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同素逆序同義;構(gòu)詞模式;國際中文教育;漢語詞匯教學
[摘 "要] 本文注意到漢語中的同素逆序詞的同義現(xiàn)象,我們從結(jié)構(gòu)、語義入手分析同素逆序同義詞的構(gòu)詞模式,分為同構(gòu)型的和異構(gòu)型的兩大類。同構(gòu)型的有聯(lián)合式和偏正式,偏正式有三種構(gòu)詞模式:“物體與形狀”“動物與動物幼體”“大類別與小類別”;異構(gòu)型的構(gòu)詞模式是“主謂式與述賓式”。這顯然是漢語特有的構(gòu)詞規(guī)律,這項研究啟發(fā)我們關(guān)注到漢語中詞的教學和詞匯的教學的不同,詞的教學需要嵌入語素識別和語素組合理念,詞匯的教學需要進行詞匯串處理,在國際中文教育中提高應試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H19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8174(2023)03-0053-08
詞匯教學是國際中文教育重要內(nèi)容,但是由于詞匯的系統(tǒng)性,尤其是詞義的系統(tǒng)性不如語音和語法那樣呈現(xiàn)整齊的規(guī)律,詞匯教學往往處于語法教學以及發(fā)音教學的附屬地位。教學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模糊了詞的教學和詞匯教學。
詞的教學指單個詞的教學,即漢語教材中的生詞表教學。生詞的記憶很重要,但是也很枯燥,課堂教學中采用預習復習、聽寫測驗、游戲作業(yè)等方式,這是詞的教學,是日積月累進行詞匯積累的過程。詞匯教學則是面向整個漢語詞匯系統(tǒng),清點同義詞反義詞、構(gòu)詞法、詞類等問題。漢語水平考試中常見題型完形填空,實際上需要詞匯系統(tǒng)性規(guī)律的總結(jié),專門的應試教育才會大量出現(xiàn)這個內(nèi)容。
因此詞的教學、詞匯的教學實際上存在不同步驟:第一,詞的教學有必要進行語素/義素分析和詞串處理;第二,詞匯的教學需要系統(tǒng)性的回顧和總結(jié),進行必要的詞匯套組處理。本文希望分析同素逆序同義詞,具體說明詞和詞匯教學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回應應試教育對漢語詞匯系統(tǒng)性研究的需求。
1. 同素逆序同義現(xiàn)象習得難點
先說同素逆序詞。愛憐-憐愛、煎熬-熬煎、和緩-緩和、互相-相互、比較-較比、飯盒-盒飯、性感-感性、年少-少年、藍天-天藍、年青-青年……兩個語素相同而順序顛倒的復合詞就是同素逆序詞,也叫顛倒詞、異序詞、反序詞等。對這類現(xiàn)象較早的研究是列舉式的,后來學者們由于限定的程度有所不同,確定的現(xiàn)代漢語同素逆序詞數(shù)量有所不同。佟慧君《常用同素反序詞辨析》(1982)是列舉性的,收150組詞;楊英耀編著《同素異序詞應用詞典》(2003)收1200組,包括了一些詞組和不常用的詞;另外,還分別有833組(丁穎,2008)、810組(王俊霞,2007)、738組(黃樂,2006)等等。
以往研究做了共時和歷時、共同語和方言等維度的分析或統(tǒng)計,多數(shù)是說明一對同素逆序的不同,服務(wù)國際中文教育的研究還比較少。漢語水平測試中常見的完形填空題型,A、B、C、D這樣4個答案選項中,其中1個、并且只能1個是正確答案,其他是分心答案,或者是無關(guān)答案和錯誤答案。出題教師從教學經(jīng)驗出發(fā),就常常把同素逆序詞用作分心答案。漢語的詞在書面語上體現(xiàn)為沒有空格,書面語閱讀時這類詞的視覺識別本身就很難;漢語的詞在聽感上,需要根據(jù)詞重音或者重讀來分辨語義,同素逆序詞也是聽力理解的難點。同時,同素逆序詞中還有一些是同義的,同素逆序而同義的現(xiàn)象以往還沒有展開深入分析,漢語水平考試的應試指導非常需要這方面的漢語詞匯研究成果。
2. 同構(gòu)同義和異構(gòu)同義
