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雪琪, 朱文靜, 牟 妍, 許 蒙, 董 帥, 夏建新
(吉林大學第二醫(yī)院皮膚科,吉林 長春 130041)
特應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2 型炎癥驅動的慢性復發(fā)性疾病,臨床上以濕疹樣皮炎和劇烈瘙癢為特征,可伴發(fā)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和哮喘等其他特應性疾病,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治療難度大,AD 患者中經外用或口服糖皮質激素、口服抗組胺藥及抗生素等傳統治療后仍控制不佳者稱為難治性AD[1-2]。度普利尤單抗作為一種針對白細胞介素(interleukin,IL) 4/13 受體α 鏈的全人源單克隆抗體,可抑制2 型炎癥發(fā)展,高效且安全,可作為治療難治性中重度AD 的新選擇[3-5]。研究[6]顯示:以16 周為1 個療程,度 普利尤單抗對傳統治療效果不滿意的AD 患者有較好的療效且安全性較好。但是關于長期應用度普利尤單抗的療效和安全性、度普利尤單抗減量或停藥后AD 復發(fā)情況及度普利尤單抗對AD 共病作用的研究較少。本文作者報道2 例成人難治性重度AD 患者,經常規(guī)治療效果不佳后選擇皮下注射度普利尤單抗治療。第1 例患者皮損特殊且并發(fā)過敏性鼻炎,應用度普利尤單抗后皮損全部消退,停藥后未復發(fā)且過敏性鼻炎癥狀得到控制;第2 例患者長期應用度普利尤單抗,療效較好且安全性高,減量后未出現復發(fā)。
1.1 一般資料患者1,女性,30 歲,25 年前無明顯誘因于臀部出現數個錢幣大小紅斑和丘疹,累及雙下肢,自覺瘙癢明顯,就診于當地醫(yī)院,診斷為慢性濕疹,給予外用糖皮質激素及口服氯雷他定進行治療,皮損部分消退,偶有新發(fā)皮損。2 年前患者雙手背出現密集紅斑和丘疹,被覆細小鱗屑,手掌角化并皸裂?;颊咦孕袘每菇M胺藥和外用糖皮質激素后無好轉,逐漸發(fā)展至雙肘及軀干,瘙癢劇烈且影響睡眠,2020 年12 月就診于本科?;颊呒韧^敏性鼻炎史5 年,每年秋季過敏性鼻炎癥狀加重,需口服氯雷他定或左西替利嗪緩解?;颊叩淖娓负凸媚富加羞^敏性鼻炎?;颊咧魇鋈砥つw干燥,雙手掌見紅斑伴皸裂且被覆少許鱗屑,雙手背見密集充實粟粒至高粱粒大小丘疹,表面角化,似皮膚淀粉樣變,雙肘部和雙足部皮損增厚且呈苔蘚化改變,軀干散在紅斑及丘疹,臀部可見抓痕及血痂。AD 積分指數(scoring atopic dermatitis index,SCORAD)、濕疹面積和嚴重程度指數(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瘙癢數字評分指數(numeric rating scale,NRS) 和研究者整體評分(investigator’s assessment,IGA)分別為53.1、13.1、7.0 及4.0 分。實驗室檢查過敏原特異性IgE:蒿 >100 IU·mL-1,6.0 級 陽 性;矮 豚 草:9.4 IU·mL-1,3.4 級陽性。診斷:成人重度AD。
患者2,女性,59 歲。11 年前無明顯誘因雙手指指背出現紅斑和丘疹,自覺瘙癢癥狀明顯,就診于當地醫(yī)院診斷為濕疹,給予外用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口服左西替利嗪片進行治療,未見好轉,逐漸波及整個手背伴手部腫脹,自覺疼痛,之后皮損發(fā)展至頸部、軀干及雙下肢, 瘙癢癥狀劇烈。2011 年10 月曾因濕疹于本院住院治療,給予靜點甲潑尼龍(初始量120 mg)治療1 個月,出院后繼續(xù)口服甲潑尼龍片,可見好轉,瘙癢癥狀減輕,停藥半年后皮損再次發(fā)作,影響生活質量。4 年前開始口服環(huán)孢素膠囊,皮損稍緩解。此后患者間斷應用過環(huán)孢素、沙利度胺和激素維持,2021 年3 月就診于本科。患者父親患有過敏性鼻炎?;颊唠p手背和足背可見彌漫性暗褐色結節(jié),軀干散在大片紅斑被覆細屑,雙下肢見大片暗紅斑、抓痕。SCORAD、EASI、NRS 和IGA 評 分 分 別 為68.1、 23.2、10.0 及5.0 分。實驗室檢查:嗜酸性粒細胞計數0.61 ×109L-1。診斷為成人重度AD。
