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若
今年8月22日是農(nóng)歷七月初七,是中國傳統(tǒng)的七夕節(jié)。傳說這一天是牛郎和織女在鵲橋相會的日子,所以七夕節(jié)也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jié)。對待愛情,中國人堅定而含蓄,并不擅長直白的表達。自古民以食為天,中國人總能用食物對“我愛你”做出最浪漫的詮釋。
有人說,唯有愛與美食不可辜負。其實,愛與美食本就是不可分的,有的美食被賦予愛情的寓意,有的美食則因為愛情而誕生。
中國人都知道牛郎和織女的故事,而記憶中聆聽故事的畫面里總是有朗朗夜空和茂密的葡萄架。8月,正是葡萄成熟的季節(jié),葡萄在愛情世界里也寓意深長。
葡萄被稱為“愛情果”,圓圓的葡萄粒代表著愛情的豐碩和圓滿。葡萄的果實成串地簇擁在一起,寓意情人間的“思念”,即“將每個思念你的日子串聯(lián)在一起”,當有一日彼此相聚時,一串葡萄分而食之,在細細品味中互訴衷腸……分開時有多心酸,重逢時就有多甘甜。葡萄粒粒成串,還寓意人丁興旺、多子多福。葡萄真可謂伴隨一生的幸福之果。要知道,葡萄長得越好、果實越甜,意味著它的根扎得越深,這也寓意著甜蜜的愛情需要真摯、堅實的情感作為基礎(chǔ)。
桃子又被稱為“仙桃”“壽桃”,從古至今都是健康長壽的象征,但其實桃子也是一種“愛情果”。桃子呈心形,在古代,男女互贈桃子便是表達愛慕之情,一個桃子代表一心一意,兩個桃子代表兩心合一?!扒чT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在我國的傳統(tǒng)觀念中,桃木有辟邪之功,所以桃子可以帶來好運,寓意婚后生活美滿幸福。“人面桃花相映紅”,與愛情邂逅的男女是交了“桃花運”,濃情蜜意如桃花般絢麗明艷。“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薄对娊?jīng)》中的這句詩也借桃花之美描述了美麗女子出嫁并為家庭帶來幸福生活的美好意境。
“榴枝婀娜榴實繁,榴膜輕明榴子鮮??闪w瑤池碧桃樹,碧桃紅頰一千年?!崩钌屉[的這首《石榴》通過對石榴的盛贊,表達了自己的愛情觀,即便紅顏易逝,但深藏心底的真摯情感卻可以“碧桃紅頰一千年”。石榴花的花語是成熟美麗,而石榴果則象征著一見鐘情,并蒂的石榴花、石榴果則寓意男女合歡或夫妻相愛。古時候,已訂婚的姑娘要為自己的意中人繡一個石榴包作為感情信物,她們的美麗紅裙也被稱為石榴裙。今天,一些地方舉行傳統(tǒng)婚禮時,還會在新房案頭放置切開果皮、露出果粒的石榴,既有吉祥祝福之意,又因石榴果“萬子同苞、金房玉隔”,取其多子多福的寓意。一些年輕夫婦會把兩株石榴樹種在一起,稱之為“合歡樹”“夫妻樹”,取“永結(jié)連理”之意,見證自己的美好姻緣。
在我國民間的傳統(tǒng)習(xí)俗中,人們經(jīng)常將棗、花生、桂圓、栗子等撒放在新婚夫婦的床上,寓意“早生貴子”,所以棗也被賦予了喜結(jié)良緣、婚姻美好的寓意。棗外表紅艷、內(nèi)里香甜,既憧憬著愛情生活的紅火,又代表著兩情相悅的甜蜜。河北省滄州市有一道特色菜—“笑口常開”,就是以金絲小棗為主要原料制成的。其做法如下:先把棗核去掉,再把和著白糖的糯米、山藥泥塞進去蒸熟,吃起來甜中微酸,那漾滿味蕾的味道被形容為“純潔的初戀”。
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也有一種“酸甜的初戀”—雕梅,這是一種雕有花紋的青梅制品。用特制的小刀在經(jīng)過石灰水浸泡后的青梅上雕刻出連續(xù)的花紋,再用刀將果肉和果核分離,從空隙處擠出梅核,輕壓成菊花狀,再浸入鹽水中,去除一些青梅的酸味;然后,將青梅放入砂罐,用紅糖、蜂蜜浸漬,待青梅呈金黃色時便可取出食用。成品雕梅金黃油亮,口感脆爽,清香四溢,能生津解渴、開胃提神,既是食品,又是工藝品,其酸中帶甜、甜中透酸的味道正似初戀的滋味。
