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標背景下,隨著教學理念的轉變和教學改革的推進,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不再適用。采用基于單元整體視角的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更全面地了解和運用英語知識,提升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本文將深入探討基于單元整體視角的初中英語教學設計,旨在為廣大初中英語教師提供一些有益的啟示和參考。
關鍵詞:新課標;單元整體視角;初中英語;教學設計
作者簡介:何渲,廣西賀州市八步區(qū)仁義鎮(zhèn)第一初級中學。
一、以單元目標為導向,初步導入單元內容
新課標下基于單元整體視角初中英語教學設計的第一步,是通過單元的目標設定和內容導入,來幫助學生初步了解單元的知識與任務。在確定單元目標時,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年級特點,明確目標的層次和要求。單元目標包括知識、能力和情感態(tài)度的培養(yǎng),旨在幫助學生全面發(fā)展和提高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在教學設計中,教師應將目標細化為具體的課程目標,確保學生能夠理解和達到每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在初步導入單元內容時,教師需要采用一系列策略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教師可以通過調查問卷或小組討論的形式,了解學生對相關主題的了解程度和學習需求,為后續(xù)教學提供基礎信息。教師也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具、圖片、視頻等多種媒體資源,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激發(fā)學生對主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另外,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趣味活動與游戲,如角色扮演等,使學生能夠在情境中感受和使用所學知識,提高知識實際應用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3“How do you get to school?”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定單元目標為“學生能夠用英語表達自己喜歡的交通方式和選擇這種方式的理由”。這樣的目標既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又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通過一系列教學活動和任務來引導學生實現(xiàn)單元目標。教師在初步導入單元內容時,應有意識地將目標呈現(xiàn)出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教師可以在教學伊始播放一段視頻,和學生一起討論并分享自己的交通方式,并引導學生提出一些問題,如“你們喜歡什么樣的交通方式?為什么?”。通過這樣的導入,教師能夠引導學生初步了解單元內容,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使用圖片展示不同的交通工具,讓學生觀察并討論它們的特點。同時,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實地觀察交通方式,感受其實際應用和便利性,從而提高學生對單元內容的學習興趣和理解程度。
二、分析單元內容,梳理各語篇主題意義
在導入單元內容之后,教師需分析單元內容,梳理單元內各語篇的主題意義。在分析單元內容時,教師需要仔細審視本單元所包含的各種文本形式,如文章、對話、廣告等。首先,教師應該了解每種文本形式的特點和目的,并將其與其他文本形式進行比較。梳理各個語篇的主題意義時,教師需要深入分析每個語篇的核心要點和重點。教師可以從語篇的標題、首段以及各個段落的主題句入手,了解到底該語篇在談論什么。同時,教師要注意語篇中的關鍵詞和信息,這將有助于學生理解文本并提取重要信息。在進行梳理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回答,如“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作者想通過這篇文章傳達什么樣的主題?”等。通過這樣的引導,學生能夠更深入地思考和理解文本,并將其應用到實際的語言運用中。在分析單元內容和梳理各個語篇的主題意義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始終關注學生的理解程度和學習需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水平和能力進行個性化指導,提供適當?shù)妮o助材料和活動,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本。同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和表達自己的觀點,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7“It's raining!”的教學中,對Section A ,教師可以側重于單詞和語法知識的講解,單詞有raining(下雨的)、umbrella(雨傘)、cloudy(多云的)、sunny(陽光明媚的)等。語法知識主要有現(xiàn)在進行時和天氣狀況的表達。教師要保證學生學會正確使用現(xiàn)在進行時來描述正在發(fā)生的動作,并且能夠用適當?shù)男稳菰~來描述天氣狀況。對Section B,側重于講解書信形式的短文。通過閱讀書信形式的短文,學生可強化對語言表達方式和本單元語法知識的掌握。經(jīng)過分析和梳理,可以確定該語篇的主題意義是教會學生如何描述天氣狀況,并能夠根據(jù)天氣情況來選擇適當?shù)幕顒?。通過學習本單元,學生將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準確描述天氣,以及選擇適宜的活動,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同時,學生也會增強對現(xiàn)在進行時的掌握,并理解天氣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
三、基于單元內容和主題意義,提煉單元整體觀念
在掌握單元內容和主題意義之后,就要進行單元整體觀念的提煉。單元整體觀念是指將一個單元中的所有知識點、技能和語言組織方式整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這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語知識。初中英語學習涉及大量的詞匯、語法和句型,學生往往有較大的記憶負擔。學生若能夠從整體上把握一個單元的知識,就能夠將各個知識點有機地聯(lián)系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框架。這種整體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所學內容,提高學習效果。單純地記憶語法規(guī)則和詞匯是遠遠不夠的,學生需要在實際交際中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通過提煉單元整體觀念,學生能夠了解不同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和語言結構,進而在真實的語境中更好地運用所學的知識,提高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在初中英語學習中,學生往往會遇到大量的知識點,如果沒有整體觀念,很容易陷入“做題模式”,只關注題目本身,而忽視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提煉單元整體觀念可以幫助學生將零散的知識點整合起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各個知識點的作用和意義。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11“How was your school trip?”的教學中,可以將單元整體觀念概括為“談論過去的經(jīng)歷以及對經(jīng)歷的感受”。這一單元整體觀念涵蓋了本單元所涉及的語言知識和交際技能,同時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經(jīng)驗聯(lián)系緊密,有助于學生理解和運用英語知識。本單元內容主要圍繞學生的校園旅行展開,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如何使用一般過去時來描述和談論校園旅行經(jīng)歷。通過學習相關的語言知識和交際技能,學生將能夠準確地表達過去發(fā)生的事件以及自己對這些事件的感悟。
