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祎南
體育是幫助特需學生增強體質、建立友誼與社交關系、提升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學科。小組合作學習旨在通過組織學生之間的合作互動,促進學生學習與個人成長。結合體育學科的特點與特需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將小組合作學習應用于特殊教育體育教學具有一定的重要性。筆者從小組合作學習的概念、應用價值與實施原則入手,結合教學案例,探究小組合作學習應用于特殊教育體育教學的實施路徑,以期為一線特殊教育體育教師開展教學提供思路與方向。
一、小組合作學習概述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概念
小組合作學習是學生在異質小組中互助合作,達成共同的學習目標,并以小組的總體成績?yōu)楠剟钜罁慕虒W策略,其核心思想是學生與同伴合作、互動,共同構建知識體系,理解知識。它強調了學生的主動參與,旨在通過團隊合作提高學習效率。在此過程中,學生之間需要分工合作、互相監(jiān)督、互相支持,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增強學習效果。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價值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通過學生間的合作互動,促進個人的長效發(fā)展。因此,將小組合作學習應用于特殊教育體育教學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第一,小組合作學習有助于激發(fā)特需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體育學習效果。受身心發(fā)展障礙的限制,特需學生在體育學習時面臨著更大的困難,而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在小組合作中,學生之間可以互相幫助、共同解決難題,學生個人能夠收獲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自信心和動力,提高動作技能水平和競技能力。
第二,小組合作學習有助于增進特需學生的同伴關系,提高自我認同感。特需學生(尤其是自閉癥學生)在社交上存在一定的困難,而小組合作學習則為他們提供了與同伴之間交流、互動的機會。在小組合作中,學生需要與同伴溝通與協(xié)商,從而培養(yǎng)良好的社交能力,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提高自信心與自我認同感。
第三,小組合作學習有助于提高特需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培養(yǎng)合作精神。團隊合作能力是個體生存所必備的能力,特需學生也不例外。在體育運動中,學生需要培養(yǎng)團隊合作能力,與同伴合作完成各種任務,特別是一些集體項目,如籃球、足球等。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特需學生需要與其他組員密切合作,共同朝著一個目標邁進,這有助于學生逐漸學會傾聽他人意見、尊重他人觀點,提高團隊合作能力。
第四,小組合作學習有助于提高特需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特需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小組合作學習帶給特需學生的價值遠不止體育教學活動本身,它對特需學生的個人發(fā)展有著積極的影響。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多元化、差異化的學習環(huán)境,滿足了特需學生在感知覺、認知、運動、社交等方面的個性化需求。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通過任務分工,不同學生能夠依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身的任務,從而展示自我,挖掘潛能。此外,對于部分擔任小組長的特需學生而言,也鍛煉了他們的組織領導能力。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特殊教育體育教學中的實施原則
(一)安全性原則
特需學生由于身心發(fā)展存在一定障礙,他們的身體素質與運動能力普遍偏弱。特別是對于智力障礙學生而言,他們的認知能力較弱,無法識別或預見體育活動中存在的潛在風險,缺乏自我保護意識,極易受到傷害。因此,將小組合作學習應用于特殊教育體育教學時,應堅持安全性原則,以安全為首要前提,增強特需學生的安全意識,最大程度地降低學生發(fā)生事故的概率,確保學生的身體不受傷害。此外,部分學生的體質較差,如部分唐氏綜合征兒童兼有癲癇病史。因此,在進行體育教學前,教師要了解學生的相關情況,選擇適合學生機體水平的活動方式,并做好相關應急預案,為特需學生提供一個安全的體育學習環(huán)境,避免學生因不恰當的運動而造成身體損傷。
(二)平衡性原則