同素逆序同義詞分為同構(gòu)同義和異構(gòu)同義兩種。我們先分析同構(gòu)同義和異構(gòu)同義,在此基礎(chǔ)上說明漢語中詞的教學和詞匯教學
2.1 同構(gòu)同義詞
2.1.1 聯(lián)合式
聯(lián)合式構(gòu)詞是最常見、最能產(chǎn)的形式,同素逆序同義詞中聯(lián)合式的數(shù)量也占多數(shù)。聯(lián)合式同素-逆序-同義詞有名詞的,例如:河山-山河、先祖-祖先;動詞的,例如:查巡-巡查、愛憐-憐愛;形容詞的,例如:健康-康健、干枯-枯干;其他的,例如:凡是-是凡、互相-相互等。一般來說兩個語素同詞性,整詞與構(gòu)成語素的詞性相同。在句法層面,組成聯(lián)合式的兩個成分的次序是自由的,次序的變化不改變其基本意義,例如:哥哥和弟弟=弟弟和哥哥,水果和蔬菜=蔬菜和水果,在詞法上也是如此,因此同素逆序而同義是可能的。
從歷時角度看,一組詞會經(jīng)歷共存共用階段。如“壓埋”和“埋壓”是近些年出現(xiàn)的新詞,《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以下簡稱《現(xiàn)漢》(7版))都沒有收錄,兩種說法都存在,而且詞義完全相同。例如:
(1)截至18時,武警部隊累計搜救被壓埋群眾8人。(人民網(wǎng))
(2)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他與隊友們救出被埋壓群眾5人。(人民網(wǎng))
這種同義詞一般不能長期共存,往往其中一個詞會保留下來,冗余的形式被拋棄。例如:干涸 = 涸干、負荷 = 荷負、功勛 = 勛功、刺激 = 激刺。等號左邊的是現(xiàn)在常見的詞,《現(xiàn)漢》(7版)都已收錄,等號右邊的詞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罕見了,《現(xiàn)漢》(7版)都沒有收錄,不過它們在文獻中還能夠找到,只是使用頻率極低。例如:
(3)今齊世庸士之人,不好學問,專以己之愚而荷負巨任。(漢·桓寬《鹽鐵論·殊路》)
(4)驅(qū)張運動的發(fā)起,名流老輩小子后生,一齊加入,就是緣于這幾種很深刻的激刺。(1920年6月9日上海《時事新報》)
(5)為了解開謎團,當?shù)氐奈娜搜攀?,還賦詩一首。“溢水井,有奇?zhèn)?,二百年來不涸干?!保ㄈ嗣窬W(wǎng))
(6)英雄王杰,生于山東金鄉(xiāng)。少遇洪災,曾破浪救馬,鄰人稱異。入軍旅,屢立勛功。(人民網(wǎng))
2.1.2 偏正式
一般來講,偏正式的同素逆序詞詞義往往不同,如“蜂蜜-蜜蜂、害蟲-蟲害、帆船-船帆”,由于修飾和被修飾的關(guān)系對立,一般來說詞義不同,但也有逆序卻同義的,可以分為如下三種類型。
2.1.2.1“物體 + 形狀”和“形狀 + 物體”
先看例子:
糖塊-塊糖
石板-板石
茶磚-磚茶
冰棒-棒冰
骨盆-盆骨
表示物體形狀的詞有:絲、線、條、棒、餅、片、板、塊、磚、錐、球、盆等等。左側(cè)是“物體 + 形狀”,《現(xiàn)漢》(7版)的釋義能體現(xiàn)這種類型詞語的語義關(guān)系,例如:
【煤球】煤末加水和黃土制成的小圓球,是做飯取暖等的燃料。
【面條】用面粉做的細條狀的食品。
這類詞還有:
鐵絲、米線、金條、茶餅、雪片、
木板、紙板、塑料板、鋼板
石塊、冰塊、金磚、石鎖、煤球、
骨盆、火苗、冰花、火花、蔥花、
冰花、火海、人海、辭海
再看右側(cè)的“形狀 + 物體”。例如:
線香、條幅、條紋、板材、板牙、
塊糖、塊莖、塔樓、球莖、棒骨、
盆地、尜尜棗、馬尾辮、蜂窩煤
它們語義關(guān)系是“呈某種形狀的物體”,《現(xiàn)漢》(7版)釋義語序和這類詞的語素次序也是一致的,例如:
【板材】板狀的材料:大理石~|將原木加工成~。
【雞心領(lǐng)】上圓下尖,近似雞的心臟形狀的衣領(lǐng)。
上述兩種構(gòu)詞模式,盡管它們的語序、語義關(guān)系、字面義不同,但所指都不是形狀而是那種物體,所以當“物體 + 形狀”和“形狀 +物體”語素相同時所指也就是相同的,這樣便構(gòu)成了成對同素-逆序-同義詞。
