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菲?楊璐禎
也許每個人都聽過藏紅花的名號,可是你知道嗎:藏紅花的名字中雖然帶著一個“藏”字,但它的原產(chǎn)地卻并非雪域高原。話不多說,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味藥。
一、藏紅花的起源
藏紅花之得名頗有些“喧賓奪主”的意思。藏紅花又名西紅花和番紅花:“西”,指“來自西域”;“番”,則指“來自番外”;至于“藏”,指該物“經(jīng)西藏傳入”。
藏紅花源起波斯,大抵位于現(xiàn)在的伊朗及附近區(qū)域。時至今日,伊朗仍是名副其實的“藏紅花國度”。關于藏紅花傳入中國的時間,眾說紛紜,但可以肯定的是,新中國成立以后,藏紅花就已經(jīng)成功地引種了。隨著種植技術的進步,目前我國已經(jīng)形成了三大藏紅花生產(chǎn)基地,一是北京,二是浙江,三是云南,其中以云南出產(chǎn)的藏紅花質量最好。
二、“紅色黃金”之得名
物以稀為貴,這點對于藏紅花也非常適用—藏紅花之所以珍貴,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它的產(chǎn)量很少;而產(chǎn)量少,是因為獲取困難。
首先,藏紅花的花柱為單柱三柱頭,不能機械化采收,只能人工剝皮。過程中,一根根細細的花莖被摘下,對齊,綁縛,然后是干燥,脫水。而且,藏紅花在陽光下開花之后,顏色會變淡,品質也會變差,所以花農們必須在太陽升起之前就開始采摘,與時間賽跑,與朝陽賽跑—這無疑進一步增加了收獲的難度。
用數(shù)據(jù)來說話,平均每20萬朵花中只有1公斤的藏紅花可以采摘;同時,一旦脫水,藏紅花的重量就會變得非常輕,平均每200朵花只有1 g。更有甚者,如果想要拿到特級藏紅花,就需要把花柱下面的黃色部分切掉,只留下上面顏色最深的那部分。正因為如此,藏紅花價格極高—每克約100元人民幣,被稱為“紅色黃金”。
三、藏紅花的功效
藏紅花味甘,性平,歸心、肝經(jīng),具有鎮(zhèn)靜、化痰、解痙之功效,用于發(fā)熱、胃痛、麻疹、黃疸、肝脾腫大、月經(jīng)不調等。
除此之外,藏紅花還是一種很好的補品,能活血化瘀,對女性經(jīng)期綜合征有很好的緩解作用,對黃斑變性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對阿爾茨海默病有很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說起“功效”,藏紅花還需與另一種中藥—紅花相區(qū)分。二者雖只有一字之差,但完全不同。一句話概括:相比紅花,藏紅花活血化瘀、疏通經(jīng)絡的功效更強大,同時還具有涼血解毒的功效。
四、藏紅花的食用
由上可知,藏紅花是一種藥食同源的中藥,既可以作為藥用,也可以用來食用。如要食用,可以用來做菜,也可以用來煲湯,甚至可以直接泡水當茶喝。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幾種常見的食用方法。
1.藏紅花茶
取藏紅花5~10根,用80℃左右的開水沖泡,靜置數(shù)分鐘后飲用;續(xù)杯3~4次后,連同花絲一起服下。該方法簡便、易操作,日常保健常用。
2.藏紅花酒
取熟地500 g、當歸250 g、藏紅花25 g、枸杞子250 g、佛手25 g、桂圓肉250 g、松仁250 g、茯神100 g、陳皮500 g、白酒5斤,共同浸泡,一月后飲用;每日2次,每次50 mL,飯后飲用。功效補腎生精、健脾益氣、養(yǎng)血活絡,主治腎虛血虧、頭暈腰疼、食少神疲、失眠、月經(jīng)不調等。
3.藏紅花粥
取大米100 g、藏紅花10~20根,加入適量的水煮成粥服用,每天1次。適用于外傷疼痛、慢性肝炎、冠心病、心絞痛、中風后遺癥。
4.藏紅花雞湯
取雞肉500 g,藏紅花3 g,枸杞、姜片、食鹽適量。將雞肉切成大塊,放入水中焯熟撈出;過冷水,洗去浮沫。將處理好的雞肉放入燉鍋中,加入藏紅花、枸杞、姜片,倒入適量清水,先以大火煮開,再用小火慢燉約2小時。出鍋前,加入食鹽即可。藏紅花雞湯具有活血化瘀、涼血美容、解郁安神等功效,適合瘀血痛經(jīng)、心神不寧、神經(jīng)衰弱等人群食用。
五、藏紅花的真?zhèn)伪鎰e
(1)水試法:取2~3根樣品花絲,放入水中,觀察顏色變化—如果花絲呈現(xiàn)金黃色,就是真的;如果花絲呈現(xiàn)紅色,就是假的。
(2)擦拭法:取1根花絲,沾上適量的水,在白紙上用力搓揉—若有金色斑點,為真;若有紅色斑點,為假。
相關鏈接:干紅花和濕紅花
藏紅花按加工方法不同可分為干紅花和濕紅花。干紅花是由新鮮藏紅花直接烘干或晾干得到的,濕紅花則是在加工過程中添加輔料得到的。藏紅花極易吸收水分,貯藏過程中應注意防潮、防蟲、防曬,并應采用真空貯藏,存放于冰箱的冷凍區(qū)或冷藏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