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成蘭 居殿峰
江蘇省揚州市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銳意改革創(chuàng)新,弘揚尊師重教社會風尚,筑牢教育發(fā)展的根基,培養(yǎng)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yè)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yè)化教師隊伍,賦能教育高質量發(fā)展。
揚州市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緊扣“四有”標準,全面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引導教師樹立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揚州市先后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師德師風建設的實施意見》《揚州市中小學教師違反師德“八不準”規(guī)定處理暫行辦法》等文件,進一步為教師定規(guī)矩、畫紅線、設禁區(qū)。
揚州市把師德師風建設作為教師學習培訓的關鍵一環(huán),建立健全師德師風日常學習和暑期全員教育制度。每年召開師德師風建設工作培訓會,加強師德師風年度考核。市教育局與各地教育部門和市直學校主要負責人簽訂師德師風建設責任書。深化師德理論研究,加強師德教育課程建設和教育基地建設,推動師德教育入腦入心。
一名優(yōu)秀教師就是一面旗幟。揚州市積極選樹優(yōu)秀教師典型,發(fā)揮名師、先進典型的榜樣引領作用,弘揚正能量。揚州市先后開展了萬名學生推選“最美教師(群體)”活動、“最美教師(群體)”故事分享活動、百場師德典型事跡宣講活動等。每年通過市、縣和學校微信公眾號等推選展示1000多名“最美教師”代表。
揚州市出臺了《中小學(幼兒園)師德師風監(jiān)管考核實施辦法(試行)》,對師德師風的舉報投訴進行全流程管理,全方位規(guī)范。持續(xù)推進在職教師有償家教專項治理,嚴肅懲處師德師風失范行為。實行師德師風季度通報制度,凡被通報的教師在晉升晉級和評優(yōu)評先中“一票否決”。
一是以活動提升教師涵養(yǎng)。揚州市連續(xù)17 年實施師德師能建設“雙百千萬”工程,堅持“校級活動人人參與、縣級評比爭先進位、市級展示樹立標桿”。每年均以“百名校長(教育干部)、千名骨干、萬名青年教師”為主體,開展全市中小學教師“運河杯”教科研論文大賽、骨干教師公開課展評等活動。二是以考核引領評價導向。職稱晉升向一線教師和班主任傾斜,打破骨干教師“終身制”,實施骨干教師年度業(yè)務考評;打破“職稱到手,船到碼頭”的定論,創(chuàng)新高級教師考核機制。
一是打造教科研團隊。立足教科研能力提升,舉辦教科研人員專業(yè)素養(yǎng)評比活動,推進教科研人員從“幕后指揮”轉向“臺前示范”;以專職教研員為核心,從學校遴選優(yōu)秀教師擔任“兼職教研員”,在每個學科建立一個科研攻關團隊。二是打造名師名校長團隊。從2007 年開始,揚州市探索名師工作室建設,以基地孵化形式促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2016 年,市委組織部也相繼成立教育名師工作室12 個。截至目前,全市建有市教育名師工作室53 個,縣級名師工作室80 多個,基本涵蓋中、小、幼各學段,全市近3000 名教師在名師工作室接受培養(yǎng)。三是打造骨干團隊。實施“骨干教師攀越行動”,推進省特級教師、市特級教師(市特級班主任)、市學科帶頭人、市教學骨干、市教學能手五級梯隊培養(yǎng)工程。四是打造青年教師團隊。實施“青年教師啟航行動”,建立青年教師學歷提升、崗前輪訓、“考學賽課”“三字一話”競賽等機制。五是打造教育管理團隊。在全國首開班主任職級評定工作,全國班主任專委會落戶揚州。自2022 年起,推進杏壇先鋒、杏壇清風、杏壇薪火品牌項目建設,全力打造校長隊伍。
一是搭建結對平臺。2009年以來,揚州市深入實施城鄉(xiāng)學校網(wǎng)上結對工程,全市組成86個結對組,365所城鄉(xiāng)學校實現(xiàn)了網(wǎng)上結對,近3萬名教師參與,40余萬學生受益,有效促進城鄉(xiāng)教育的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二是搭建組團平臺。廣陵區(qū)、江都區(qū)、邗江區(qū)等紛紛探索集團化辦學模式。一所優(yōu)質學校與鄰近的相對薄弱學?!敖M團辦學”,教師打破校際界限,實現(xiàn)跨校流動。三是搭建送教平臺。開展“特級教師牽手鄉(xiāng)村教育行動”,每年組織特級教師到鄉(xiāng)村送教120人次以上。依托全市94個鄉(xiāng)村教師培育站,開展各類培訓活動。
