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主題意義探究是指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對主題意義的分析,將文本閱讀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對文本符號進行意義解碼和建構;推理語言背后的真實意義;判斷文本閱讀中真正有效的信息。以此為基礎進行閱讀活動和語篇研讀,能夠幫助學生全面理解文本,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關鍵詞:主題意義探究;核心素養(yǎng);大單元;教學實踐
作者簡介:吳雅園,晉江市季延初級中學。
新課標提出,明確主題意義,開展語篇研讀,多層次、多角度分析語篇傳遞的意義,挖掘文化內涵和育人價值。這就意味著教師需要更多地拓展文本空間,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同時也要注重對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和認知基礎的加強。在閱讀過程中要注意進行閱讀方法指導、閱讀策略訓練、拓展類詞匯與句型和語篇分析,以及不同主題背景下的文化知識等。本文探索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初中英語大單元閱讀教學策略,以及如何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
一、前言
英語主題閱讀教學應以案例研究為基礎。在讀前導入活動中,教師需設計與主題相關的頭腦風暴活動,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在英語主題閱讀活動中,教師應通過英語文本信息處理幫助學生理解文本的含義,探索英語文本的主題意義,并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和情感感知。主題意義的探究離不開學生的思維,對于英語文本話語的解釋也不能停留在表面上。在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避免設計過多提取語篇淺層次信息的問題;相反,教師應該設計深層次問題來培養(yǎng)學生的高階思維,幫助學生深入了解英語文本,并進一步處理文本信息。主題意義的探究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意義,而不是代替解釋。教師要推動學生自主學習,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題意義探究活動,實現(xiàn)主題意義的自主建構。為了實現(xiàn)主題意義探究的教學目標,朗讀活動必須與學生的實際聯(lián)系起來。教師應設計一系列與學生實際生活相關的教學活動,促進學生的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的提升,促進學生對語篇主題的深入研究,使學生實現(xiàn)學以致用,激活學生學習英語的內驅力。
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新課標提出,明確主題意義,開展語篇研讀,多層次、多角度分析語篇傳遞的意義,挖掘文化內涵和育人價值。英語教材以話題為主線組織課文內容,以“主題”貫穿單元。新課標提出,發(fā)揮核心素養(yǎng)的統(tǒng)領作用,以培養(yǎng)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shù)臅r代新人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由此可見,初中階段對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尤為重要。
初中英語作為義務教育課程體系中一門重要的綜合性基礎學科,與初中階段其他學科一樣有著自己獨特的教學體系。因此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語言學習興趣、理解能力以及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的培養(yǎng)?!爸黝}意義探究”作為一種新的教學理念,運用于初中英語大單元教學中,不僅可以強化學生對文本深層意義和文化內涵的理解,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但是實際教學過程還存在一些問題。
(一)提問層次單薄,思維訓練不到位
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設計問題。教師設計的問題對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至關重要。但當前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設計的問題往往比較單薄,缺乏內在聯(lián)系。有時,教師提出的問題模棱兩可,具有誤導性。閱讀前的問題相對簡單,主要目標是激活背景,介紹主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許多教師設計的問題太分散,提出的問題太多,從而縮短了閱讀文章講解時間。讀中環(huán)節(jié)是閱讀教學的主體部分,也是學生輸入信息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讀中環(huán)節(jié)過于壓縮時間,不利于實現(xiàn)英語閱讀學習目標。教師應遵循從低級問題到高級問題層層遞進的原則,鼓勵學生自主思考,使學生的思維保持活躍。
(二) 忽視課堂的實際生成,師生之間的互動僵化
教師應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和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提升的同時,關注課堂的實際生成。初中學生的思維相對開闊和發(fā)散。他們對師生互動的真實反應,尤其是對英語文本的解讀,可能超出教師的預期。對于課堂上的“意外”和“變量”,一些教師很難適應,導致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互動不良,學生的真實表達得不到尊重,學生觀點背后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得不到重視,教師無法有的放矢地控制或引導,學生對回答問題特別是開放式問題就會失去興趣,他們的智力和語言技能也無法得到有效提升。
(三)課堂輸入與輸出不平衡
在英語閱讀輸入部分,教師通過分級漸進式任務鏈設計為學生學習搭建支架,并為讀后活動輸出進行鋪墊。然而,輸入和輸出之間的關系容易出現(xiàn)失衡,這主要表現(xiàn)在英語閱讀前活動的時間過長,或英語閱讀過程中活動的不當停止,導致最終出現(xiàn)以下問題:第一,準備課程的時間不足。學生沒有時間仔細思考和討論,很難將課堂所學知識用于閱讀后的活動;其次,活動與閱讀無關,閱讀后的活動基于大量和充分的早期輸入。教師引導學生“進入文本”,并幫助他們創(chuàng)建內容、語言和思維框架,以完成“走出文本”的關鍵步驟。許多教師設計的英語閱讀任務過于簡單,學習和思考相對不足,目標語言的復現(xiàn)率較低。
三、初中英語大單元閱讀教學設計策略
(一)閱讀方法指導
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英語教師應通過閱讀教學,引導學生學會獲取相關英語知識,學習相關語法知識、句式表達、段落結構,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實現(xiàn)學生思維拓展,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不斷提升,最終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例如,仁愛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 5“Feeling excited”這一單元的中心話題是feelings,教學目標在于幫助學生建立敢于表達情緒、管理情緒和為他人提供幫助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以下幾點進行閱讀學習:在閱讀中怎樣運用已有知識解決遇到的新問題?怎樣根據(jù)上下文線索猜測詞或短語的意思? 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語言材料或教學指導,讓學生自行組織,并進行語言表達,鼓勵他們以小組合作形式探索和解決問題。教師在設定單元復習目標時,應提升各課時直接的關聯(lián)度,設定循序漸進的、有梯度的課時目標。同時也可巧妙地進行作業(yè)設計,如將上一課時的作業(yè)設計作為下一課時的引入。
