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點。本文中,筆者運用經(jīng)驗總結(jié)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指出教育戲劇可以點燃學生的聽說熱情,使學生活學活用,幫助學生深刻記憶語言知識,由此出發(fā),介紹了教材聽說板塊和戲劇教學的融合點,即戲劇內(nèi)容、角色定位和語言對白,最后結(jié)合教學案例系統(tǒng)分享教育戲劇與初中英語聽說課堂的融合流程,證明了將教育戲劇融入初中英語聽說教學可以有效發(fā)展學生的聽說能力,提升初中英語教學質(zhì)量。
關鍵詞:教育戲劇;初中英語;聽說能力
作者簡介:鄭佳易(1986.10-),女,福建永安人,廈門外國語學校瑞景分校,一級教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戲劇。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在介紹“語言能力”這一素養(yǎng)的相關論述中提道:“語言能力指運用語言和非語言知識以及各種策略,參與特定情境下相關主題的語言活動時表現(xiàn)出來的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苯逃龖騽∈且环N將戲劇設計、表演、分析等活動與學科教育融合的教育資源,其特點在于可以讓師生在課內(nèi)外活動中圍繞戲劇主題通過充滿象征意義和藝術性的戲劇語言展開交流與互動,有助于學生在豐富學識的同時得到良好的學習體驗,使學生在語言交際實踐中學習語言知識,并嘗試使用非語言元素(如動作、表情等)提升交際效果,符合杜威提出的“做中學”理念。將教育戲劇融入英語聽說教學活動中,可以有效提升教學效果。
一、教育戲劇對初中英語聽說教學的積極影響
將教育戲劇與初中英語聽說教學進行結(jié)合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聽說能力,具體表現(xiàn)在:
(一)以劇引趣,點燃學生聽說熱情
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聽說訓練中是鍛煉學生的聽說能力的重要途徑。引入教育戲劇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劇中的特定角色設計語言、語調(diào)、動作、神態(tài)等,讓學生自由發(fā)揮想象,引入一些夸張的元素,使聽說教學活動更具趣味性,點燃學生的聽說熱情,使其主動參與聽說活動。如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 6 “The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單元引入了“Hansel and Gretel”這一童話劇本,學生需要在熟讀劇本內(nèi)容的同時,想象戲劇細節(jié),推理人物間展開對話期間的神態(tài)、動作細節(jié),思考如何展示Gretel慌亂、困惑等情緒,通過表演呈現(xiàn)Hansel睿智的品質(zhì)。這些活動可以激活學生思維,提升聽說課堂的趣味性,可以快速調(diào)動學生參與聽說訓練的熱情。
(二)以劇入境,成就學生活學活用
通過引入教育戲劇,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探索戲劇相關內(nèi)容的過程中進入戲劇搭建的情境,在情境中思考實際交際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對話,提升其活學活用的能力。如教授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9“Can you come to my party?”Section A聽說板塊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圍繞“Make, accept and decline invitations”這一主題設計戲劇情境,深度開展戲劇編排和表演活動。受到戲劇表演經(jīng)驗的影響,學生可以在今后的跨文化交際實踐活動中使用恰當?shù)挠⒄Z句式、語調(diào)、表情和動作等與他人展開對話,達成發(fā)出邀請、接受邀請或禮貌拒絕他人邀請的交際目標。
(三)以劇導言,促進記憶語言知識
新課標指出:“語言知識包括語音、詞匯、語法、語篇和語用知識,是發(fā)展學生語言技能的重要基礎?!睂⒔逃龖騽∨c聽說教學融合,學生需要深度揣摩戲劇細節(jié),精確選擇詞匯和語法傳遞信息,準確朗讀詞匯,通過重讀、語調(diào)和節(jié)奏的設計準確傳達說話者的意圖等,從而深刻記憶語言知識,提升聽說水平。
二、教材中聽說板塊和教育戲劇的融合點
對于學生而言,教育戲劇屬于“課外學習素材”,“聽力材料”屬于課內(nèi)材料,為幫助學生將“課內(nèi)”與“課外”內(nèi)容相結(jié)合,實現(xiàn)協(xié)同效應,更好地發(fā)揮教育戲劇對聽說教學的積極影響,教師需要找出教材中聽說板塊和教育戲劇的融合點。
初中英語教材多以“單元”為編寫單位且各單元圍繞特定主題整合教學材料,引入“聽說”“讀寫”“語法”等多個板塊。其中,聽說板塊是教師展開聽說教學的切入點。這樣的教材設計模式為將教育戲劇與聽說教學結(jié)合提供了充分的條件,聽說板塊與教育戲劇的主要融合點如下:
(一)內(nèi)容挖掘
戲劇內(nèi)容是教育戲劇的主體,包含語境(When and where does the play happen?)、形象(Who are involved in the play?)、主題(What does the play focus on?)、意義(What does the play hint us?)等元素。教材聽說板塊往往也會滲透這些元素,師生可以共同研讀教材中的對話材料和與之對應的插圖信息、單元主題等,將戲劇內(nèi)容與聽說板塊知識點進行融合。
(二)角色定位
教育戲劇與教材聽說板塊有一個共同點——角色。在內(nèi)容分析期間,師生可以明確戲劇中的“形象”,但在分析“角色定位”的過程中,師生需要鮮活地展示出每一個形象的個性特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分析教材聽說材料的過程中,通過文字信息、插圖信息、音頻中說話者的語音語調(diào)等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和情緒變化,以此確定戲劇設計時各個角色的特點。
(三)語言對白
戲劇中,語言對白起到突出角色特點、推動劇情發(fā)展等作用。聽說教學期間,語言對白可以讓學生在情境中獲取并運用語言知識。因此,語言對白是教育戲劇與聽說板塊教學的一個重要融合點。在實踐過程中,教師需要讓學生掌握教材對話中的語言知識,并基于戲劇內(nèi)容和戲劇角色定位設計語言對白,靈活運用已學知識,構(gòu)建具備關聯(lián)性的語言對話,從而提升教育戲劇的運用效果。
三、融合教育戲劇的英語聽說課教學案例
以下將結(jié)合人教版八年級下冊Unit 3“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 ”Section A聽說板塊的教學案例,介紹教育戲劇與初中英語聽說課堂融合的教學流程,以供參考。
【教材分析】
教材聽說板塊包含兩段材料,前一段為Peter的母親要求Peter做家務的情境(功能點為“make requests”),后一段為Peter在出門前就參與的活動、回家的時間等話題征求父親意見的情境(功能點在于“ask for permission”)。
【戲劇整體設計】
戲劇主題:Peter's story
戲劇大綱:
【具體實施流程】
步驟一:挖掘和引入戲劇
展示表1信息,師生共同挖掘戲劇部分內(nèi)容,如戲劇中的人物形象、主題、意義等,奠定教學基礎。這一環(huán)節(jié)相對簡單,教師只需要結(jié)合表1中的提示,簡單與學生展開討論即可。
設計說明:這一步驟是將教育戲劇與聽說課堂教學融合的基礎,既可以發(fā)揮教育戲劇的激趣功能,又可以讓學生產(chǎn)生了解戲劇相關知識的積極性,有助于學生自然地從教育戲劇欣賞過渡到聽說材料解讀環(huán)節(jié)。
步驟二:聽說對話劇本化
播放教師錄制的戲劇音頻,教師要讓學生在聆聽的過程中找出Scene 1的語言對白角色,厘清角色之間的關系,記錄戲劇發(fā)生的地點、背景等。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對照教材中提供的聽力材料展開語言分析,挖掘教育戲劇細節(jié),以此滲透詞匯、短語和句式教學。如為讓學生了解“Could you please...”這一句型的用法,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出示表2的信息并播放朗讀音頻,引領學生在聆聽的過程中通過分析語調(diào)體會不同句式蘊含的情感態(tài)度,以此讓學生了解到“Could you please...”這一句式更加委婉、客氣,側(cè)重“能否”及客觀情況,在演繹戲劇相關內(nèi)容時,若引入這一句式,需要注意語言運用要點,即使用該句式時要避免使用生硬、強硬的語調(diào)。這樣,學生在今后的語言實踐活動中,可以更好感知說話者的情緒,其口語表達水平也可以得到提升。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結(jié)合clean up the kitchen、do the dishes等短語組織句子操練活動,以此幫助學生攻克“make requests”這一語言知識點,并鞏固第一段對話中學習的詞匯和短語,奠定戲劇語境相關內(nèi)容教學基礎。
由此,教師可以指引學生展開朗讀訓練,并進一步為學生提供指導,請學生思考各個角色在說話期間表現(xiàn)了什么樣的態(tài)度和情緒,讓他們明確角色定位,由此在掌握各個生詞發(fā)音、句式語調(diào)的同時,明確句子中需要重讀的詞匯,以此提升人物形象演繹效果。為使學生準確記憶句子中需要重讀的元素,教師可以在PPT中與學生共同標記需要重讀的內(nèi)容,范例見圖1。
設計說明:教師先以戲劇音頻為引,激發(fā)學生探究教育戲劇內(nèi)容的熱情,再引導學生深挖教材聽力材料,借助表格、圖片等媒介和師生深度對話、語言操練等活動探索表演戲劇期間需要掌握的語言知識。這樣,在處理人物對話期間,學生便可以與教師共同深度解析教材中的對話信息,加工戲劇語言,初步形成在具體語境中靈活運用語言知識和非語言知識展開聽說交際活動的能力。
步驟三:搭建劇本化支架
