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韓慧玲(1978~),女,漢族,浙江三門人,浙江省臨海市外國語學校,研究方向:教學評一體化。
摘 要:在初中階段教育中,英語是重要的教學科目之一。但是從實際情況分析,有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面對這樣的情況,為了提高英語教學成果,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的動力便是首要任務。評價作為改變教育的有效方式,過程性評價作為一種新的評價方式,已經逐步進入課堂教學中,那么教師需要運用單元過程性評價,使得學生能夠形成積極的學習興趣。文章以單元評價的實施為根本,闡述了初中英語學習積極性提升的策略。
關鍵詞:單元評價;過程性評價;初中英語;學習積極性
中圖分類號:G6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3)49-0006-04
《義務教學英語課程標準2022版》(以下簡稱《英語課程標準》)課程理念指出“堅持以評促學、以評促教,將評價貫穿英語課程教與學的全過程。能夠樹立正確的英語學習目標,保持學習興趣”。那么初中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為根本,積極運用單元過程性評價。過程性評價是一種科學、多元化并且廣泛存在教育活動中的有效評價方式。根據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教學要求,教師需要在課堂中重視活動教學,促進過程性評價的有序開展,如此不僅能使學生對英語學習具備積極的興趣,同時也能推進初中英語教育教學的改革,從而促進教師專業(yè)能力的提升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明確單元學習的目標,促進評價的實施
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實施單元過程性評價時,教師應當在單元教學中,制訂明確的學習目標,并且確實關注目標達成的結果。這個目標制訂能夠讓學生明白自身在單元課程中應當學習什么、掌握什么、學到哪種程度以及該怎樣去達成目標。此外,精準、明確的單元學習目標,不僅能夠使學生的課程學習更加有針對性與方向,也能夠使學生在學習中逐步形成學習英語的積極動力,從而為單元過程性評價的實施奠定基礎。
例如,在“My name’s Gina.”(人教版七年級上冊Unit 1)的教學中,這是學生進入初中解讀學習英語的第一步,為了使得學生能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教師可以根據單元教學內容,制訂切實的教學目標。本單元的中心話題為“Make ID card”。通過學習“問候(Greet people)”“區(qū)分姓名(English name and Chinese Name)”“自我介紹(Introduce yourself)”“詢問和給出電話號碼(Ask for and give telephone numbers)”等內容達到通過交流溝通獲取所需信息。這一單元學習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其中語言素材富有實用性,學生能夠在學習中逐步形成在情境中恰當運用語言進行表達能力。因此,可以設計如下的學習目標。
1. 運用Practicing, Listen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以及A scene show的方式,能夠學會打招呼和介紹自己詢問他人的姓名,并且能夠運用What’s your/his/her name? My/His/Her name is...的句型。
2. 在課堂中通過參加口語交際活動,能夠詢問他人姓名、查詢電話號碼,明白有關姓名的詞匯并且制作名片。
3. 在學習中,能夠使學生之間相互了解、結交新朋友,使其在輕松、開心的學習氛圍中掌握本課知識。
在制訂單元學習目標之后,教師可以在課堂中結合學生實際情況設計豐富的教學活動,如情景表演、口語交際等,使課堂的學習氛圍變得輕松、愉快,促使學生能夠形成學習英語、探究英語的積極性。單元學習目標的制訂也能夠讓學生的學習更加有方向,使學生具備積極的學習動力,從而為單元過程性評價的實施打好基礎。
二、制訂過程性評價標準,吸引學生注意力
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可以為初中英語課堂單元過程性評價的實施制訂詳細的評價標準。這個標準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為了改變只針對學生知識進行單一評價的情況,那么教師也應當圍繞《英語課程標準》的目標和課程內容制訂多方面、有針對性能夠體現學生英語學習過程的評價標準。這個標準能夠使學生在評價中深入地明晰自己的學習過程,也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得學生對照標準清晰自己的認知,從而優(yōu)化自己的學習過程,形成積極的學習動力。
對過程性評價標準的制定可以從知識學習、能力提升、素質培養(yǎng)三方面開始制定。知識學習是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學習中的思維萌動以及課堂表現。而能力提升是學生所展現出來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造力以及學習動機。素質培養(yǎng)是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整體情況以及對英語知識的運用情況。
以“My name’s Gina.”(人教版七年級上冊Unit 1)的單元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制訂如下的評價標準。
知識學習:是否具有主動學習、主動探究的意識,對本單元知識掌握情況。
能力提升:是否積極參與合作學習活動,能運用英語完整表述。
素質培養(yǎng):是否能探究本課內容在生活實際情境中的運用。
在單元過程性評價標準的制訂過程中,教師要側重于對學生能力的評價,注重評價學生是否有主動、合作、探究的意識,同樣這也關乎著是否能夠提升學生學習信心、學習興趣、學習動力的重要因素。此外,根據《英語課程標準》的教學要求,過程性評價也可以采用分等級制和語言評價結合的方式呈現,避免因為單一的分數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選用中肯、簡練、有針對性的評價語言,使得學生能夠準確了解自己的表現,明確后續(xù)英語學習的方向。
三、設計過程性評價內容,激活學生的思維
評價內容既是單元過程性評價實施的關鍵,也是提升學生學習動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根據《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在確定評價內容時,可以從日常學習記錄和不定期任務記錄兩方面開始。