(二)設計開放式探究活動
教師可以結合單元主題內容與教學目標設計開放性探究活動。首先是在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習任務單的要求設置相應的活動:通過讀前調查問卷或看資料的方式了解單元相關內容,并對自己不熟悉、不了解或比較陌生的內容進行預習。其次是在課上討論環(huán)節(jié),可以針對單元中不同體裁的閱讀材料進行討論并總結概括。最后是在課后探究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不同視角以不同方式展開討論,如可以采用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完成學習任務;還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對單元課文進行改編;也可以對單元內容進行總結歸納。例如,在學習仁愛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3 Topic3 Section C“The little match girl”時,基于課文主題,教師要求學生通過閱讀獲取關鍵詞,獲取故事的時間、地點、天氣、事件等關鍵信息,訓練學生“尋讀”的閱讀技巧,以及根據(jù)關鍵詞概括文章大意的能力。也可讓學生對“小女孩”的遭遇進行討論,并嘗試對結局進行改寫。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閱讀一些與本單元主題相關的文章,不斷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閱讀故事中也包含德育元素,教師可借此培養(yǎng)學生富有同情心的善良品德。
(三)基于真實情境設計主題任務活動
主題任務活動是一種實踐性較強的實踐活動。教師在開展此類課程時需要引導學生結合本單元主題語境等來分析閱讀材料。為了讓學生能夠通過情境來完成任務活動,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指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了解基本背景;提出問題并分析;根據(jù)主題句理解任務并開展小組討論活動等。 英語綜合實踐活動需避免缺少明確目標指向的淺層活動,應借鑒項目式學習活動設計理念進行嚴謹?shù)幕顒釉O計。學科實踐活動要根據(jù)相關學科課程標準確定學習目標,采用任務驅動的方式建構探究性主題,圍繞核心表現(xiàn)性任務,引領學生通過持續(xù)性學習實踐,整合多個學科的知識、思想、方法、能力等,打破學科邊界,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并展示學習成果。例如,仁愛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6“Our local area”這一單元的教學中,通過復習課文中的句型,讓學生對所學知識做到溫故而知新,并讓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討論身邊熟悉的事物,讓學生在交流中進一步加強對課文中出現(xiàn)的單詞、短語以及句型的掌握,并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對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
(四)設計多種形式的閱讀活動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可以設置多種形式的任務。例如,仁愛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4 Topic1 Section C 關于Rainforest的說明文,屬于“人與自然”主題范疇??勺寣W生猜測語篇的配圖要傳遞的意義。通過對文本進行解讀,鍛煉學生抓關鍵句、獲取主要信息和文章主旨大意等多項閱讀技能。這篇文章以“We should protect them”結束,教師可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續(xù)寫,樹立保護雨林的意識并鼓勵其付諸行動。在教學中,教師充分展示了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的作用,讓學生可以快速進入閱讀學習狀態(tài)。同時教師在設定學習目標時,要注意學生的閱讀動機,教師應當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時間,并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廣泛的、均衡的課外閱讀,使課外閱讀成為課內閱讀訓練的延伸和補充,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并對學生的寫作有一定的幫助。
在主題意義探究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學生進行英語語感訓練。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文本內容、體裁和風格等方面的基本理解能力;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對相關語篇內容進行比較和評價,以此來增強他們的英語語感,幫助他們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例如,仁愛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7“Food festival”Topic2 Section C這一課屬于“人與社會”主題范疇,語篇主要介紹了西方的餐桌禮儀。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可以結合看圖寫單詞并猜測語篇內容的活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引導學生略讀理解文本大意,把握篇章結構,對讀前預測進行檢測,再通過細讀完成練習,最后在小組中討論中西方餐桌禮儀差異,培養(yǎng)學生的辯證思維。讓學生將枯燥乏味的知識轉化為可理解的真實事物進行具體表達,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感性思維。
閱讀是拓寬學生視野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師應重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跨文化意識、科學精神、創(chuàng)新能力、國際視野以及正確的價值觀。主題意義探究為英語大單元教學提供了一種新形式,將主題意義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相結合更能幫助學生理解文本、拓寬視野、提高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及能力,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深度分析和思考,在此基礎上提出問題,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注重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等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宋迪.基于大觀念的初中英語大單元整體課內外閱讀研究[J].英語廣場,2022(27):129-132.
[2]冉紅黎.主題語境和語篇類型分析在初中英語大單元整合閱讀教學中的運用:以Unit 1 Encyclopedias為例[J].英語教師,2022(13):149-151,157.
[3]程琳.適度整合" 重構閱讀: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初中英語大單元閱讀[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2(6):28-29.
[4]盧璐.大單元整體教學在初中英語閱讀課堂實施的初步探索[J].中學生英語,2021(28):28.
[5]高媛媛.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初中英語大單元閱讀探索[J].教學與管理,2021(13):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