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翻轉課堂模式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強調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不少小學美術教師嘗試了應用翻轉課堂模式實施教學,但是部分教師在嘗試時沒有根據(jù)翻轉課堂模式的特點開展教學,出現(xiàn)了諸多教學問題。文章對翻轉課堂模式的特點進行了分析,并以“青銅藝術”一課的教學為例,介紹翻轉課堂模式下的小學美術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美術;翻轉課堂;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馬之富(1984—),男,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湖陽路小學。
翻轉課堂模式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使用翻轉課堂模式時,學生需要在課前觀看教學微視頻、自行完成學習任務,在課堂上和教師、同伴一起解決疑難問題。在翻轉課堂模式下,學生會擁有更多的自主學習時間,他們可以依據(jù)自身的學習情況選擇學習時間、學習方式,自主學習知識。在課堂上,學生則可以展示自己的學習所得,與他人展開激烈的討論,同時可以了解自己學習時的不足,改正自己的錯誤。由此,學生不僅會掌握知識,還能獲得能力、素養(yǎng)的協(xié)同發(fā)展。
《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藝術教學應“發(fā)揮多種媒材的特性,展現(xiàn)多樣的表現(xiàn)形式、形象與意境,充分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觸覺、動覺等多種感覺,融想象、思考、創(chuàng)造于一體,增強學生對藝術的深層體驗,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許多小學美術教師嘗試了應用翻轉課堂模式實施教學,以切實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然而,在實施過程中,部分教師沒有依據(jù)翻轉課堂模式的特點設計教學活動,而是“穿新鞋走老路”,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學習。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小學美術教師應當深入了解翻轉課堂模式的特點,并聯(lián)系具體的教學內容,使用恰當?shù)姆绞皆O計翻轉課堂教學活動。
一、翻轉課堂模式的特點
(一)教學手段信息化
在翻轉課堂模式下,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使其與教學課堂緊密結合,還可以讓學生使用教學微視頻、線上學習平臺等智能化學習工具完成日常的學習任務。學生既可以通過觀看教學微視頻自主學習,也可以登錄線上學習平臺,根據(jù)自身的學習情況搜集學習資源,自主學習。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會更加自由,他們可以使用更加適合自己的方式學習,切實提高學習效率。
(二)以學生為中心
翻轉課堂模式始終以學生為中心,能夠凸顯學生的學習主體性[1]。在課前,學生可以在教學微視頻、線上學習平臺的幫助下,使用恰當?shù)姆绞教骄啃轮?,建立初步認知。在課堂上,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展示自學成果,并據(jù)此發(fā)現(xiàn)自己在自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然后通過和教師、同學交流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此過程中,學生會與教師進行充分的互動,通過探究、解決問題鍛煉多種能力。
在部分傳統(tǒng)美術課堂上,教師自始至終在講解教學內容,學生只能通過傾聽教師的講解學習知識,無法與教師互動,分享自己感到困惑的地方,也沒有辦法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去解決問題。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教師看似完成了教學任務,實際上只是擱置了學生的學習困惑,讓學生不斷接收新的信息,這很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消極的學習情緒,對美術知識的學習興趣下降。教師可以借助翻轉課堂模式解決這一問題,因為在翻轉課堂模式下,學習的主動權始終在學生手中,教師需要在課堂上與學生充分互動,這會使學生轉變學習方式,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教學活動的多樣性
翻轉課堂模式是一種注重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的教學模式[2]。在以往,部分教師深受應試教育影響,將教學重點放在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上,僅根據(jù)學生的考試成績評定學生的學習情況。這樣做會使得學生過分重視考試成績,忽視自己多方面能力的發(fā)展。而翻轉課堂模式下的教學活動具有多樣性,在參與這些教學活動時,學生需要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自覺使用多種方法探究學習內容,解決學習問題,鍛煉能力,發(fā)展素養(yǎng),這也會使學生樂在其中,產(chǎn)生更強烈的學習熱情。
