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單元是一個學習單位,是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平臺,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和指向性,承載著主題意義,指導著學生的知識學習、技能養(yǎng)成和實踐運用。開展主題意義探究下的單元整體教學,可以為學生語言知識的學習指明方向,為學生語言技能的發(fā)展奠定基礎?;诖?,本文以人教版小學英語教材為例對單元整體教學進行了分析和探究,希望能夠為同行帶來部分參考。
關鍵詞:主題意義;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肖淑花(1982.03-),女,福建廈門人,廈門市金林灣實驗學校,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學。
教學改革的深入催生了單元整體教學這一全新教育理念,該理念強調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圍繞單元主題內容重組并調整有關聯(lián)的同一單元或不同單元的知識點,使學生能夠深入淺出地探索相關知識。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這一教學模式,可以推動教學活動更有效地開展,使學生在學習語言知識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系統(tǒng)化、整體化思維,進而推動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一、主題意義探究下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作用
(一)明確教學方向,保證學習實效
主題意義探究下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可以幫助教師明確教學方向。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教師首先要對英語單元中的具體內容展開系統(tǒng)、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礎上進行梳理,確定教學主題,進而細化具體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使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明確學習思路,在教師的幫助和引導下,進行更加系統(tǒng)的學習,不斷提升學習實效。
(二)提升教學效率,促進有效吸收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并不是簡單地將單元內容整合起來,而是需要教師圍繞單元主題內容展開思考,針對相關聯(lián)的一些單元板塊內容進行整體教學設計。同時,教師還可以適當增加和刪減一些內容,通過這樣的方式,確保所開展的教學活動更加契合學情,不斷提升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
(三)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xiàn)綜合發(fā)展
主題意義探究下的單元整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圍繞單元主題目標設計各種各樣的探究學習活動,學生可以在多元化活動的引導下積極主動地思考和分析各種語言信息,并嘗試運用學習方法和技能去解決單元中的各個問題。通過單元整體教學活動可以使學生學會深入挖掘有用的知識點,不但能夠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還可以讓學生圍繞具體內容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切實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和問題解決能力。
二、主題意義探究下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現(xiàn)狀
(一)學生的探究主體地位不突出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往往都是被動地學習知識和技能,在主題探究過程中,也是被動地接受教師對教材主題意義的解析和灌輸,難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難以自主參與到相關內容的探究過程中,也無法深入地理解教材單元的主題意義。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展開自主探究活動,深入探究主題意義和深層含義,促進學生對教材單元知識聯(lián)系的理解。
(二)知識體系整體性不強
就小學英語教學而言,主題意義是指單元主題所表現(xiàn)出來的深層含義和核心要點。當前,部分小學英語教師在準備英語課時,往往都會以課時內容為著手點進行講解,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單元整體教材內容,同時也難以精準地定位課程主題,導致學生在尚未復習舊知識的情況下就開始被動接受新知識的灌輸,學生難以形成系統(tǒng)性的英語思維和完整的知識體系。
(三)單元主題意義淺層化
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小學英語教師在講授英語教材時,都會將重點放在詞匯知識、語法問題和篇章翻譯等內容上,并以此為核心開展教學活動,這樣的教學方式雖然能夠使學生學會理解并運用所學知識,但由于教師在教授主題意義時往往會粗略帶過,或是為了使學生快速記憶有關知識而對篇章進行淺層化的講解,導致學生難以深入理解篇章的深層含義,不利于其英語思維發(fā)展和英語技能提升。
三、主題意義探究下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策略
(一)認真研讀語篇,深入挖掘單元主題內容
主題意義探究下的單元整體教學強調把握整體、梳理主干、解讀文本、關注細節(jié),這就要求小學英語教師首先要認真研讀語篇,深入挖掘單元主題內容,在分析主題內容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特點合理規(guī)劃教學結構,豐富主題內容,這樣不但有利于學生將語言學習、技能培養(yǎng)以及素養(yǎng)發(fā)展融為一體,還有利于推動后續(xù)教學工作的有序開展。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 1 “How tall are you? ”時,本單元在于讓學生了解并學習比較級的用法,針對不同事物的長短、高低和大小等特征進行比較。因此,在教學這一單元時,教師就可以以不同事物的比較為主題。確定單元主題后,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展示elephant、dinosaur、giraffe 等動物圖片,然后提供相應的數(shù)據信息,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和描述,如“describe the giraffe's height, compare the height of the giraffe and the elephant ”,然后總結出其中運用到的比較級知識。在本單元學習過程中,學生會學到“用‘shorter表示‘比……更短,用‘younger表示‘比……更年輕,用‘longer表示‘……更短”等知識,在學習了這些比較級知識之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圍繞其實際用法展開思考和分析,得出“在兩種人、事或物的比較中往往會用比較級、一般用單詞than表示比較級”等結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結合比較級的一些變化規(guī)則展開主題意義探究教學導入,在學生分析完后,教師再引導他們在具體情境和生活實踐中運用知識,這樣有助于學生厘清學習思路,在教師的幫助下實現(xiàn)高效學習。
(二)關注主題語境,整體制定單元教學目標
