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濤,林青霞,董曉華,石小濤
(三峽大學水利與環(huán)境學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迅猛發(fā)展,混合式教學研究與實踐已取得長足發(fā)展[1-2]。混合式教學是現(xiàn)代線上教學與傳統(tǒng)線下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已成為高校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體現(xiàn)了向“以學生為中心”教學范式的轉變,是我國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趨勢[3-4]。目前國內各高校加大了對混合式教學研究的力度,倡導利用先進的教育教學技術實現(xiàn)混合式教學[5]?;旌鲜浇虒W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而且還能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最終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綜合素質[6]。
工程水文學是水利水電工程專業(yè)的重要專業(yè)基礎課程,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該課程主要培養(yǎng)學生認識水文現(xiàn)象的一般規(guī)律,掌握水文基本原理和水文分析計算的基本方法。當前,工程水文學課程面臨內容多而課時偏少,課程難度較大,學生學習效果不理想等問題。還有,由于受課時限制,教學方式一直以課堂講授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知識,難以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不高。為此,本文從混合式教學改革的現(xiàn)實需求出發(fā),結合工程水文學課程的教學現(xiàn)狀以及存在的問題,依托互聯(lián)網和現(xiàn)代信息技術,以翻轉課堂理念為指導,充分利用慕課(MOOC)、學堂在線、智慧樹等線上資源,借助QQ、微信、雨課堂等網絡平臺,提出了工程水文學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從教學準備、課前學習、課堂學習、課后實踐和教學評價五個主要環(huán)節(jié)進行教學模式優(yōu)化設計,優(yōu)化組合線上線下教學資源和教學課時,設計混合式的教學改革方案。課前學生利用網絡教學平臺或移動終端接受學習任務,隨時隨地自由學習,課上通過檢測、糾錯、展示交流、協(xié)作探究等方式吸收內化知識,課后應用平臺和學習群進一步拓展鞏固知識,最終實現(xiàn)課外學習知識,課上內化知識,課后升華知識的目標,實現(xiàn)線上教學與線下課堂教學的融合,培養(yǎng)學生利用工程水文學知識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為了探究工程水文學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踐效果,研究組對受教于該門課程的學生開展問卷調查,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建議,以期為高?;旌鲜秸n程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為了了解“工程水文學”課程混合式教學的實踐效果,研究組利用問卷星平臺,通過問卷形式對2022 年春季學期所教班級的107 名學生進行了調查,問卷采用匿名形式,鼓勵學生填寫真實感受。實際有97 名學生參與答題,回收調查問卷樣本97 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0.65%。調查問卷設計了單選、多選及開放式問題。
本研究利用Excel 軟件對樣本數(shù)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探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實踐效果和存在的問題。
1.2.1 對混合式教學的認知及需求
表1 給出了學生對混合式教學的認知及需求的問卷調查結果。調查結果顯示,絕大部分學生(93.81%)知道混合式教學,其中79.38%的學生認為有必要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有55.67%的學生表示喜歡這種教學模式。結果表明,大部分學生對混合式教學有所了解,并受到學生的普遍認可。
表1 學生對混合式教學的認知及需求的調查(單選)
1.2.2 混合式教學的優(yōu)勢
表2 為學生對混合式教學優(yōu)勢的問卷調查結果。結果顯示,有62.89%的學生認為混合式教學提高了他們的自學能力,認為增加了他們的學習主動性的學生占比達到了59.79%。同時,還有44.33%學生認為增加了課堂互動環(huán)節(jié)。另外,認為混合式教學效果優(yōu)于傳統(tǒng)教學的學生占比僅為37.11%,這說明大部分學生認同混合式教學對提高個人自學能力和發(fā)揮自身主觀能動性的促進作用,但混合式教學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學生對其理念的認識尚不夠深入,還不能充分適應這種新的教學模式,亟須提高學生參與混合式教學的廣度和深度。
表2 學生對混合式教學優(yōu)勢的認知(多選)
1.2.3 混合式教學的認可度調查
為了進一步了解混合式教學對學習效果的影響,本研究調查了學生對混合式教學效果的認可度,結果如圖1 和圖2 所示。結果表明75.26%的學生認為混合式教學比傳統(tǒng)教學效果要好,其中認為基本有效和有效的學生分別占到53.61%和21.65%,僅有24.74%的學生認為混合式教學效果不大。還有73.2%的學生認為混合式教學對學習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其中認為比較有幫助和很有幫助的學生分別占到43.3%和29.9%,僅有5.15%的學生認為混合式教學對學習沒有幫助。由此可見,大部分學生對混合式教學的效果以及對學習的促進作用持積極認同的態(tài)度。
圖1 混合式教學的效果
圖2 混合式教學對學習的幫助
1.2.4 線上線下學時與內容安排
為提升混合式教學效果,合理安排線上與線下學時,調查了學生對線上課堂練習成績占比和線上線下學時安排的訴求,結果見圖3 和圖4。調查結果顯示,62.89%的學生認為線上練習成績占期末總評成績的比例不宜超過20%,建議占比30%和超過30%的學生分別有23.71%和13.4%。另外,88.66%的學生認為線上自主學習的學時不應超過線下課堂教學課時,其中47.42%的學生認為線上學時應控制在線下教學課時的1/3,僅有11.34%的學生認為線上學時應該高于線下課堂教學課時。
圖3 線上課堂練習成績占期末總評成績的百分比
圖4 線上線下學時比例
