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穎
浙江護龍律師事務所,浙江 衢州 324400
法律援助律師的有效辯護,是體現法律援助制度價值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司法公正的重要體現。但是,當前法律援助律師在辯護工作中面臨著一系列的困境,如:法律援助律師辦案補貼低、法律援助律師執(zhí)業(yè)風險大等等,嚴重影響法律援助辯護有效性,不利于公民人權的保障。為實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一目標及要求,實現公正訴訟,促進法律援助事業(yè)良好發(fā)展,積極采取有效措施解決現存困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當前,政府部門高度關注法律援助事業(yè),加大了法律援助資金方面的投入力度,但投資額度仍無法很好地滿足日益增長的經費需求量,導致法律援助出現了嚴重的供需矛盾問題。同時,各個地區(qū)之間的法律援助經費投入差別大、資金不平衡,法律援助律師辦案補貼金額標準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甚至有的需要自掏腰包辦案,因補貼不足,打擊法律援助律師的法律援助積極性,只能簡單調查取證,影響辯護有效性及效率,無法有效維護被援助人的合法權益,影響司法公正性[1]。
法律援助辯護過程中,辯護律師需發(fā)表一系列言論,提供一系列證據,但若提供虛假證據、證詞等或違反法定程序,法律援助辯護律師將面臨著被拘留、逮捕的風險,或者被以相對應的罪名告上法庭。雖然在辯護過程中律師均是按照相應的規(guī)定進行法律援助,但依然面臨著嚴峻的辯護風險,稍有不慎極易面臨被追究刑事責任的風險,這導致法律援助律師在辯護工作中畏首畏尾,必然會對法律援助辯護有效性造成一定的影響[2]。
現階段,我國法律援助案件制定了“四統(tǒng)一”的管理原則(即對公民的法律援助申請和法院指派的法律援助案件,由法律援助機構統(tǒng)一受理、統(tǒng)一審查、統(tǒng)一指派、統(tǒng)一監(jiān)督),其目的在于保障法律援助質量,保障公民合法權益。但在司法實踐中“四統(tǒng)一”原則對法律援助質量的提升成效并不理想,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法律援助缺乏完善化、具體化的服務質量標準,缺乏有效的監(jiān)督機制,缺乏科學的激勵機制,因上述各項機制缺失或不完善,導致法律援助律師在法律援助中辯護工作無法規(guī)范化、有效化開展,降低了法律援助工作效率及質量,影響司法公平性及公正性。
法律援助工作中,援助律師自身業(yè)務素質的高低,是影響辯護效果及質量的重要因素?,F階段,法律援助案件中經驗豐富的律師并不多,大部分是年輕律師,其雖然具備了法律職業(yè)素養(yǎng),但局限于法律書本知識,所掌握的業(yè)務技能和社會實踐相脫節(jié),不具備豐富的法律援助辯護經驗,整體業(yè)務素質能力亟待進一步提升,在法律援助辯護中極易出現錯誤,影響法律援助律師辯護的有效性。
法律援助律師有效辯護,即出于維護被追訴人的合法權益,由法律援助律師嚴格遵循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和程序,充分行使辯護權的行為。法律援助律師辯護有效性的標準,具體可概述為下述幾個方面:
首先,法律援助辯護應當是及時的。所謂“遲來的正義非正義”,因此要求法律援助律師及時為被追訴人提供有效的辯護及幫助;其次,法律援助辯護應當是充分的。法律援助律師在辯護工作中享有調查取證權、閱卷權、會見通信權,必須確保上述權利的正常行使,才能夠保證辯護的有效性,不至于辯護律師陷入“倉促上陣”“無米之炊”的尷尬局面[3];再次,法律援助辯護應當具有抗辯性。法律援助律師的辯護,是對抗控訴、影響審判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辯護時要求辯護手段具有對抗性,取證時辯護律師要適度傾斜,提高法律援助律師辯護的有效性;最后,法律援助辯護過程應當是持續(xù)的。有效的法律援助辯護,不僅僅取決于法庭上的辯論、陳述,更重要的是在偵查階段的辯護,因此要將辯護工作貫穿于全過程,包括:偵查階段、審判階段、執(zhí)行階段等,從全過程入手維護和保障被追訴人的合法權益,方可稱之為有效的法律援助辯護。