單元教學目標是單元整體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不同課時目標交織起來能夠有效串聯(lián)起單元語言知識、學習技能、情感態(tài)度和文化素養(yǎng)等內容,進而形成一個完整的單元教學目標。因此,在挖掘單元主題內容的基礎上,教師要關注主題語境,整體制定單元教學目標,并將各模塊教學內容有效串聯(lián)起來設計教學活動,以此推動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英語五年級上冊 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 ”時,本單元主題為“diet ”,教師要結合生活實踐引導學生重點學習與“food and drink ”相關的單詞、短語和句型,并且能夠在具體的情境中就自己喜愛的食物和飲品展開交流和討論。為了使學生深入理解主題并達到學以致用,教師就可以結合單元整體教學內容,圍繞“favorite things and characteristics”展開活動設計,使學生理解并學會運用所學知識。為此,教師就可以在深入挖掘單元主題內容的前提下,將單元教學目標分為以下三大類:1.學生在情境中學習并掌握hamburger、sandwich、salad、tea、ice cream 等核心單詞和“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等核心句型(學習理解);2.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生學會在具體的情境中使用新單詞和新句型展開交流(應用實踐);3.了解中西方飲食差異,明白健康飲食的重要性,為家人制定健康的食譜(遷移創(chuàng)新)。圍繞單元教學目標,教師就可以根據不同課時的不同內容,制定詳細的課時目標,如第一課時在于掌握新單詞,第二課時主要圍繞新單詞和語境展開話題討論。教師通過制定單元教學目標并細分課時目標,可以在梳理教學思路的基礎上把握單元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實現(xiàn)單元教學的有效銜接。
(三)提升教學設計,靈活開展單元教學活動
單元教學目標需要教學活動來實現(xiàn)。因此,教師就要結合主題意義,優(yōu)化教學設計,靈活開展單元教學活動,通過多元化的活動引導學生了解文化內涵,在主題意義的輸出中內化和運用所學知識。這不但有助于學生對單元主題展開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探究,還可以使學生在活動情境進行思、學、悟、踐,不斷提高自身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時,教師可以緊扣課時主題意義,設計如下教學活動:1.基礎探究類:首先,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與四季相關的英文歌曲,或者開展“讀古詩、猜季節(jié)”的趣味游戲活動,使學生初步感受四季之美;其次,教師可以通過繪制思維導圖,并營造一個語言體驗環(huán)境,引導學生學習教材中的“Robin's favourite season”部分內容,感知文本內容;最后,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跳讀、精讀等方式展開深入閱讀,分析Robin 喜愛四個季節(jié)的原因,并了解各個季節(jié)適合開展的活動,以此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情感;2.應用實踐類:在學生掌握簡單的閱讀策略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閱讀“Teacher's favourite season”,并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自主繪制思維導圖。通過這個活動使學生根據自己的思考梳理、提煉和整合知識點,并運用所學的語言技能描述文本中教師喜愛四季的原因和運動,并同其他學生相互補充和交流;3.主題探究類:教師帶領學生觀看有關動物活動變化、四季變化規(guī)律和全球氣候變暖等問題的視頻,使學生認識到環(huán)境保護刻不容緩。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圍繞The beauty of the four seasons、Activities suitable for all season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tarts from small matters等內容制作環(huán)保主題繪本,制作完畢后進行分組展示,使學生進行閱讀和交流。
(四)關注教學實效,及時開展單元教學評價
單元整體教學還需要教師關注教學實效,及時開展單元教學評價。有效的教學評價不但可以使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表現(xiàn),進而總結出單元整體教學中的優(yōu)劣之處,在后續(xù)的教學過程中,結合實際情況針對性地調整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使教學活動更加完備。還有助于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找出差距,在教師的指導下正確梳理學習思路,沿著正確的方向展開學習。
為此,教師首先要評價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在單元整體教學中,學生會表現(xiàn)出不同的學習態(tài)度和情感態(tài)度,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學生的不同學習效果和單元整體教學效果。為此,教師要想對單元整體教學做出有效評價,首先就要客觀、全面地評價學生的課堂行為表現(xiàn)。例如,在教學人教版英語三年級上冊 Unit 4 “We love animals”時,教師會給學生播放歌謠,并結合其中的動物狀態(tài)描述提出“ Where is the dog?”等問題,這些問題難度不大,但對于認知能力有限的小學生來說,要想用英語進行描述和形容還具有一定困難,教師就可以從這些問題出發(fā),觀察學生在思考和解決問題時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態(tài)度,并作出有效評價,然后對教學內容和方式作出及時地調整;其次要評價學生的作業(yè)完成情況。提高單元整體教學實效單靠課堂評價是遠遠不夠的,為此,教師還要積極開展課后知識運用和鞏固評價。具體來說,教師就可以布置針對性的課后作業(yè),通過設計具有一定層次性、實踐性的課后作業(yè),找出學生出現(xiàn)較多錯誤的知識點,并展開針對性的講解,再對學生的作業(yè)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幫助學生找出學習中的“痛點”,從而推動學生語言學習和表達能力不斷提升。
綜上所述,主題意義探究下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打破了傳統(tǒng)碎片化教學的局限,能夠有效整合語言實踐活動和主題意義探究,將新舊學習內容靈活串聯(lián)起來,有助于學生形成系統(tǒng)的認知結構,并在實踐中將知識內化于心,在遷移拓展中實現(xiàn)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因此,教師要從挖掘單元主題內容入手,設計單元教學目標和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并及時開展單元教學評價,使學生在系統(tǒng)化的單元整體教學中實現(xiàn)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娟.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體系研究[J].小學生(上旬刊),2022(11):13-15.
[2]王芳,武茜.主題意義探究引領下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策略:以外研版小學《英語》(一年級起點)五年級下冊主題單元“A Great Present”為例[J].英語學習,2022(3):46-51.
[3]樓尹乃.主題意義下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操作路徑和實踐研究[J].校園英語,2022(8):16-20.
[4]左小玉.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22(2):34-40.
[5]孫靜.主題意義探究視域下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策略[J].校園英語,2021(4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