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澤俊
摘 要:在話劇作品中,臺詞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臺詞說得好不好、準不準確直接影響著觀眾對于人物、對于劇情的解讀。而在說臺詞的過程中,重音是不可忽視的重要部分,重音的確定和強調,決定了臺詞是不是正確地表達了本意,也決定了演員說出的臺詞能不能被觀眾準確地捕捉和理解。要說好重音,我們就要研究重音是如何確立的,重音的強調方式又有哪些。經歷了話劇《一個和八個》的演出,我深刻體會到臺詞中的重音處理是多種多樣、變化無窮的,當我們熟練地掌握重音的強調方式,就能使臺詞說得生動鮮活。
關鍵詞:臺詞;重音;強調方式
重音在生活交流中隨處可見,是指一句話中最重要的、最應該強調的詞。正確地使用重音能讓人快速、準確地明白話語的含義。而在戲劇舞臺上,重音是演員語言表現的重要手段,在舞臺上正確地使用重音,準確地表達角色的行動意愿,就能激發(fā)自己和同臺演員的情緒,完成思想的交流,使觀眾正確地領會到人物的思想意圖。
一、舞臺語言的基本表現手段——重音
(一)什么是重音
重音是一句話中最重要的、應該強調的詞。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說:“重音——這就像是食指,指出一個句子或一個語節(jié)中最重要的字眼。被打上重音的那個字包含著潛臺詞的靈魂、內在實質和重要因素?!币粋€句子的重音承載著這個句子的主要意思,是最應該強調的詞。在生活交流中,重音隨處可見。我們所說的話目的明確,態(tài)度鮮明,感情由內而發(fā),因此在生活中我們確立和強調重音,是一件很自然、輕松的事情。而在我們朗讀,或者身處戲劇舞臺時,我們說的臺詞是劇作家敲定的,每個演員說臺詞都是一種基于劇本的二度創(chuàng)作。所以,由于每個人對于劇本的理解和感受不同,如何確立和強調重音,變成了一個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
(二)重音的作用
重音在生活中的作用顯而易見——每個人都想要準確地表達自己話語的含義,在生活中大家很少因為重音不準而讓人產生誤會,甚至連孩子都能“言簡意賅”“直奔主題”。究其原因,正是因為生活中準確地使用重音保證了話語傳遞的清晰度和準確性。但是在舞臺上,如果重音放錯了,或者重音念得不對,就會導致種種問題。同臺的演員就會接收不到刺激,觀眾也會因為重音的不準確而感到疑惑甚至跳戲等。我在話劇作品《一個和八個》中飾演劉寶一角,深刻體會到臺詞中的重音處理對于演員說好臺詞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綜上所述,在舞臺上正確地使用重音,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行動愿望,就能激發(fā)自己和同臺演員的情緒,撥動對方的心弦,增加彼此的信念和真實感,完成思想的交流,從而使觀眾正確地領會到人物的思想意圖。
二、如何確立重音
(一)從臺詞的意圖和作用中找重音
任何一句話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不能孤立地分析每一個句子。必須聯系前后文,仔細研究編劇寫劇本時的創(chuàng)作意圖,分析角色內心實質,以此來確定每一句話的表達意圖是什么,這就是一條豎直的線索,即垂直線。在話劇作品的排練過程中,我們經常要分析劇本、確定重音。大多數時候單獨看一個角色的某句話,并不能馬上理解這句話表達的意思,也就無法確立重音。這個時候,聯系前后文,看看前一場戲講了什么、這一場戲之后又發(fā)生了什么,如此揣摩,重音就被確定下來。例如《一定和八個》第二場戲中,眾人逃出了包圍圈,為了先幫誰解開繩子而爭論不休時,劉寶有這樣一句臺詞:“溜號,我不怪你啦……以前我是恨過你,可現在,現在我不想恨你了。等我手上的繩子松了,我也會給你解開繩子,我不會害你?!