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聯(lián)合康復護理應用在子宮脫垂患者護理中的效果。方法 選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子宮脫垂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每組40例。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健康教育結合康復護理,比較兩組健康知識掌握度、心理狀況、盆底肌力、生活質量、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和復發(fā)率。結果 干預后,研究組子宮脫垂知識、健康保健知識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研究組SAS評分、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盆底肌力3級及以上患者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研究組PISQ-12評分、QOL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隨訪半年,研究組復發(fā)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健康教育聯(lián)合康復護理應用于子宮脫垂患者護理中能夠有效增加患者對相關知識的了解,減輕患者顧慮,增強患者盆底肌力改善效果,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從而促進患者康復,改善患者預后,且患者護理滿意度較高。
關鍵詞:子宮脫垂;健康教育;康復護理;盆底肌力;并發(fā)癥
子宮脫垂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婦科疾病,主要發(fā)生于多產及45歲以上女性,臨床可表現(xiàn)為壓力性尿失禁、白帶增多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1]。由于該疾病涉及到患者隱私部位,很多患者配合手術治療的意愿較低,往往導致其錯失最佳治療時機,造成子宮全部脫出于陰道口外[2]。手術是臨床治療子宮脫垂的常用方法,但是部分患者年齡較大,體質較差,且往往合并其他疾病,術后容易復發(fā),所以在關注患者治療的同時,還需加強對患者的康復護理[3]。本研究旨在分析健康教育聯(lián)合康復護理應用在子宮脫垂患者護理中的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子宮脫垂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每組4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納入標準:均經(jīng)彩超檢查確診,符合疾病相關診斷標準;存在明顯的膀胱尿道、直腸膨出癥狀;POP-Q子宮脫垂分度為Ⅰ~Ⅱ級。
排除標準:既往有泌尿、生殖道手術史;合并其他婦科疾?。粐乐仄髻|性病變;言語障礙;惡性腫瘤。
1.2 方法
1.2.1 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干預
通過術前探訪的方式,對患者手進行術相關知識的宣教,告知患者如何正確配合醫(yī)護人員操作,并加強對患者的心理、飲食、用藥以及康復等方面的護理干預,積極做好相關并發(fā)癥的預防工作。
1.2.2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健康教育聯(lián)合康復護理
(1)健康教育:術前,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訪視,給患者講解子宮脫垂知識,根據(jù)患者的性格特征、文化程度等,針對性地對患者進行宣教,使患者對該疾病有充分的了解,從而更積極地配合醫(yī)護人員工作。護理人員密切關注患者心理狀況,充分尊重患者隱私,加強對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通過積極與患者溝通減少其顧慮,增強其配合度[4]。給患者介紹臨床治療成功的案例,增強其治療信心。護理人員指導患者術前2天使用潔爾陰清洗會陰、陰道等部位,以減少感染的情況出現(xiàn)。
(2)康復護理:初始鍛煉程度不能太重,從低量開始,之后可逐步強化訓練。訓練期間指導患者規(guī)律作息,避免過度勞累,減少久坐、久蹲等增加盆底負擔的活動。指導患者做康復操,患者取平臥位,屈膝略向外分,吸氣時用力緩慢收縮肛門,維持6 s左右,然后呼氣時緩慢放松肛門6 s,重復進行肛門收縮與放松訓練,每次訓練時間為5 min,4次/d。患者取平臥位,將雙膝張開使其與肩同寬,收縮臀部肌肉同時提肛,緊閉尿道,維持3 s,每次練習5 min,4次/d。患者取站立位,雙腳打開與肩同寬,將兩手交叉置于肩上,然后夾緊肛門并上提,維持5 s,每次練習5 min,4次/d。提醒患者在進行康復操訓練過程中以自身能夠承受為宜,且動作應緩慢,完全熟練后可自行進行訓練。兩組均干預3個月。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健康知識掌握度:總分均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健康知識掌握度越好。(2)比較兩組心理狀況:分別采用SAS與SDS量表進行評估,得分越低表示心理狀況越好。(3)比較兩組生活質量:采用盆腔臟器脫垂及尿失禁性功能量表(PISQ-12)量表進行評定,0~48分,得分越高越好。采用生活質量評定量表(QOL)對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進行評定,總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生活質量越好。(4)比較兩組盆底肌力:采用牛津肌力評分體系進行分級,分為0~5級,以0級為無收縮,5級為強力收縮[5]。(5)比較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及復發(fā)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健康知識掌握度比較
干預后,研究組子宮脫垂知識、健康保健知識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心理狀況比較
干預后,研究組SAS評分、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干預后,研究組PISQ-12評分、QOL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盆底肌力比較
研究組盆底肌力分級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4。
2.5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復發(fā)率比較
研究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隨訪半年,研究組復發(fā)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5。
3討論
子宮脫垂患者可出現(xiàn)月經(jīng)紊亂、壓力性尿失禁、排尿困難等癥狀,不僅會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而且還會影響患者自尊心,給其身心健康造成較大影響。健康教育能夠給患者普及更多的疾病相關知識,使患者積極配合康復訓練??祻陀柧毻ㄟ^進行陰道、尿道和肛門周圍肌肉收縮和舒展訓練,能夠增加患者的尿道括約肌張力,有效緩解患者的尿失禁癥狀[6]。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研究組子宮脫垂知識、健康保健知識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SAS評分、SDS評分、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研究組盆底肌力3級及以上患者明顯多于對照組,研究組PISQ-12評分、QOL評分、護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研究組干預模式更有助于增加患者對疾病知識的了解,減輕不良情緒對患者的影響,加速患者盆底肌力恢復,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有助于提升患者對護理工作的認可度。健康教育能夠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疾病,使其能夠信任醫(yī)護人員,更積極地配合治療及康復工作,通過將其與康復護理工作相結合,能夠讓患者更快得以康復??祻妥o理中指導患者進行康復操等訓練,有助于恢復患者的臟器功能解剖位置,促進患者康復。
綜上所述,健康教育聯(lián)合康復護理應用于子宮脫垂患者護理中,能夠有效增加患者對相關知識的了解,減輕患者顧慮,增強患者盆底肌力改善效果,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促進患者康復。
參考文獻
[1] 潘惠儀.康復操在子宮脫垂術后患者康復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探究[J].基層醫(yī)學論壇,2022,26(9):74-76.
[2] 徐寨紅,宋國偉.盆底肌肉訓練結合延續(xù)性護理對產后子宮脫垂患者康復情況及性生活滿意度的影響[J].基層醫(yī)學論壇,2022,26(36):76-78.
[3] 趙鑫.健康教育聯(lián)合康復護理在子宮脫垂患者中的護理對策探討[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9,14(21):165-166.
[4] 郭秋燕,王偉,徐佩風.護理敏感指標對老年子宮脫垂盆底重建術患者術后康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臨床護理雜志,2022,21(5):26-29.
[5] 吳玲.早期盆底肌康復訓練聯(lián)合延續(xù)性護理對產后子宮脫垂患者盆底肌電及產后抑郁的影響[J].河北醫(yī)藥,2020,42(22):3504-3506,3510.
[6] 周秀瓊.圍手術期護理對老年性子宮脫垂患者術后康復的影響[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9,26(11):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