日常學習記錄,可以包括學生的作業(yè)完成情況、課堂測驗情況、課外閱讀情況、課內朗讀情況、學習任務完成情況,聽力測試情況等,日常學習記錄是使學生了解自己實際情況,并且制訂學習目標,促進學生提升的一種機制。
不定期的任務記錄,是教師在教學中通過教學活動、課堂表演、學科競賽等的開展,學生可以個人或者小組為單位參加,教師則需要對學生的參與情況進行詳細記錄,然后進行準確評定。
例如,在“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人教版八年級上冊Unit 8)一單元的教學之后,單元過程性評價的內容可以制訂為日常學習記錄和不定期任務記錄。
對日常學習記錄和不定期任務記錄這兩種評價標準,教師可以一式兩份,一份學生保存,一份教師自己保存。這種方式既能夠發(fā)揮學生在課堂評價中的主體性,也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動力。同時過程性評價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從自己的角度逐步通過對評價標準的填寫,了解單元教學的情況和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學生可以從自己單元學習的實際入手,填寫表格,既能夠使學生感受到英語知識學習、英語活動參與的快樂,也能夠促使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從而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提高單元教學的效果。
四、發(fā)展多元化評價主體,提升學生積極性
多元化評價主體是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激情的關鍵。在傳統的教學中評價方式比較單一,評價主體也多為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兩種,教師也只是按照學生的成績評判學生學情。隨著《英語課程標準》的逐步落實,發(fā)揮學生的評價主體性、貫徹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已經成為當前學科教學的重要。那么想要切實運用單元過程性評價提升學生學習的動力,教師需要在評價實施中發(fā)展多元化評價主體,使學生能夠在評價中闡述自己的真實想法,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此外,多元化的評價主體也能夠使師生之間的溝通更加真實、有效,也能夠使教學評價更加客觀、科學。
例如,在“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人教版八年級下冊Unit 6)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過程性評價的實施過程中,融入不同的評價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從而使得課堂教學氛圍更加活躍,學生學習興趣更加高漲。
在本單元教學完成之后的評價中,教師可將學生作為評價主體,設計“在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的學習中,你掌握了什么?收獲了什么?運用英語闡述自己的學習收獲”的任務,引導學生在任務完成過程中,回顧自己的學習過程,或者也可提出相應的問題,這樣不僅能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也能使得學生對學科學習有積極性。在教學中,教師設計了“講述神話故事”的活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嘗試運用英語講述《西游記》《后羿射日》《女媧補天》等故事,在活動結束之后,就可以開始小組互相評價。學生可以在小組中相互討論、交流自己參與活動的過程以及本組在活動中還有哪些不足,最后再由每個小組說明自己的活動參與結果和存在問題。
此外,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教師也給學生設計了一個單元實踐任務:向家長講述一個神話故事。教師可以通過和家長溝通了解學生此項任務的完成情況。家長是最了解學生生活狀況的人,家長的評價也有著重要作用,既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也能夠使學生在學習中增強自信。單元過程性評價實施過程中,發(fā)展多個評價主體能夠讓評價更有針對性、更加客觀,也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培養(yǎng)英語素養(yǎng)。
五、創(chuàng)新過程性評價方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一)觀察評價
觀察評價是英語教學過程中一種比較理性的評價方式,是教師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對學生觀察分析從而獲得認知的一種方法。觀察評價作為一種隱性評價方式,能夠發(fā)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易表現出來的因素,如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課堂表現等,教師就可以利用知識教授、教學引導、課堂互動等方式實施觀察評價。觀察評價能夠幫助教師獲得來自學生的真實反饋,并且在觀察中教師也能夠真實地了解學生的學情,從而從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入手,優(yōu)化后續(xù)的單元教學設計。
以“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人教版九年級全一冊Unit 2)的教學為例,教師在這一課的教學中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通過教學任務的制訂,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本單元教學重點。
首先,教師在課堂中展示了本課學習任務:
一類任務
1. Vocabulary: the Water Festival, the Lantern Festival, eat out,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have good luck, in the new year。
2. What do you like best about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3. Bill wonders whether they’ll have the sweet rice dumplings again next year.
