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雙月 宮曉虹
DOI:10.3969/j.issn.1673-3851(s).2023.05.003
收稿日期:2023-02-20? 網絡出版日期:2023-07-11網絡出版日期
基金項目: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研究專項課題(20SZK10360002);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升項目(sztsjh-2020-7-9);安徽省2021年思政課教研重點項目(2021szjyxm013)
作者簡介:戴雙月(1998—? ),女,安徽無為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
通信作者:宮曉虹,E-mail:978311858@qq.com
摘? 要:奮斗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在百年歷史征程中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動力。新時代新征程賦予奮斗精神更為豐富的內涵:艱苦奮斗是奮斗精神的基礎,團結奮斗是奮斗精神的核心,持續(xù)奮斗是奮斗精神的關鍵。奮斗精神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精神力量,是培育時代新人的內在要求和應對風險挑戰(zhàn)的精神支柱。培育奮斗精神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堅定奮斗目標,凝聚團結力量、堅定奮斗意志,練就高強本領、堅定奮斗擔當,這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實現黨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奮斗精神;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理論內涵;價值;實踐
中圖分類號:D64;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3851 (2023) 10-0525-06
The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value implication and practical rationale of the spirit of struggle in the new era
DAI? Shuangyue, GONG? Xiaohong
(School of Marxism,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anshan 243002, China)
Abstract: The spirit of struggle is the spiritual power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o promot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its century-long history. The new era and new journey give the spirit of struggle a richer connotation, which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fact that hard struggle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spirit of struggle, unity and struggle are the core of the spirit of struggle, and continuous struggle is the key to the spirit of struggle. The spirit of struggle is the spiritual strength to realize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s for cultivating new talents of the times, and the spiritual pillar to cope with risks and challenges. To cultivate the spirit of struggle,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education in ideals and beliefs, stick to the goal of struggle, gather unity strength, strengthen the will to struggle, cultivate high and strong skills, and firmly struggle and shoulder responsibilitie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ing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and realizing the Party′s second centennial goal.
Key words:spirit of struggle; the new era;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cientific connotation; value; practice
中華民族的奮斗精神是中國人民獨有的標識,貫穿于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征程,是中華民族取得偉大成就不可或缺的力量?!爸袊伯a黨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來,始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終堅持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不懈奮斗,已經走過一百年光輝歷程?!保?]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浴血奮戰(zhàn),百折不撓,創(chuàng)造了偉大成就,奮斗精神始終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奮斗精神,多次在講話中談及奮斗精神。黨的十九大報告中,30次提到“奮斗”;2018年春節(jié)團拜會講話中,22次提到“奮斗”;2022年春節(jié)團拜會講話中,19次提到“奮斗”;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28次提到“奮斗”??