1.2 治療方法患者1:由專人獨立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臨床特征、病史、藥物過敏史和家族史等,建立患者專屬AD 個人檔案。給予度普利尤單抗首次皮下注射600 mg,后每2 周皮下注射300 mg。治療期間定期隨訪,采集患者皮損照片,記錄SCORAD、EASI、NRS 和IGA 評分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患者2:由專人獨立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臨床特征、病史、藥物過敏史和家族史等,建立患者專屬AD 個人檔案。給予度普利尤單抗治療(原口服藥物環(huán)孢素逐漸減量),首次皮下注射600 mg,之后每2 周皮下注射300 mg。治療期間定期隨訪,采集患者皮損照片,記錄SCORAD、EASI、NRS和IGA 評分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3 隨訪資料患者1:患者于2020 年12 月21 日首次應用度普利尤單抗,應用1 周后瘙癢癥狀緩解,2 周后皮損改善,治療過程隨訪顯示各項評分均持續(xù)降低,用藥期間未出現不良反應。于2021 年4 月9 日最后一次用藥,共注射8 次(9 支藥物),此時皮損完全消退,SCORAD、EASI、NRS 和IGA 評分為0。停藥至今已經1.5 年,皮損未見復發(fā)(圖1)。過敏性鼻炎癥狀明顯改善,無須藥物治療。
圖1 度普利尤單抗治療不同時間AD患者皮損情況(患者1)Fig.1 Skin lesions of patient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fter treated with dupilumab(Patient 1)
患者2:患者于2021 年3 月9 日首次應用度普利尤單抗(原口服藥物環(huán)孢素逐漸減量),1 周后瘙癢癥狀得到緩解,4 周后皮損明顯改善。治療16 周后(2021 年6 月29 日) 全身皮損大部消退,雙手及足部見色素沉著(圖2), SCORAD、EASI、NRS 和IGA 評 分 分 別 為13.92、 4.9、3.0 及2.0 分。第24 周(2021 年9 月21 日)患者皮損控制良好,未再復發(fā),SCORAD、EASI、NRS和IGA 評分分別為7.1、2.3、2.0 及1.0 分,改用度普利尤單抗,每20 d 皮下注射300 mg?;颊攥F應用度普利尤單抗共52 周,全身皮損基本消退,治療期間未見不良反應。SCORAD、EASI、NRS和IGA 評分分別為2.3、1.2、1.0 及1.0 分,EASI評分較基線改善90.0%,SCORAD 和NRS 評分較基線改善95.4%及90.0%。
圖2 度普利尤單抗治療不同時間AD患者皮損情況(患者2)Fig.2 Skin lesions of patient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fter treated with dupilumab(Patient 2)
AD 是2 型炎癥驅動的慢性復發(fā)性疾病,臨床上以濕疹樣皮炎和劇烈瘙癢為特征,可伴發(fā)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和哮喘等其他特應性疾病,影響生活質量,成人AD 可根據張建中等[7]提出的中國AD 診斷標準即可診斷[1]。根據患者1 濕疹樣皮損表現、過敏原檢測結果呈陽性和并發(fā)過敏性鼻炎的臨床表現,可診斷為成人重度AD。該患者手背皮損表現特殊,似皮膚淀粉樣變,頑固難治,雖然表現為皮膚淀粉樣變皮損,但在AD 患者中較少見,但也有研究[8-9]顯示AD 與皮膚淀粉樣變有相關性?;颊? 