《現(xiàn)漢》(7版)已經(jīng)收錄了“茶磚-磚茶、冰棒-棒冰”,并用“磚茶”釋“茶磚”,用“冰棍”釋“冰棒”和“棒冰”,說明“茶磚-磚茶、冰棒-棒冰”是成對的同義詞?!冬F(xiàn)漢》(7版)雖然沒有收錄“板石、盆骨”和“糖塊、塊糖”,但是語料中“糖塊-塊糖、石板-板石、骨盆-盆骨”可以互相替換,所指相同,說明它們也是同義詞。例如:
(7)老魏是H大的清潔工,大清早起來打掃人工湖到圖書館一帶的板石路,傍晚就在女生宿舍樓下補鞋。(人民網(wǎng))
(8)從東極鎮(zhèn)政府辦公樓下來,……走幾步,狹窄的出口,便是一條石板路,一塊石頭緊咬一塊石頭。(人民網(wǎng))
(9)麥芽糖,塊糖,叮叮糖,香甜可口,回味無窮,童年的味道。(人民網(wǎng))
(10)像什么餅干、巧克力、甜點心、糖塊等都是人們喜歡在公交車上進食的,這是一個十分不好的習慣。(人民網(wǎng))
(11)經(jīng)過檢查,張某的腰二椎體爆裂骨折伴脊髓圓錐損傷、盆骨骨折。(人民網(wǎng))
(12)目前,該戰(zhàn)士生命體征平穩(wěn),經(jīng)診斷被確診為骨盆骨折。(人民網(wǎng))
例(7)和例(8),例(9)和例(10),例(11)和例(12),它們形成三對同素逆序同義詞。
2.1.2.2 “動物 + 幼體”和“幼體 + 動物”
生物不同成長期可能出現(xiàn)不同的名稱。例如樹木有“苗木”和“樹苗”,“苗”是“樹、木”的“幼體”。人在不同成長期被稱作“嬰、幼、童、壯、老”等。動物的不同成長期的稱呼也不一樣,例如青蛙的幼體是蝌蚪。動物和幼體構(gòu)成的同素-逆序-同義詞有這樣一些,短橫的左邊是“動物 + 幼體”,右邊是“幼體 + 動物”:
羊羔-羔羊
雛雞-雞雛
豬苗-苗豬
先看左側(cè)?!冬F(xiàn)漢》(7版)釋義能體現(xiàn)出“某種動物所產(chǎn)的幼崽”和“某種小動物”意義基本是相等的:
【魚苗】由魚子孵化出來供養(yǎng)殖用的小魚。
【雞雛】幼小的雞。
【牛犢】小牛。
【兔崽子】幼小的兔子(多用做罵人的話)。
【馬駒子】小馬。
表示動物幼體的詞構(gòu)詞能力強,如“崽(崽子)”可以跟虎、狼、貓、羊、驢、豬等組合,“兔崽子、狗崽子”是罵人話;“羔(子)”可以跟羊、鹿、兔等組合,王八羔子是罵人話;“駒(子)”可以跟騾、馬、驢組合;“雛”可以表示鳥(燕、雞、鴨)的幼體;“苗”表示用來飼養(yǎng)的小動物,可以跟魚、蟹、豬組合。有些動物的幼體有特定的名稱,例如“犢(子)”指的是牛的幼體。
再看右側(cè)的“幼體 + 動物”,表示幼體的“雛、苗、羔”也可以修飾動物名,如“雛燕、苗豬、羔羊?!冬F(xiàn)漢》(7版)等辭書已給“雛、羔”分立出這樣的義項。例如:
【雛】? 幼小的(多指鳥類)
【羔】? 幼小的。如:「迷途羔羊」?!秶Z詞典》
上述兩種構(gòu)詞盡管語序、語義關(guān)系、字面義不同,但都指的是某種動物的幼體,所以兩種構(gòu)詞模式所構(gòu)成的語素相同時,所指相同,這樣便構(gòu)成了成對的同素-逆序-同義詞。從構(gòu)詞能力來講,“動物 + 幼體”的構(gòu)詞模式能產(chǎn)性強,“幼體 + 動物”的構(gòu)詞模式的能產(chǎn)性弱,只有“雛雞、苗豬、羔羊”等少數(shù)幾個,所以這類成對的逆序的同義詞很少。
2.1.2.3 “大類別 + 小類別”和“小類別 +大類別”
這種類型的同義詞如下,短橫左邊是“大類別 + 小類別”,右邊是“小類別 + 大類別”:
神女-女神
雞公-公雞
人渣-渣人
城東-東城
先看左邊?!吧裣伞笔巧裨捴械娜宋?,也分男性和女性,因此女性神仙是神仙中的小類。這種構(gòu)詞模式構(gòu)成的詞還有“人精、仙女、人尖子、鳳凰男”等,《漢語大詞典》對“人精”的釋義反映出了這種語義關(guān)系:
【人精】?人中的精靈,指極為精明的人。
“仙女、鳳凰男”的字面義就是“神仙中的女性、鳳凰(家境不好而很有出息的人)中的男性”,而它們的所指也就是女性的神仙、男性的鳳凰。
再看右邊的“女神”這組詞,這種構(gòu)詞模式的詞還有“尖子生、男妓、渣人”等,“尖子生”字面義就是具有尖子屬性的學生,“男妓”就是男性的從事色情服務(wù)的人,“渣人”是指品質(zhì)卑劣的人。