梢?,奮斗精神在時代發(fā)展進程中有著重要意義。目前,學者們圍繞奮斗精神,對其形成脈絡、內涵界定、價值淵源、歷史地位、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進行了探討,從奮斗精神的政治向度、理論高度、情感深度和實踐力度四重維度理解奮斗精神的內涵,認為奮斗精神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創(chuàng)造偉大成就的重要秘訣[2],推進“四個偉大”必須保持奮斗精神[3],要大力弘揚偉大奮斗精神[4]。綜合而言,現有研究成果側重于分析奮斗精神的生成邏輯和培育路徑[5],研究對象主要聚焦于高校大學生[6],但對奮斗精神的理論要義、價值意蘊和路徑探析的整體性研究尚待深入。對此,本文從理論、價值、實踐三個維度出發(fā),深入詮釋奮斗精神的科學內涵、價值意蘊和實踐理路,對在全社會弘揚和培育奮斗精神、始終保持奮斗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具有現實意義,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提供精神力量和精神支撐,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凝心聚力。
一、新時代奮斗精神的理論內涵
奮斗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美德,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標識,貫穿于中國共產黨革命、建設、改革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奮斗歷程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奮斗,不同歷史階段的奮斗精神有不同的內涵和表現。進入新時代,奮斗精神的內涵主要體現在艱苦奮斗、團結奮斗、持續(xù)奮斗。
(一)艱苦奮斗是奮斗精神的基礎
艱苦奮斗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本色和優(yōu)良傳統(tǒng),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的歷程中所展現出來的崇高精神品質。中國共產黨是在艱苦奮斗中成長和發(fā)展壯大的,新中國也是依靠艱苦奮斗奠基和成就歷史偉業(yè)的。一路走來,百折不撓、拼搏奮進的艱苦奮斗精神促使中國共產黨在奮斗的歷程中由幼小走向強大,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取得一次又一次勝利,鍛煉出不怕苦、能吃苦,敢于和善于在艱苦環(huán)境中奮斗、創(chuàng)造、開拓的精神品質[7]。艱苦奮斗始終貫穿于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是為了克服我們黨在完成使命任務過程中所呈現出的艱難和困苦。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指出“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8]。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清醒地認識到,中國要富強必須要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奮斗。改革開放時期,鄧小平強調要恢復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發(fā)揚艱苦奮斗的傳統(tǒng)作風。黨的十八大以來,伴隨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物質追求和精神享受的愿望物質和精神追求的不斷提升,新征程上所推崇的艱苦奮斗不僅要延續(xù)中國共產黨人精神,更要繼續(xù)倡導艱苦樸素、克勤克儉的傳統(tǒng)美德和自力更生、自立自強的自主精神。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黨同志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9]26 中國共產黨已走過百年奮斗歷程,立志于實現中華民族千秋偉業(yè),致力于追求人類崇高事業(yè),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最高理想。奮斗精神是艱苦奮斗的基礎精神,在實現共產主義的道路上充滿艱難險阻,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zhàn),黨始終保持著艱苦奮斗的政治本色,英勇斗爭、迎難而上。正是在艱苦奮斗的精神指引下,自信自強,中國共產黨迸發(fā)出強大的精神力量,才能在挫折和困難中越挫越勇、越戰(zhàn)越勝,團結帶領人民走向勝利[10]。奮斗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在生活中追求幸福;然而在追求幸福生活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復雜的難題,這就需要我們秉持著艱苦奮斗的意識和精神,在艱難環(huán)境中克服困難,不畏艱險,攻克艱難。新時代背景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傳承和弘揚奮斗精神,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進的道路上,面對不斷出現的新問題和矛盾新矛盾新挑戰(zhàn),審時度勢,銳意進取,帶領全國人民擼起袖子加油干,風雨無阻向前行。
(二)團結奮斗是奮斗精神的核心
團結奮斗是中國共產黨的典型特質,是黨同人民一道為實現共同目標而團結奮斗的表現,既是黨完成使命任務的一種方法,也是齊心協(xié)力攻克難題的必然要求。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多次提到團結奮斗,提出“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偉業(yè)的必由之路”[9]70。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始終踐行團結奮斗,根據形勢發(fā)展的變化,廣泛凝聚各方力量,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11]。事實證明,唯有團結奮斗、齊心協(xié)力,才能更好地實現歷史偉業(yè)。團結奮斗集中表現為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了實現共同目標而努力奮斗的精神[12]。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在黨領導下的共同奮斗,是確保國家進步和人民事業(yè)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保證,也是黨的凝聚力和引領力來源的重要因素。