長期存在濕疹表現,伴有變應性家族史,嗜酸性粒細胞計數升高,但并未達到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的診斷標準[10],而診斷為成人重度AD。AD 治療應以個體為中心,疾病嚴重度評估可作為制訂治療方案的依據,中、重度AD 需要系統治療、光療或生物制劑治療[11-12]。上述2 例患者為難治性重度AD,傳統治療效果不佳,因此給予度普利尤單抗治療。度普利尤單抗是一種針對Th2 型細胞因子IL-4/13 受體a 鏈的全人源單克隆抗體,通過阻斷IL-4/13 的生物學作用,抑制2 型炎癥反應[3-5]。研究[11]顯示:度普利尤單抗在治療第4 周即能有效抑制2 型通路基因,在治療第16 周可顯著改善患者的臨床療效指標。
患者1 手部皮損較重,經16 周度普利尤單抗治療后軀干四肢皮損全部清除(特別是手背部位皮損),手背部皮損密集、充實且角化,常規(guī)治療效果欠佳,屬于難治性皮損,應用度普利尤單抗治療2 周即好轉,16 周完全消退即停藥。目前研究[13]顯示:皮膚淀粉樣變與“瘙癢-搔抓”循環(huán)有關,皮膚淀粉蛋白沉積引起瘙癢,瘙癢引起抓撓、刮擦導致更多淀粉樣蛋白沉積。而瘙癢可由2 型炎癥介導,IL-4 和IL-13 是主要致瘙癢因子,度普利尤單抗能夠阻斷IL-4 及IL-13 的生物學作用,打破“瘙癢-搔抓”循環(huán),阻止皮膚淀粉樣變進展,減輕皮損[14-15]。該患者停藥后繼續(xù)隨訪1.5 年未見復發(fā),說明度普利尤單抗能夠快速清除嚴重皮損,控制復發(fā)。AD 復發(fā)與個體差異、環(huán)境因素和耐藥程度等有關,重度難治性AD 易反復,由于度普利尤單抗治療期間皮膚內樹突狀細胞和T 淋巴細胞始終保持炎癥表型,保留“疾病記憶”,在治療終止后若接受外界刺激極易再次驅動炎癥致使復發(fā)[16]。WORM 等[17]研究顯示:以36 周為1 個療程,觀察度普利尤單抗單藥持續(xù)應用16 周后繼續(xù)按不同劑量方案給藥對AD 的療效及安全性評價,在第36 周時繼續(xù)按每周1 次或每2 周1 次給藥的169 例患者中僅有36 例患者(21.30%)復發(fā),但安慰劑組83 例患者中有62 例(74.70%)復發(fā),說明度普利尤單抗治療16 周后完全終止用藥,再給予每周1 次或每2 周1 次的持續(xù)治療能更好地減少復發(fā)且安全性高。研 究[18]顯 示: 血 清 乳 酸 脫 氫 酶 (lacticacid dehydrogenase,LDH) 水平與度普利尤單抗治療期間AD 活動性有關,可通過監(jiān)測該指標來評估治療效果,調整治療間隔,更好地控制病情。國外已有報道[19]顯示:度普利尤單抗成功治療重度AD并發(fā)2 型炎癥且無不良反應,說明度普利尤單抗可使患有多種2 型炎癥導致的過敏性疾病患者受益。
患者2 曾多次住院治療和應用多種藥物系統治療均無法長期控制病情,應用度普利尤單抗治療后,患者皮損持續(xù)好轉,未再復發(fā),并逐步改為度普利尤單抗單藥治療,用藥24 周后延長給藥間隔,持續(xù)治療52 周未見不良反應,說明度普利尤單抗長期維持治療能控制AD 發(fā)展且安全。度普利尤單抗治療AD 的不良反應包括治療部位反應(發(fā)紅、瘙癢和疼痛等)、結膜炎和頭頸部紅斑等[20-21];但為期76 周的臨床試驗研究[22]結果顯示:持續(xù)應用度普利尤單抗治療可降低結膜炎及注射部位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颊? 在用藥第24 周后延長給藥間隔,療效滿意。有研究[3]顯示:在EASI 評分較基線改善90.0%或IGA 評分為0 或1 分時,可嘗試逐步延長給藥間隔,如每3~4 周給藥1 次。
綜上所述,度普利尤單抗對難治性AD 有良好療效,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且能改善AD 并發(fā)其他2 型炎癥驅動的過敏性疾病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