當“大類別 + 小類別”和“小類別 + 大類別”兩個語素相同時,盡管語素次序不同,語義關(guān)系不同,字面義不同,但所指卻是相同的,這樣就會構(gòu)成一對同素-逆序-同義詞。例如《現(xiàn)漢》(7版)的釋義:
【女神】名 神話中的女性神。
【神女】名 ?女神。
地名中經(jīng)常用一個大領(lǐng)域的具體方位指示固定下來成為專有名詞,例如“城東-東城”“海南-南?!?。
2.2 異構(gòu)同義詞
異構(gòu)型同素-逆序-同義詞是語素相同、次序顛倒,而詞的構(gòu)造不同的同義詞。短橫左邊的“名 + 動∕形”是主謂式,右邊的是“動∕形 + 名”是述賓式:
心動-動心
眼紅-紅眼
耳順-順耳
經(jīng)痛-痛經(jīng)
服滿-滿服
下面先分析主謂式與動賓式在什么條件下可以轉(zhuǎn)換。
2.2.1 主謂式與“動/形賓式”轉(zhuǎn)換條件
主謂式中的“名”是被陳述的對象,“動∕形”是對“名”的陳述,語素之間是陳述和被陳述的關(guān)系,二者之間可以插入其他成分。例如:
(13)我今天拿到這個獎時,我的心又動了,就算變老變胖我還要繼續(xù)演下去。(人民網(wǎng))
(14)今天聽了青島專家的講課,我的心又動起來了。(人民網(wǎng))
(15)當時,我心都寒了,我們8年的感情就這么完了?(人民網(wǎng))
(16)官雖然做大了,可是老百姓的心也寒了,也涼了。(人民網(wǎng))
現(xiàn)代漢語主謂式是常式,如“嘴乖、手巧、心疼、年輕”等。這類詞有的也很像詞組,所以有些詞典沒有收錄“心齊、心痛”。
動賓式“動心、寒心”中的“動∕形”是述語,“名”是“述語”涉及的對象。述賓之間可以插入“了”等成分,如“動了心、寒了心”。
如果不及物動詞(和形容詞)從語義上講只聯(lián)系一個名詞性成分,只要求有一個論元的時候,那么這個論元不論在它的前面還是后面,二者之間的語義關(guān)系不變,都是對主體者的陳述。漢語有的不及物動詞(包括一些形容詞)的主體者(包括實施)可以在它的前面或后面出現(xiàn),而二者的語義關(guān)系不變,除去部分語法意義外,所表達的基本意義相同。例如:
人來了≈來人了
肚子大了≈大了肚子
天晴了≈-晴天了
這樣的句子在句法上,不論名詞在謂詞的前面還是后面,都是述語的主體者。如果我們把“謂詞 + 主體者”仍看作是述賓式,那么“動 + 主體者”就是動賓式,“形 + 主體者”就是形賓式(關(guān)于“形賓”問題,王力在《中國現(xiàn)代語法》中、呂叔湘在《單音形容詞用法研究》中都曾經(jīng)討論過)。因此,主體者(名詞)在前,謂語在后,這是正常的語序,但是一定語境中可以轉(zhuǎn)換,例如:
(17)經(jīng)人一說,他也就動了心了。(→ 他也就心動了)
(18)這孩子這樣不爭氣,真叫人寒心。(→ 真叫人心寒)
詞法上主體者在謂詞后面的“述賓式”也有很多,如“博學、薄情、同行、同歲”,辭書解釋它們時在釋文中(也就是句法上的搭配次序)要顛倒詞語的次序。例如:
【博學】形學問廣博精深:~多才。
【薄情】形情義淡??;無情(多用于男女愛情)。
【同行】動行業(yè)相同:他倆~,都是學醫(yī)的。
【同歲】動年齡相同:我和他~,但他比我大幾個月。
在古漢語中存在著“動∕形 + 主體者”的語序現(xiàn)象。例如:
(19)今雖病足,坐置京師,鼠輩猶不敢動。(《新唐書》)
(20)韓壽美姿容,賈充辟以為掾。(《世說新語》)
漢語詞匯中的“動∕形 + 主體者”語序有可能是古漢語語序的遺留。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詞匯中的語素次序是比較固定的,“博學、薄情、同行、同歲”不能說成“學博、情薄、行同、歲同”。
2.2.2 異構(gòu)同素逆序同義詞特點
異構(gòu)型“同素-逆序-同義詞”很有特點:謂語主要是形容詞或不及物動詞,如“心靜”的“靜”,“心甘”的“甘”,而賓語往往是人體的某個部位,如“心、臉、眼、耳”等。
《現(xiàn)漢》(7版)對這些詞的釋義如下:
【心靜】內(nèi)心平靜。
【靜心】心情平靜。
