6月20日召開,可是來自北京、漢口、廣州、長沙、濟南和日本的代表,直到7月23日才到達上海,于是代表大會開幕了。”[8]
二、當前學界關(guān)于黨的“一大”閉幕時間的研究成果
從相關(guān)文獻的直觀描述以及相關(guān)人士的敘述和文件支持來看,黨的“一大”的召開時間毫無疑問是在7月23日。但黨的“一大”的閉幕時間,也就是各位代表前往嘉興南湖開會的時間,缺少像開幕時間那樣直接的會議記載以及毫無爭議的旁證材料。因此,各位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其中范圍從7月31日到8月5日。
邵維正認為黨的“一大”閉幕于7月31日。[9]他在文章中引用周佛海的回憶錄,將“一大”閉幕時間確定為7月31日。根據(jù)周佛海的回憶,當天晚上,正當他們在討論會議事務(wù)時,突然闖入一名可疑人士,立刻引起了他們的警覺,眾人隨即選擇解散。晚上10點過后,眾人再次聚集在陳獨秀家,共商前往嘉興南湖開會的事宜,計劃在7月31日實施。[10]
在馮鐵金所著的《中共“一大”是1921年8月1日閉幕的》[11]和沈建中所撰的《中共一大8月1日閉幕新考》[12]中,都明確指出黨的“一大”實際上是在8月1日結(jié)束的。其依據(jù)主要來源于董必武與何叔衡的書信交流及張國燾在《我的回憶》中所述的內(nèi)容。在信中,董必武同志提到,開到最后一次會的時候,開會地點突然被搜檢。隔了一天,他們到嘉興南湖船上繼續(xù)會議。[13]張國燾在其回憶錄中提到,他們?yōu)榱吮荛_警探的視線,決定第二天停會,并通知各代表等找到妥當開會地點后再行復會。眾人對于王會悟提出的前往嘉興的提議極為贊成。王會悟隨即前往嘉興進行準備,他也通知各代表明早搭車前往嘉興復會。[14]
多位學者的研究,包括陳偉平的《關(guān)于中共一大會議閉幕日期的再論證》[15]、王國榮的《中共“一大”結(jié)束日期新探》[16]以及王相箴的《中共“一大”閉幕日期考訂》[17],均支持黨的“一大”于8月2日在嘉興南湖召開會議的觀點,依據(jù)主要來自會議組織者王會悟與陳公博的回憶錄。王會悟在1959年的回憶中提到,由于特殊情況的影響,經(jīng)過兩天的休會,最終于8月1日決定到嘉興南湖的船上繼續(xù)召開會議。經(jīng)過商討,李達便指示她當晚前往上海北站,了解前往嘉興的列車時刻信息。8月2日早上,與會代表共10余人分成兩批出發(fā)前往嘉興。[18]陳公博在《十日旅行中的春申浦》一文中記載了他的行程:“三十一夜遂乘車赴杭……我們打算一日游山,二日游水,三日回滬,四日附輪回廣州。是夜抵杭,住在湖濱旅館……回上海第二日我們便附新寧輪船歸粵?!保?9]而在陳公博回上海后,“佛海來找我,才知道最后大會已經(jīng)在嘉興的南湖船上開過,會議算至結(jié)束”[20]。根據(jù)研究者的推論,陳公博很可能是在8月3日當日與周佛海會面的,因此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估計在8月2日已經(jīng)結(jié)束。
陳水林在《中共一大閉幕日期考》[21]一書中,以及丁進在其論文《中共一大閉幕于8月3日考》[22]中,都將會議閉幕日期定為8月3日。根據(jù)相關(guān)文獻及相關(guān)當事人的回憶,這一結(jié)論具有相當?shù)目尚哦取?/p>
季相林和陳水林共同撰寫的《神州星火燃起時——中共“一大”南湖會議再考》提出,8月4日是黨的“一大”閉幕的日期[23],他們通過考察與會代表們的行程以及滬杭甬鐵路的列車時刻,推算出王會悟等人在8月3日已經(jīng)抵達嘉興,為會議的舉行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在《黨的“一大”8月5日嘉興閉幕考辨》一文中,曹仲彬認為黨的“一大”的閉幕日期為8月5日[24],他的論證基礎(chǔ)是引用了1972年第6期的《亞非人民》中所刊載的《紅色工會國際駐赤塔全權(quán)代表Ю.Д.斯穆爾斯基的信件摘編》。這封信的寫作時間為1921年10月13日,距黨的“一大”閉幕時間不久,其中清楚地指出:“從7月23日到8月5日,在上海舉行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代表大會。”[25]