中華民族全體的團結奮斗,形成了團結統(tǒng)一的集體力量,形成了全國人民和中華兒女大團結聯(lián)合,也是黨發(fā)揮領導核心作用的重要依據保證。黨的領導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齊心協(xié)力的關鍵所在,面對目標,在思想上保持一致,行動上共同努力。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時期,中國共產黨始終帶領人民群眾團結奮斗,凝聚各方力量,緊緊地團結在一起,眾志成城一條心,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新時代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黨始終堅持大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促進共同發(fā)展。在黨的團結奮斗帶領下,完成了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任務,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這是中國共產黨團結中國人民努力奮斗贏得的歷史性勝利,是黨和全體人民齊心協(xié)力、共同奮斗的結果。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的、干出來的、奮斗出來的,這些偉大成果來之不易,是黨同人民一道團結奮斗出來的。只有黨內上下一心,堅持團結奮斗精神,群眾團結一致、齊心協(xié)力,才能更好地發(fā)揮黨的引領模范作用,帶領全體人民奔向更加美好的生活,克服艱難險阻,取得更輝煌的成就。
(三)持續(xù)奮斗是奮斗精神的關鍵
持續(xù)奮斗是中國共產黨的意志品質,是黨立志千秋偉業(yè)不斷發(fā)展的客觀需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從積貧積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發(fā)展繁榮,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頑強拼搏,靠的就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保?3] 奮斗精神是持續(xù)奮斗的精神,面對困難,敢于拼搏,堅強的毅力支撐著我們不斷前進,是黨攻艱克難、解決矛盾的強大精神力量。黨的奮斗精神體現為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的持續(xù)奮斗,持續(xù)推動黨的事業(yè)發(fā)展。持續(xù)奮斗是我們黨實現崇高理想、創(chuàng)造歷史偉業(yè)的密碼,自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到今天取得如此偉大的成就,無數奮斗者揮灑熱血為夢想打拼,書寫新輝煌。這些輝煌成就正是靠一代代人在黨的領導下接力奮斗、持續(xù)創(chuàng)造得來的,是無數革命者挺身而出、前赴后繼的成果。持續(xù)奮斗精神彰顯了廣大奮斗者在黨的引領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實現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的過程中,將遠大理想分為一個個階段性的目標,再根據形勢變動化為具體的近期目標,通過一個個具體目標的實現,不斷向階段性奮斗目標邁進。黨在民族復興道路上持續(xù)奮斗,面對在實現夢想的前行道路上所出現的繁重任務,黨始終帶領人民浴血奮戰(zhàn)、百折不撓、奮發(fā)向上,踔厲奮發(fā)擔使命,勇毅前行向前走未來。當前,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fā)展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需要解決的問題和矛盾比以往更加錯綜復雜,以新的戰(zhàn)略發(fā)展新天地,以新的步伐開拓新局面。在中華民族的發(fā)展過程中,面對突如其來的問題和風險,各行各業(yè)的勞動者都在奮勇前行,不斷超越自身,個人的價值凸現得淋漓盡致,盡顯責任感和勇氣。時代在變,人民勇往直前、不畏困難的勇氣不變;挑戰(zhàn)在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不變。新時代新征程,面對困難與挑戰(zhàn),持續(xù)奮斗、不折不撓、勇毅前行,才能邁過鴻溝,取得勝利,在逐夢路上不斷開創(chuàng)中國發(fā)展的新境界,書寫新時代的光輝篇章。
二、新時代奮斗精神的價值意蘊
習近平總書記說:“奮斗是艱辛的,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沒有艱辛就不是真正的奮斗,我們要勇于在艱苦奮斗中凈化靈魂、磨礪意志、堅定信念?!保?4] 新時代是奮斗出來的,幸福是干出來的,站在新時代的歷史方位,奮斗精神具有重要的價值意義。
(一)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精神力量
精神的力量是強大和無窮的。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戰(zhàn)勝了無數的艱難險阻,歷經風霜雨雪,鍛造出恢宏壯闊的偉大奮斗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之所以歷經百年而風華正茂、飽經磨難而生生不息,就是憑著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強大精神?!保?5]“黨的百年奮斗成功道路是黨領導人民獨立自主探索開辟出來的,馬克思主義的中國篇章是中國共產黨人依靠自身力量實踐出來的”[9]19,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以往偉大社會革命的基礎上實現的。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奮斗精神被賦予了強大的時代力量。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日益走上世界舞臺的時代。奮斗精神秉持著順應中國國情、時代國情,應答時代發(fā)展的呼喚,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提供精神保障和力量支撐。黨帶領人民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踏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趕考之路,黨的奮斗成就奠定了在新征程中不斷取得勝利的根基,奠定了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基礎。