總的來說,法律援助案件中為保證辯護有效性,法律援助律師應當盡職盡責地參與到辯護全過程,忠于被追訴人的合法權益,依法行使各項訴訟權利,提出對被追訴人有利的辯護意見,在體現司法公正的同時,保障被追訴人的合法權益。
在法律援助案件日益增多的背景下,對援助經費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為滿足經費需求,應當進一步增加法律援助經費投入額度,同時提升法律援助辯護律師補貼力度,進而提升其法律援助積極性,提高辯護有效性。首先,各級政府部門應當加大法律援助經費投入,設置專項資金用于法律援助機構運行以及法律援助辯護律師補貼,滿足法律援助需求,要確保法律援助資金??顚S?,禁止出現擅自挪用甚至貪污腐敗的現象;其次,要構建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法律援助經費籌措機制,期間政府部門需要做好宣傳工作,對捐贈法律援助經費個人、企業(yè)予以減稅等方面的獎勵,有助于增加法律援助經費總量,緩解當前法律援助經費不足的困境;再次,要完善法律援助經費監(jiān)督制度,嚴格監(jiān)督管理法律援助經費的使用,確保將各項經費用到實處。要成立專門的內部監(jiān)督部門、外部監(jiān)督機構,詳細記錄各項開支去向,定期審計、調查法律援助經費開支情況,防止資金去向不明,避免挪用、貪污、腐敗,確保將法律援助經費用于需要幫助的受援人,維護司法公正;最后,要提高法律援助律師辦案補貼,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結合實際情況適當提升法律援助律師補貼金額,適當放寬法律援助辯護律師收費限制,滿足其在辦案中的基本費用需求,激勵其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法律援助案件當中,提高法律援助律師辯護有效性。
當前,法律援助律師在法律援助案件中面臨著諸多的風險,嚴重影響其辯護熱情,因此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應當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律師執(zhí)業(yè)風險問題,保障律師訴訟權利,降低律師辯護風險,進而更好地發(fā)揮出律師的作用,在保護被追訴人合法權益的同時,保障法律援助辯護律師辯護有效性。首先,應當對法律援助律師職業(yè)執(zhí)業(yè)豁免制度予以進一步完善,包括:律師言論豁免制度、律師行為豁免制度、律師豁免法律體系等,以便于更好地保護法律援助律師的權利;其次,應當對法律援助律師的權利予以進一步的補充和完善,包括:保障律師的會見權、賦予律師完整的閱卷權、完善律師調查取證權等等,進而確保律師依法行使自身辯護權,提升法律援助律師的地位,減少法律援助律師在辯護工作中的調查取證困境;最后,應當對法律援助律師的權利救濟方式予以進一步完善,將司法機關作為法律援助律師權利救濟機關,確保律師權利受到侵害后能夠得到及時的救濟。要分階段賦予法律援助律師不同的權利救濟方式,舉個例子來說:律師在偵查階段若會見權受到侵害,則可投訴至主管部門。要保證法律援助律師權利救濟程序的完善性,便于更好地保障律師訴訟權利,為被追訴人提供及時有效的辯護,促進法律援助律師辯護有效性的提升[4]。
現階段,法律援助案件質量、辯護有效性不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缺乏健全的法律援助案件質量控制體系、法律援助辯護律師激勵制度所造成的,所以為提升法律援助案件質量及辯護有效性,加快構建健全完善的法律援助案件質量控制體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具體來說,應從下述兩個方面入手:首先,構建完善的法律援助案件質量保障體系及監(jiān)督管理機制,從事前、事中、事后三個環(huán)節(jié)入手監(jiān)督法律援助案件,法律援助部門應當對法律援助案件質評標準予以明確和完善,保證該標準的可行性,確保質評工作的開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時要設置相應的法律援助案件監(jiān)督員制度,由其做好監(jiān)督工作;要完善法律援助辯護律師定期報告制度,定期報案件進展情況,促使律師更高效、快速地完成辯護及法律援助工作,保護受援人的合法權益;要建立案后評估制度、反饋制度,完成記錄法律援助案件情況,詳細分析法律援助案件結果,了解案件質量狀況及辯護效果,確保在法律援助案件完成后能夠及時評價法律援助,監(jiān)督律師合法合規(guī)完成法律援助工作,提高法律援助案件質量。
