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用單因素試驗確定超聲法提取消瘤藤總黃酮,以提取溫度、乙醇體積分數(shù)、料液比三個因素做三水平Box-Behnken響應面法設計進行提取工藝優(yōu)化,并計算其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和還原能力。結果表明, 消瘤藤總黃酮最佳提取工藝條件為提取溫度49 ℃、乙醇體積分數(shù)46%、料液比1∶66 g/mL,該條件下消瘤藤總黃酮得率為27.01 mg/g。不同產地的消瘤藤總黃酮含量存在顯著差異。在測定的質量濃度中,消瘤藤總黃酮對DPPH自由基有較好的清除能力,其還原能力隨總黃酮濃度的增大而增強。消瘤藤總黃酮的提取工藝穩(wěn)定、操作簡單、方法學良好,可用于其工業(yè)化大生產。
關鍵詞:消瘤藤;總黃酮;響應面法;抗氧化
中圖分類號:R284.2"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23)08-0167-08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3.08.027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Research on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extraction proces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Pileostegia tomentella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LI Qiang1,2,ZHOU Ying1,2,LU Sen-hua1,2
(1.Yulin Food and Drug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Yulin" 537000,Guangxi,China;2.Yulin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Quality Insp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terials (Including Spices), Yulin" 537000,Guangxi,China)
Abstract:Using a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to determine the ultrasonic extraction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Pileostegia tomentella,three-level Box-Behnke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process with three factors of extraction temperature, ethanol volume fraction, and solid-liquid ratio, and the scavenging rate of DPPH free radicals and reducing ability were calcul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dition for the optimal extraction process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Pileostegia tomentella was extraction temperature of 49 ℃, ethanol volume fraction of 46%, and solid-liquid ratio of 1∶66 g/mL. The total flavonoids yield from Pileostegia tomentella under the condition was 27.01 mg/g.