特需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較大,因此,教師在設計小組合作學習任務時,不僅要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與特殊需求,還要關注小組合作的最終結果,達到個體與群體之間的平衡。一方面,在組建學習小組時,教師要根據特需學生的障礙程度、能力水平、興趣愛好等,實施異質分組,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學習活動,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能。另一方面,在小組合作中,教師要關注每名學生的學習需求,必要時提供個性化支持,鼓勵學生在小組合作中互相幫助,彼此互相支持和尊重,共同收獲成功的果實。
(三)綜合性原則
將小組合作學習應用于特殊教育體育教學時,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體育技能的培養(yǎng),還要關注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如跨學科知識應用能力、合作能力、競爭意識等,體現(xiàn)綜合性原則。在培養(yǎng)特需學生跨學科知識應用能力方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綜合運用各種知識技能,幫助小組解決問題,取得任務的成功;在培養(yǎng)特需學生的合作能力方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如何開展小組合作、如何將自己的力量貢獻于集體、如何幫助其他學生共同完成小組任務;在培養(yǎng)特需學生的競爭意識方面,教師可以適當引入競爭元素,如籃球小組比賽、接力跑等,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勝心。教師還要注意競爭的適度性,避免因過度競爭導致同伴關系破裂。
三、小組合作學習在特殊教育體育教學中的實施路徑
小組合作學習對提高特需學生的體育技能和社交能力,培養(yǎng)特需學生的合作精神有著重要的作用。以“快樂籃球”一課為例,筆者從了解學生發(fā)展需求、設定詳細教學目標、組建異質合作小組、設計小組合作任務、提供外界支持指導、營造合作交流氛圍、關注評估反饋效果等方面,闡述小組合作學習應用于特殊教育體育教學中的實施路徑。
(一)了解學生發(fā)展需求
特殊教育學校尤其是綜合類特殊教育學校有著不同障礙類型的特需學生,如聽力障礙、視力障礙、智力障礙、自閉癥等,特需學生之間存在極大的個體差異性,即使是同一種障礙類型的學生在動作、認知、社交等方面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教師要充分了解每一名學生的發(fā)展情況、身體狀況與能力水平,利用好每一名學生的身心特點與興趣特長。教師可以與特需學生家長、班主任等加強交流,查看學生此前的教育檔案與病史資料等,為其設計合理的小組教學方案。
例如,筆者在課前通過觀察與訪談發(fā)現(xiàn),自閉癥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欠佳,部分唐氏綜合征兒童特別喜歡排球且喜歡幫助班級中的自閉癥兒童,但他們的手眼協(xié)調能力較弱。因此,筆者以排球為切入點,開展體育教學,在利用學生興趣的同時,發(fā)展學生的能力,促使良好同伴關系的形成。
(二)制定詳細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指引著教師教學的方向。因此,教師將小組合作學習應用于特殊教育體育教學前,需要圍繞以下四點制定教學目標。第一,教學目標要多元。教學目標需要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與特殊需求,適應不同學生的發(fā)展需要,滿足小組合作的整體任務需要。第二,教學目標要具體。教學目標不是總體概括,而應指向學生具體行為能力的培養(yǎng)。第三,教學目標要可測量。教師可以在課后對教學目標進行一定的評價,以判斷小組任務是否能夠完成、學生能力是否提高。第四,教學目標要符合學校的育人方向與課程標準的要求,不能偏離育人的總體指向。
例如,在“快樂籃球”一課中,對于障礙程度較輕的學生,筆者制定了“提高學生的運球技能水平,在原地單手獨立運球”的目標;對于障礙程度較重的學生,筆者制定了“能在輔助下實現(xiàn)雙手運球”的目標,并以“提高課堂參與度”為教學重點。
(三)組建異質合作小組
組建合作小組是將小組合作學習應用于特殊教育體育教學的關鍵,一個合理的、恰當的、科學的小組將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爱愘|”是特教體育小組組建的核心,也就是說,教師要考慮到學生之間的互補性,將不同障礙程度的學生安排至同一小組中,讓學生在相互支持中完成學習任務。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等,將學生分成適合的小組,盡量保證每個小組的整體水平相當,避免出現(xiàn)明顯的差距。
例如,在“快樂籃球”一課中,筆者根據特需學生的具體情況,將學生分成了兩組,每個組4人,均包括唐氏綜合征兒童、自閉癥兒童、腦癱兒童,團隊整體水平相當。
(四)設計小組合作任務