边@一段話貌似有很多字詞都是重點,例如“恨”“以前”“現在”“我”“解開繩子”等。這些字詞都表明了劉寶此刻是緊張的、害怕的,迫切地想要解開繩子。但這些詞如果都強調,就會產生過多的重音,語義的主次就不清楚,其本意反而模糊不清。所以我們就要聯系前后文,研究這句臺詞的意圖和作用是什么。第二場戲中,膽小的劉寶被困在八路軍的牢房里無處可逃,鬼子的騎兵正好又在這個時候包圍了八路,根據粗眉毛等人的分析,劉寶知道,此時的他只有死路一條。知道死期臨近之后,求生的欲望被激發(fā)到了極致,劉寶連聲高喊:“我不想死!我不想死!我不想死!”而當生的希望降臨——第三場戲他們終于突破了包圍圈,暫時得以自保,劉寶此刻的最高任務當然是掙脫繩索,立刻逃走。此時,實現這一愿望的阻礙是溜號,因此劉寶這段話的意圖在于勸阻、懇求溜號。而根據第三場戲后文來看,劉寶對溜號其實充滿了恨意,劉寶認為都是因為溜號自己才落得逃兵的下場。所以這段臺詞還有表現劉寶刻意示弱、言不由衷的作用。由此我們確定了這段話的重音應該是:“不怪你”“是”“不想”“不會”。
(二)從對手和對手的反應中找重音
我們說的話,都有明確的對象,都要使自己的語言在對象身上起作用。所以,以自身與對手的角色關系為依據,并從對手的表演反應中找重音。這就是一條橫的線索,即水平線。例如在《一個和八個》第五場戲中,劉寶和粗眉毛有這樣一段對白:
劉 寶 你不去捆他,咱們就得死在這個林子里。
粗眉毛 死就死了吧,我早就走不動了,反正我已經是五十的人了。
劉 寶 可我還小,我才十七歲啊,你們怎么不替我想想……
最后一句臺詞的重音乍一看應該在“小”上。體現劉寶年紀小,脆弱。但根據兩人的角色關系和態(tài)度反應來分析,重音就不應放在“小”上。粗眉毛是精于算計的二當家,但此刻的規(guī)定情境中,他更像是一個失去希望、自怨自艾的老者;而劉寶年少正勁,在這種生死關頭仍不放棄希望,哪怕是要用一種極端的方式,他也要爭取活下去。兩個人角色身份相差懸殊,反應也截然不同。因此,重音落在兩個“我”上更為準確。第一個“我”點出了劉寶和粗眉毛的不同,第二個“我”,是劉寶對粗眉毛提出求生的懇求。
三、重音的強調方式
(一)找到強調的依據
重音的強調方式是多種多樣、變幻無窮的。但是無窮的變化都有一定的依據。我們首先要找到這些依據,然后才能運用聲音的各種變化加以強調。
1.根據視覺形象來強調
用語言表達一個詞的時候,首先要把這個詞所反映的概念弄準確。我們可以從這個字或詞所表現的“形”即視覺形象入手。例如:“長頸鹿很高,貓很矮?!边@里的“高”和“矮”就是表現視覺形象的詞語,通過對這兩種視覺形象的想象,我們很容易把重音強調出來。
2.根據聽覺形象來強調
我們從字或詞的“音”即聽覺形象出發(fā),也能順利地把重音強調出來。例如:“唰”的一聲,飛過一只麻雀;“撲通”一聲,一塊石頭掉到了水里,這里的“唰”和“撲通”都是象聲詞?!班А毙稳萋槿革w過的輕盈、敏捷,所以用短促、輕聲來突出這個重音;“撲通”形容石頭的笨重,所以用低沉的聲音來突出重音。
3.根據內在含義來強調
我們通過對字和詞本身含義的不同理解也會造成重音的強調方式完全不同。例如,杜甫詩篇《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中的名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有人用短促有力的語氣強調這個“臭”字,使人誤解詩人說貴族人家的酒和肉都是發(fā)臭腐爛的。其實不然,這里的“臭”字應該念作“xiu”,是香氣的意思。詩人在嚴冬路上,看到餓殍累累,白骨橫野,而朱門之內卻傳來陣陣酒肉之香,禁不住吟出這悲憤名句來。這兩句意思是貴族人家里飄出酒肉的香味,窮人們卻在街頭因凍餓而死。兩句形成一種強烈的對比、悲嘆。所以“臭”字應當用一種上挑、諷刺的語氣來強調。
(二)運用各種聲音技巧
1.“強”與“弱”的對比