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total flavonoids content of Pileostegia tomentella in different origins. In the measured mass concentration, the total flavonoids from Pileostegia tomentella had a good scavenging ability to DPPH free radicals, and its reducing ability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otal flavonoids concentration.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the total flavonoids from Pileostegia tomentella was stable, the operation was simple, and the methodology was good, which could be used for its large-scale industrial production.
Key words: Pileostegia tomentella;total flavonoids;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antioxidant
消瘤藤是虎耳草科植物星毛冠蓋藤(Pileostegia tomentella Hand.Mazz)的根,《全國中草藥匯編》[1]中描述:在江西省,星毛冠蓋藤當作青棉花藤來使用,而青棉花藤首載于《浙江天目山藥用植物志》[2],星毛冠蓋藤則在《廣西植物志》[3]中有記載。《中華本草》[4]中描述:青棉花藤味辛、微苦,性溫,有散瘀止痛、消腫解毒的功效,主治腰腿酸痛、跌打損傷、癰腫瘡毒等病癥。消瘤藤又叫腫瘤藤,是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瑤醫(yī)醫(yī)院腫瘤科用于治療腫瘤的主藥[5],劉瑛等[6]的試驗也證明消瘤藤乙醇提取物具有抗腫瘤作用。
李詠梅等[7,8]用高效液相等度洗脫的方法證實,星毛冠蓋藤(消瘤藤)中含有黃酮類化合物,并用70%乙醇在70 ℃下超聲3次,每次50 min,對總黃酮進行提取。作為一種天然活性物質,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自由基、抗癌、抗氧化、抗衰老等良好生理活性[9]。目前消瘤藤總黃酮的提取工藝及抗氧化活性方面的研究較少,只有黃周鋒等[10]采用醇提及柱層析分離得到星毛冠蓋藤的脂溶性成分,并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方法測定脂溶性成分的抗氧化活性;謝金攀等[11]則以正交試驗對星毛冠蓋藤(消瘤藤)中總黃酮超聲乙醇浸提工藝進行優(yōu)化。
響應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是試驗設計、數(shù)理統(tǒng)計和最優(yōu)化技術的綜合應用[12],能快速有效地確定多因素系統(tǒng)的最佳條件[13],而Box-Behnken試驗設計是響應面優(yōu)化法常用的一種試驗設計方法,具有試驗次數(shù)少、試驗周期短、精度高等優(yōu)點[14],但響應面法用于消瘤藤總黃酮工藝提取方面的研究還未涉及。因此,本試驗首先通過單因素試驗,考察提取方法、乙醇濃度、提取溫度、提取時間、料液比對消瘤藤總黃酮提取率的影響,在確定提取方法的基礎上,再選出總黃酮得率差異較為明顯的3個單因素,采用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響應面法設計優(yōu)化消瘤藤中總黃酮的提取工藝,得出最佳提取工藝條件。同時,通過測定消瘤藤中總黃酮對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和總黃酮還原能力來研究并評價消瘤藤的抗氧化活性。以期通過此次試驗,得到消瘤藤中總黃酮簡單又高效的提取工藝,并通過其抗氧化活性研究,為進一步開發(fā)和利用消瘤藤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和現(xiàn)實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試劑