根據(jù)現(xiàn)有研究結(jié)果,學術(shù)界主要依賴與會人員的回憶錄、鐵路時刻表、信件等資料來支持他們的觀點?;诘牟牧辖?,為何能夠確定黨的“一大”開幕時間,卻無法確定黨的“一大”閉幕時間?有關(guān)黨的“一大”于7月23日召開的證據(jù)相互印證,陳公博的回憶與共產(chǎn)國際保存的檔案可以互為支撐,從而增強彼此的可信性。盡管部分材料被學者用來證明黨的“一大”閉幕時間,然而這些材料之間卻存在矛盾。依據(jù)陳公博的回憶判斷,黨的“一大”在8月4日前閉幕,而斯穆爾斯基的信件卻聲稱閉幕于8月5日,顯示出明顯的出入,此外,與會人員的回憶也并不一致。在這種情況下,研究者只能依靠邏輯推理才能形成更具可信度的推論。
三、黨的“一大”閉幕時間為8月3日一說較為可信的依據(jù)
根據(jù)已有的文獻資料,我們認為8月3日作為“一大”閉幕時間的觀點較為合理。一方面,其余的推論可能與一些歷史事實相悖,或者缺乏嚴謹?shù)倪壿嬛С?;另一方面,?月3日作為閉幕時間,雖然缺少一錘定音的直接證據(jù),卻可以和諸多與會者的回憶細節(jié)對應(yīng)上,且在邏輯上也能自圓其說。
陳公博的旅行安排為我們提供了確認“一大”閉幕日期的大致時間框架。陳公博在他的作品《十日旅行中的春申浦》中提到,他與妻子乘坐新寧輪前往廣東。根據(jù)宋妍婧論文《關(guān)于中共“一大”閉幕日期若干史料的補充及分析》中所述,8月4日《字林西報》與《大陸報》均記載了新寧輪的啟程時間為8月4日上午11時,航線經(jīng)過廈門、汕頭、香港與廣州。據(jù)當?shù)貓蠹垺秾I剌報》發(fā)布的《船運新聞》,新寧輪于8月9日到達香港,并計劃在8月10日出發(fā)前往廣州。而8月12日的報紙顯示,新寧輪于8月11日再次抵達香港。[26]因此,可以推論新寧輪于8月10日到達廣州。這也與陳公博在《廣東群報》上提到他于10日到達廣州相吻合。[27]因此,可以假設(shè)陳公博于8月4日離開上海。結(jié)合陳公博在其回憶錄中提及的與周佛海的交流,他得知會議的閉幕情況以及陳獨秀被選為中央局書記,同時大會的宣言是否發(fā)布取決于陳獨秀的決定??梢酝茢?,黨的“一大”應(yīng)該在8月3日晚些時候結(jié)束。因此,關(guān)于黨的“一大”閉幕的日期,考證的范圍可以限制在7月31日、8月1日、8月2日和8月3日這幾個時間點。
另外,盡管周佛海的自傳中提到7月31日召開了閉幕會議,但這一說法與多位其他與會者的回憶并不一致。根據(jù)陳公博的敘述,他在7月31日上午曾經(jīng)向李達請假,并告知對方自己將不再出席后續(xù)的會議,計劃當天夜里和夫人一同前往杭州。[28]根據(jù)7月31日至8月3日往返上海與嘉興的列車時刻表[29],參與會議的代表們要盡早抵達嘉興,必須選擇搭乘早上7∶35或9∶00的列車。若真是在7月31日出發(fā)去嘉興,陳公博可能無法及時向李達請假。31日閉幕一說還與張國燾、王會悟的回憶存在矛盾。張國燾在他的回憶中提到,代表們在第二天停會,并等找到合適開會地點后再行復會。[30]王會悟同志回憶提到:在事件發(fā)生的次日,李漢俊、張國燾、董必武、何叔衡、李達等幾位代表匯聚于李達家,討論尋找繼續(xù)召開會議的具體地點。[31]據(jù)陳公博、張國燾和王會悟的憶述,7月31日那天,各位代表依舊留在上海,并未前往嘉興召開會議。