其次,要加快構建法律援助辯護律師激勵機制。充分結合法律援助律師在工作中的辯護行為、態(tài)度、效果,建立針對性的激勵機制,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讓法律援助辯護律師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辯護中。具體來說,在辯護律師激勵方面應當從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兩個方面入手。針對在法律援助案件當中有著突出、優(yōu)秀表現的律師,建議直接給予其物質獎勵,即增加辦案補貼方面的額度,驅使援助律師更加出色地完成辯護工作。例如:可在現行的法律援助補貼標準的基礎之上,設置一個更大數額的補貼標準,用于獎勵在辯護工作中一絲不茍調查取證、為受援人爭取最大化利益而積極辯護的法律援助律師,這不僅是對辯護律師工作的肯定,同時也是獎勵,能夠顯著提升律師工作熱情,提高法律援助案件質量,提升辯護有效性。對于法律援助辯護律師來說,精神激勵亦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針對在法律援助工作中有著突出表現的法律援助律師,法律援助部門應當充分發(fā)揮媒體的作用,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其知名度和影響力,進而在后續(xù)工作中拓寬律師案件來源,同時也有助于提升律師業(yè)務量,最重要的是能夠對律師后續(xù)發(fā)展、升遷產生積極、正向的影響,促使其更加出色地完成法律援助辯護工作,實現法律援助案件效率、質量雙提升[5]。
當前我國法律援助律師業(yè)務素質參差不齊、綜合素質亟待提升,對法律援助案件質量及辯護效果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因此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應當高度重視法律援助律師業(yè)務素質及綜合能力的提升,進而達到改善法律援助辯護效果和質量的目的。具體來說,應當做好下述幾個方面的工作:首先,司法機關應當定期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培訓活動,統(tǒng)一學習最新的法律援助知識,指導其規(guī)范法律援助操作,扎實掌握執(zhí)業(yè)技能,更好地完成法律援助案件辯護工作。培訓活動中,應當重點做好對年輕律師的培訓,聘請專業(yè)人員進行專業(yè)化的培訓,提高其業(yè)務能力,獨立完成法律援助辯護工作,同時也保證辯護有效性;其次,律師隊伍應當大力推行學徒式的幫教方法,具備豐富經驗的資深律師應當發(fā)光發(fā)熱,積極帶領年齡律師參與到法律援助類案件的辦理中,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幫助年輕律師在法律援助案件辯護中積累更加豐富的經驗,學習更加有效的辯護技巧,掌握實戰(zhàn)技能,促進年輕律師辯護能力和水平的提升[6];最后,法律援助機構、律師協會應當定期舉辦業(yè)務交流會,搭建相互交流的平臺,便于年輕律師向資深律師取經,交流彼此在工作中的經驗,學習彼此之間突出、優(yōu)秀之處,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律師的業(yè)務素質、訴訟技巧、法律援助技能,進而帶動法律援助案件質量和辯護有效性的提升。
法律援助中,辯護律師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針對當前法律援助律師辯護有效性不高的問題要高度重視起來,深入分析影響因素根源,在明確法律援助律師有效辯護標準的基礎上,制定完善的解決措施,提升法律援助律師有效辯護水平,實現對被追訴人合法權益的有效保護,促進司法公正,推動法律援助事業(yè)良好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