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焱超,呂尤
防溺水安全教育是公眾生命安全的重要防線,同時也構成體育教育的關鍵部分。據悉,在溺水事故中少年兒童的溺水死亡人數占溺水總死亡人數的56.04%,這使得溺水成為了引發(fā)中小學生意外死亡的“第一大殺手”。溺水事故不僅嚴重影響學校的正常教育教學活動,對涉事家庭造成深重的創(chuàng)傷,也對社會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因此,加強防溺水安全教育的工作成為了當務之急。然而在廣西,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教育宣傳不充分、宣傳方式單一、防溺水意識淡薄等[1]夏文,王斌,劉煉,王郁平.發(fā)達國家學生水上安全教育的經驗及啟示[J].湖北體育科技,2011,30(05):502-504.。
如今,隨著數字化教育技術的快速進步,數字化教育已經在許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2]高強,李紹根.智慧校園防溺水安全防控預警平臺設計研究[J].廣播電視網絡,2022(10):106-108.。它不僅可以提升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也可以拓寬防溺水安全教育的宣傳渠道,解決現場宣講無法全面覆蓋的問題,從而增強教育宣傳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因此,本研究的目標是通過對廣西防溺水安全教育實踐的深入研究,探討和了解數字化教育技術在防溺水安全教育中的應用,以期為提升廣西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的效果和質量提供理論參考和實踐經驗。
本研究旨在探究數字化教育技術在廣西防溺水安全教育中的應用,深化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增強防溺水安全意識,提高救生能力,分析數字化教育技術在廣西防溺水安全教育中的應用現狀,探討其優(yōu)勢和不足之處。
通過實地調查和問卷調查,了解廣西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的現狀,分析其存在的問題。探究數字化教育技術在廣西防溺水安全教育中的實際應用效果,并分析其影響因素。提出數字化教育技術在廣西防溺水安全教育中的應用策略和建議,為廣西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的深化和推進提供參考。
2.1.1 廣西防溺水安全教育現狀的調研分析
本文將對廣西地區(qū)防溺水安全教育現狀進行全面的調研分析,深入了解廣西地區(qū)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的實際情況,為后續(xù)研究提供基礎數據和支持。
2.1.2 基于數字化教育技術的防溺水安全教育實踐研究
本文將探討數字化教育技術在防溺水安全教育中的應用,分析數字化教育技術在防溺水安全教育中的優(yōu)勢和局限性,探索數字化教育技術在防溺水安全教育實踐中的具體運用方式和策略。
2.1.3 防溺水安全教育實踐效果評估與提升
本文將對數字化教育技術在防溺水安全教育實踐中的效果進行評估,并提出相應的改進策略和建議,進一步提高防溺水安全教育的實踐效果和針對性。
本研究采用了多種研究方法,包括問卷調查、案例研究、專家訪談等,旨在探究數字化教育技術在廣西防溺水安全教育中的應用現狀和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2.2.1 問卷調查法
通過設計合理的訪問調查表,對廣西地區(qū)的居民進行調查,了解其對防溺水安全教育的認知程度、接受程度以及數字化教育技術在防溺水安全教育中的應用情況等。
訪問調查表其中包括性別、年齡、是否了解防溺水安全知識、經常參加水上活動的頻率、認為哪些水上活動容易導致溺水、是否會使用救生設備、是否接受過防溺水安全教育等10個問題。旨在全面、客觀地了解廣西地區(qū)居民對防溺水安全教育的認知程度和數字化教育技術在防溺水安全教育中的應用情況。
2.2.2 案例研究法
本研究將從廣西地區(qū)的相關機構和學校中選取一些數字化教育技術應用較為成功的防溺水安全教育案例進行深入研究。通過對這些案例的分析和總結,找出數字化教育技術在防溺水安全教育中的應用模式和優(yōu)劣勢。
2.2.3 專家訪談法
通過對廣西地區(qū)防溺水安全教育領域的專家進行訪談,了解其對數字化教育技術在防溺水安全教育中的應用的看法和建議,同時了解數字化教育技術在該領域的發(fā)展趨勢和未來發(fā)展方向。
本研究將通過問卷調查、案例研究和專家訪談三種方法進行數據收集和分析,綜合分析數字化教育技術在防溺水安全教育中的應用現狀和發(fā)展趨勢,探索數字化教育技術在防溺水安全教育中的優(yōu)勢和不足,為進一步推廣數字化教育技術在防溺水安全教育中的應用提供參考依據。
本研究共有100名受訪者,其中男性54人,女性46人。年齡分布在18~60歲之間,其中18~30歲占41%,31~45歲占38%,46歲以上占21%。
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受訪者(85%)都有一定的防溺水安全知識。其中,60%的受訪者通過學校課程接受了防溺水安全教育,30%的受訪者通過社區(qū)宣傳獲得了防溺水安全知識,10%的受訪者通過其他途徑獲得了相關知識。
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受訪者(70%)經?;蚺紶枀⒓铀匣顒?,30%的受訪者從不參加水上活動。
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受訪者(80%)能夠正確認識游泳、劃船、水上摩托車等水上活動的危險性。其中,游泳被認為是最容易導致溺水的活動,占比達到60%。
調查結果顯示,近一半的受訪者(48%)在水上活動中不會使用救生設備,只有34%的受訪者經常或偶爾使用救生設備。
