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
在青海貴德縣國家地質(zhì)公園,千佛峽、麻吾峽等丹霞地貌,造型奇特,色彩明快,堪稱神奇。然而,公園內(nèi)鮮見綠色植被,很多地方寸草不生,讓我頗感荒蕪、蒼涼。這天午飯后,老同學駕車,沿著S101公路西行。我正哈欠連天時,不經(jīng)意向窗外望去,接連成片的綠色,格外醒目提神,讓我的倦意消失殆盡。老同學大學畢業(yè)后就扎根青海,已是研究青藏高原生態(tài)保護的專家。他說:“那是黃河清濕地,它與地質(zhì)公園的生態(tài)景觀截然不同呢?!边@讓我前去一探究竟的興致更濃了。
濕地里游客寥寥,顯得清靜。但路兩旁的格?;▍s開得熱鬧,它們簇擁著,盡情舒展著多彩的笑臉。我用鏡頭對準它們,咔咔的快門聲接連響起。老同學倒是很淡定,勸阻我說:“急什么?這幾朵花算啥?里面還多著呢!”
濕地的小路迂回曲折。兩岸是豐茂的灌木叢,偶有罅隙,透過清澄的水面,就可見三五成群的小魚閑適地游來游去。老同學說,為了豐富水生動物種類,近年來已放各類魚苗共600萬余尾,不過雪山融水,加上高原氣溫低,這里水溫也低,這些魚兒多數(shù)是長不大的。
我們停在一座矮矮的木橋上,剛好望見一群小魚,至少有三四十條。它們大致有10厘米長,大拇指粗細。老同學又說,這里的鯉魚能長大,可以長到兩三斤,無論紅燒或者清蒸,口感細膩、鮮香適口。我咽了咽口水,正想問他哪里可以嘗到,他看出了我的心思,笑著搖搖頭:“還是那么嘴饞哦,可惜你來得不是時候,這個季節(jié)是禁漁期?!?/p>
再向前行數(shù)十米,路東側(cè)豁然開朗。沒想到,我竟忽地走進了一片如夢似畫的勝景里。近處,是一片片無序分布的蘆葦蕩,那些蘆葦正你追我趕地拔節(jié)冒芽。一眼望過去,那種蔥綠鮮艷而不失純真。蘆葦蕩周邊水面如鏡,偶有幾只不知名的野鳥輕輕地掠過水面,或者在水面恬適地悠然游弋,層層漣漪四散開來。這里是鳥兒繁衍生息的福地,據(jù)說種類已由2005年的25科87種增加到目前的30科100余種。
水對岸,一片密林外,連綿起伏的群山巍峨雄壯,它們是雅丹地貌(一種典型的風蝕性地貌),純凈的陽光下,褐色山體更為鮮亮。抬起頭,朵朵白云優(yōu)雅地飄在一塵不染的碧空。紅色的遠山、白色的浮云、蔚藍色的天空倒影在青色的水面上,色彩的反差、山水的搭配,讓這里的美超凡脫俗。世上還有比這里更加奇美的景色嗎?
看我迷戀于此,遲遲不肯離去,老同學便引誘我說:“前面還有一大片望不到盡頭的花海呢!”我趕緊跟隨老同學的腳步,往西南方向走。
這時,身后趕上來兩名濕地管理員——一男一女。寒暄過后,男管理員說:“我們要去的花海那一帶,那是一個‘變廢為寶的生態(tài)保護治理項目所在地。早些年,盲目發(fā)展使那里成了泥石流災害區(qū),對人畜、土地等造成威脅。十多年前,政府意識到這個問題,開始實施保護規(guī)劃,系統(tǒng)性強化生態(tài)修復和管理。同時,還及時停建了與濕地保護規(guī)劃不相符的山坪梯級電站,依法關停、搬遷碳化硅廠等環(huán)境污染企業(yè),避免了濕地生態(tài)環(huán)境被污染、破壞。合理開發(fā)利用濕地資源,如今實現(xiàn)了濕地保護、水土涵養(yǎng)、農(nóng)業(yè)觀光、生態(tài)旅游一體化發(fā)展……”男管理員很健談,滿臉自豪。
二十多分鐘后,我果然看到漫山遍野的格?;?,回想濕地公園路旁的花叢,與這里相比,顯然小巫見大巫。在這里,格?;ǜ映砻芰耍舜藥缀踅吁嗄?,在風的挑逗與慫恿下,相互擠來擠去,像一群頑劣的孩童活潑地嬉戲。格桑花隨著地勢而起伏,如同色彩斑斕的波浪,因此當?shù)厝朔Q這里為“花?!?。
走近看花,有的呈深紅色,那抹紅奔放而豪情;有的呈粉紅色,如同懷春少女羞赧的臉龐;有的呈白色,顯得素雅而純粹;有的集紅色白色于一身,花瓣由內(nèi)向外舒展,色彩也由雪白變成大紅。無論花瓣何種顏色,它們的花蕊都呈黃色。
面對著這片數(shù)不盡的格桑花,我如久旱逢甘露的癡者,抱著相機,變換著角度,對著遠景近景、大景小景,頻頻按動快門。同時又問老同學:“這些花是人工種植的嗎?”
他笑了說:“格桑花是本地高原物種,生命力很強,屬于‘給點陽光就燦爛的植物。濕地為它們提供了適宜的條件,它們就瘋長起來,何須咱們操心呢……”聞此,我更加驚詫了。真沒想到,在這蒼茫的高原上,我竟邂逅了如此原生態(tài)的世外桃源。
黃河清濕地很大,半天時間里,我頂著強烈的紫外線,不知疲倦地四處游走。無論來到黃河岸邊,還是步入楊樹林里,我都能體會到濕地原始又本真的質(zhì)感。
我知道,是滔滔黃河水哺育了這片濕地。她是天然的,也是純樸的;她是隨性的,也是至美的;她沒有濃妝艷抹,也沒有拘謹扭捏,更沒有矯揉造作。她頗似清雅大方的氣質(zhì)女孩,只是擦肩而過時看了一眼,我便久久地癡戀、難忘了。
夕陽西下,返回時,得知女管理員的家就在附近,她父母是開農(nóng)家樂的,晚上去她家用餐。席間,女管理員的父親來敬酒,閑談中他介紹:以往,這里環(huán)境較為惡劣,百姓圍著那點兒可憐的旱地刨糧食,生活捉襟見肘,以至于逢年過節(jié),嫁出去的閨女都不想回娘家。如今大家除了種地,兼顧開展水產(chǎn)養(yǎng)殖、休閑垂釣、農(nóng)家樂等經(jīng)營活動,生態(tài)環(huán)境好了,日子富了,已經(jīng)沒有姑娘愿意外嫁!
男管理員也插話說:“這幾年濕地的經(jīng)濟效益逐步顯現(xiàn),來此的省內(nèi)外游客每年還以15%的速度逐增呢……”
古人云,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不過對于當?shù)匕傩斩裕缃襁@里不也是福地了嗎?
編輯|郭緒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