重音是比較而來的,可以通過聲音的強弱對比來突出重音。在一段話或者一句臺詞中,總有一些詞或是互相呼應的,或是互相對稱的,又或是相對存在的,將這些字詞找出來,加以分析,我們就可以找到強調的方式。例如在《一個和八個》第五場劉寶和粗眉毛的對白中有這樣一句詞:“我不知道咋活!我只知道,我不想死!”其中“活”和“死”是重音,顯而易見它們是相對的,把其他的字都簡單地帶過,把“活”和“死”強烈地吶喊出來,來強調突出它們。所以,通過關鍵字詞和其他語句的對比,我們可以找到重音的強調方式。
2.變換音色
為了表達角色的內心愿望,我們會根據臺詞的含義來確定使用什么樣的音色。而當一段臺詞中有連續(xù)的、疊加的、充滿強烈情感的語句出現時,我們會用到變換音色。例如在《一個和八個》第二場戲中,劉寶有這樣一句臺詞:“我不想死!我不想死!我不想死!我還小呢!我還不知道女人是啥滋味呢!”這段話飽含了強烈的情感,一層層疊加,我說臺詞的情緒也是逐漸遞增,但音色上有明顯的變換和區(qū)別。當最后一個“我不想死”說出口時,音色上聽起來是一種粗糙的,甚至有一點因為吶喊而沙啞的感覺。而到了后面強調“小”“啥滋味”的時候就不能再用這樣的音色了。我用了一種青澀的、稚嫩的音色來強調,突出劉寶的委屈、不甘心。所以,當我們用單一的音色無法將重音很好地強調出來時,合理地變換音色,是一種有效的強調重音的方式。
3.利用停頓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說:“有很多方法把主要的字襯托出來,例如,可以把主要的字放在兩個頓歇之間?!边@就說明我們可以利用停頓來強調重音。在生活中當一個信息需要特別強調的時候,我們一般會在說這個字詞之前加上一個停頓。例如,在揭曉成績時,主持人經常會在結果之前停頓片刻——“獲得第一名的是某某某”。其次,為了進一步加強重音,可以把一個語言上的停頓變成心里的停頓。例如在話劇作品《一個和八個》第五場戲中,有這樣一段對白:
粗眉毛 你再好好想想,在這片林子里,是誰在為咱說話,是誰在替咱難受???劉寶,他還為你掉過淚呢!
劉 寶 為我掉過淚,咋啦?
劉寶的這句臺詞意在強調為自己掉淚這件事“沒什么”“并不令人動容”所以重音在“咋啦”。如果把“咋啦”和前面幾個字連在一起就無法明確地突出,所以在這之前用了停頓,而且是語言停頓加上心里停頓。當劉寶得知有人為他著想、心疼他時,他是震驚的,動容的。然而求生的欲望迫使他不能接受這種著想和心疼,他必須打破這種動容。所以“為我掉過淚”說出口后,語言上的停頓加上心里停頓充分表現了他此時此刻的掙扎、痛苦,使得“咋啦”被準確、生動地強調出來。所以,在適當的地方加以停頓,也是重音的一種強調方式。
(三)依靠豐富的內心視像和潛臺詞
如何念重音,要掌握重音的性質。它取決于演員說臺詞時,在思想發(fā)展的邏輯進程中內心視像的鮮明程度和潛臺詞的內容。在《一個和八個》第五場戲中,劉寶面臨兩難的抉擇:就這么懷著不甘心死去?還是違背良心地茍活?他有這樣一句獨白:“我被一根繩子帶到這個林子里來,我可沒想到我會有今天?,F在在林子里,我走不動了,但我不想死在這里?!蔽医o自己設置了這樣一個內心視像:一個黑漆漆、陰森森的老林子,一群孤魂野鬼般的逃犯,前路傳來了烏鴉的慘叫,后方聽到的是槍炮轟鳴。而此刻的我們被一根繩子死死捆住,求生無門。所以在說第一句“我被一根繩子帶到這個林子里來”時我?guī)е环N驚恐的神情,氣息也隨之浮動,仿佛我就身處在那個情境之內;接著我咬著牙,以一種意料之外、憤憤不平的情緒說出“我可沒想到我會有今天”;最后,我掙扎著最后一絲力氣,眼神堅定,目視前方,抱以必死的決心說出“但我不想死在這里”。
四、結語
重音對于我們的語言表達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生活中是如此,在舞臺上更是如此。在演員表現人物情感的時候,合理地運用重音,能使情感表達得更生動、更準確。尋找并確立重音,研究、揣摩重音的強調方式,可以幫助演員把臺詞中的情感正確地表達出來,把劇作家寫作的意圖充分地展現出來,這樣才能使演員說的話變得鮮明、生動,才能創(chuàng)造出更豐滿、更性格化的人物。
(作者單位:江蘇省戲劇學校)
責任編輯 岳瑩 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