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珍珍,李娟,馬斌,范美玲,王芳,劉青
Robert 子宮是一種罕見的子宮畸形,又稱斜隔子宮,多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的經期腹痛且進行性加重,可繼發(fā)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和盆腔粘連。由于發(fā)病率低,臨床醫(yī)生對該病認識不足,易發(fā)生誤診、漏診。而不恰當的手術可能嚴重影響患者預后,尤其是生育功能?,F(xiàn)回顧性分析1 例Robert 子宮合并腎缺如、肛門閉鎖的患者,通過影像精準評估、宮腹腔鏡聯(lián)合手術以及綜合管理模式獲得了滿意的結局,為臨床規(guī)范診療提供參考。
患者 女,26 歲,因婚后未避孕未孕半年,于2021 年9 月9 日就診于甘肅省婦幼保健院(我院)婦科。平素月經規(guī)律,初潮14 歲,經期5 d,月經周期30 d,量中,色暗紅,偶有痛經,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評分3 分,白帶正常?;颊叱錾鷷r因先天性肛門閉鎖行肛門成形術,15 歲行二次肛門成形術。2021 年9 月9 日經陰道超聲示:宮腔內可見一斜隔,將宮腔分為左右兩部分,左側宮腔呈單角,右側宮腔下段呈盲端,斜隔寬約:下段6 mm、中段11 mm、上段20 mm,左側宮腔子宮內膜厚9 mm,右側宮腔子宮內膜厚9 mm。腹部超聲示:右腎缺如。末次月經2021 年11 月27 日。以子宮畸形、右腎缺如、先天性肛門閉鎖、肛門成形術史于2021年12 月4 日收住我院。
入院后完善相關檢查。婦科檢查示:大小陰唇發(fā)育正常,會陰后聯(lián)合見陳舊性瘢痕,會陰體薄弱,陰道無異常,單宮頸,宮頸光滑,發(fā)育正常,子宮平位,正常大小,活動度好,輕壓痛,雙側附件未捫及異常。三合診示:肛門括約肌及肛提肌完全斷裂,會陰體僅存陰道及直腸黏膜。
2021 年12 月5 日三維超聲示(見圖1):宮腔內可見一斜隔,將宮腔分為左右兩部分,左側宮腔呈單角,右側宮腔下段呈盲端,斜隔寬約11 mm,左側宮腔子宮內膜厚12 mm,右側宮腔子宮內膜厚11 mm,考慮Robert 子宮。2021 年12 月6日盆腔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示(見圖2):子宮發(fā)育畸形,多考慮Robert 子宮,殘角子宮不除外,尾骨缺如,右腎區(qū)未見腎臟顯示,腰4~5 椎間隙水平脊柱右側多發(fā)小囊,多考慮多囊性發(fā)育不良腎。全脊柱平片示:頸椎略側彎并生理曲度稍變直;腰1~4 椎體右側橫突較對側短??;尾椎骨缺如,考慮先天發(fā)育畸形。2021 年12 月5 日查抗苗勒管激素2.48 ng/mL。內分泌五項示:雌二醇72.06 pg/mL,黃體生成素5.7 U/L,卵泡刺激素5.2 U/L,睪酮(熒光法)0.52 ng/dL(升高,1 ng/dL=0.034 7 nmol/L),催乳素56.9 ng/mL(1 ng/mL=0.0455nmol/L)。術后2021 年12 月10 日復查催乳素48.5ng/mL(升高),睪酮(熒光法)0.51 ng/dL(升高)。2021 年12 月10 日垂體MRI 正常。
圖1 三維超聲成像圖
圖2 盆腔MRI 橫截面圖