若果真計劃在第二天一早啟程,就必須提前通知所有代表,但由于當晚條件有限,無法全面告知與會人員相關(guān)的轉(zhuǎn)移安排,因此推測7月31日繼續(xù)召開會議顯然不太合理。根據(jù)陳水林《中共一大閉幕日期考》一文中的研究,7月30日晚間,受法租界巡警影響,代表們被迫分散至多個地方,地點包括望志路106號的李漢俊家(李漢俊、陳公博)、環(huán)龍路老漁陽里2號的李達家(包惠僧、張國燾、李達、周佛海)、白爾路的博文女校(毛澤東、周佛海、包惠僧)、南京路的大東旅社(陳公博)以及一些未被記錄的旅館或會館。[32]因此,7月30日晚,為了避免巡警的追蹤,代表們不得不分散到不同地方,當晚及時通知代表們第二天出發(fā)前往嘉興,甚至有些代表的藏匿地點至今仍無人知曉,這種情況顯得相當匪夷所思。
關(guān)于8月1日赴嘉興南湖參會的說法,雖有董必武同志的書信支持,但結(jié)合與會者的回憶,以及當日的氣候與火車延誤情況,這一說法似乎缺乏充分的可信性。據(jù)8月3日的《申報》報道,嘉興在8月1日經(jīng)歷了一場強烈的風災(zāi)。[33]包惠僧回憶說:“約在下午6時太陽還沒有下山,我們的會結(jié)束了,當即乘車回滬,到達上海時間雖不很晚,已是燈火萬家了?!保?4]王會悟也提及,他們到六點多鐘就離開南湖準備回上海了。[35]因此,假如會議確實于8月1日在南湖召開,毫無疑問將會遭受強風災(zāi)害的影響,但所有的回憶中沒有人提到過這一點。沈建中在《中共“一大”8月1日閉幕新考》中提出:如果如李達所回憶的那樣,大會從上午10時半起至下午4時半舉行,與會者及時趕到嘉興火車站,就不會受到風災(zāi)的影響。[36]然而,根據(jù)8月3日《時報》上的報道,開往上海的列車在8月1日下午4:30因人為因素延誤了兩個半小時。[37]假如會議確實在下午4點之前結(jié)束,并且緊急前往火車站,那么遭遇列車延誤是不可避免的。但事實是,目前掌握的史料也沒有任何與會人員在記憶中提到火車晚點一事。
此外,雖然有王會悟的回憶來支持8月2日召開會議的說法,但某些細節(jié)依然存在不合理之處。有確鑿的證據(jù)表明,王會悟在其他會議代表之前抵達嘉興南湖進行會務(wù)準備。這一點不僅反映在她本人的回憶中,張國燾的描述也做出了佐證,即“根據(jù)這個決定回去布置”[38],周佛海也有相似回憶:“鶴鳴夫人明日早車赴嘉興,先雇一只大船等著,我們第二班車去,乘船游南湖?!保?9]接下來需要進一步思考的是,其他代表是否與王會悟同志在同一天抵達?如果的確是同一天到達,則參與者的記憶可能會出現(xiàn)沖突。王會悟回憶稱,她到嘉興時已8點多,先到旅館落腳,開了兩個房間休息,洗臉吃早飯,叫旅館賬房雇船。隨后,九點多鐘離開旅館去南湖,和部分代表前往煙雨樓游玩,并觀察下船??磕睦锉容^合適。她回憶,當天代表們到船上開會時已快11點鐘了,約開了一個鐘頭,即在船上吃午飯,酒菜是由船上備的。[40]假如是在8月2日同一天到達的話,依據(jù)列車時刻表,王會悟預(yù)計最早應(yīng)在10點左右抵達嘉興,而她所提及的代表們開始會議的時間距離也不過一小時。在如此短的時間內(nèi)完成眾多事務(wù)并且還要等候其他代表,顯然是不太現(xiàn)實的。再者,按照列車的運行計劃,其他代表最早到達的時間是12點30分,這與11點的會議安排顯然存在沖突。較為合理的推測是,王會悟及與會的代表們選擇分兩天的時間前往嘉興。在會前的第一天(8月2日),王會悟與部分代表提前前往嘉興,專門安排船只并探尋適宜的會議地點。這也可以解釋她為什么訂了兩個房間。次日(8月3日),其他代表乘坐早班列車在10點左右到達嘉興,舉行會議。
綜上分析,在7月30日會議因為巡警侵擾而中斷后,“一大”代表的大致活動軌跡如下:7月31日、8月1日,“一大”部分代表討論了轉(zhuǎn)移地點并告知其余代表;8月2日,王會悟前往嘉興南湖進行會議準備;8月3日,“一大”代表們于南湖舉行會議,通過黨綱、決議以及選舉中央機關(guān),宣告中國共產(chǎn)黨的成立。
四、結(jié)語
