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世榮
仙游縣總醫(yī)院消化內科,福建莆田 351200
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種以便秘為主要特征的腸道疾病,同時可伴有慢性腹瀉、腹脹、腹痛以及腹部不適等癥狀表現(xiàn),癥狀可持續(xù)性或間斷性發(fā)生,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均造成了嚴重影響[1]。據(jù)研究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目前便秘型IBS 的全球患病率在5%~20%,以20~50歲中青年群體居多,且女性高發(fā)于男性[2]。由于尚無特效治療藥物或手段,目前臨床針對便秘型IBS的治療多采用以輕瀉劑(如乳果糖等)為主的對癥方案,但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腸道的微生態(tài)平衡,整體效果欠佳[3]??莶輻U菌二聯(lián)活菌腸溶膠囊是一種益生菌制劑,內含枯草桿菌、雙歧桿菌兩種有效成分,具有調節(jié)腸道菌群、促進腸道健康等作用,在輔助治療多種腸道疾病方面均有確切效果[4]。本研究以2022 年5 月—2023 年4 月經(jīng)仙游縣總醫(yī)院消化內科確診為便秘型IBS 患者100 例為研究對象,探討枯草桿菌二聯(lián)活菌腸溶膠囊與乳果糖配伍用藥對便秘型IBS 患者的應用價值?,F(xiàn)報道如下。
隨機選取本院消化內科確診為便秘型IBS 的患者100 例入組研究,且本研究已通過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2022(04)]。以隨機數(shù)表法為依據(jù)完成分組,每組50 例。對照組中男22 例,女28 例;年齡23~71歲,平均(43.58±6.48)歲;病程10~24個月,平均(16.25±2.37)個月;體質指數(shù)(body mass index, BMI)18~24 kg/m2,平均(22.03±0.85)kg/m2。觀察組中男24 例,女26 例;年齡24~73 歲,平均(43.89±6.57)歲;病程10~23 個月,平均(16.33±2.41)個月;BMI18~24 kg/m2,平均(22.09±0.91)kg/m2。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符合《2020 年中國腸易激綜合征專家共識意見》[5]中的診斷標準患者;②近4 周有促胃腸動力、益生菌等用藥史患者;③意識及交流能力正常,能夠配合研究患者;④知悉本研究目的,已簽署同意文件患者。
排除標準:①存在胃腸道器質性疾病患者;②其他因素所致便秘患者,如內分泌藥物、神經(jīng)性因素等;③嚴重肝腎功能不全患者;④既往有腹部手術史患者;⑤對研究藥物嚴重不耐受或既往有藥物過敏史患者。
兩組均在確診后調整飲食,并接受排便訓練、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等常規(guī)處理。在此基礎上,對照組予以乳果糖口服溶液(國藥準字H10890057;規(guī)格:10 mL)單服治療,10 mL/次,3 次/d,經(jīng)口服用藥,持續(xù)治療4 周。
觀察組基于對照組用藥條件施加枯草桿菌二聯(lián)活菌腸溶膠囊(國藥準字S20030087;規(guī)格:0.5 g)治療,服用0.5 g/次,3 次/d,持續(xù)治療4 周。
(1)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①顯效:治療后糞便性狀恢復正?;蚧净謴驼#? 次排便間隔縮短至48 h 內,癥狀積分較前降低>75%以上。②有效:治療后糞便性狀有所改善,2 次排便間隔在48~72 h,癥狀積分較前下降50%~75%。③無效:治療后糞便性狀仍然干結,基本無改變,2次排便間隔>72 h,癥狀積分較前下降<50%??傆行?(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每組總例數(shù)×100%。(2)對比兩組患者的癥狀改善狀況。在治療前后,參照IBS 病情嚴重程度量表(IBS Symptom Severity Scale, IBS-SSS)[6]對兩組患者的IBS 癥狀程度進行評估,IBS-SSS 量表內含5 個評分項,即腹痛程度、腹痛頻率、腹脹程度、對大便滿意度以及對生活的困擾,各評分項總分均為100 分,得分與其癥狀改善狀況呈負相關。(3)對比兩組患者的胃腸激素水平。治療前后,在患者晨起、空腹狀態(tài)下采集靜脈血5 mL,使用抗凝管放置,并經(jīng)轉速3 000 r/min 離心后,獲得血清樣本,借助全自動生化分析儀(BS-240 型)測定兩組患者的胃腸激素水平,主要包括血管活性腸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生長抑素(somatostatin, SS),所用試劑盒由四川邁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采用SPSS 24.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對計數(shù)資料做χ2檢驗,采用例數(shù)(n)和率表示;對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做t檢驗,以()表示,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前,兩組腹痛程度、腹痛頻率、腹脹程度、對大便滿意度及對生活的困擾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IBS-SSS 量表各項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癥狀改善狀況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癥狀改善狀況比較[(),分]
?