同時,我們還對學生喜歡的線上與線下具體教學活動形式進行了調查,結果見表3。調查結果表明,超過50%的學生喜歡的線上教學形式包括慕課視頻觀看和線上課堂練習,這也說明了線上視頻資源可以反復觀看,適合學生自主學習,而線上隨堂測試可以實時檢測學習效果,學生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學習過程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另外,最受學生喜歡的線下教學形式為精講重難點知識和答疑解惑,這反映了混合式教學過程中需要進一步發(fā)揮教師的引領、監(jiān)控和主導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知識,實現(xiàn)最佳學習效果。
表3 學生喜歡的線上與線下教學形式(多選)
1.2.5 混合式教學中遇到的障礙因素
為了弄清在混合式教學中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主要因素以及遇到的實際困難,研究組進一步調查了混合式教學中遇到的障礙因素,結果見表4。調查顯示,學習任務時間緊是影響混合式教學過程中學習效果的主要因素,而自律性差是學生遇到的重要困難。由此來看,教師在混合式教學過程中應進一步優(yōu)化教學設計,通過課前學習資源優(yōu)選、課堂精講精練和課后深化鞏固三個環(huán)節(jié),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并通過個性化和精準化教學達到減輕學生負擔的效果。同時,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教師應強化學習過程管理者和監(jiān)督者的作用,不斷提高學生的自律性和學習效率,從而達到提升混合式教學效果的目的。
表4 混合式教學中遇到的障礙因素(多選)
網絡課程教學資源是學生開展線上自主學習的重要支撐。盡管學生可以使用MOOC、學堂在線、愛課程等現(xiàn)有的共享資源,但是網絡課程普遍存在課程質量不高,教學資源內容結構不合理、課件時間偏長以及平臺交流互動少等問題。如MOOC 平臺開放的工程水文學課程較多,但教學課件與視頻、測試題質量總體不高,難以達成教學目標;還有,現(xiàn)有網絡課程資源與現(xiàn)有教材內容不太匹配,有的章節(jié)資源較多,有的較少。另外,部分線上視頻資源時間過長,缺乏互動交流環(huán)節(jié),無法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影響了混合式教學的質量。
學生是混合式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但由于學生受到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影響,大部分學生已習慣接受性學習,對教師的依賴性比較強,學生的學習理念尚未根本轉變,不愿積極投入混合式教學的線上學習環(huán)節(jié),其學習投入、行為參與等方面缺乏主觀能動性。為此,本次還針對學生課前線上視頻資源的觀看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見圖5。從調查結果來看,僅有25.77%的學生完整觀看了教師提前布置的課程網絡資源,大部分學生(59.79%)沒有完整看完規(guī)定的課程視頻資源,甚至還有14.43%的學生基本不看相關網絡資源。由此可見,課前線上學習方式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說明一些學生在自主學習線上課程資源時,自律性較差,難以堅持自主地線上學習。
圖5 學生觀看線上網絡課程資源情況
線上與線下教學活動的高度融合有利于提高混合式教學的系統(tǒng)性和實效性,但由于受線上優(yōu)質課程資源匱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控力等因素的影響,線上與線下教學活動,如教學場景、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等方面的融合程度偏低,尚未形成相互聯(lián)系、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使得學生線上學習效果難以保障,阻礙了混合式教學質量的提高。
目前,工程水文學課程考核仍以傳統(tǒng)的期末考試結果考核為主(占70%),而線上學習完成度、參與討論、在線練習和作業(yè)以及線下課堂出勤、課堂表現(xiàn)、小組討論等過程考核占比偏少(占30%),使得一些學生將主要精力用于應付期末閉卷考試,而不愿花時間到平臺進行自主學習,這勢必影響學生線上自主學習的主動性以及線下的課堂表現(xiàn),既不利于學生對工程水文學理論和方法的融會貫通,也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
針對混合式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研究組提出以下四個方面的對策。首先,在利用現(xiàn)有網絡教學資源的基礎上,教師應根據工程水文學課程的重難點知識,向學生補充提供相關的文檔、視頻、網頁鏈接、微課、PPT 課件等多種形式的教學資源,以解決現(xiàn)有網絡教學資源不足以及與教材內容不匹配的問題。其次,積極引導學生轉變學習理念,讓學生充分認識自己的學習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線上學習行為習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并幫助學生正確認識混合式教學,使得學生從混合式教學模式中真正受益,讓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和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另外,根據本課程的教學目標,優(yōu)化設計融合線上教學活動,避免線上自主學習與線下教學實踐脫節(jié),增強線上與線下教學活動的銜接緊密性,提升混合式教學的針對性,真正落實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方式的轉變。最后,課程考核方式應強調多元化考核方式,增加對教學過程的常態(tài)化考核,實現(xiàn)從結果考核為主向過程考核為主的轉變,提高課程考核的可信度和公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本文采用問卷調查法分析了工程水文學課程的混合式教學實踐效果,探討了混合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措施。相比傳統(tǒng)課堂教學,混合式教學優(yōu)勢突出,學生認可度較高,有利于將學習的主動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改學生被動接受為學生主動習得、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提升線上網絡課程資源的品質,積極引導學生轉變學習理念,掌握好線上線下學時分配與教學內容的安排,增強線上線下教學活動融合程度,突出多元化考核方式,進一步提高混合式教學效果和課程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