一百多年的奮斗歷程極大地推動增強了人們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自信和自強,激勵黨和人民煥發(fā)出前所未有的力量,日益增進自信、自強,以更強有力的奮斗姿態(tài)積極投身于新征程的偉大實踐。偉大的奮斗精神貫穿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時期,歷久彌新、永不過時,是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的不竭動力。奮斗精神作為強大的精神動力,推動中國共產黨帶領全黨全國人民奮勇前進;當今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經歷大發(fā)展大變革大調整,以偉大奮斗精神引領中國在大變局中積極作為、敢于擔當,具有時代必然性。當前,我們正進行著前無古人的事業(yè),我國已全面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奮斗精神對于推動國家和社會發(fā)展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中國在發(fā)展道路上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偉大奮斗精神,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立足于時代潮流,走在時代前列,抓住新一輪的科技革命、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等戰(zhàn)略機遇,在各行各業(y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創(chuàng)造了發(fā)展奇跡。中國堅持獨立發(fā)展道路,在不斷努力奮斗摸索過程中,成功探索出中國式現代化發(fā)展道路,為其他國家提供了豐富經驗并指明了道路。世界是一個共同體,推動世界各國共同發(fā)展,離不開每一個國家的努力。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局勢,中國始終堅持共同發(fā)展,心系人民前途命運,發(fā)揚奮斗精神,為民族復興和人類進步提供精神力量,為發(fā)展中國家和全人類探索現代化道路貢獻更多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開啟中華民族引領新時代發(fā)展的新征程,新時代奮斗精神將繼續(xù)傳承并得到創(chuàng)新發(fā)展。
(二)培育時代新人的內在要求
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不斷地注入新生力量,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持,這股新生力量就是青年力量。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時代的先鋒,作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不僅是建設社會主義的重要力量,而且是國家形象的體現。要塑造奮發(fā)向上的時代青年,需要將奮斗精神作為提升品行修養(yǎng)的外驅力,提高精氣神,成為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青年在成長過程中,要有使命意識、擔當意識,將使命內化于心,將擔當外化于行,成為一名合格的時代新人。奮斗精神在歷史洪流中不斷傳承與弘揚,緊追時代發(fā)展潮流,與時代新人同向同行。今天,社會主義的建設需要時代新人的奮斗,中華民族復興的使命需要一代代時代新人的持續(xù)奮斗,奮斗精神為時代新人的培育注入新的力量源泉。奮斗精神融入青年的意識層面,強化青年的奮斗意愿,培養(yǎng)青年正確的價值取向,為青年提供正確的行為準則。奮斗精神可以外化為時代青年的行為舉措,提升時代青年投入社會實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fā)實踐激情,指引時代青年對美好生活的建構與實現。在切實培育青年奮斗精神的過程中,青年專業(yè)的知識素養(yǎng)和過硬的本領不斷增強,綜合素質不斷提升,這些為培育奮斗精神奠定了堅實基礎。培育青年的奮斗精神,能夠增強青年的實踐能力和精神品質,幫助青年樹立遠大理想、堅定信念、提高自覺奮斗意識。堅韌的信念關乎民族和國家的發(fā)展,是青年前進的動力。奮斗精神嵌于青年理想信念領域中,使得廣大青年堅持奮斗精神,更加堅定自身奮斗的意愿,將“小我”融入“大我”,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3]。奮斗精神引導青年價值取向的發(fā)展,能不斷提高青年素養(yǎng)和道德修養(yǎng),激發(fā)青年對國家和社會的認同,面對不良信息能夠明辨是非,有利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青年把正確的道德認知、道德理念與道德實踐結合起來,不斷提升主觀能動性,激發(fā)青年的創(chuàng)造力。奮斗精神是激發(fā)青年前進的內在力量,青年通過奮斗實踐將精神力量轉化為物質力量,在積極奮斗和主動奮斗中肩負起時代使命,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
(三)應對風險挑戰(zhàn)的精神支柱
中國共產黨歷經百年奮斗,始終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作為使命和擔當。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不畏敵人的圍追堵截,密切聯(lián)系群眾,從農村包圍城市,克服千難萬險,始終發(fā)揚艱苦奮斗的作風,勇往直前,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夢想。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奮斗精神帶領人民獨立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制定并提前實現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初步建立了獨立的完整的工業(yè)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實現了中華民族“站起來”的夢想。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團結奮斗帶領人民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奮勇前進,解決了人民的溫飽問題,達到總體小康水平;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經濟實力躍上新臺階;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同時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16]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上,我們既迎來了重要的發(fā)展機遇,又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zhàn)。