為了節(jié)省篇幅,大部分釋義是甲詳注,而乙即用甲注解。例如:
【甘心】? 愿意:~做一輩子教師。? 稱心滿意:不拿到金牌決不~。
【心甘】甘心?:~情愿|為了人民的利益,死也~。
“心”組最多,可以跟“齊、寒、黑、細、焦、動、偏”組合,構(gòu)成“心齊-齊心、心寒-寒心、心黑-黑心、心焦-焦心、心動-動心、心細-細心、偏心-偏心”等同素-逆序-同義詞。跟“心”意義相關(guān)的“心眼兒”組也很多,與“偏、實、死”等組合,構(gòu)成“心眼偏-偏心眼、心眼實-實心眼、心眼死-死心眼”等。與“心”意義相關(guān)的“眼”也比較多,例如“眼紅-紅眼、眼花-花眼、眼瞎-瞎眼”等等。
下面再列舉一些:
腸-斷:腸斷-斷腸;臉-紅:臉紅-紅臉;耳-順:耳順-順耳
服-滿:服滿-滿服;閉-經(jīng):閉經(jīng)-經(jīng)閉;經(jīng)-痛:經(jīng)痛-痛經(jīng)
這種“動∕形 + 名”不是常式,但是詞匯化程度高,詞典往往收錄,如“齊心、痛心”。與之對應的“心齊、心痛”雖然是常式,但是有點像詞組,詞典反而沒有收錄。
3. 國際中文教育中的詞串和詞匯套組處理
3.1 詞串處理
以上就兩大類(4小類)同素逆序同義詞進行分析,啟發(fā)我們在漢語的詞的教學中注意語素識別。語素識別比較細微卻很必要,因為漢語的詞的教學需要滲透語素識別與搭配的理念,嵌入詞串處理的意識,是將來繼續(xù)學習語法知識、詞匯系統(tǒng)知識的基礎(chǔ)。
所謂詞串(formulaic sequence),即經(jīng)常搭配或結(jié)合比較緊密的幾個詞,例如英語“Give me a ride”。英語二語教學研究近年來的研究(Wood,2006,轉(zhuǎn)引自儲誠志,2007)注意到,詞語串作為一個單位來整塊學習是較好的教學策略,可以提高學習的效率,增強表達的流利程度。漢語的詞語串可以是“一串詞”,例如孩子們兩三歲的時候,就會說“去外邊兒玩兒”“玩兒蹺蹺板”“一邊一個”等等,但是孩子們并不去琢磨其中的語法。
詞串概念讓我們關(guān)注到漢語的詞的下位概念——語素的“必有搭配”。例如對于名詞性語素來說,常有名名組合“糖紙”,數(shù)量名組合“一塊糖”,名量搭配“糖塊”,形名搭配“白糖”,動名搭配“加糖”等。
很多漢外可以直接對譯的語素和詞,詞串表現(xiàn)不對等。例如“雨”可以對等為英語的“rain”,但是漢語的名名搭配“雨衣”,量名搭配“一場雨”,形名搭配“暴雨”,動名搭配“下雨、淋雨”……這些必有搭配跟英語都不一樣,更不用說可有搭配(例如“暴風雨”“春雨”)和“偶然搭配”(例如“流星雨”)了。國際中文教育中的詞的教學應該進行必要的詞串教學,指的是這些搭配中的必有搭配。
建立在詞匯系統(tǒng)性背景之上的詞串教學,不能簡單地進行漢外對等的對譯,有必要在單個詞(以及語素)的教學時,有意識地進行必要的語素/義素知識教學——詞串處理,也就是介紹必有搭配組合的知識。例如“神,仙,女”,組成“神女、仙女、女神”的組合與替換,例如“糖,塊,白”,組成“糖塊、白糖、塊糖”的組合與替換,在此基礎(chǔ)上才能最終形成科學有效的詞匯教學。
3.2 詞匯套組處理
詞匯教學與詞的教學不同,是一種詞匯套組教學。根據(jù)Tinkham (1993)、 Waring (1997)、 Nation (2000,2001)、Folse (2004) 的定義(均轉(zhuǎn)引自儲誠志,2007),詞匯套組(lexical set)指的是一個生詞相關(guān)的近義詞、反義詞、聯(lián)想詞等。
詞匯教學最好不是課堂教學,而應該適度安排在應試教學環(huán)節(jié)。英語二語教學研究表明,如果教一個生詞,同時教這個詞的詞匯套組中的其他生詞,會在學習者那里發(fā)生交叉關(guān)聯(lián)(cross-association),弄混形音義區(qū)別,互相干擾,阻礙學習。教生詞時應該慎用或不用對詞匯套組的同步教學。詞的教學以“詞語串”為主,對于詞匯套組中的各個詞分散教學、各個擊破,學生學會套組中常用的一個,然后再分散學習其他的詞語,從而形成小步推進,螺旋上升的詞匯教學。例如由“雨”激活的詞匯以及小句,有“風雨、雨季,潮濕、涼快,好雨知時節(jié),流星雨”等等。如果教師說到“雨”這個詞(語素)相關(guān)的知識,把這些詞匯套組一股腦都提出來是不適宜的。
