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旨在探究初中英語課堂提問策略,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英語學習效果。本文分析探討了一系列有效的提問策略,這些策略在提高學生口語表達、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方面具有顯著作用。希望本文能為初中英語教學改革提供一定參考,促進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和學生英語學習效果的提高。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提問;策略
作者簡介:徐晶,新疆阿克蘇地區(qū)沙雅縣第七中學(實驗中學)。
在教育領域,提問一直被認為是教學中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教師通過提問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激發(fā)其學習興趣、評估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并促進課堂互動。特別是在英語教育領域,提問在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和英語思維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如何提出有效的問題以及如何激發(fā)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一直是教師思考的問題。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初中英語課堂中的提問策略,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英語學習效果。
一、初中英語課堂提問的技巧和多樣性
初中英語課堂中的提問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評估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水平、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需要掌握各種提問技巧和多樣性,使提問成為一個富有啟發(fā)性和互動性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開放性提問
開放性提問是一種鼓勵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和自由表達的提問方式。通過提出開放性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探討主題、表達觀點,而不僅僅是簡單地回答“是”或“否”。例如,教師可以提問:“你認為主人公在這個故事中為什么做出這個決定?”這種提問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思考,促使他們分析故事情節(jié)和角色動機。
(二)情境提問
情境提問將學習內容置于實際情景中,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下應用所學知識。這種提問方式有助于學生將抽象概念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例如,當教授關于購物的詞匯時,教師可以提問:“你去商店購物時,可能用到哪些英語表達?”學生可以通過模擬購物情境,運用所學知識來回答問題。
(三)引導性提問
引導性提問是一種幫助學生逐步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提問方式。教師可以通過的簡單到復雜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逐步建立知識框架。例如,教師可以提問:“在這個段落中,作者使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請找出例子,并解釋它們的作用?!边@種提問方式可以引導學生分析文本,逐步深入理解。
(四)評估性提問
評估性提問用于檢查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掌握程度。這種提問方式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展,并可以根據學生的回答調整教學策略。例如,教師可以提問:“請解釋什么是過去完成時,并舉一個例子。”通過學生的回答,教師可以判斷學生對過去完成時的理解程度。
(五)多樣性提問
多樣性提問包括選擇題、填空題、解釋題等不同類型的問題,有助于提高學生對不同知識點的理解。例如,教師可以利用選擇題測試學生對詞匯的掌握程度,用解釋題檢查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程度,以及用填空題鞏固學生對語法知識的運用。
在初中英語課堂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需求有針對性地運用這些提問技巧。通過合理選擇和靈活運用提問方式,教師可以提高課堂的互動性和教學效果,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語知識。
二、初中英語課堂提問時要關注的問題
在初中英語課堂中,提問是促進學生學習、檢測他們對知識的理解程度的重要工具。然而,教師在提問時需要注意一系列問題,以確保提問的質量和效果。其中之一是問題的清晰度,即提出的問題應該明確、簡明扼要,以確保學生能夠準確理解問題的要求,從而更積極地回答問題。其次,每個提問的背后應該有明確的教學目的。無論是用于檢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水平還是引導他們思考和探討,提出的問題都應該與教學目標相一致。這有助于確保提問不是為了提問而提問,而是有針對性地推動學生學習。另外,提問的難度也是一個關鍵考慮因素。問題的難度應該適應學生的年齡、能力水平和學習進度。過于簡單的問題可能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而過于復雜的問題可能令他們望而卻步。因此,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需求,靈活調整問題的難度,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多樣性提問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思考能力的有效途徑。在課堂中利用各種類型的問題,如開放性問題、封閉性問題和引導性問題,有助于激發(fā)學生不同的思維方式。這種多樣性提問能促使學生更全面地思考問題,避免機械性的回答,促進學生深層學習。此外,教師應該給予每位學生充分的回答問題的機會,確保全班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課堂討論中。輪流提問不僅有助于公平分配機會,還增加了課堂的互動性,讓每位學生都能分享他們的見解和知識。最后,在學生回答錯誤時,教師應該采取鼓勵和引導的方式,而不是批評和責備。這有助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敢于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不會因回答錯誤而感到害怕或沮喪。
三、面對教師提問學生應具備的理想狀態(tài)
面對教師提問,學生應具備一種理想狀態(tài)。首先,學生應具備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意味著學生對學習感興趣且愿意投入精力。學生應該懷著好奇心和求知欲,主動參與課堂討論,并且認為提問是一個學習的機會,而不是一種考驗或負擔。其次,學生應具備自信和勇氣。他們應該相信自己有能力回答問題,并且不害怕犯錯。自信和勇氣可以幫助學生更積極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不會因為擔心回答錯誤而退縮。另外,學生應具備專注力。在教師提問時,學生應該能夠聚焦于問題本身,仔細思考問題的要求,不被其他因素干擾。這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控能力。再者,學生應具備批判性思維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他們不僅要回答問題,還應該深入思考問題,提出有深度的見解和觀點。這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讓他們不是僅停留于表面回答,而是能夠深入思考問題的各個方面。最后,學生應具備良好的溝通和表達能力?;卮饐栴}不僅僅是簡單地給出答案,還需要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思想,使他人能夠理解。學生應該用適當的語言和方式回答問題,讓教師和同學都能理解他們的觀點。總的來說,學生在面對教師提問時,理想狀態(tài)應該是積極、自信、專注,具備批判性思維和良好的溝通能力。這些素質將有助于他們更好地參與課堂討論,積極學習和健康成長。
四、初中英語課堂提問的創(chuàng)新策略
(一)引入問題驅動學習