2021 年12 月9 日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鏡子宮內膜異位病灶消融+宮腔鏡子宮斜隔電切+宮腔置管術。宮腔鏡聯(lián)合腹腔鏡探查見(見圖3):子宮外觀大致正常,宮底部略寬,右側宮角略膨大,子宮表面散在藍紫色結節(jié),直徑1~5 mm 不等,雙側附件外觀正常,盆底腹膜及骶韌帶散在藍紫色結節(jié),直徑1~3 mm。宮腔鏡檢查見(見圖4):子宮腔右側見斜隔,左側輸卵管開口可見。超聲監(jiān)測下宮腔鏡見:宮腔內可見一斜隔,阻斷左側宮腔與右側宮角,針狀電極自宮底部向9 點方向電切斜隔(見圖5),寬約2 cm,達隔后腔,見內膜組織,見右側輸卵管開口,環(huán)狀電極依次電切斜隔(見圖6),貫通兩側宮腔,宮腔形態(tài)大致恢復正常,宮腔置入球囊,注水7 mL。人工周期治療:戊酸雌二醇2 mg 每日口服1 次,連續(xù)21 d,第12天加服黃體酮膠囊200 mg,每日1 次,連續(xù)10 d。2021 年12月13 日出院,12 月16 日取出宮腔置管,B 超監(jiān)測下放置金屬宮內節(jié)育器。
圖3 腹腔鏡術中所見
圖4 宮腔鏡見單角子宮
圖5 宮腔鏡針狀電極電切子宮斜隔
圖6 環(huán)狀電切切除斜隔組織
2022 年2 月17 日復查,宮腔鏡檢查示:宮底略內凸,右側宮角處見一粘連帶(見圖7),經宮腔鏡下冷刀剪開粘連帶,恢復宮腔正常形態(tài)(見圖8)。B 超監(jiān)測下再次宮內放置宮型金屬宮內節(jié)育器一枚。2022 年4 月14 日復查三維超聲示:宮腔形態(tài)正常。2022 年6 月22 日宮腔鏡檢查示宮腔形態(tài)正常,取出宮內節(jié)育器。于2023 年3 月妊娠,隨訪至孕29 周,定期產檢正常。
圖7 術后3 個月復查可見宮腔膜性粘連
圖8 宮腔粘連分離術后
子宮和陰道發(fā)育異常的發(fā)生率約為7%[1]。Robert 子宮即不對稱性阻塞型完全性縱隔子宮,是1970 年由法國醫(yī)生Robert[2]首次報道而命名。Robert子宮是一種梗阻性子宮發(fā)育異常,臨床罕見,多為個案報道。其在歐洲人類生殖和胚胎學學會-歐洲婦科內窺鏡學會分類系統(tǒng)中的分類為U2bC3V0[3],美國生殖醫(yī)學協(xié)會分類為Vb[4]。
Robert 子宮的基本解剖學特點為非對稱的子宮分隔伴部分宮腔內經血潴留[5]。子宮分隔從宮底至宮頸內口上方,偏于宮腔一側,將該側宮腔完全封閉,使之成為與對側宮腔及陰道不相通的盲腔;盲腔與該側輸卵管相通。通常子宮外輪廓基本正常[4]。
2.1 Robert 子宮的形成及特征目前,Robert 子宮的形成有兩種假說:一種假說認為,由于兩側副中腎管上段融合不全,宮腔內形成中隔,一側宮腔與宮頸管和陰道相通,對側宮腔不與宮頸管和陰道相通;另一種假說認為,由于兩側副中腎管融合不全,一側發(fā)育形成宮體和宮頸,與陰道相通,另一側發(fā)育過程中只留有宮體,宮頸萎縮、閉鎖,不與陰道相通。
Musset 等[6]概括Robert 子宮的特征為:①原發(fā)性痛經;②腹腔鏡檢查子宮外觀與子宮造影所顯示的單角子宮外觀表現(xiàn)不同;③不伴泌尿系統(tǒng)畸形。但本例患者右側盲腔合并右腎缺如、先天性肛門閉鎖、尾椎骨缺如,與上述特征有所不同。Yang 等[7]也報道了1 例Robert 子宮合并同側腎缺如的病例。子宮是由苗勒管發(fā)育形成的,經過雙側融合、縱隔吸收,始于胚胎第6 周,至第20 周發(fā)育完全。在胚胎發(fā)育的不同時期可出現(xiàn)不同類型的畸形。