二、實踐翻轉課堂模式的策略
為確保教學活動符合翻轉課堂模式的特點,小學美術教師應當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內容合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助力學生自主學習,鼓勵學生展示學習所得,并在課后引導學生繼續(xù)探索拓展知識,使學生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學習,獲得全面發(fā)展。下面,筆者結合教授蘇少版小學美術教材五年級下冊第20課“青銅藝術”的教學實踐,分析實踐翻轉課堂模式的策略。
(一)前置課堂,引導學生線上自學
通過線上自學,學生可以初步了解新知,做到心中有數(shù)。為了保障學生自學的效率,在課前,教師應當圍繞具體的教學內容錄制教學微視頻,設計學習任務,引導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線上自學。
1.錄制教學微視頻
教學微視頻是以具體的知識點或者教學案例等內容為中心,時長僅為幾分鐘的視頻[3]。實際上,觀看教學微視頻的過程也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探究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會形成一定的認知。
“青銅藝術”這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了解青銅器的造型、紋樣、銘文特征,學會欣賞青銅藝術,認識到青銅藝術對人類文明的卓越貢獻,產(chǎn)生民族自豪感。青銅器的造型、紋樣和銘文特征是基礎教學內容,是學生形成良好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支撐。在課前,筆者圍繞青銅器的造型、紋樣和銘文特征錄制了教學微視頻,展示了多種外觀和用途的青銅器,并用生動的語言介紹這些青銅器,引導學生欣賞其造型、紋樣、銘文,了解相關知識。
2.設計學習任務
學習任務是教師圍繞教學要點設計的問題或要求。小學生的自學意識和自學能力仍相對差,在剛接觸教學微視頻時,他們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可以通過教學微視頻學到什么。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學生十分樂于觀看教師制作的教學微視頻,他們的學習收獲可能也十分有限。為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還應當根據(jù)教學微視頻的內容設計學習任務,讓學生明確自學的方向。
在設計介紹青銅器的造型、紋樣和銘文特征的教學微視頻后,筆者設計了如下自學任務:利用課前的時間觀看教師分享的教學微視頻,嘗試歸納青銅器的造型、紋樣和銘文特征,并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在具體任務的指引下,學生學習的針對性會增強,學生會意識到自己應該將注意力集中在青銅器的造型、紋樣和銘文上。
(二)鼓勵展示,注重互動
在美術課堂上,教師要鼓勵學生展示自學成果,并采用不同的方式點撥學生,深化學生的認知。此后,教師應當組織練習活動,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助力學生發(fā)展多方面的能力、提升美術核心素養(yǎng)。
1.搭建舞臺,鼓勵學生展示
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先要求學生與小組成員分享自學成果。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需要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了解同學的自學成果,由此發(fā)現(xiàn)自己學習方法的優(yōu)勢與不足。教師可以在此時引導學生回顧教學微視頻的內容或翻閱教材,讓學生查缺補漏,完善知識體系。
隨后,教師可以隨機選定一個小組,鼓勵這個小組的學生上臺展示自學成果,其他學生則需要認真傾聽,主動分析同學的展示內容與自己的理解有何不同。
2.提出問題,與學生積極互動
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深入思考教學內容,切實掌握相關知識[4]。在學生展示自學成果之后,教師可以圍繞學生在展示時暴露的不足提出問題,或者引導其他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學習困惑提出問題,并據(jù)此與學生互動,協(xié)助學生解決問題。
例如,在學生介紹精美的紋樣時,筆者發(fā)現(xiàn)該學生不夠了解青銅器紋樣的內涵。于是,筆者在學生講解之后,展示了一些青銅器的圖片,并向學生介紹了這些青銅器上的饕餮紋樣,然后提問:“古人為什么要將饕餮刻在青銅器上呢?”勾起學生的好奇心后,筆者講了饕餮的故事。在學生了解饕餮的故事之后,筆者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青銅器上的饕餮紋樣,了解古人如何刻畫饕餮的角、眼睛、鼻子、嘴巴等。此后,筆者引導學生結合饕餮的象征意義和饕餮紋樣的特征分析筆者此前提出的問題。學生紛紛遷移所學知識,得到“使用饕餮紋樣可能是因為這個青銅器與食物有關”“使用饕餮紋樣可能是為了展示貴族擁有豐富的食物”等答案。在稱贊學生想到的答案后,筆者又展示了鳳鳥紋、幾何紋等紋飾,并簡要講述與這些紋飾相關的故事,然后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如下問題:這些紋樣出現(xiàn)在哪類青銅器的什么位置,有什么象征意義?