試驗所用的6批消瘤藤樣品均是從廣西各地采購或野外采集,所有樣品經廣西中醫(yī)藥研究院盧文杰教授鑒定,均為虎耳草科植物星毛冠蓋藤(Pileostegia tomentella Hand.Mazz)的根[15],給予編號1—7,分別來自來賓市金秀縣金秀鎮(zhèn)、來賓市金秀縣桐木鎮(zhèn)、來賓市金秀縣三角鄉(xiāng)、來賓市金秀縣大樟鄉(xiāng)、河池市都安縣安陽鎮(zhèn)、柳州市融安縣長安鎮(zhèn)、柳州市融水縣融水鎮(zhèn)。
蘆丁對照品(批號100080-201409),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2,2-聯(lián)苯基-1-苦基肼基(DPPH)對照品(批號C12169642),上海麥克林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維生素C對照品(批號100425-201504),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氫氧化鈉(分析純),西隴科學股份有限公司;無水乙醇、三氯乙酸、亞硝酸鈉、九水合硝酸鋁、磷酸二氫鈉、十二水合磷酸氫二鈉、氯化鈉、鐵氰化鉀、六水合三氯化鐵均為分析純,廣東光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水為超純水。
1.2 儀器與設備
UV-2550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日本島津公司;KQ-500GDV恒溫數(shù)控超聲波清洗器,昆山超聲儀器有限公司;CX-A560高速多功能粉碎機,上海緣沃有限公司;XS-205DU電子分析天平,德國梅特勒-托利多公司;HH-S6恒溫水浴鍋,金壇市醫(yī)療儀器廠;KS260-CS25控制型振蕩器,德國IKA公司;ROTANTA-460離心機,德國Hettich公司。
1.3 試驗方法
1.3.1 總黃酮的檢測方法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6]中山楂葉總黃酮的含量測定方法稍作改進。
1)蘆丁對照品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在120 ℃干燥至恒重的蘆丁對照品25.75 mg,置50 mL容量瓶中,加70%乙醇適量,超聲處理使溶解,放冷,加70%乙醇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20 mL置50 mL容量瓶中,加70%乙醇至刻度,搖勻,即得0.206 mg/mL蘆丁對照品溶液。
2)總黃酮含量檢測波長的選擇。分別吸取" " " 2 mL蘆丁對照品溶液和2 mL消瘤藤供試品溶液,采用硝酸鋁-亞硝酸鈉(Al(NO)3-NaNO2)顯色法進行顯色后,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在350~600 nm范圍內掃描。蘆丁對照品溶液和消瘤藤樣品溶液都在500 nm處附近有最大吸收波長,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6]中山楂葉總黃酮的含量在500 nm處測定,最終確定最大吸收波長為500 nm。
3)標準曲線的繪制。精密加入對照品溶液0.5、1.0、2.0、3.0、4.0、5.0、6.0 mL,分別置25 mL容量瓶中,各加水至6.0 mL,加5%亞硝酸鈉溶液1.0 mL,搖勻,放置6 min,加10%硝酸鋁溶液1.0 mL,搖勻,放置6 min,加氫氧化鈉試液10.0 mL,再加水至刻度,搖勻,放置15 min,以相應試劑為空白,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在最大吸收波長處測定吸光度,以吸光度為縱坐標,濃度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如圖1所示。得到回歸曲線的方程為y=12.177 39x+0.005 56(R2=0.999 59),根據(jù)回歸方程計算線性范圍,蘆丁對照品溶液的質量濃度在0.004~0.049 mg/mL范圍內呈良好的線性關系。