教師要按照“播放戲劇音頻,初步厘清戲劇內(nèi)容→梳理并學習語言知識→明確人物定位,細致設計語言對白”的順序展開對話處理工作。教師要借助問題為學生提供對話解讀角度:①孩子與父親對話時,如何讓父親同意自己的計劃?②父親拒絕孩子的請求時,如何讓孩子理解自己的想法?同時,在這段對話解析中,學生已經(jīng)進入到戲劇設計狀態(tài),教師要減少直接引導,更多地讓學生分享自己的想法,挖掘?qū)υ拑?nèi)容,設計角色定位和語言對白細節(jié)。
設計說明:第二段對話的處理流程與第一段對話相似,教師可以更多地將課堂還給學生,使其感受到學習、設計英語戲劇的樂趣,提升其學習熱情,而教師適當?shù)狞c撥可以輔助學生將聽力材料與戲劇相融合,提升學生對話解讀的效率和效果。
步驟四:創(chuàng)編和續(xù)寫劇本(設計Scene 3信息)
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引入Scene 3“Peter and his friends.” 并說明活動背景:1.Peter與朋友們共同制作晚餐。2.晚餐結(jié)束后,Peter與朋友們來到電影院。在此基礎上,教師需要提出劇本設計要求:1.引入“Could you please...”和“Could I ...”兩個句型。2.準確設計人物動作、語音語調(diào)等信息。在實踐過程中,師生可以展開討論,集思廣益,以此提升劇本續(xù)編的效率和效果。
設計說明:這一教學步驟主要是為了提升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并豐富戲劇內(nèi)容。結(jié)合第二段對話,學生可以了解到,Peter即將在晚上與朋友們吃飯、看電影,有助于學生理解戲劇走向,在教師的引導下順利完成任務。
步驟五:排練與表演新劇
完成教材材料解讀和戲劇設計與續(xù)寫后,教師將學生劃分為多個表演小組,引導各組基于師生互動成果展開排練活動。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各組可以適當進行創(chuàng)新,如基于教材對話引入新的句子,基于自己對劇本的理解調(diào)整說話者的重音等。若學生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可以舉手求助,教師及時為其答疑解惑。學生完成排練后,教師選擇部分小組展開表演,請其他小組的學生進行點評。
學生基本完成排練后,教師可以讓各個小組展示戲劇片段內(nèi)容,如A組學生演繹Scene1“Peter and his mother”后,教師可以邀請B組學生演繹Scene 2“Peter and his father”。
教學結(jié)束前,教師可以鼓勵各組利用課后時間,進一步優(yōu)化戲劇劇本并通過參與校內(nèi)英語戲劇社團、完成課后戲劇表演作業(yè)等方式進行排練。
設計說明:學生聽說水平的提升需要其在完成課內(nèi)學習和練習活動后,主動參與課后訓練。在戲劇排練與表演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沉浸于“Peter's story”的語境中,聆聽各個人物角色的語言,在判斷其是否存在發(fā)音、語法錯誤的同時,通過其語調(diào)、重讀信息等分析人物情感,提升教育戲劇對學生聽說水平提升的積極影響。
四、結(jié)語
將教育戲劇引入聽說教學中,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升學生學習具備主題相關語言知識的積極性,并達成使其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深刻記憶所學知識的目標。在實際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找出將教育戲劇與聽說板塊融合的切入點,并在教學實踐中有序展開教學活動,先通過戲劇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再過渡到聽說板塊語言材料解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獲取語言知識,找出戲劇設計和表演靈感,最后為學生提供排練與表演的時間與平臺,將教育戲劇與課堂教學完美融合,讓學生的聽說能力得到有效的鍛煉。
參考文獻:
[1]邱雨晴.多元交互技術賦能的初中英語聽說教學實踐[J].教學月刊·中學版(外語教學),2022(11):27-30,37.
[2]劉娟.深度學習背景下初中英語聽說教學策略探討[J].中學生英語,2022(42):43-44.
[3]王姍姍.教育戲劇與初中英語課堂融合的實踐探究:以Unit 1 Could I ask if you've mentioned this to her聽說課為例[J].英語教師,2022(17):118-122,133.
[4]盧地寧.文化培育視角下初中英語戲劇社團實踐探究[J].校園英語,2021(46):134-145.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1年度福建省基礎教育課程教學研究課題“戲劇教育提升學生英語學習內(nèi)驅(qū)力和核心素養(yǎng)研究”(立項號:MJYKT2021-08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