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發(fā)動機、底盤兩個層面梳理了車輛運檢技術;以新能源車輛為特定車型,從電路檢測、底盤故障分析兩個視角,分別使用電子檢測技術、圖形檢測技術獲取新能源車輛的性能情況,并給出相應的運維技術;結合當前車輛檢修運維各項技術的實踐情況,引入車檢運維新技術,即智能檢車、數字車檢等,以此全面完善車輛運檢技術內容,保持車輛運行的安全性。
關鍵詞:發(fā)動機;電子診斷;底盤
中圖分類號:U472 收稿日期:2023-07-31
DOI:10.19999/j.cnki.1004-0226.2023.11.031
1 發(fā)動機啟動程序的檢測與運維
1.1 故障檢測
在車輛檢測與維修過程中,當出現啟動設備運行有異常表現時,需查看蓄電池電壓的正常性,排查“電池極柱”“導線”相連狀態(tài),檢查各開關的功能情況,判斷起動機的運行問題。比如,開啟起動機后,起動機并未相應運行,需查看故障碼,查看油箱、油路等多個位置。參照油路電壓情況,逐一查看啟動程序、中控程序的運行情況。當發(fā)動機持續(xù)運行量大于15萬km,會增加ECU故障的可能性。此時,需檢查傳感設備、壓力調節(jié)設備的性能,參照啟動程序的運行情況,綜合確定故障問題[1]。
1.2 故障運維
車輛發(fā)動設備運行出現異常情況時,需檢查電池電量的正常性,比如電池損壞、油質不高等。針對電池損壞問題,運維人員需改用新電池。針對油質不佳引起噴油器發(fā)生堵塞的問題,運維人員需清洗噴油設備。多數情況下,采取每年清洗一次的形式。如果噴油器存在性能問題,進行更換處理。如果各處部件均無損壞、堵塞等問題,考慮是車輛ECU開焊形成的故障,對于ECU進行針對性維修處理。
2 發(fā)動機電控程序的檢測與運維
2.1 故障檢測
人工檢測方法要求檢測人員擁有一定的電控程序處理經驗,選擇恰當的技術測定故障??刹扇∮^察法判斷車輛性能的正常性。比如,在啟動電控程序時,車輛喇叭并未響起,儀表燈并未給出相應的讀數。產生此種問題,判斷是“蓄電池沒電”,重點查看蓄電池的功能情況。設備檢測方法,此技術使用次數較高,檢測質量較高,檢測結果符合實際故障情況。當電控程序運行出現故障時,可使用檢測設備,利用靜態(tài)數據流,綜合確定故障位置,找出故障原因。天氣較冷的情況下,如果電控程序有故障,需重點查看噴油嘴、火花塞各位置的情況。如果并未出現跳火問題,可使用專業(yè)設備,綜合測定故障問題。參照設備反饋的故障數據,間接明確故障類型,給出相應的維修方案[2]。
2.2 故障運維
車輛電控程序有異常問題時,可使用智能自診斷平臺,精準獲取故障問題。針對燃油、點火兩種程序,需仔細查看電池、傳感設備的運行情況。參照檢查結果,給出運維修理、零件更換等處理方法,并查看真空管、控制閥運行情況,排除組件磨損、損壞等問題。如果發(fā)動機存在加速無效問題,需查看燃油管路的正常性。如果存在管路變形問題,給予更換處理。
3 發(fā)動機冷卻程序的檢測與運維
3.1 故障檢測
a.過熱故障。使用紅外測溫設備,準確獲取冷卻程序的溫度。參照測量結果,判斷冷卻程序運行的正常性。如果測量儀給出的溫度結果,與冷卻程序的實際溫度,存在一定差異,說明冷卻程序散熱能力不強,會引起發(fā)動機溫度升高。
b.漏水故障。測定漏水問題時,如果油底殼位置有積水,說明汽缸結構有故障表現,可判斷是“汽缸墊磨損”“汽缸蓋不牢固”兩個因素。如果有藍色煙霧冒出,推斷是汽缸墊密封性欠佳。