在完成小組組建之后,設計小組合作任務也十分重要。教師要根據體育學科的特點、特需學生的能力發(fā)展特點和每名學生的個體差異,設計合適的小組學習任務。每名學生都有著屬于自己能力范圍內的小任務,各個成員小任務的完成促進大任務的完成。每個任務應貼近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具備一定的挑戰(zhàn)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教師要確保每名學生參與其中,實現(xiàn)合作、交流與互動。
例如,在“快樂籃球”一課中,筆者將學生分成了兩組進行原地運球比賽,每個小組指定一名組長、兩名運動員、一名成績記錄員。每名成員均有著各自的任務,特需學生在分組比賽中鍛煉了自身的運球能力。同時,筆者引導腦癱學生或自閉癥學生擔任記錄員,用貼紙記錄成績,提高了他們的課堂參與度。
(五)提供外界支持指導
教師在特需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由于特需學生身心發(fā)展緩慢,教師需要對特需學生予以更多的關注與指導。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應及時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提供及時且適當的支持與指導,運用示范、解釋、引導等多種形式,幫助他們理解動作要領。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之間的互相協(xié)作與支持,培養(yǎng)學生助人為樂的精神與團隊合作能力。
例如,在“快樂籃球”一課中,對于部分視覺發(fā)育較差的學生,筆者為其更換紅色等顏色較為鮮艷的籃球;對于部分運動能力發(fā)展緩慢的學生,筆者提供更為詳細的動作示范,如運球輔助等,并提供個別指導,讓學生在運動中收獲成功的喜悅。
(六)營造合作交流氛圍
課堂中的合作交流氛圍是影響小組合作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積極的合作交流氛圍可以幫助特需學生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促進他們的學習和發(fā)展。教師可以與特需學生明確小組合作目標,確保學生明白共同努力的方向。在小組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及時的、正面的反饋與支持,如肯定與鼓勵等,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與自信心。教師還要鼓勵學生互相支持與協(xié)助,營造積極的合作氛圍。
例如,在“快樂籃球”一課中,筆者設置了運球比賽的任務,向學生說明了比賽的規(guī)則,激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性。接著,筆者給學生分配了不同的任務,讓他們在合作中發(fā)揮各自的特長和能力,促進學生之間的互補和協(xié)作。筆者通過運球比賽,讓學生感受到了團隊合作的力量,幫助學生明白只有團結一心才能取得好成績的道理。
(七)關注評估反饋效果
及時的評估與反饋可以進一步激發(fā)特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其對學生日后的學習能起到極大的幫助。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觀察、作品收集、紙筆記錄的方式,評估特需學生的合作學習效果。教師要注意評估不能只關注小組學習的結果,還應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個人成長,從而為后續(xù)的教學反思與教學重建提供方向。另一方面,教師要給予特需學生及時的反饋,反饋時間可以在課中,也可以在課后??隙ǖ?、有建設性的反饋,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與學習能力。
例如,在“快樂籃球”一課中,筆者采用了三種評價反饋方式:一是通過課堂觀察、攝影錄像等方式,將學生的小組合作表現(xiàn)記錄下來,主要觀察學生的運球技能水平、課堂參與度與小組合作精神;二是根據觀察結果和每名學生不同的任務,給予學生及時的、詳細的反饋,如運動員的運球技能水平、記分員的成績記錄情況,并依據特需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與興趣愛好,給予其喜歡的糖果作為獎勵,鼓勵學生進一步努力;三是鼓勵小組之間、組員之間互評,以激發(fā)學生對團隊合作的重視。
結語
將小組合作學習應用于特殊教育體育教學,有助于激發(fā)特需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效果,提高特需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促進特需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師在遵循安全性原則、平衡性原則、綜合性原則的前提下,要了解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制定詳細的教學目標,組建異質合作小組,設計小組合作任務,提供外界支持指導,營造合作交流氛圍,關注評估反饋效果,促進特需學生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特殊教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