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會 楊曉利 桑 梓
1.安陽市腫瘤醫(yī)院腫瘤內(nèi)科 (河南 安陽 455000)
2.安陽市腫瘤醫(yī)院胸外科 (河南 安陽 455000)
現(xiàn)今臨床上,多采用病理檢查患者對腫瘤組織對肺癌進行確診,該種方法的檢測準確度相對較高,但是其對被檢者機體的傷害相對較高,故尋找對患者影響更低、更經(jīng)濟簡便的診斷方式十分重要。鱗狀細胞癌抗原(SCC-Ag)屬于鱗癌上皮抗原的一種,其分化程度與鱗癌分化程度的關(guān)系為正相關(guān),鱗癌中水平呈高表達的是細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具有強免疫抑制性的為癌胚抗原(CEA),而胃泌素釋放肽前體(ProGRP)屬于普遍篩查腫瘤的指標(當患者處于良性病變狀態(tài)時該水平相對較低),小細胞癌重要標志物的一種有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1]。本研究旨在針對各項實驗室指標在肺癌患者中的檢測情況及水平變化進行統(tǒng)一的分析、研究,并將研究結(jié)果做以下報道可供臨床參考。
1.1 基礎資料比較研究對象的以下所述資料,三組間沒有明顯差異(P>0.05),可比?;仡櫺赃x擇100例安陽市腫瘤醫(yī)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肺癌患者,男、女分別53例、47例;年齡48~69歲,平均(56.24±7.15)歲;將其分為人數(shù)分別為36例、64例的A組(小細胞肺癌組)、B組(非小細胞肺癌組),另選擇同期100例肺良性病變患者(肺良性病變組),男、女分別57例、43例;年齡47~68歲,平均(56.35±7.06)歲;另選擇同期進行健康體檢的100例健康者(健康組),年齡47~69歲,平均(56.23±7.21)歲,男性(54例)、女性(46例)。診斷標準:以《2007中國肺癌臨床指南》[2]為肺癌組的診斷標準,以《實用肺科診療學》[3]為肺部良性病變組的診斷標準。
納入標準:胸部不規(guī)則鈍痛者;在進行本研究實驗前沒有參與任何放化療、免疫等腫瘤治療者;符合上述肺癌、肺部良性病變診斷標準者等。排除標準:合并心、腎等臟器功能不全者;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健康組中有癌癥家族史者等。本次試驗經(jīng)過安陽市腫瘤醫(yī)院醫(yī)療道德委員會和有關(guān)專家共同商討,并經(jīng)過嚴謹審核后,獲得批準。
1.2 方法 早起空腹狀態(tài)下抽取研究對象靜脈血4 mL左右,離心(3 000 r/min,10 min)分離上清液,對血清SCC-Ag、CYFRA21-1、CEA、NSE、ProGRP水平進行檢測的工具為全自動電化學發(fā)光檢測儀,陽性判定標準:范圍不在任意一項指標范圍中即為陽性,血清SCC-Ag水平>1.5 ng/mL、CYFRA21-1水平>3.3 ng/mL、血清CEA水平>9.6 ng/mL、血清NSE水平>15.2 ng/mL、血清ProGRP水平>77.8 ng/mL[4]。
1.3 觀察指標對比分析不同組別(健康組、肺部良性病變組、肺癌組)血清指標水平。比較血清血清SCC-Ag、CYFRA21-1、CEA、NSE、ProGRP在B組、A組中的水平變化。比較血清指標單一及聯(lián)合診斷肺癌的診斷效能。
1.4 統(tǒng)計學方法P<0.05為統(tǒng)計學處理所得的結(jié)果,對應數(shù)據(jù)差異具備顯著性的特點,以(±s)表示文中涉及的所有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檢驗方式為t,χ2檢驗和[例(%)]可用于計數(shù)資料分析、對比,使用SPSS 23.0統(tǒng)計軟件做數(shù)據(jù)分析。