c.節(jié)溫設備故障。冷卻程序中,節(jié)溫設備是較為關鍵的部件。節(jié)溫設備能夠自主控制發(fā)動機溫度。當發(fā)動機處于高溫狀態(tài)時,節(jié)溫設備會啟動閥門,給予降溫處理。如果節(jié)溫設備有性能問題,會引起發(fā)動機失去溫度調節(jié)功能。如果節(jié)溫器失效、開啟時間較早,會引起發(fā)動機保持“低溫狀態(tài)”,間接增加了油耗量。
d.冷卻液檢測方法。查看冷卻液外觀時,需保證“液體透明”“未發(fā)生沉淀”“不存在異味”等問題。查看車輛冷卻裝置的各個管路接口位置,排查管線外滲問題??刹扇毫z測法,在散熱器中添加冷卻液后,使用檢測儀,泵壓參數設計為137 kPa,借助壓力值的變化,判斷冷卻液外滲情況。表1所示為冷卻液冰點的技術特征。
檢測人員可參照冷卻液冰點技術特征,判斷乙二醇冷卻液的故障。
3.2 故障運維方法
a.針對發(fā)動機溫度較高的問題,運維人員需查看“散熱裝置”的運行狀態(tài),判斷冷卻液容量的充足性,測定機油性能,包括“機油量”“機油黏性”。結合檢查結果,作出運維決策。必要條件下,卸除節(jié)溫設備,開啟節(jié)溫設備的閥門,測定此時的發(fā)動機溫度。
b.當發(fā)動機存在漏水問題時,認真檢查散熱設備、水泵等組成的含水量。利用熒光檢測設備找出漏水點位,采取加壓形式準確獲取漏水方位。依據檢查結果,給出設備運維、組件更換的處理方法。在運維結束后,仍存在滲漏水的情況,需制定大修方案。如果發(fā)現排氣管位置,有白煙冒出,需卸除缸墊、缸蓋,給予相應的密封處理。在發(fā)動機溫度較高時,可借助觸摸形式,綜合判斷水箱的運行情況。
c.如果冷卻液水箱的各點位溫度有差異,說明節(jié)溫設備有故障問題,需進行更換處理。查看節(jié)溫設備的操作閥門、彈簧性能,如有結構變形、性能失效、構件污物等情況,需相應做出清潔、更換等處理。
d.更換冷卻液。使用一般類型的冷卻液,其可用時間為2~3年。如果使用性能優(yōu)異的冷卻液,其有效期可達4~5年。
4 新能源車輛的檢測與運維實踐分析
4.1 電子診斷技術
電子診斷技術是指使用智能檢測技術,全面測定車輛性能,幫助檢修人員找出故障問題,給出相應的運維處理,以此縮短新能源車輛的運檢用時。電子診斷技術,作為全新的檢測技術,具有檢測效果高、檢測速度快等特點[3]。
4.2 測定電控系統
油電混合類型的新能源車輛,油壓穩(wěn)定性不足,是引起電控程序運行異常的關鍵因素。油壓較高、油壓較低等表現,均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車輛功率大小。為有效解決電控故障問題,使用電子技術動態(tài)獲取車輛情況,分析車輛相關數據,給出完整的檢修方案。檢測中,運維人員可使用電子檢測技術,全面獲取ECU、執(zhí)行單元、傳感程序的運行情況。參照各組成單元的運行數據,準確排查車輛故障問題。
4.3 測定電力電池
國外在測定車輛性能時主要借助較多的譯碼器。然而國內尚未全面建成檢測體系,因此要求運檢人員掌握相關的技術內容。比如,在車輛運檢結束后,需在0~45 ℃條件下,進行車輛充電。如果周邊環(huán)境溫度低于0 ℃,或者高于45 ℃,則不可充電。例如,一款新能源車輛,出廠時間為2020年,電池可用時間的平均值約為7.5年,運行電壓介于200~400 V之間。使用電子診斷技術,處理電壓故障的結果,如表2所示。
由表2數據發(fā)現:新能源車輛運維之前,電池電壓的浮動量較大,介于180~510 V之間,使用電子檢測技術運維后,準確判斷故障原因,運維處理后電壓參與介于200~400 V之間。參照電子檢測技術的電池電壓測定結果,推測單體電池存在連接不牢固、混有雜質等問題。經過處理后,能夠減少電壓浮動異常問題,保持電池電壓變動的規(guī)律性。