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受訪者(70%)支持數字化教育技術在防溺水安全教育中的應用。其中,41%的受訪者認為數字化教育技術可以提高教育效率和質量,36%的受訪者認為數字化教育技術可以拓展教育宣傳渠道和方式,23%的受訪者認為數字化教育技術可以提高教育宣傳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在數字化教育技術應用的形式方面,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受訪者認為微信小程序是比較好的數字化教育應用形式。其中,超過70%的受訪者認為微信小程序可以方便快捷地接受防溺水安全教育,也方便與他人分享和傳播。
3.7.1 數字化教育技術在防溺水安全教育中的優(yōu)勢
教育資源的共享:數字化教育技術可以打破地域限制,讓防溺水教育資源得以廣泛分享。通過網絡平臺,我們可以將防溺水教育的課程、視頻、手冊等資源上傳并分享給全國各地的學生和教師。這種方式不僅使更多的人接觸到這些教育資源,也保證了教育的公平性。
互動性:數字化教育技術增強了防溺水教育的互動性。例如,利用網絡平臺,學生可以提出自己的問題,教師或專業(yè)人士可以進行實時解答,同時也能鼓勵學生間的互相學習和討論,使學習過程更具參與感和實效性。
教育普及率提高:數字化教育技術使得防溺水安全教育的普及更為簡單和方便。借助社交媒體平臺如校園網、微信視頻號、抖音等,我們可以用更吸引人的方式傳播防溺水知識,例如短視頻、動畫、互動游戲等,這樣能夠吸引更多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實時更新:隨著防溺水教育研究的深入和技術的進步,新的防溺水技巧和知識會不斷出現。利用數字化教育技術,我們可以實時更新教學資源,確保學生和教師能及時掌握最新、最準確的防溺水知識。
3.7.2 數字化教育技術在防溺水安全教育中的不足
盡管數字化教育技術在防溺水安全教育中有許多優(yōu)勢,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首先,數字化教育技術需要一定的技術和經濟條件支持。例如,為了使用數字化教育技術,需要一定的硬件和軟件設備,這需要一定的投入。此外,數字化教育技術需要具備一定的技術水平,否則可能無法正常使用。
其次,數字化教育技術在防溺水安全教育中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在某些場景下,數字化教育技術可能無法完全替代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此外,數字化教育技術在防溺水安全教育中的宣傳效果也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最后,數字化教育技術在防溺水安全教育中的應用也需要注意保護個人隱私和信息安全。由于數字化教育技術的特殊性質,可能會泄露個人的隱私和信息。因此,在使用數字化教育技術時需要嚴格保護個人隱私和信息安全。
本研究通過對廣西防溺水安全教育實踐的調查和分析,發(fā)現數字化教育技術在防溺水安全教育中具有很大的應用潛力。首先,數字化教育技術可以提高教育宣傳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拓展教育宣傳渠道和方式,提高教育效率和質量。其次,數字化教育技術可以幫助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受教育者的需求和意愿,從而更好地制定教育計劃和安排。最后,數字化教育技術可以促進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者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加強教育資源共享和共建。
然而,本研究也發(fā)現數字化教育技術在防溺水安全教育中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首先,數字化教育技術的應用成本較高,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和技術支持。其次,數字化教育技術在一些地區(qū)和人群中普及程度不高,可能會造成信息落差和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最后,數字化教育技術在防溺水安全教育中的應用需要注意數據隱私保護和網絡安全問題。
為了進一步提高數字化教育技術在防溺水安全教育領域的應用效果和質量,本研究提出了以下改進意見:首先,加強數字化教育技術在防溺水安全教育中的應用培訓,提高相關人員的數字化素養(yǎng)和技能;其次,利用多種數字化教育工具和平臺,如微信小程序、移動學習平臺等,拓展防溺水安全教育的宣傳渠道和方式;最后,注重數字化教育技術的人性化設計和用戶體驗,提高教育宣傳的實用性和吸引力。
在未來的研究中,可以進一步深入探討數字化教育技術在防溺水安全教育領域的應用,結合實際情況開展更多的案例研究和實踐探索,以期為廣西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和保障。
此外,本研究還發(fā)現,數字化教育技術在防溺水安全教育中的應用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數字鴻溝、數字素養(yǎng)水平不足等問題,需要進一步加強數字化教育技術的普及和提升相關人員的數字素養(yǎng)水平。同時,數字化教育技術應該結合實際需求和特點進行定制化開發(fā),提高防溺水安全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基于以上結論,我們認為未來廣西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應繼續(xù)深化數字化教育技術的應用,提高教育宣傳的效果和質量。應加強對數字化教育技術在防溺水安全教育中的應用培訓和推廣,提高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者的數字化技能水平。此外,還需要加強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與相關機構和企業(yè)的合作,共同推進數字化教育技術在防溺水安全教育中的應用,實現教育資源共享和共建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