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云生 方翔 張彬彬 常琦 王念玲
1)河南省胸科醫(yī)院(鄭州大學附屬胸科醫(yī)院) 胸外科 鄭州 450000;2)河南省實驗中學 鄭州 450000
重癥肺炎是由快速進展的肺組織炎癥惡化形成的(包括肺泡、肺間質(zhì)和細支氣管)。依據(jù)獲得環(huán)境不同,分為社區(qū)獲得性重癥肺炎、醫(yī)院獲得性重癥肺炎,以及呼吸機相關性重癥肺炎[1-2]。肺癌的發(fā)病率居所有惡性腫瘤的首位,其中65歲以上的患者占50%[3]。手術是早期肺癌的標準治療方案,通??蛇_到治愈效果[4]。但老年患者大多合并多種基礎疾病,加之抵抗力弱,術后易出現(xiàn)肺部并發(fā)癥,甚至進展為重癥肺炎,治療困難,致死率高。本研究分析老年肺癌根治術后患者發(fā)生重癥肺炎的危險因素,為臨床防治提供參考。
1.1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16-01—2021-06在我院行肺癌根治術的1 525例老年患者的臨床資料,年齡>65歲。所有患者均按中華醫(y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2019版)中的診斷標準入組[5]。
1.2方法選取肺癌根治術后發(fā)生重癥肺炎的35例老年患者為發(fā)生組,按照1∶1的比例選取同期術后未發(fā)生重癥肺炎的35例老年患者為未發(fā)生組。收集患者的臨床資料和痰培養(yǎng)結果,探討術后發(fā)生重癥肺炎的危險因素。
2.1一般資料1 525例患者中,35例患者術后進展為重癥肺炎,發(fā)病率為2.3%。其中,男22例(62.9%),女13例(37.1%),男女比例為1.7∶1;平均年齡74.5歲(范圍:65~87歲)。行胸腔鏡肺癌根治術16例(45.7%)、開胸肺癌根治術19例(54.3%),死亡13例,病死率為37.1%。
2.2重癥肺炎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咳嗽22例(62.9%),意識障礙或定向力障礙14例(40.0%),呼吸頻率≥28次/min 26例(74.3%),PaO2/FiO2≤250 mmHg 27例(77.1%),白細胞<4×109/L 9例(25.7%),血小板<100×109/L 8例(22.9%),低血壓 12例(34.3%),并發(fā)呼吸衰竭 21例(60.0%),并發(fā)腎衰竭 10例(28.6%)。
2.3重癥肺炎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共培養(yǎng)出病原菌42株。其中,革蘭氏陰性菌32株(76.2%),發(fā)病率依次為銅綠假單胞菌26.2%、鮑曼不動桿菌21.4%、肺炎克雷伯菌16.7%和大腸桿菌11.9%。革蘭氏陽性菌7株(16.7%),發(fā)病率依次為金黃色葡萄球菌9.5%、表皮葡萄球菌4.8%和肺炎鏈球菌2.4%。真菌3株(7.1%)中,發(fā)病率依次為白色念珠菌4.8%、假絲酵母菌2.3%。
2.4危險因素分析2組患者的年齡>70歲、心肺疾病史、吸煙史、開胸手術、機械通氣及手術時間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將上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上述因素均為發(fā)生重癥肺炎的獨立危險因素,見表2。
表1 2組患者的臨床資料比較
表2 老年肺癌患者術后進展為重癥肺炎的多因素分析
重癥肺炎進展迅速,可致多臟器功能急性障礙,病死率高,預后差[6-7]。分析老年肺癌患者術后發(fā)生重癥肺炎的危險因素,制定綜合全面的術前評估和治療策略,采取有效的圍手術期管理措施,對改善患者的預后效果有重要臨床價值。
本研究發(fā)現(xiàn),男性患者的發(fā)病率明顯高于女性,與男性患者吸煙及心肺疾病比例較高有關[8]。術后痰培養(yǎng)結果顯示,患者以感染革蘭氏陰性菌為主,其次為革蘭氏陽性菌和真菌,各類菌株均有較高的耐藥性,需依據(jù)藥敏結果制定有效的抗感染方案[9-10]。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70歲、心肺疾病史、吸煙史、開胸手術、機械通氣及手術時間均為老年肺癌患者術后發(fā)生重癥肺炎的危險因素。隨著年齡增長,患者免疫力減退,手術耐受性差,可增加呼吸道感染概率[11]。吸煙可致呼吸道上皮黏膜細胞受損、鱗狀上皮化生、纖毛運動能力減弱、加重呼吸道反應,引起炎癥細胞浸潤[12]。心肺疾病史是老年肺癌根治術后患者發(fā)生重癥肺炎和死亡的重要危險因素[13],如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狹窄,術中及術后氧耗增加,易引起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呼吸道黏液-纖毛排送系統(tǒng)受損,黏膜下腺體增生肥大,淋巴細胞及漿細胞浸潤,黏液分泌增多,管壁充血水腫,平滑肌斷裂、萎縮,有效肺通氣量減少,易進展為重癥肺炎。開胸手術相較于胸腔鏡手術的創(chuàng)傷大,術后疼痛引起患者氣道分泌物清除能力明顯降低,增加感染風險[14]。手術及機械通氣時間與患者預后呈負相關[15],手術及機械通氣時間延長,說明患者的病情較重,更易進展為呼吸機相關性重癥肺炎。因而術中應細致解剖,規(guī)范施術,術后盡量減少侵入性操作,有效控制感染。
綜上所述,老年肺癌患者術后罹患重癥肺炎的發(fā)病率及病死率高,危險因素涉及術前、術中及術后各個環(huán)節(jié),需各相關科室協(xié)同配合,采取下列防治措施:(1)囑患者術前戒煙,加強心肺功能鍛煉。(2)加強營養(yǎng)支持,提升機體免疫力。(3)選擇創(chuàng)傷小且實用的術式,如采用單孔胸腔鏡手術及肺段切除術,以縮短手術及機械通氣時間。(4)及時清除氣道分泌物和送檢,依據(jù)培養(yǎng)結果及時制定合理有效的抗感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