4.4 測定電路情況
新能源車輛選配的電池容量較高,其線路容量不高。如果負載參數較高,極易出現線路故障問題。一些車主使用電子裝置會增加車輛線路運行的負擔量,形成潛在的電路風險。在運檢實踐中,運維人員需規(guī)范使用電氣診斷技術,全面測定電池各處的故障問題。檢修期間,需使用故障測定儀器檢查線路,判斷ABS狀態(tài)。如果在車輛運行期間,ABS發(fā)出警告信號,判斷此電路程序存在故障問題。此時,運維人員可使用數字儀表,測定DLC3位置的電壓參數。利用報警信號的具體表現,給出故障碼參數,以此消除故障。
5 車輛底盤檢測與運維
5.1 底盤故障表現
a.部分車主選擇鋼制底護板,裝在車輛上。在長時間使用的情況下,并未及時給出運檢措施,致使出現螺絲松動問題,極易增加鋼制底護板掉落的風險。
b.變速設備出現跳擋現象時,會增加行車風險。產生跳擋問題,主要是軸承磨損形成的結構變形問題。如果未能給出有效運維處理,極易降低車輛齒輪嚙合效果,形成變速裝置跳檔問題。
c.車輛掛擋失效。車輛掛擋有故障時,主要是拔叉軸結構改變,在車輛遇見路障時,無法準確進行換擋、改變車速,增加了行車風險。拔叉軸結構變化,是指車輛運行期間,互鎖裝置的結構有所改變,引起車輛變速裝置出現異常,有礙于同步器運行。
d.方向盤故障。當車輛方向盤出現角度偏移問題時,將會降低車輛行駛的平穩(wěn)性。運維人員可采取“外傾角調整”“擺正前輪位置”等措施,以此校6rU04wgy0NGDTnRQSkrbuQ==準方向盤角度,消除故障。
5.2 圖形檢測技術
圖1為車輛底盤情況的技術流程圖。圖2為測定的SUV車底影像的反饋圖,其中圖像檢測分辨率設計為700 cm×340 cm。
使用車輛底盤檢測方法,以圖形檢測技術為基礎,建立車輛底盤立體模型。比如,在計算機平臺中,使用圖形檢測技術,用于獲取SUV、面包車兩種車型的底盤影像。影像分辨率共有兩個方案:a方案是1 300×340;b方案是700×340。表3為兩個分辨率方案、兩種車型的底盤圖像獲取、故障排查用時情況。
由表3發(fā)現:b方案分辨率的底盤影像與真實情況更為貼合,且分辨率較低,能夠快速獲取底盤影像,有效縮短故障排查用時。
5.3 底盤維修技術
車輛運維期間,需有效清除底盤表面的雜物,定期抽檢車輛各組件的性能,排除零件脫落、構件磨損等質量問題。要重點檢查變速器,如若變速裝置內部的液壓油,表現為棕黃色,說明液壓油處于變質狀態(tài),應更換液壓油。要檢查制動設備的彈性裝置,如果出現性能問題,可能會出現制動設備拉索無序、彈簧松散等問題,致使制動器失效。為此,在檢修期間,需保證制動器周邊各組件連接的穩(wěn)定性,防止出現制動器故障。
6 結語
在國內車輛產業(yè)發(fā)展視域下,車輛檢測、車輛運維的各項技術獲得了有效利用。車主、車輛管理者需加強運檢技術利用,及時排查用車風險。需要借助圖像檢測、電子檢測等先進技術,全面簡化車輛檢修流程,以此顯著提高車輛運檢能效。
參考文獻:
[1]劉摞.現代汽車維修特征及維修技術應用[J].現代工業(yè)經濟和信息化,2022,12(11):153-155.
[2]張情.基于電子診斷的現代汽車維修技術[J].汽車與新動力,2022,5(3):79-81.
[3]趙亮.現代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分析[J].內燃機與配件,2022(1):149-151.
作者簡介:
劉小娟,女,1987年生,講師,研究方向為機械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