4)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及總黃酮含量的測定。取消瘤藤粗粉0.5 g,精密稱定,置250 mL錐形瓶中,加入25.0 mL70%乙醇,50 ℃恒溫超聲提取60 min,離心后取上清液作為供試品溶液。測定吸光度,根據(jù)回歸方程得出總黃酮的濃度,按式(1)計算總黃酮的含量。
Y=(C×V×N)/M" " " (1)
式中,Y為總黃酮得率(mg/g);C為消瘤藤總黃酮的質量濃度(mg/mL);V為測量總黃酮提取液體積(mL);N為稀釋倍數(shù);M為稱量的消瘤藤粗粉的質量(mg)。
1.3.2 單因素試驗 分別考察回流、超聲和振蕩不同提取方法對消瘤藤總黃酮得率的影響;分別考察30、40、50、60、70 ℃不同提取溫度對消瘤藤總黃酮得率的影響;分別考察30、60、90、120、150 min不同提取時間對消瘤藤總黃酮得率的影響;分別考察0、20%、40%、60%、80%不同乙醇體積分數(shù)對消瘤藤總黃酮得率的影響;分別考察1∶20、1∶40、1∶60、1∶80、1∶100 g/mL不同料液比對消瘤藤總黃酮得率的影響。
1.3.3 響應面優(yōu)化試驗 根據(jù)單因素試驗結果,確定3個主要影響因素:乙醇體積分數(shù)(A)、提取溫度(B)、料液比(C),每個因素設計低、中、高3個水平,分別以-1、0、1表示,應用Design-Expert10.0.4軟件的Box-Behnken設計模型,總黃酮得率為評價指標(Y),設計3因素3水平響應面試驗,見表1。
1.3.4 抗氧化活性試驗
1)對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參照文獻[17,18]的方法稍作改進。將最優(yōu)條件下制備的提取物溶解于無水乙醇中,配成不同濃度(0.01、0.02、0.04、0.10、0.12、0.14 mg/mL)的樣品溶液,將樣品溶液與DPPH溶液(精密稱取DPPH對照品10 mg,置50 mL容量瓶中,加無水乙醇適量,超聲處理使溶解,放冷加無水乙醇至刻度,搖勻,即得0.2 mg/mL的DPPH溶液)等體積混合,反應30 min后用無水乙醇作參比溶液,在517 nm處測定其吸光度A1;不同濃度樣品溶液與無水乙醇等體積混合液的吸光度A2;DPPH溶液與無水乙醇等體積混合液的吸光度A0,測定3次,計算提取液對DPPH的清除率,以維生素C為陽性對照。
2)還原能力的測定。參照文獻[17,18]的方法稍作改進。將最優(yōu)條件下制備的提取物溶解于無水乙醇中,配成不同濃度(0.01、0.02、0.04、0.10、0.12、0.14 mg/mL)的樣品溶液,取不同濃度的樣品溶液各1 mL,置10 mL離心管中,加入0.2 mol/L磷酸鹽緩沖液(pH 6.6)2.5 mL和1%鐵氰化鉀溶液2.5 mL,混勻,于50 ℃水浴中反應30 min,取出后加入10%三氯乙酸2.5 mL,混勻后于5 000 r/min下離心10 min,取上清液2.5 mL,加入去離子水1.5 mL和0.1%氯化鐵水溶液0.5 mL混合,室溫反應10 min后在700 nm波長下測定吸光度。以空白試劑作為陰性對照,以維生素C溶液為陽性對照。
2 結果與分析
2.1 單因素試驗
2.1.1 提取方法的選擇 由圖2可知,3種提取方法的消瘤藤總黃酮得率大小順序為超聲、回流、振蕩,超聲的總黃酮得率較高,且超聲提取法具有提取雜質少、操作簡單易行等優(yōu)點,因此選用超聲提取作為最佳的提取方法。
2.1.2 提取溫度的選擇 由圖3可知,當提取溫度為50 ℃時,總黃酮得率達最大值18.06 mg/g;當溫度超過50 ℃后,總黃酮得率逐漸下降。這可能是因為溫度太高,破壞了消瘤藤中黃酮類化合物的結構,從而降低了總黃酮的提取率。而50 ℃作為單因素的最佳提取溫度,故選用提取溫度50 ℃為響應面優(yōu)化試驗的中心點。
2.1.3 提取時間的選擇 由圖4可知,當提取時間為90 min時,總黃酮得率達最大值18.63 mg/g;但60 min和90 min的總黃酮得率基本持平,而且隨著提取時間的增加,總黃酮得率有緩慢下降的趨勢。這可能是因為消瘤藤中的黃酮類化合物長時間處于高溫環(huán)境下,被氧化破壞而導致總黃酮提取率下降。考慮到提取時間過長,總黃酮得率既可能下降又消耗時間,故選用時間60 min作為最佳的提取時間。
2.1.4 乙醇體積分數(shù)的選擇 由圖5可知,當乙醇體積分數(shù)為40%時,總黃酮得率達最大值20.85 mg/g;當乙醇體積分數(shù)大于40%時,總黃酮得率緩慢下降。這可能是因為隨著乙醇體積分數(shù)的增大,消瘤藤提取液中脂溶性物質被提取出來,影響了總黃酮的提取,使得總黃酮的提取率下降。而40%作為單因素的最佳乙醇體積分數(shù),故選用乙醇體積分數(shù)40%為響應面優(yōu)化試驗的中心點。