一是實施學前教育師范生委托培養(yǎng)。2018年至2022年,先后委托蘇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南通師范高等??茖W校等,培養(yǎng)學前教育師范生130名。二是統(tǒng)籌開展鄉(xiāng)村教師定向培養(yǎng)。充分用好省級鄉(xiāng)村教師定向培養(yǎng)政策,積極推進義務教育段鄉(xiāng)村教師定向培養(yǎng)工作。從2016年到2022年,全市委托培養(yǎng)鄉(xiāng)村定向教師1590人。
一是探索建立中小學教師專業(yè)榮譽制度,構建專業(yè)分系統(tǒng)、晉升講梯次的教師專業(yè)榮譽體系和系統(tǒng)性人才管理框架。二是探索名師表彰新路徑。2008 年,揚州市在全省首次開展市級特級教師評選,目前已評選6 批,共300 人。2017 年,市教育局會同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啟動揚州市特級班主任評選工作,目前已評選出30 人。三是提高骨干教師獎勵標準。每年骨干教師年度考核合格后,市教育局分別獎勵省特級教師人均50000 元、市特級教師和特級班主任人均20000 元、市學科帶頭人人均8000元、中青年教學骨干人均3000 元、教師能手人均1000 元。四是實施榮譽屆期制。打破名師榮譽終身制,促進公平競爭,形成“能進能出”的動態(tài)管理機制。
一是整體推進縣管校聘??h級教育行政部門和集團校在總額內自主統(tǒng)籌使用教師編制崗位,促進教師由“學校人”向“系統(tǒng)人”“集團人”轉變。創(chuàng)新編制崗位管理辦法,在縣域范圍內建立年度動態(tài)調整機制,科學合理核定教職工編制崗位。如江都區(qū)出臺《關于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縣管校聘”管理體制改革的實施方案》和《義務教育學校教師交流實施辦法》,推進教師科學管理和有序流動,探索以指導型、合作型、走教型交流為主,結對幫扶、送教下鄉(xiāng)、支教輪崗等多種形式并存,多形式、多層面的交流模式。二是實施“備案制”教師招聘。有效破解公辦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編制不足等問題,研制符合揚州實際的公辦幼兒園人員備案制管理指導意見,推行編制管理和備案制管理相結合的教師補充方式。三是深化職稱制度改革。貫通使用初級、中級教師崗位,達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延退女性高級教師不占崗位職數(shù)。在鄉(xiāng)村中小學從事專業(yè)技術工作30 年以上申報正高級職稱,可不受推薦指標限制。
全面推進集團化辦學,如廣陵區(qū)以育才小學、汶河小學、東關小學為核心學校的教育集團化辦學;邗江區(qū)出臺《義務教育“1+X”集團化辦學行動方案》,成立了以邗江區(qū)實驗學校中學分校、邗上分校、維揚中學、維揚實驗小學、華東師范大學邗江實驗小學分別牽頭的5 大教育集團。各地教育集團在總額內自主統(tǒng)籌使用教師編制崗位,實現(xiàn)教師隊伍合理有序流動。
揚州市探索開展“桃李獎”推選認定,定期在連續(xù)三代均有家庭成員從教的家庭中推選“教育世家”,全面推行教師入職宣誓儀式、成長儀式和榮休儀式,給予教師更多榮譽感、認同感、自豪感。同時,宣傳身邊好教師典型,唱響教育贊歌,讓尊師敬教在揚州蔚然成風。
揚州市將依法保障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作為重要政治任務,納入市對縣級政府的督導考評、年終考核,狠抓推進落實。明確財政足額保障義務教育課后服務補貼,統(tǒng)籌保障高中和幼兒園教師工資待遇。
揚州市支持鼓勵學校免費為參與課后服務的教師提供晚餐,探索“雙減”背景下的彈性上下班等人性化服務,全面落實教師普惠式健康體檢和教職工療休養(yǎng)制度,健全慰問幫扶工作機制。同時,著力精簡會議文件,扎口嚴控社會事務“進校園”,切實減輕基層學校和教師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