2.1 對比分析不同組別(健康組、肺部良性病變組、肺癌組)血清指標水平 相較于健康組,肺癌組與肺部良性病變組血清CYFRA21-1、NSE、SCC-Ag、ProGRP、CEA水平均升高,且相較于肺部良性病變組,肺癌組相對更高,P<0.05為統(tǒng)計學處理所得的結(jié)果,對應數(shù)據(jù)差異具備顯著性的特點,見表1。
表1 對比分析不同組別(健康組、肺部良性病變組、肺癌組)血清指標水平(ng/mL)
2.2 比較血清SCC-Ag、CYFRA21-1、CEA、NSE、ProGRP在B組、A組中的水平變化 相較于A組,B組血清CYFRA21-1、CEA、SCC-Ag水平均呈升高狀態(tài),血清ProGRP、NSE水平均呈降低狀態(tài),P<0.05為統(tǒng)計學處理所得的結(jié)果,對應數(shù)據(jù)差異具備顯著性的特點,見表2。
表2 比較血清SCC-Ag、CYFRA21-1、CEA、NSE、ProGRP在B組、A組中的水平變化(ng/mL)
2.3 血清SCC-Ag、CYFRA21-1、CEA、NSE、ProGRP聯(lián)合檢測對肺癌的診斷效能肺癌組患者共100例,經(jīng)檢查,共確診86例為陽性,14例為陰性,血清CYFRA21-1、NSE、SCC-Ag、ProGRP、CEA聯(lián)合診斷的特異度、靈敏度、準確度均高于單一診斷,P<0.05為統(tǒng)計學處理所得的結(jié)果,對應數(shù)據(jù)差異具備顯著性的特點,見表3。
表3 血清SCC-Ag、CYFRA21-1、CEA、NSE、ProGRP的診斷效能比較
臨床上對于肺癌的診斷一般情況下會對患者進行不損傷患者身體的相關(guān)影像學檢查,但其敏感性在肺癌檢測方面較低,現(xiàn)今臨床上應將尋找使患者受到創(chuàng)傷小,且診斷檢出率高的方法作為研究的重點[5]。
血清SCC-Ag在鱗癌中具有比較高的表達,鱗狀上皮細胞癌的分化程度與其水平密切相關(guān);CYFRA21-1屬于一種可溶性片段,來源于細胞角蛋白19中,其水平在肺鱗癌患者機體中較高;在小細胞肺癌的檢查中,血清ProGRP水平屬于相對較為可靠的檢驗指標,而當患者處于良性病變時,其對ProGRP的分泌相對較少,但是其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特異度,且擁有更好的腫瘤篩查能力;作為一種高分子蛋白多糖復合物,CEA可加快患者體內(nèi)腫瘤的轉(zhuǎn)移,且其在肺腺癌中處于比較高的水平[6-7]。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相較于健康組,肺癌組與肺部良性病變組血清CYFRA21-1、NSE、SCC-Ag、ProGRP、CEA水平呈升高狀態(tài),且相較于肺部良性病變組,肺癌組相對更高;相較于A組,B組血清CYFRA21-1、CEA、SCC-Ag水平均呈升高狀態(tài),血清ProGRP、NSE水平均呈降低狀態(tài),,表明在不同疾病類型中血清CYFRA21-1、NSE、SCC-Ag、ProGRP、CEA水平均存在差異,可根據(jù)不同的指標水平判斷疾病類型[8-9]。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血清CYFRA21-1、NSE、SCC-Ag、ProGRP、CEA聯(lián)合診斷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均高于單一診斷,表明血清CYFRA21-1、NSE、SCC-Ag、ProGRP、CEA聯(lián)合診斷可有效提高診斷的準確度,避免單項血清診斷存在的不足,可通過上述指標的水平變化對患者病情進行診斷、評估,這與張婷等[10]研究相符。
綜上,在肺癌診斷中,當血清ProGRP、NSE水平檢測結(jié)果越低,血清CYFRA21-1、CEA、SCC-Ag水平檢測結(jié)果越高,則提示此疾病患者發(fā)生惡性病變,進而臨床上可通過上述指標的水平變化對患者病情進行診斷、評估,有利于為后續(xù)治療及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