2.1.5 料液比的選擇 由圖6可知,當料液比為1∶60 g/mL時,總黃酮得率達最大值24.22 mg/g;之后隨著溶劑體積的增加,總黃酮得率緩慢下降。這可能是因為隨著溶劑體積的增加,消瘤藤溶液中總黃酮的提取溶劑達到飽和后,多余的溶劑將其他物質也提取了出來,因此降低了總黃酮提取率。而1∶60 g/mL作為單因素的最佳料液比,故選用料液比1∶60 g/mL為響應面優(yōu)化試驗的中心點。
2.2 響應面優(yōu)化試驗
2.2.1 Box-Behnken響應面試驗結果 以消瘤藤中總黃酮得率為響應值,利用Design-Expert10.0.4軟件對試驗結果進行擬合回歸,得到回歸方程:Y=25.27 + 2.00×A - 0.004×B + 0.91×C - 0.123×AB - 0.18×AC-0.64×BC-3.47×A2-1.15×B2-1.54×C2,Y表示消瘤藤中總黃酮提取率的預測值,響應面試驗方案及結果如表2所示。
表3為方差分析結果,模型的P=0.000 5lt;0.001,差異極顯著,表明該模型具有較好的擬合性,可信度高;模型失擬項的P=0.062 0gt;0.05,差異不顯著,表明試驗結果受未知因素干擾少、試驗誤差小。同時,回歸模型中的決定系數(shù)R2=0.958 1,校正決定系數(shù)R2adj=0.904 2,均接近1,也表明該模型的擬合度好、可信度高;變異系數(shù)CV=3.75%lt;10%,說明該模型的重現(xiàn)性好,可用于消瘤藤總黃酮最優(yōu)提取工藝條件的預測和分析。
在方差分析中,A和A2對消瘤藤總黃酮提取率的影響極顯著;C和C2對消瘤藤總黃酮提取率的影響很顯著;B2對消瘤藤總黃酮提取率的影響顯著;B、AB、AC、BC對消瘤藤總黃酮提取率的影響不顯著。由此可知,單因素對消瘤藤總黃酮提取率影響順序為乙醇體積分數(shù)(A)gt;料液比(C)gt;提取溫度(B)。
2.2.2 響應面圖形分析及最佳提取工藝條件的確定 由圖7可知,乙醇體積分數(shù)和提取溫度的曲面陡峭,對總黃酮提取率的影響明顯;但等高線較為稀疏,其交互作用(P=0.773 6)不明顯。由圖8可知,乙醇體積分數(shù)和料液比的曲面也是陡峭的,對總黃酮提取率的影響明顯;但等高線也是較為稀疏,其交互作用(P=0.679 8)也不明顯。由圖9可知,提取溫度和料液比的曲面比較平緩,對提取率的影響不明顯;等高線較前兩個密集,其交互作用(P=0.168 1)雖然仍不明顯,但與前兩個的交互作用相比更顯著。總體來看,圖7、圖8含有乙醇體積分數(shù),3D圖的曲面是陡峭的,但其等高線卻較稀疏,交互作用不顯著(P較大);而圖9不含有乙醇體積分數(shù),3D圖的曲面是平緩的,但其等高線卻較密集,交互作用也較明顯。由此可知,乙醇體積分數(shù)對消瘤藤提取率的影響是顯著的,但其與另外兩個單因素的交互作用不強;而提取溫度和料液比對消瘤藤提取率的影響不顯著,但兩者的交互作用較強。
通過Design-Expert 10.0.4軟件分析,得到消瘤藤總黃酮的最佳提取工藝條件是乙醇體積分數(shù)45.65%、提取溫度48.98 ℃、料液比1∶65.98 g/mL,再超聲提取60 min,消瘤藤總黃酮得率預測可達到25.69 mg/g。實際操作時,將上述條件調整為乙醇體積分數(shù)46%、提取溫度49 ℃、料液比1∶66 g/mL,超聲提取60 min。
2.2.3 驗證試驗 按以上最佳提取條件,進行3次平行驗證試驗,計算消瘤藤總黃酮的平均得率,并與預測值比較。3次驗證試驗的總黃酮得率分別為27.12、27.03、26.89 mg/g,平均得率為27.01 mg/g,RSD為0.43%(n=3),該方法重現(xiàn)性良好。平均得率與預測得率的RSD為3.54%(n=2)lt;5%,說明該方法的響應面模型有一定的可靠性。
2.3 不同產地消瘤藤樣品的總黃酮得率
按照最佳提取條件:乙醇體積分數(shù)46%、提取溫度49 ℃、料液比1∶66 g/mL,超聲提取時間60 min,提取不同產地的消瘤藤樣品,每個產地做2個平行樣試驗,計算不同產地消瘤藤樣品中的總黃酮得率。由表4可知,7種不同產地的消瘤藤總黃酮得率為9.84~48.63 mg/g,其中來賓市金秀縣金秀鎮(zhèn)的消瘤藤總黃酮含量最高,為(48.63±0.04)mg/g,為來賓市金秀縣三角鄉(xiāng)的消瘤藤總黃酮含量(9.84±0.09)mg/g的4.9倍。7種產地的消瘤藤總黃酮含量由高到低依次為1號(來賓市金秀縣金秀鎮(zhèn))、7號(柳州市融水縣融水鎮(zhèn))、4號(來賓市金秀縣大樟鄉(xiāng))、2號(來賓市金秀縣桐木鎮(zhèn))、5號(河池市都安縣安陽鎮(zhèn))、6號(柳州市融安縣長安鎮(zhèn))、3號(來賓市金秀縣三角鄉(xiāng))。RSD=64.05%(n=14),表明不同產地的消瘤藤總黃酮含量存在顯著差異。不同產地消瘤藤總黃酮含量差異顯著的原因,可能與品種、土壤、氣候和年限等因素有關。