詞匯套組的教學可以是應試教學的內(nèi)容,在詞的教學基礎(chǔ)上的較后的學習,把套組中已經(jīng)掌握的詞關(guān)聯(lián)進來,可以幫助新詞的學習,也可以在套組中不同的詞都大致學會以后,把它們放到一起復習比較。例如將“雨”“雪”“云”相關(guān)的必有搭配都學過以后,一起帶進來復習,分辨“雨云-云雨”的不同,這樣做不但是可以的,也是應該的?!靶滦玛P(guān)聯(lián)”干擾學習,應該避免;“新舊關(guān)聯(lián)”或“舊舊關(guān)聯(lián)”促進學習,應該多用。
4. 克服應試教育弊端
語言水平測試不可或缺,應試指導也就有市場,但是應試教育容易采取用“固定用法”敷衍,采用“刷題”“題海戰(zhàn)術(shù)”“填鴨式”死記硬背,很不可取。結(jié)合同素逆序同義詞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先由語素和詞的詞串教學奠定基礎(chǔ),用“盒飯-飯盒”這類同素逆序詞讓學習者看到語序不同,意義不同,示例顯得更巧妙和清楚。由詞匯套組教學指導學習者建立詞匯系統(tǒng)框架,有關(guān)“同素逆序詞”的內(nèi)容,已經(jīng)是高端的詞匯系統(tǒng)教學和應試教育了?!巴?逆序”并且“同義”這類詞帶入漢語教學,會讓教學變得更富于挑戰(zhàn)性。通過層層深入的剖析,可以證明這種同義是構(gòu)詞模式與語素意義“必然”的“巧遇”,而不是簡單的例外,就使得已有的漢語構(gòu)詞法系統(tǒng)性,經(jīng)由應試指導系統(tǒng)性得以“閉環(huán)”,漢語詞匯系統(tǒng)性更為完整合理而且富于趣味性。應試指導對這種“極端化”示例加以辨析,讓學術(shù)研究與教學實踐直接關(guān)聯(lián),二者相互影響和相互支撐。這對于學習者、指導教師來說都很必要。
教學中不需要把所有詞匯系統(tǒng)性知識都一股腦講出來,但是教師自己要了解詞匯系統(tǒng)性研究的手法以及最新進展。以下做出補充說明。
(1)確立同義的原則。我們的做法是在《現(xiàn)漢》(7版)查找,如果詞典收錄了甲詞“AB”和乙詞“BA”,并且用“AB”注釋“BA”,就可以判定甲詞和乙詞是同素-逆序-同義詞。例如:
【笨拙】形 笨;不聰明;不靈巧:動作~|筆法~。
【拙笨】形 笨拙:口齒~。
【亮光】名 ? 黑暗中的一點或一道光:
夜已經(jīng)很深了,他家的窗戶上還有~。?物體表面反射的光:這種布有~兒。
【光亮】?形 明亮:~的窗子|這套家具油漆得挺~。? 名 亮光:山洞里一點兒~也沒有。
如果《現(xiàn)漢》(7版)收錄了一組同素-逆序-同義詞中的一個,另一個沒有收錄,我們就在網(wǎng)絡(luò)上查找,如果可以找到,在句中可以替換的話,就判斷為同義。
(2)所謂同義是指基本意義相同。一對同義詞長期共存往往會產(chǎn)生出一些差別,并不完全等同,比如“健康-康健”,在指身體狀況良好上同義,但“健康”還有“情況正常,沒有問題”的意思,這是“康健”所沒有的。再比如“比較-較比”,只有在副詞用法上同義,而“比較”還有動詞和介詞的用法,這些“較比”都是沒有的。另外同義詞還會在語體色彩、通用程度、詞語搭配等方面存在著差異。由于本文主要是分析某些同素逆序詞的同義現(xiàn)象,說明它們同義的原因,所以在同義詞的差異方面沒有展開討論。
(3)“物體 + 形狀”這類偏正式的所指不是中心語事物,而是修飾語事物,“冰錐”是“冰的錐狀物”,即“錐狀的冰”,“火海、煤砟子”即“大片的火、小塊的煤”,“錐、海、砟子”不是實物而是形狀。一般偏正式的詞所指是中心詞,如“丸藥”所指是藥,“群山”所指是山。因此這是特殊的小類可以構(gòu)成同義詞。
(4)有關(guān)正偏式合成詞。游汝杰(2018)列舉了正偏式構(gòu)詞的很多種表現(xiàn),典型的示例是“餅干”?!皠游?+ 幼體”這一類“雞雛、豬苗、羊羔”等,不是正偏式構(gòu)詞,它們都可以插入“的”:羊的羔子、兔的羔子、兔的崽子、狗的崽子、豬的崽子等。《漢典詞典》中“馬駒”釋義是馬的幼畜,尤指一歲以下的小馬?!榜R駒”不同于“餅干”,是偏正式而不是正偏式?!吧衽?女神”這一組,“神女”仍是偏正式。類似的情況在句法中也存在,例如:學生尖子-尖子學生、圖書精品-精品圖書。在實際語言中它們往往可以互相替換的:
(23)這意味著從廣西走出去幾十個尖子學生,可能只回來一個?!保ㄈ嗣窬W(wǎng))
(24)學校群眾性的體育活動,我們希望讓更多的孩子參加,而不是一兩個學生尖子在參加比賽,更多的人在旁邊做觀眾。(人民網(wǎng))
(25)他千方百計出版精品圖書。(人民網(wǎng))
(26)他表示,在未來,中國發(fā)展出版社一定以出版圖書精品為己任,嚴力杜絕粗制濫造。(人民網(wǎng))
“學生尖子、圖書精品”字面義是學生中的尖子、圖書中的精品,它們是偏正式,同樣“神女、鳳凰男”也是偏正式。
(5)一對同素逆序詞雖然在構(gòu)詞模式上符合本文所述條件,但也不一定都同義。如“藥膏-膏藥”,它們屬于“物體 + 形狀”和“形狀 + 物體”的構(gòu)詞模式,但詞義并不相同。雖然“藥膏”和“膏藥”字面義都是“膏狀的藥物”,而實際并不是同一種東西?!八幐唷笔侵杆械摹案酄畹耐夥笏帯?,一般裝在瓶里或筒中,如“疤痕藥膏”,用時涂在患處。“膏藥”是用植物油加藥熬煉成膏,涂在布、紙或皮上的外用藥,如“狗皮膏藥”,用時貼在患處。再如“心虛-虛心”,也類似于“主謂式”和“形賓式”的構(gòu)詞模式,但詞義完全不同?!靶奶摗笔恰叭狈ψ孕判摹钡囊馑?,而“虛心”是“能夠接受別人意見”。
(6)有個別的、不成系統(tǒng)的同素逆序詞的同義現(xiàn)象還沒有涉及,如“主顧-顧主、童蒙-蒙童”。詞典對它們的釋義是這樣的:
【主顧】顧客:老~|招攬~。(《現(xiàn)
漢》)
【顧主】顧客。(《現(xiàn)漢》)
【童蒙】年幼無知的兒童。(《國語詞
典》)
【蒙童】知識未開的兒童。(《國語詞
典》)
根據(jù)詞典釋義,“主顧”和“顧主”、“童蒙”和“蒙童”基本是同義詞,但我們沒有發(fā)現(xiàn)有跟他們同類型的同素-逆序-同義詞。本文主要根據(jù)《現(xiàn)漢》(7版)相對靜止地截取了詞匯體系的一個橫斷面,對成系統(tǒng)的同素逆序詞的同義現(xiàn)象盡可能地做了窮盡的分析,還有一些同義現(xiàn)象是偶發(fā)的,還是有規(guī)律可循,在今后的科研和教學中還可以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儲誠志 2007 第二語言詞匯教學的理論探索[A]. 載姬建國、蔣楠(主編), 西方人文社科研究前沿報告叢書-應用語言學研究分卷[C]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丁 穎 2008 《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的同素異序詞[D]. 首都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黃 樂 2006 現(xiàn)代漢語雙音節(jié)同素異序詞研究[D]. 華中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譚汝為 1995 同素逆序詞四論[A]. 詞匯學新研究[C]. 北京:語文出版社.
佟慧君(編著) 1982 常用同素反序詞辨析[M]. 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
王俊霞 2007 現(xiàn)代漢語中的 AB/BA 式異序詞[J]. 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32(1).
吳為章 1995 語序重要[J]. 中國語文 (6).
楊英耀(編著) 2003 同素異序詞應用詞典[M]. 廣東:珠海出版社.
游汝杰 2018 漢語及其方言的正偏式構(gòu)詞法[J]. 語言研究集刊第21輯.
張 博 1996 先秦并列式連用詞序的制約機制[J]. 語言研究(2).
張志毅 1965 確定同義詞的幾個基本觀點[J]. 吉林師范大學學報(1).
周仕琦(編著),周祖謨(審訂) 1985 實用解字組詞詞典[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
The synonymous phenomenon of inverse morpheme words and its treatment in 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LIU Haiyan
(School of Humanities,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24, China)
Key words: semantic similarity of inverse morpheme words; word formation patterns; 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Chinese vocabulary teaching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pay attention to the synonymous phenomenon of inverse morpheme words in Chinese, and analyze word formation patterns of the synonymous inverse morpheme 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tructure and meaning. The word formation pattern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homogeneous and heterogeneous. The homogeneous category has the joint type and the subordinate type, and the subordinate type has three word formation modes: object-shape, animal-animal larva and large category-small category. The word formation mode of the heterogeneous category is subject-predicate and predicate-object. Obviously, this is a unique rule of word formation in Chinese. This study inspires u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words and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vocabulary.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words needs to incorporate the concept of morpheme recognition and morpheme combination, while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vocabulary needs to carry out word string processing,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exam-oriented teaching in 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責任編輯 劉文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