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tài)文明以及國際形勢等方面均面臨著各樣復雜的問題,各種重大風險、重大矛盾、重大阻力接踵而至。要破解這些難題,必須始終堅持砥礪前行的奮斗,發(fā)揮奮斗精神的支撐作用,助力我們奮勇前進,解決影響國家和民族發(fā)展的一切阻礙。當前,我國發(fā)展的形勢總體是向好的,全國人民上下一心、斗志昂揚,國家在穩(wěn)定發(fā)展前進。但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發(fā)展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一些風險挑戰(zhàn)。我們越發(fā)展,面臨的挑戰(zhàn)和阻力就會越大,面臨的風險就會越多。我們要在奮斗過程中不斷提高駕馭各種風險挑戰(zhàn)的能力,堅持在防范重大防范風險中磨礪奮斗精神,變阻力為動力,將應對風險挑戰(zhàn)工作做實做好。新征程上,中國人民的前進動力更加強大、奮斗精神更加昂揚,在奮斗精神的鼓舞和指引下,為實現中國夢接續(xù)奮斗,開創(chuàng)新輝煌,譜寫新篇章。
三、新時代奮斗精神的實踐理路
新時代展現新面貌,新征程實現新目標,在奮斗歷程中,沒有局外人。培育奮斗精神的路徑多樣,需要匯聚多方力量。作為新時代人,我們要形成積極的奮斗觀,堅定奮斗目標;在正確目標的引導下,凝聚力量、團結奮斗,堅定奮斗意志;為了實現目標而不斷努力學習,練就高強本領,激發(fā)奮斗自覺和底氣,堅定奮斗擔當,在奮斗實踐中促進奮斗精神的賡續(xù)弘揚。
(一)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堅定奮斗目標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鈣,是培養(yǎng)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理論之基。理想指引前進方向,信念決定事情結果。如果沒有正確的理想信念,就會迷失方向,失去精神支柱,最終走向失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來,始終是有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的黨。這個理想信念,就是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17] 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開展各種教育活動,提高公民素養(yǎng),在教育過程中使人們堅定理想信念,明白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步步奮斗出來的,學會不怕挫折、知難而上,激發(fā)面對困難挑戰(zhàn)的信心和勇氣,增強意志力。新時代弘揚奮斗精神,實現理想,必須要堅持馬克思主義信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以敢于奮斗的姿態(tài)將理想目標變?yōu)楝F實,將個人奮斗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中,始終與黨和國家的發(fā)展目標同向而行。初心和使命是對奮斗目標的體現,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要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我們要時刻愛祖國、愛人民,牢記初心使命;深刻把握規(guī)律大勢,科學認識世情國情,明確奮斗的方向和目標,認真堅守崗位,盡職盡責,不忘奮斗初心,將遠大的理想抱負融入具體實踐活動中去,做到知、信、行統(tǒng)一,做到初心不移、奮斗不息。實現理想的過程是艱難的、曲折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經過長期的努力奮斗過程,因此要鼓勵人們將個人具體的奮斗目標融入到國家發(fā)展的宏大目標中去,不斷磨練意志,為國家發(fā)展做出貢獻。每個人的人生目標和藍圖都存有區(qū)別,理想之路是一步一步腳踏實地走出來的,目標不是輕而易舉即可實現的。我們要煉就意志品質,明確奮斗志向,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過程中,不忘初心,牢記奮斗目標,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二)凝聚團結力量,堅定奮斗意志
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偉業(yè)的重要之路,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是戰(zhàn)勝敵人的強大有力武器。一個時代的進步,需要昂揚的精神面貌;一個國家的富強,需要堅毅的凝聚力量;一個民族的振興,需要有強硬的奮斗意志。團結就是力量,在團結中凝聚奮斗力量,激發(fā)奮斗意志。歷史實踐證明,堅持發(fā)揚團結奮斗力量,是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yè)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團結,把建設國家和實現民族復興的力量緊緊團結在一起。團結奮斗就是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形成磅礴力量。奮斗實踐表明,我們要樹立集體意識和使命擔當精神,以集體意識為中心,以共同利益為前提,學會將“小我”融入“大我”、將個人夢與國家夢結合,主動把個人理想與國家和民族事業(yè)相聯(lián)系,只有把個人成長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才能順利實現個人夢想。目前,我們還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思想認識不到位、創(chuàng)新意識不夠強、工作作風不夠扎實、行為與目標不一致等方面的問題,需要每位中華兒女強化責任意識和使命擔當,將個人奮斗、集體奮斗、民族奮斗統(tǒng)一起來,形成強大的團結合力,打造共同奮斗的社會氛圍,促進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大聯(lián)合[18]。各團體之間要加強合作,培養(yǎng)默契,在實踐中不斷破解難題,面對問題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堅定奮斗意志,引導在實踐活動中提升凝聚力,提高奮斗效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奮斗,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擔當,新時代是在黨的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奮斗、發(fā)揮奮斗精神力量的時代。要堅持黨中央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使黨始終成為風雨來襲時全體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確保擁有團結奮斗的強大政治凝聚力、發(fā)展自信心,集聚起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中國取得如此偉大的成就,是全體中華兒女同心協(xié)力、同心同行、堅定意志、團結奮進的結果,全國人民同心共筑中國夢。