2.4 抗氧化活性試驗
2.4.1 對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由圖10可知,在測定的質量濃度中,在最小質量濃度時,消瘤藤總黃酮和維生素C對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別為61.18%和75.57%;從0.02 mg/mL開始,消瘤藤總黃酮和維生素C對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達到了平衡,清除率分別為92.50%和97.23%??傮w來看,在測定的質量濃度中,消瘤藤總黃酮和維生素C對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差異不大,樣品的清除能力略弱于維生素C。
2.4.2 還原能力的測定 由圖11可知,在測定的質量濃度中,消瘤藤總黃酮的吸光度隨濃度的增大逐漸增大,吸光度越大,還原能力越強;而維生素C的吸光度也隨濃度的增大而增大,但維生素C的濃度為0.12 mg/mL時,吸光度達到1.58,濃度為0.14 mg/mL時,吸光度為1.55,趨于平緩狀態(tài)??傮w來看,在測定的質量濃度中,維生素C的還原能力均強于樣品。
3 討論
1)由于試驗所需的樣品量大,單一樣品的量不足,所以本試驗所用到的消瘤藤樣品均為不同產地所混合的藥材粉末,取樣時個別樣品存在取樣不均勻的可能,造成相同提取條件最終的得率略有差異,但總體來說差異不大。
2)在前期試驗中,通過單因素試驗對提取方法、提取時間、提取溫度、乙醇體積分數(shù)、料液比5個因素進行考察。結果顯示,在確定提取方法為超聲提取的同時,發(fā)現(xiàn)提取時間對消瘤藤提取率的影響無顯著差異。因此,最終將提取溫度、乙醇體積分數(shù)和料液比作為響應面試驗的考察因素。
3)不同產地消瘤藤總黃酮含量存在顯著差異,可能與品種、土壤、氣候和年限等因素有關。而且由于取樣的局限性,本試驗結果不能完全代表各產地的質量差異。
4)用于評價總黃酮體外抗氧化活性的方法有很多,試驗中采用了DPPH法、羥自由基法及還原能力測定法3種方法評價消瘤藤總黃酮的體外抗氧化活性,但在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羥自由基體系特別不穩(wěn)定,對時間、溫度、酸度的要求較嚴格。因此,試驗最后采用DPPH法和還原能力測定法來評價消瘤藤總黃酮的體外抗氧化活性。
4 結論
1)采用響應面法優(yōu)化了消瘤藤總黃酮的提取工藝,最佳提取工藝條件為乙醇體積分數(shù)46%、提取溫度49 ℃、料液比1∶66 g/mL。在此條件下,消瘤藤總黃酮得率為27.01 mg/g,與預測得率25.69 mg/g接近,說明該提取工藝相對穩(wěn)定。不同產地的消瘤藤總黃酮含量存在顯著差異,其中來賓市金秀縣金秀鎮(zhèn)的消瘤藤總黃酮含量最高,為(48.63±0.04)mg/g。
2)影響消瘤藤總黃酮得率大小的因素依次為乙醇體積分數(shù)、料液比、提取溫度,其中乙醇體積分數(shù)對消瘤藤總黃酮提取率的影響極顯著,但與提取溫度和料液比之間交互作用不強,提取溫度和料液比的交互作用相對較強。
3)由體外抗氧化試驗可見,在測定的質量濃度中,消瘤藤總黃酮對DPPH自由基有較好的清除作用,清除率為92.50%,略低于維生素C的清除率97.23%;其還原能力隨總黃酮濃度的增大而增強,呈明顯的量效關系??傮w上,消瘤藤總黃酮具有較好的抗氧化活性。
4)消瘤藤總黃酮的提取工藝穩(wěn)定、操作簡單、方法學良好,具有較好的抗氧化活性,可用于其工業(yè)化大生產,為進一步開發(fā)和利用消瘤藤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和現(xiàn)實依據(jù)。
參考文獻:
[1] 《全國中草藥匯編》編寫組.全國中草藥匯編下[M].第二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78.345.