二類任務
1. 復習已經學過的重難點句型以及技術結構,用已經學過的功能語言討論你所喜歡的節(jié)日。
2. 了解一些西方傳統節(jié)日,掌握和運用賓語從句等的知識點。
3. 了解中華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形成愛我中華的熱情。
其次,在教師發(fā)布學習任務之后,學生跟隨任務都在自主學習、自主探究。那么教師可以在此過程中觀察不同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情況等,遇到自學進度較為緩慢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予幫助和引導。觀察評價能夠讓教師更加精準了解學生的情況,從而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
(二)展示評價
基于提高學生學習動力的單元過程性評價實施,教師可以圍繞單元教學主題設計不同的教學活動,以此檢驗學生對整個單元的學習效果,同時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也能夠使學生形成學習英語、探索英語的積極興趣,從而進一步實現最終的教學目標。
例如,在“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人教版九年級全一冊Unit 5)的教學中,教師在教學中開展了情境活動,由教師展示不同物品,然后詢問“What is this object made of?”再由學生回答。
首先,教師指著學生的課桌,問道:“What is this table made of?”學生回答道:“The table is made of wood.”然后要隨機指定其他物品,學生回答。這個情境活動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熱情,然后為了進一步提升活動效果,教師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繼續(xù)參與活動。學生活動完成之后,在活動評價環(huán)節(jié)教師運用了展示評價的方式。每個小組運用對話形式展示自己的活動成果,小組展示過程中,其他小組在傾聽的同時可以說出自己意見,教師則可以在所有小組展示完成之后,說一說哪些小組的展示較好以及學生存在的語言表述問題,這些都能夠使學生對自己的語言表述能力有一個明確認知。
展示評價相較于傳統、籠統的評價方式,能夠針對單元教學重點和教學活動以及學生的學習表現、知識學習程度給予真實反饋,能夠促使學生在知識學習中、活動參與中積極思考、主動探究,不僅能激發(fā)他們進一步探究和遷移運用知識的能力,也能夠使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英語學習能力,完善自身的英語知識體系。
(三)檔案評價
想要切實提升過程性評價的效果,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那么教師就要使學生能夠重視過程性評價的結果,充分發(fā)揮過程性評價所具有的成長屬性,并且能夠影響終結性評價,那么教師就可以從建立學習檔案和融入學業(yè)成績兩方面開始。
1. 建立學習檔案
英語學習是一個長期過程,教師要堅持建立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成長檔案,可以將日常過程性評價的資料保存下來,也可以采用可量化的過程性評價,讓學生能夠實時了解自己英語能力的成長過程、清楚自身的成長方向,并且量化過程性評價也能夠幫助他們將過程性評價融入學業(yè)成績中。
單元過程性評價記錄單屬于學習檔案的一部分,既能夠讓師生雙方都明晰單元教學的成果,也能清楚自身的成長方向。
2. 學業(yè)成績
學業(yè)成績指的是學生的單元學習測試結果,教師可以在單元教學完成之后,通過課堂測驗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在測驗過程中可以選擇單詞接龍、情景表演以及作文撰寫等多種方式,使得學生能夠在多樣化測驗中明細自己的學情,既能夠調動學生的興趣,也能夠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
在測驗完成之后,教師可以將學習檔案、日常評價融入學業(yè)成績中,通過平均等級分值的測算,使得學生能夠明確自己單元學習的整個過程。并且教師也可以在此時與學生就學業(yè)成績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鼓勵學生,給予他們學習的信心,增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六、結論
綜上所述,基于單元過程性評價下初中生學習積極性的提升,教師首先要明確單元學習目標,促進過程性評價的實施,同時要制訂過程性評價的標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設計過程性評價的內容,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最后要發(fā)展多元化的評價主體,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創(chuàng)新過程性評價的方式,運用觀察評價、展示評價和檔案評價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如此才能夠發(fā)揮過程性評價的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
參考文獻:
[1]劉曉璇.基于深度學習的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中評價活動設計與實施[J].校園英語,2023(1):96-98.
[2]于圣蘭.表現性評價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名師在線,2022(36):31-33.
[3]許淼,董一霖.初中英語單元教學中師生共筑反思性評價的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2,45(11):8-14.
[4]唐小英.“過程性評價”視域下的初中英語線上教學評價機制探索[J].海外英語,2021(18):207-208.
[5]陳潔璇.基于深度學習的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中評價活動設計與實施[J].英語教師,2021,21(22):183-187.
[6]田娟,王海瑞.以激發(fā)學習動力為核心的教學評價改革探索[J].吉林教育,2021(27):39-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