四、基于單元整體觀念,依次展開課時教學活動
在把握單元整體觀念之后,就要以此展開對應的課時教學活動。教師應該在開始某個單元的教學前,引導學生對這個單元的主題進行思考和討論??梢酝ㄟ^圖片、視頻或讀物等方式向學生介紹單元的主題,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接下來,教師可以進行詞匯教學。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與主題相關的常用詞匯,通過圖片、實物或情境演示等方式向學生呈現(xiàn),并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這些詞匯。隨后,教師可以進行聽力活動。通過給學生播放與主題相關的錄音或視頻,并設計一些聽力理解問題,幫助學生提高聽力技能。在完成聽力活動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口語練習。通過小組討論和口語表達等方式,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口語交際。教師可以提供一些話題或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并提供適當?shù)恼Z言支持和反饋。最后,教師可以進行寫作活動。教師可以根據(jù)單元主題設計寫作任務,讓學生用所學知識寫一篇短文、日記、信件等。通過以上教學活動,學生可以全面地了解和掌握這個單元的內容,提高聽、說、讀、寫能力,增強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例如,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2“This is my sister”的整體觀念是“運用英語來表述家庭成員”?;趩卧w觀念,教師可以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首先,引入相關的詞匯和短語。教師可以通過圖片、視頻或實物等多種形式來引導學生認識這些詞匯,幫助學生了解相關的背景知識。在引入詞匯后,教師要組織口語練習,讓學生運用這些詞匯進行簡短的對話。接著,教師要安排一些聽力和閱讀活動,讓學生通過聽和讀來提升語言技能。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寫作活動,讓學生寫一篇有關自己家庭的短文。教師可以提供一些寫作框架或者問題,以幫助學生組織自己的寫作思路。
五、根據(jù)教學內容,精心布置課后作業(yè)
在完成教學活動之后,教師需要精心布置課后作業(yè),以此來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首先,根據(jù)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學習情況,合理確定作業(yè)難度。作業(yè)難度過低會浪費學生的學習時間,難度過高會使學生望而生畏,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次,課后作業(yè)應能夠有效地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作業(yè)題目應涉及對學生記憶、理解、應用、分析和評價等方面能力的考查,以全面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此外,教師布置課后作業(yè)時應注意作業(yè)的數(shù)量和質量。過多的作業(yè)會使學生感到壓力過大,無法優(yōu)質完成,影響效果。最后,教師應及時批改課后作業(yè),并針對學生的不足給予指導。批改課后作業(yè)不僅可以檢查學生的學習成果,還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不足和錯誤,給予詳細的評價和建議,幫助學生改正錯誤,提高學習效果。
例如,布置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10“I'd like some noodles”的作業(yè)時,教師應考慮以下幾個因素:確保內容的多樣性,涵蓋不同的技能和能力,如聽力、閱讀、寫作和口語。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全面提高英語水平。確保難度的漸進性,從淺入深地設計作業(yè),使學生能夠逐漸掌握更復雜的知識和技能??梢詮幕A詞匯學習起始,逐漸過渡到理解長篇閱讀文本。確保學生的學習成果得以鞏固與拓展。既要強調學生對課堂內容的鞏固,也要鼓勵學生拓展自己的知識和技能。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拓展性問題,讓學生思考和應用所學的知識。
六、做好教學總結,建立單元整體評價體系
新課標下基于單元整體視角的初中英語教學設計的最后一步,就是做好教學總結,建立單元整體評價體系。首先,教師應該在每節(jié)課后進行教學總結。這種總結有助于教師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進行深入反思和分析。教師應該回顧本節(jié)課所使用的教學方法、教材和教具的有效性,并思考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挑戰(zhàn)。通過總結教學的優(yōu)點和不足,教師可以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和方向,進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其次,教師應該建立單元整體評價體系。依托這個評價體系,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對學生在單元學習過程中的各個方面進行評價,如語言運用、聽說讀寫能力、學習策略等。最后,教師在進行評價時要注重針對性和差異化。評價結果應該能夠真實反映學生的水平和進步狀況,同時也要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特點。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立不同的評價標準和指標,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針對評價結果,教師應該及時給予學生具體的反饋和建議,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并提供相應的學習方法和資源以助力學生彌補不足。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12“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的單元評價中,教師可以評估學生是否達到了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如能否正確使用一般過去時來描述周末的活動,能否運用所學的句型來進行口頭表達等。針對聽力的評價,教師可以通過聽力測試來評估學生對于所學內容的聽力理解能力。教師可以選用和本單元話題相關的聽力材料,讓學生聽后回答問題或完成相關任務。針對寫作的評價,教師可以讓學生完成寫作任務,從而評估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可要求學生寫一篇關于自己上個周末活動的短文,檢驗學生是否能正確使用一般過去時和豐富的詞匯進行寫作。除了以上評價方法,教師還可以結合課堂教學中的小測驗、作業(yè)情況以及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等綜合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
總之,通過對新課標下基于單元整體視角的初中英語教學有效設計的探討,可以看出這種教學設計的重要性和優(yōu)勢。這種教學設計能夠將語言知識和技能整合起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英語。教師需要不斷地研究和改進教學方法,以確保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化。然而,教師也要意識到這種教學設計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和改進。同時,教師還要認識到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確保教學的個性化和差異化。
參考文獻:
[1]吳娛.試論單元整體視角下的初中英語單課有效教學[J].校園英語,2022(48):124-126.
[2]孫淑榮.單元整體教學視角下初中英語教學設計的應用分析[J].中學生英語,2022(32):3-4.
[3]賈作平.單元整體教學視角下初中英語教學設計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2022(7):186-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