[2] 浙江省衛(wèi)生廳.浙江天目山藥用植物志上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65.623-624.
[3] 廣西植物研究所.廣西植物志(第二卷)[M].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296-298.
[4]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第四冊)[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9.40-41.
[5] 李耀燕,裴艷艷,黃珊艷,等.瑤藥腫瘤藤(星毛冠蓋藤)的生藥學研究[J].作物雜志,2018(1):62-65,173-174.
[6] 劉 瑛,陸國壽,王 麗,等.消瘤藤醇提物對H22荷瘤鼠的抑瘤作用研究[J].中國藥學雜志,2016,51(12):981-984.
[7] 李詠梅,佘朋桂,肖冰梅.星毛冠蓋藤不同藥用部位的高效液相色譜分析[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3,22(18):17-18,20.
[8] 李詠梅.湘產星毛冠蓋藤的總黃酮含量及HPLC指紋圖譜研究[D].長沙:湖南中醫(yī)藥大學,2015.
[9] 張曉萌,王圓圓,王洪晶.中藥材黃酮類化合物的研究進展[J].廣東化工,2020,47(24):55-56.
[10] 黃周鋒,陸國壽,盧文杰,等.星毛冠蓋藤脂溶性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中醫(yī)藥導報,2017,23(15):51-53.
[11] 謝金攀,謝裕安,楊 帆,等.星毛冠蓋藤中總黃酮超聲乙醇浸提工藝的優(yōu)化[J].廣西中醫(yī)藥,2016,39(1):69-73.
[12] ZHAO L C,LIANG J,LI W,et al.The use of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to optimize the ultrasound-assisted extraction of five anthraquinones from Rheum palmatum L.[J]. Molecules,2011," 16(7):5928-5937.
[13] ZHAO W Z, YU Z P, LIU J B, et al. Optimized extraction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corn silk by pulsed electric field and response surface quadratic design[J].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2011,91(12):2201-2209.
[14] 楊文雄,高彥祥.響應面法及其在食品工業(yè)中的應用[J].中國食品添加劑,2005(2):68-71.
[15] 盧森華,黎 強,樊文研,等.HPLC特征指紋圖譜結合化學計量學評價不同產地消瘤藤的藥材質量[J].現(xiàn)代中藥研究與實踐,2020,34(6):52-56.
[16]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20.414.
[17] 李 燕,趙天明,黃麗榮,等.響應面法優(yōu)化響鈴草總黃酮提取工藝及體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19,49(17):79-84.
[18] 王 萍,王宇鶴,賴普輝.響應面法優(yōu)化超聲輔助提取玉竹藥渣總黃酮工藝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現(xiàn)代中藥研究與實踐,2020,34(5):59-63.
收稿日期:2022-08-01
基金項目:廣西科技基地和人才專項(桂科AD22080002)
作者簡介:黎 強(1974-),男,廣西桂平人,副主任藥師,主要從事食品藥品化妝品檢測及實驗室質量管理,(電話)13877548858(電子信箱)527099595@qq.com;通信作者,周 穎(1983-),女,貴州貴陽人,副主任藥師,碩士,主要從事食品藥品化妝品檢測及標準提升工作,(電話)18077585665(電子信箱)yingjoy.z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