在這樣的互動環(huán)節(jié),學生不僅可以深化對新知的理解,還可以感受到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獨特魅力,產(chǎn)生民族自豪感。
3.隨堂練習,引導學以致用
在完成隨堂練習時,學生可以充分利用所學知識,展示學習所得,與此同時,學生也會發(fā)現(xiàn)自己學習時的不足,了解自己需要改進的地方[5]。在美術課堂上,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學習、展示情況組織隨堂練習活動,并向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學生查缺補漏,建立完善的知識體系。
在學生熟悉青銅器的造型、紋樣和銘文特征后,筆者布置了如下練習:1.用水彩筆在海綿紙上輕輕臨摹或設計一款青銅器;2.臨摹或設計一種青銅器紋樣。在提出要求后,筆者留出了十分鐘課堂時間,讓學生聯(lián)想所學內容,發(fā)揮想象力,自由創(chuàng)作。在十分鐘后,筆者隨機選取了幾位學生上臺介紹自己的作品,說明自己設計的青銅器和紋樣,以及自己這樣設計的原因。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筆者還鼓勵其他學生從青銅器和紋樣的造型、寓意等方面評價同學的作品。在學生點評后,筆者鼓勵他們回過頭分析自己的作品,發(fā)現(xiàn)自己在創(chuàng)作時的不足,主動完善自己的作品。
通過這樣的練習活動,學生可以內化所學知識,學以致用,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作,還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之處,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三)拓展課堂,線上輔導
為幫助學生在課后有效復習鞏固,教師還可以錄制復習性教學微視頻,并與學生通過線上教學平臺或通信軟件溝通,幫助學生解決困惑,提升美術學習效果。
在教授“青銅藝術”一課后,筆者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錄制了復習性教學微視頻,并布置如下復習任務:“請利用課后時間觀看復習性教學微視頻,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學習問題,利用微信和教師交流?!痹谶M行線上交流時,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沒有弄明白的地方向筆者提問,筆者則可以分享與學生的問題相關的圖片或視頻,搭配文字解釋,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結語
總而言之,在應用翻轉課堂模式實施美術教學時,學生可以借助教學微視頻和線上學習平臺完成自學,在了解新知的同時鍛煉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展示自學成果了解自身學情,查缺補漏,深化自身認知,提升探究能力;通過課后探究活動鞏固課堂學習內容,掌握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技巧。為有效應用翻轉課堂模式,小學美術教師應當根據(jù)翻轉課堂模式教學手段信息化、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活動多樣性的特點,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活動,驅動學生在課前自學、在課堂上展示自學所得、在課后有效復習鞏固。
【參考文獻】
[1]李陟.“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小學美術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運用[J].中國新通信,2022,24(20):230-232.
[2]楊婷.聚焦教育信息化背景開展小學美術翻轉課堂教學[J].數(shù)據(jù),2022(8):176-178.
[3]馬榮.小學美術“造型·表現(xiàn)”模塊教學中翻轉課堂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21(13):106-107.
[4]熊瑩瑩.基于智慧課堂的翻轉課堂實踐例談:以小學美術為例[J].讀寫算,2020(23):176,178.
[5]劉麗.淺析翻轉課堂模式在小學美術中的實踐[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