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矜
2023年8月1日,在網(wǎng)友和評委的評選下,79歲老人李舒尤獲得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獎,引發(fā)社會各界人士關注。其實,李老的事跡早就有新華社等權威媒體報道,他曾被評為“湖南好人”,號稱用民樂奏響中國版《放牛班春天》(2004年上映的一部法國電影,講述的是音樂教師馬修通過音樂,改變一群被大人放棄管教孩子以及他自己命運的故事)的音樂教師。年過古稀的李舒尤,放棄舒適的城市生活,回到曾經(jīng)生活的鄉(xiāng)村,開辦“舒尤樂坊”公益音樂課堂,從零開始,教會200余名不識樂譜、不懂民樂的鄉(xiāng)村孩子琵琶、二胡、三弦等傳統(tǒng)民族樂器。村民們評價他是最美的音樂教師,他用一雙蒼老的手,指導孩子們演奏出最美的旋律。
李舒尤是湖南省醴陵人,他的家鄉(xiāng)有著濃厚的民樂氛圍。李舒尤小時候,逢年過節(jié)村里戲班子都要搭臺唱戲。每當這時,他便喜歡跟在唱戲的師傅身后到處玩,耳濡目染中逐漸學會了演奏竹笛、二胡等民族樂器。
李舒尤18歲那年報名參軍,因為熱愛文藝,又會演奏多種民族樂器,被部隊文工團選中,成為一名文藝兵。在部隊期間,他有機會得到專業(yè)教師的指導,先后掌握了笙、阮、三弦、古箏等民族樂器的演奏方法,還學會了唱戲、作詞、作曲,成為多才多藝的“兵哥”。
退伍后,李舒尤進入醴陵市花鼓戲劇團,負責戲曲音樂創(chuàng)作和樂隊指揮。工作之余,好學上進的李舒尤仍然繼續(xù)學習樂器知識,技藝不斷精進,又學會了演奏柳琴、琵琶、嗩吶等十多種樂器。
在音樂的天地里,李舒尤一干就是近40年。轉眼間到了退休的年紀,但他仍然放不下老本行。他說:“我雖然退休了,但還能發(fā)揮余熱,可以讓更多年輕人了解民樂,讓更多人愛上民樂?!?/p>
為此,他繼續(xù)投身鐘愛的音樂事業(yè),十多年里不遺余力地指導學生參加民族樂器的考級和各類比賽,有的孩子在他的幫助下走上專業(yè)道路,考上國內(nèi)知名音樂藝術院校。
像大多數(shù)老人一樣,隨著年紀漸長,李舒尤萌生了葉落歸根的想法。2015年,71歲的他毅然放棄城市舒適的生活條件,回到老家枧頭洲村。枧頭洲村依水而建,風景宜人。闊別幾十年,老家的一切還是那么熟悉、親切,每天的午后或者黃昏,李舒尤漫步在綠水環(huán)繞、青山掩映的小道上,心情格外舒暢,頓時感到似乎年輕了許多。
不過,這種喜悅的心情沒有持續(xù)多久,深深的憂慮就漫上了李舒尤的心頭。回到村里后,他發(fā)現(xiàn)很多家庭中年輕的父母都外出打工了,留下孩子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由于老人沒有精力管理和教育,這些孩子整天手機不離手。加上親情的缺失,一些孩子變得性格內(nèi)向,不愿意與人交流。
孩子們的現(xiàn)狀讓李舒尤感到心疼和擔憂?!拔夷転楹⒆幼鲂┦裁??”李舒尤問自己。他想到了自己的老本行——音樂,遂萌生了在村里開設音樂課堂的念頭。
李舒尤明白,學習音樂需要花錢,為了不給家長增加經(jīng)濟負擔,他決定不收取任何費用。
打定主意后,李舒尤立即找來人手,將自家的老房子進行整修,當作教學場所使用。然而就在這時,他的兩個女兒了解情況后,擔心他身體吃不消,堅決不同意他給孩子們上課。她們認為李舒尤已經(jīng)是70多歲的老人了,既然回到鄉(xiāng)村,就應該過清閑的日子,安享晚年。
不得已,李舒尤跟兩個女兒多次溝通,但她們?nèi)匀徊煌狻Q垡姛o法說服女兒,李舒尤只得一意孤行,找來工人將老房子進行整修:一樓作為教學場所,掛上了“舒尤樂坊”牌子;二樓則拿來當臥室,他吃住都在那里。他還自掏腰包采購教學器材和音樂教材。
一切準備就緒,李舒尤開始向村民們介紹他的公益課堂,希望家長們送孩子來跟他學習音樂。起初,一些家長聽說不收錢,都在懷疑李舒尤的動機:一個70多歲的老人,放著清閑的日子不過,不圖錢圖什么?
村民們的議論傳到李舒尤耳里,他并沒有生氣,這是他事先已經(jīng)預料到的。為了讓人們看到自己的誠意,他一家一戶上門動員,耐心與家長溝通。后來,終于有一些家長愿意把孩子送來了。當然,他們并不奢望孩子學什么音樂,而是把“舒尤樂坊”當成托兒所。他們認為,既然有人幫忙管孩子,又不收費,這等好事去哪里找?