(三)練就高強本領,堅定奮斗擔當
扎實過硬的本領是實現奮斗目標的基礎,要在不斷提升自身素養(yǎng),使得知識、能力、本領過硬的基礎上,強化責任擔當,通過奮斗實干,發(fā)揮奮斗的現實力量。培育奮斗精神需要不斷在實踐中錘煉,通過實踐增強奮斗本領,將理論付諸實踐,進而擁有更多的才能和更強的能力。在學習中提升專業(yè)本領,在工作中提升實踐本領。把學習作為首要任務和重要責任,打牢打實本領,努力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yè)技能,提高科學思維能力,增加奮斗自覺和底氣,讓練就高強本領成為前進的動力。新時代的奮斗者們要始終保持高昂學習的熱情,不斷汲取新知識,更新知識儲備,提高知識素養(yǎng)和專業(yè)技能水平。全社會要搭建好學習平臺,結合學習資源,強化思想學習,扎實理論功底。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問題、解決問題,加強精神洗禮,弘揚和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此外,還要引導增強政治本領;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關注時事政治,了解黨的方針政策,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和政治執(zhí)行力。新時代青年要充分利用時代榜樣的示范力量,強化使命擔當,扎根于基層,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們要賡續(xù)奮斗精神,在實踐中成為有擔當、有責任、有奉獻的時代新人。
四、結? 語
在黨的百年歷史進程中,奮斗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取得偉大成就的重要法寶。沒有偉大奮斗精神的引領,沒有偉大奮斗精神力量的支撐,就不會有今天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蓬勃生機。新時代新征程不斷弘揚和傳承奮斗精神,是汲取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精神密碼;不斷踐行和篤行奮斗精神,是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密碼。新時代新征程不斷賦予奮斗精神更為豐富的內涵和樣態(tài),必須緊跟時代發(fā)展步伐,樹立奮斗目標、堅定奮斗意志、團結奮斗、接續(xù)奮斗,在披荊斬棘中開拓前進,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提供精神力量和精神支撐,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凝心聚力。本文主要從理論、價值、實踐三個角度詮釋了奮斗精神的內涵、價值意蘊和實踐理路,尚不能完整呈現奮斗精神的價值意義和培育路徑。如何紓解奮斗焦慮、將奮斗精神動力轉化為有效的奮斗效能,需要開展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習近平.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N].人民日報,2021-11-17(001).
[2]饒旭鵬,王倩.新時代愛國奮斗精神的傳承與培育[J].思想政治課教學,2020(4):4-7.
[3]陸穎龍.在新時代培養(yǎng)大學生奮斗精神的價值與路徑[J].中國高等教育,2021(23):62-64.
[4]趙興銀.大力弘揚偉大奮斗精神[J].黨建,2023(3):36-37.
[5]馮春,謝曉娟,劉盼盼.新時代奮斗精神的生成邏輯、價值意蘊與實踐理路[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24(4):124-129.
[6]韓璐璐,金昕.新時代大學生奮斗精神現狀與培育對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2(24):32-34.
[7]馬建青,鐘尉今.奮斗: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創(chuàng)造偉大成就的重要秘訣[J].教學與研究,2022(3):16-24.
[8]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8-1439.
[9]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10]陳勇,許穎.新時代新征程奮斗精神的多維詮釋、育人價值與培育進路[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2(12):127-134.
[11]張士海,安瑞龍.中國共產黨歷史主動精神的科學內涵、價值意蘊與弘揚路徑[J].東岳論叢,2022,43(10):5-15.
[12]丁兆梅.堅定歷史自信內在依據的四維審視[J].東岳論叢,2022,43(10):16-23.
[13]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52.
[14]習近平.在2018年春節(jié)團拜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02-15(002).
[15]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J].求是,2021(7):4-17.
[16]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2.
[17]習近平.堅定理想信念補足精神之鈣[J].求是,2021(21):4-15.
[18]項久雨,范海群.新時代堅持和弘揚偉大奮斗精神的邏輯起點、主體力量與實踐推進[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1(9):29-33.
(責任編輯:陳麗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