引入問題驅動學習是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它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思維,促使他們更深入地探究知識。這個策略的核心是提出引人深思的問題,從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尋找答案。在初中英語課堂中,引入問題驅動學習具有許多潛在優(yōu)勢。首先,這種方法能夠增強學生的參與度和興趣。當教師提出一個引人入勝的問題時,學生會感到好奇,想要尋找答案。這種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會激發(fā)他們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和思考,從而增強學習體驗。其次,問題驅動學習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分析能力。學生不僅需要回答問題,還需要思考問題的背后原因和可能的解決方案。這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技能,這些技能在日常生活中和將來的學習中都非常重要。再次,問題驅動學習能夠將知識與實際情境相結合,增強學習的實用性。通過討論和探究問題,學生可以將抽象的知識應用到具體情境中,從而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所學內容。舉例來說,當教師在英語課堂上提出問題:“為什么一些國家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如此嚴重?”,學生可以通過研究不同國家的社會發(fā)展和文化背景,尋找答案。這個問題不僅涉及英語知識,還涵蓋了社會學、經濟學等多個領域的知識。通過探究這個問題,學生不僅提高了英語閱讀和寫作能力,還培養(yǎng)了跨學科思維的能力??梢?,引入問題驅動學習是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它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其批判性思維,增強知識的實用性。在初中英語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出引人深思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二)使用情境化問題
情境化問題是一種在初中英語課堂中廣泛使用的提問策略,它具有許多優(yōu)點。這種提問方式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助于提高他們的實際語言運用能力。首先,情境化問題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些問題通常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和興趣相關,更容易使學生產生共鳴。當問題涉及實際情境時,學生會感到更加親近和有趣,從而更積極地參與討論和思考。其次,情境化問題提供了直觀的感知支持。通過圖片、視頻或故事情節(jié)的呈現(xiàn),學生可以對問題情境有直觀認知,有助于他們更好地理解和回答問題。這種視覺和感性的支持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使他們更容易理解抽象的語言知識。再次,情境化問題鼓勵學生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當教師要求學生根據情境提供自己的解決方案或建議時,學生需要運用語言知識和思維能力,提高他們的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這種練習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技能在實際生活和將來的學習中都非常重要。舉例來說,在英語口語課上,教師可以播放一個有關旅行的短視頻,視頻中的主人公在外國旅游時遇到了語言障礙。然后,教師可以提出問題:“你會如何應對這種情境?請用英語表達你的解決方案?!睂W生可以根據他們的英語水平和創(chuàng)造力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例如,使用手勢、簡單的英語詞匯表達或尋找當地人幫助。這種練習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培養(yǎng)了他們在實際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情境化問題是一種有效的初中英語課堂提問策略,它通過提供有趣的情境、直觀的感知支持和鼓勵創(chuàng)造性思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種提問策略,讓課堂變得更加生動和有趣。
(三)探索多元化的問題類型
教師在提問學生時,可以巧妙地引入多元化問題,以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首先,可以利用選擇題、開放性問題、觀點闡述等多樣化的問題類型。這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應對不同類型問題的能力,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yǎng)。
其次,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開展問題解決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實際問題的解決過程。這種問題解決活動可以小組合作或個人獨立完成,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學生不僅能夠應用所學知識,還能夠培養(yǎng)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學習環(huán)保主題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小組項目,要求學生提出解決當地環(huán)境問題的方案,并撰寫一份報告。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分析問題、調查信息、提出解決方案,并進行口頭展示。這種綜合性問題解決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的多方面技能。
再次,教師可以結合課程內容,設計能夠激發(fā)學生思考的問題。這些問題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識點,培養(yǎng)他們的分析和批判性思維能力。例如,在學習一篇英語文章時,教師可以提問:“作者為什么選擇這個特定的主題?”這個問題要求學生不僅理解文章的淺層意義,還需要深入分析作者的寫作意圖和目的。這種深度思考的過程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因此,多元化的提問策略包括引入不同類型的問題、問題解決活動以及激發(fā)思考的問題設計,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多方面能力。這些策略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還能夠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使課堂變得更加生動和有趣。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靈活運用這些策略,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內容選擇合適的提問方式,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深度思考。
此外,當教師在課堂中使用提問策略時,還可以采用角色扮演和模擬情境的方式。這一策略能夠深度融入課程內容,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體驗英語的實際應用,從而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所學知識。通過角色扮演,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各種生動的情境,讓學生在虛擬的情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學生需要運用英語與“顧客”或“醫(yī)生”進行交流,提問和回答問題,解決問題。這種角色扮演活動促使學生運用英語進行實際交流,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和溝通能力。
五、結語
通過對初中英語課堂提問策略進行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系列有效的策略,它們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英語學習效果。這些策略在課堂中的靈活運用可以提高教學效果,使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英語學習中來。希望本研究結果可以為初中英語教學提供有益的參考,促進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參考文獻:
[1]陳建新.初中英語課堂提問策略研究[J].基礎教育論壇,2022(19):64-65.
[2]桑文潔.搭橋策略指導下對初中英語課堂提問策略的研究[J].英語教師,2023(6):113-115,135.
[3]王芳霞.探析初中英語課堂提問策略[J].魅力中國,2020(41):190.
[4]駱媛.初中英語課堂提問策略研究[J].海外英語,2020(11):192-193.
[5]劉維軍.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初中英語課堂提問策略探究[J].甘肅教育,2022(8):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