孩子們雖然來了,但事情遠沒那么容易。對這些毫無音樂基礎又好動愛玩的孩子來說,光是讓他們安靜地坐下來就已經(jīng)很難,更何況他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樂譜。
李舒尤沒有氣餒,他先根據(jù)每個孩子的特點,給他們選擇適合學習的樂器,諸如哪些孩子適合彈三弦、哪些適合彈小阮、哪些適合吹嗩吶等,然后因材施教,耐心指導。
為了讓孩子們對樂曲產(chǎn)生興趣,李舒尤琢磨出一套質樸卻又活潑有趣的教法:用生活中孩子們熟悉的例子講解樂曲。當講到旋律中如何表現(xiàn)出激昂的情緒時,他就讓孩子們想象,奶奶要帶他們出去玩,自己是怎樣的心情。而在教一些與自然相關的曲目時,李舒尤則會跟孩子們講解,哪些旋律代表水流、鳥鳴,哪些代表輕風吹拂、狂風呼嘯。這種將傳統(tǒng)樂曲與大自然的聲音相融合的教學方法,對于在鄉(xiāng)間長大的孩子們來說非常容易理解,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有一次,一位爺爺送來一個小男孩,懇求李舒尤幫忙管教。原來,男孩的父母長期在外務工,他從小跟著外婆長大,因為溺愛,平日里養(yǎng)成了一些壞習慣,家人為此頭疼不已卻又毫無管教辦法。
李舒尤根據(jù)男孩的情況,讓他學習吹嗩吶,卻發(fā)現(xiàn)男孩好動、坐不住,上了幾節(jié)課后就不肯再來了。李舒尤沒有放棄,多次上門做男孩的思想工作,終于使男孩重新走進課堂。在學習中,男孩只要有一點小進步,李舒尤就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鼓勵他繼續(xù)學習樂器。
經(jīng)過李舒尤的鼓勵和耐心教導,男孩逐漸對嗩吶萌生了興趣,學習也變得主動起來?,F(xiàn)在,男孩不僅嗩吶學得不錯,學習成績也慢慢有了起色,人也變得更懂禮貌了。
一段時間過后,村里的人們發(fā)現(xiàn):李舒尤不僅不收費,而且還非常耐心地教孩子們學音樂,最重要的是,自家的孩子不僅學會了使用樂器,還變得開朗、懂禮貌了。于是,“舒尤樂坊”的名聲不脛而走,不僅附近村的家長,甚至縣城里的一些家長都慕名把孩子送進“舒尤樂坊”學習。
隨著“舒尤樂坊”名氣越來越大,前來學習的孩子日益增多,原來的教學場所已經(jīng)不能滿足需求,李舒尤又將對面鄰居家的老房子買下來,重新進行裝修,用作孩子們學習的教室。
為了給孩子們提供好的學習場所,李舒尤可以說是傾盡所有,毫不吝嗇。他自己過著簡樸的生活,他的臥室陳設十分簡單:一張床、一個衣柜、一張小桌子、一臺電風扇、一臺掛式電視機。如果要說值錢的東西,恐怕就是那占滿窗臺的音樂教材,以及一排樂器架上擺放著的十多種民族樂器。這些是李舒尤的“老伙伴”,他分外珍惜。
或許是孩子們的熱情好學、天真活潑感染了李舒尤,激發(fā)了他的創(chuàng)作激情,他不僅連續(xù)寫出了《鄉(xiāng)村校園傳喜訊》《音樂枧頭洲》等明快的曲子,用于孩子們演出時演奏。他還別出心裁地把課堂搬到淥水(醴陵市的母親河)邊,讓孩子們伴著淙淙的水流聲演奏。
課堂上,女孩刁雅懿彈奏完《火把節(jié)之夜》,小伙伴們都為她豎起大拇指。12歲的刁雅懿,跟李舒尤學阮已有6年時間,指法越來越嫻熟,已經(jīng)可以挑戰(zhàn)高難度的曲子。
說起女兒現(xiàn)在取得的成績,刁雅懿的媽媽感觸頗深。她回憶說:“當初女兒是一邊哭一邊練的。如果沒有李老師的鼓勵和耐心指導,女兒肯定不會堅持到今天?!爆F(xiàn)在的刁雅懿,夢想是當一名演奏家。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她每天堅持練習2個多小時,每次家人將她的演奏視頻傳給李舒尤,不管多晚,李舒尤都會耐心指點,從來沒有耽誤過一次。
在“舒尤樂坊”,像刁雅懿這樣的孩子還有不少,孩子們因熱愛而堅持,因夢想而努力。更重要的是,音樂成為照亮孩子們內(nèi)心的一束光,裝點著孩子們童年的一方天地,溫暖了他們幼小的心靈。他們不再孤獨,不再沉溺于電子游戲,變得更加自信、活潑、快樂。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崩钍嬗炔ハ碌囊魳贩N子,已經(jīng)開花結果。8年來,前來“舒尤樂坊”學習的孩子已有200多個。第一批孩子中,已經(jīng)有5人考上大學或高職院校,走上屬于自己的音樂道路。
讓李舒尤感到欣慰的是,看到孩子們在音樂的熏陶下快樂地成長,曾經(jīng)強烈反對他的大女兒終于理解了他的付出。為了照顧和支持父親,她毅然辭掉在深圳的工作,回到父親的身邊成為公益課堂的教師。她還專門在父親家中設立了一間書屋,用來擺放少兒音樂讀物,希望通過閱讀拓展孩子們的眼界。
再過幾個月,李舒尤將迎來80歲生日,他表示會將教育事業(yè)堅持下去,直到教不動為止?!拔也灰笏袇⒓庸嬲n堂的孩子都成為音樂家或演奏家,這不現(xiàn)實。但只要孩子們因為音樂找到了興趣所在,擁有美好的童年回憶,變得更加活潑開朗,就是對我最好的回饋,我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p>
編輯|郭緒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