治療前,兩組VIP 與SS 測定值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胃腸激素指標(VIP 與SS)測定值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胃腸激素指標檢測情況比較[(),ng/L]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胃腸激素指標檢測情況比較[(),ng/L]
?
現(xiàn)階段,便秘型IBS 的病因機制仍未被完全證實,但研究表明胃腸動力紊亂、精神心理因素以及內臟感覺異常等與該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關系緊密[7-8]。若未盡早治療,便秘型IBS 癥狀會反復發(fā)作,往往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帶來各種不利影響,長此以往,還可影響機體營養(yǎng)吸收,導致腸道菌群紊亂,進一步增加對患者身心健康的威脅[9]。乳果糖是目前臨床治療IBS 的一種常用輕瀉劑,其主要通過增加腸道內水分、鹽分的含量,輔助轉移腸道中的鹽和水至腸腔內,進而發(fā)揮軟化糞便、減少腸道內毒素吸收等作用;同時,其分解出的乙酸、乳酸等物質還可下調腸道pH 值,增強腸道蠕動功能,進而緩解便秘癥狀[10]。但研究報道稱,便秘型IBS 患者普遍伴有不同程度的腸道菌群紊亂問題,乳果糖單藥治療效果并非特別理想[11]。
枯草桿菌二聯(lián)活菌腸溶膠囊內含枯草桿菌、雙歧桿菌兩種重要的益生菌,經(jīng)口服給藥后可定植于腸道內,及時補充內源性有益菌,并可干擾腸道內有害菌的生長,使腸源性內毒素的合成過程受阻,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從而在腸道黏膜形成一層化學及生物保護屏障,發(fā)揮調節(jié)腸道菌群、提高機體免疫力以及緩解腸道癥狀等作用[12-13]。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在增加本品用藥后,總有效率(96.00%)較對照組(80.00%)有明顯提高,而IBSSSS 量表各評分項相比對照組則明顯下降(P<0.05);說明枯草桿菌二聯(lián)活菌腸溶膠囊與乳果糖配伍用藥在于便秘型IBS 患者的治療中具有較高的可行性,相比乳果糖單藥治療更有助于提升療效,促進癥狀緩解。其原因在于,枯草桿菌二聯(lián)活菌腸溶膠囊能夠補充腸道內的有益菌群,抑制致病菌的繁殖、生長,與乳果糖配伍能夠軟化糞便,減少腸道內毒素的吸收,可協(xié)同促進腸道健康,進而達到提高用藥效果、促進癥狀緩解的作用。蔡春艷[14]學者對91 例IBS 患者實施隨機對照試驗,發(fā)現(xiàn)增加益生菌(雙歧桿菌四聯(lián)活菌)治療后,患者癥狀積分明顯降低,總有效率達到95.65%,同樣證實了本研究結果。
VIP、SS 是兩種常見的胃腸激素,前者為堿基多肽,主要分布于腸道平滑肌及神經(jīng)層,對胃腸道平滑肌有擴張作用,但含量過高也會造成腸道蠕動減緩,加重便秘問題;而后者分泌自胃腸分泌細胞,在多種胃腸生理功能中均有參與,高表達會影響胃酸合成及胃腸動力。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用藥后VIP、SS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枯草桿菌二聯(lián)活菌腸溶膠囊以及乳果糖配伍用藥對胃腸激素有較好的調節(jié)作用,這與尚秋利[15]研究結果大致吻合??莶輻U菌二聯(lián)活菌腸溶膠囊能夠在腸道黏膜形成一層保護屏障,減少毒性代謝物質及多種炎性因子刺激,保持腸道菌群均衡,能夠為胃腸動力的快速恢復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進而達到抑制VIP、SS高表達的作用。
綜上所述,枯草桿菌二聯(lián)活菌腸溶膠囊與乳果糖配伍用藥可提升對便秘型IBS 患者的治療效果,加快癥狀改善,促進胃腸激素VIP、SS 水平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