對于中共“一大”閉幕時間的探討主要基于與會人員的回憶以及當時的新聞報道等資料,此外結(jié)合學者們的邏輯分析,由此得出相應(yīng)的結(jié)論。一方面,因為與會人員的回憶內(nèi)容并非完全一致,甚至有不少細節(jié)存在矛盾,無疑會為得出令人信服的結(jié)論帶來阻礙;另一方面,研究過程中需要研究者針對相關(guān)內(nèi)容來進行判斷、分析、推理,會帶有一定的主觀色彩,不免會影響到結(jié)論的客觀性。雖然,閉幕日期的懸而未決并沒有影響中國共產(chǎn)黨的成立深刻改變中華民族、中國人民的命運的歷史事實,但多少也為后人追尋那段歷史留下了一絲遺憾,期待今后隨著研究的深入,能達成一致的結(jié)論。
批注序號:[3]
參考文獻
[1]本書編寫組.中國共產(chǎn)黨簡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4.
[2]毛澤東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68.
[3][6][9]邵維正.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日期和出席人數(shù)的考證[J].中國社會科學,1980(1):119-134.
[4][19]新青年:第9卷[M].上海:上海書店,1921:11,11-12.
[5][21][29][31][32][33]陳水林.中共一大閉幕日期考[J].中共黨史研究,2018(9):87-98.
[7][8][25]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共產(chǎn)國際、聯(lián)共(布)與中國革命文獻資料選輯(1917-1925)[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217,215,219.
[10][14][18][20][28][30][34][35][38][39][40]中國社會科學院現(xiàn)代史研究室,中國革命博物館黨史研究室.“一大”前后: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前后資料選編(二)[M].北京:人民出版社(內(nèi)部發(fā)行),1980:493,180,56,426,425,180,321,57,180,493,56.
[11]馮鐵金.中共“一大”是1921年8月1日閉幕的[J].上海革命史資料與研究,2011(0):342-350.
[12][36]沈建中.中共一大8月1日閉幕新考[J].上海黨史與黨建,2013(8):20-23.
[13]中央檔案館.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次代表大會檔案資料[M].增定本.北京:人民出版社(內(nèi)部發(fā)行),1982:96.
[15]陳偉平.關(guān)于中共一大會議閉幕日期的再論證[J].浙江檔案,2013(3):41-44.
[16]王國榮.中共“一大”結(jié)束日期新探[J].浙江學刊,1984(3):41-46.
[17]王相箴.中共“一大”閉幕日期考訂[J].黨的文獻,2001(1):50-52.
[22]丁進.中共一大閉幕于8月3日考[J].中共創(chuàng)建史研究,2017(1):92-97.
[23]季相林,陳水林.神州星火燃起時——中共“一大”南湖會議再考[J].黨史縱橫,1995(5):30-31.
[24]曹仲彬.黨的一大8月5日嘉興閉幕考辨[J].中共黨史研究,2000(4):85-88.
[26][27][37]宋妍婧.關(guān)于中共一大閉幕日期若干史料的補充及分析[J].黨史研究與教學,2022(6):9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