2.2 診斷與鑒別診斷Robert 子宮的主要臨床特征包括:①盲腔內大量積血,常伴急性盆腔痛;②無功能盲腔不伴積血,可致復發(fā)性流產;③盲腔內少量積血[8]。通常由于盲腔阻塞經血流出、經血逆流入腹腔,導致出現(xiàn)痛經、子宮積血和子宮內膜異位癥而就診[9],可導致復發(fā)性流產、早產、胎兒畸形和不孕癥[10]。
臨床上腹痛常見的病因是子宮內膜異位癥和輸卵管炎。超聲可見兩個宮腔,需要與雙角子宮、雙子宮、子宮縱隔和殘角子宮相鑒別。因此,術前明確診斷困難。Kisu 等[11]報道1 例誤診為殘角子宮的病例,行腹腔鏡盲腔子宮及同側輸卵管切除后,雖然可使痛經癥狀緩解,并防止盲腔部位異位妊娠、破裂,但是可能造成子宮肌層缺損及妊娠期子宮破裂。Dunphy 等[12]報道了1 例40 歲經產婦斜隔后子宮妊娠的病例,表現(xiàn)為妊娠期急性腹痛。
本例患者通過三維超聲成像明確診斷。有文獻報道,三維超聲成像技術可以多層次、多角度地觀察子宮外形及內部結構,特別是子宮冠狀位,可以清晰地顯示子宮外部輪廓、宮底狀態(tài)、宮腔內斜隔的形態(tài)及起止點,圖像能整體、直觀、準確地反映出子宮情況,無創(chuàng)、診斷敏感度高、重復性好[7-8,13]。其被認為是先天性子宮異常診斷和分類的準確方法[14],可作為首選檢查方法[15],但需要經驗豐富的超聲科醫(yī)生識別、明確診斷。對于未成年少女可行經肛門三維超聲檢查[15]。
MRI 是充分觀察子宮異常程度和相關并發(fā)癥的首選方式[16]。其冠狀面圖像提供了精確的解剖細節(jié)、可視化的子宮輪廓及子宮、附件情況[16-17],盲腔內積血在TW1 和壓脂圖像上表現(xiàn)為明亮,而在TW2 圖像上為陰影效應。本例患者合并泌尿系統(tǒng)、肛腸、脊柱等多種畸形,術前MRI 檢查有助于明確子宮畸形的類型、合并其他器官畸形的情況,避免手術并發(fā)癥發(fā)生。同時,該檢查可作為基層醫(yī)療機構會診、多學科診療的依據。
2.3 手術途徑及手術技巧手術是治療Robert 子宮的唯一有效方法[18]。手術方式有宮腔鏡子宮斜隔切開術[18-19]、腹腔鏡子宮融合術[20]和開腹手術[12]。術中可采用腹腔鏡監(jiān)測[18-19]和超聲監(jiān)測。Ludwin 等[8]報道采用經直腸超聲引導下宮腔鏡治療Robert 子宮畸形。借助腹腔鏡可在直視下觀察子宮的外形特征,便于與雙角子宮、殘角子宮鑒別,同期診治腹腔內病變、防止漏診[18-19]。
本例患者術中行腹腔鏡探查,子宮外觀大致正常、宮底部略寬,右側宮角略膨大,同時行子宮內膜異位病灶消融。宮腔鏡電切術中采用經腹部超聲監(jiān)測,直觀顯示電刀與盲腔的關系,宮腔鏡置入通暢側宮腔,針狀電極于斜隔中間部分、垂直于子宮內斜隔開始電切,見積血后擴大創(chuàng)面。上至宮底部,與宮角平齊。環(huán)狀電極切除過多的斜隔肌層。結合術前三維超聲所見,選擇從中段切割隔板,隔后腔相對寬敞,可降低損傷子宮肌壁的風險。宮腔置入球囊有助于引流宮腔積血,1 周后取出放置金屬宮內節(jié)育器可預防復發(fā)。術后應用宮腔鏡檢查判斷手術療效,直觀了解宮腔形態(tài)。
綜上,Robert 子宮是子宮阻塞型畸形,臨床少見。術前可通過三維超聲成像、MRI 檢查提供子宮內、外形態(tài)信息;術中采用腹腔鏡檢查聯(lián)合宮腔鏡子宮斜隔電切術精準診斷、治療,采用經腹部超聲監(jiān)測,直觀顯示電刀與盲腔的關系,選擇從中段切割隔板,隔后腔相對寬敞,可降低損傷子宮肌壁的風險。術后通過屏障法預防復發(fā),手術療效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