雕梅是大理白族的傳統(tǒng)食品,據(jù)史書記載,遠在唐代南詔時期,當?shù)鼐陀刑接H訪友互贈雕梅的風(fēng)俗。云南省洱源縣素有“梅子之鄉(xiāng)”的美譽,當?shù)睾芏喟鬃骞媚飶男W(xué)習(xí)制作雕梅,這也成為衡量一個姑娘是否心靈手巧的標準。按照當?shù)仫L(fēng)俗,姑娘們出嫁前送往婆家的見面禮中就有一盤精心制作的雕梅。有文人稱贊:“小小青梅上指尖,巧手翻作玉菊蘭。蜜糖浸漬味鮮美,疑是仙葩落人間。”
寓愛于食,是美食與文化的完美結(jié)合,也是愛情在中國文化中獨特而美妙的體現(xiàn)。品嘗一道道美食的同時,也感受著一段段美好的愛情故事。
過橋米線
“過橋米線”是著名的云南地方小吃。傳說,有一個窮書生家境貧寒,沒有地方讀書,便到村外三里之遙的一個涼亭里讀書。書生的妻子特別賢惠,每天給他送飯,但每次走到?jīng)鐾r飯菜已經(jīng)涼了。后來,她想了一個辦法:在連飯帶菜的米線上澆一層熱湯油,飯菜便可保持溫度。因為送飯途中必須經(jīng)過一座小橋,人們便把這種澆了熱湯油的米線叫作“過橋米線”。
湘妃雞
“湘妃雞”是百姓們?yōu)榧o念虞舜和他的妃子娥皇、女英而烹制的佳肴。
相傳,虞舜南巡時,卒于蒼梧,后葬于九嶷山。當時,他的兩位妃子娥皇、女英正在湘江、洞庭湖一帶顛簸輾轉(zhuǎn)尋找丈夫。得悉虞舜已逝,她們望南痛哭,最后投水殉情。百姓們崇敬娥皇、女英的高尚情懷,將二人敬為湘水女神,并將她們的故事編成樂歌祭祀?!跋驽u”就是由這一傳說中的祭品演化出的菜品。后世廚師在烹制中反復(fù)實踐,將該菜品制成風(fēng)味獨特、香酥透骨、鮮嫩可口的佳肴,便有了流傳至今的“湘妃雞”。
楓橋白湯面
一過立夏,蘇州城里的很多面館都會掛出供應(yīng)“白湯面”的牌子。
據(jù)說,清朝安徽鳳陽鬧災(zāi),有個叫張三的青年帶著妻子兒女逃荒來到蘇州,在楓橋附近擺了個小面攤,專賣“陽春面”。過了兩年,夫妻倆蓋起了一間瓦房,賣起了“花色面”,其中濃油赤醬的“紅燒肉面”最受歡迎。一天,店內(nèi)的醬油用完了,妻子讓張三去買醬油。當張三走到城隍廟時,突然聽到有人嚎啕大哭,循聲望去,只見一個衣衫襤褸的中年男子邊哭邊用頭去撞廟前的石牌坊。原來,這男子路經(jīng)賭攤,經(jīng)不起誘惑,將買米的錢輸了個精光,因而悔恨交加,
和合包
相傳,福建詔安有一位名叫陳山的廚師,他廚藝不俗,經(jīng)常被邀請外出當廚。一天,陳山在回家的路上看到妻子沈氏正向一青年公子施禮,便懷疑妻子行為不端,回到家中不聽妻子辯解就寫了休書。
在休妻的第二天,陳山便從別人口中得知,原來妻子沈氏在擔水時不慎將水桶掉進河里,是那位青年公子跳入水中撈起了桶。沈氏見他渾身濕透十分不安,便連連施禮道謝。陳山后悔不已,但沈氏發(fā)誓再不回陳家,除非房前的荷葉長得比墻高。陳山廚藝高超,便想了一想一死了之。張三得知,就將身上的錢全給了他,兩手空空地回了家。妻子得知詳情,頗能體諒,但想到第二天的紅燒肉面里沒有醬油,不免又嘆起氣來。想了很久,妻子突然拍手笑道:“有辦法了!明天我們用原汁湯下面,再放上白切肉、蔥花、姜末,做一種白湯面,肯定爽口又鮮美?!睆埲犃?,連聲叫好。第二天,別有風(fēng)味的白湯面上市了,贏得了顧客的好評。個用美食表達心意的辦法。他做了一種點心,用荷葉包上,夜里偷偷放在沈氏的窗臺上。沈氏第二天推開窗戶,看到一個荷葉包,里面是用面皮夾著的冬瓜糖、芝麻和肉丁。沈氏是個聰明人,她知道這是陳山的和(荷)合之意,但又恐其意志不夠堅決,就故意把點心留下,將荷葉丟入屋旁的翠竹叢中。就這樣,陳山每天夜里做好荷葉包放到窗臺上,沈氏則每天早晨留下點心,丟掉荷葉。轉(zhuǎn)眼間三年過去了,翠竹叢中的荷葉已高出墻頭,沈氏的父母也勸女兒與陳山和好,小兩口終于破鏡重圓。在團圓宴上,陳山又做了荷葉包,贏得滿堂喝彩。眾人問:“這是什么點心?”陳山想了想,說:“這是和合包!”
豆腐
相傳,古時候人們只會把豆子磨成豆?jié){喝。當時,有一戶人家,小夫妻倆恩恩愛愛侍奉著母親,可這位婆婆在吃穿上總是“卡”著媳婦,連碗豆?jié){也不讓喝。
一天,婆婆要去走親戚,說要兩三天才能回來。婆婆走后,媳婦便動手磨豆子、煮豆?jié){。豆?jié){開鍋了,媳婦正要拿碗舀的時候,院里傳來了走動聲,她以為是婆婆回來了,便趕緊端起鍋把豆?jié){倒在了灶邊的壇子里,蓋上壇蓋。走到屋外一看,原來是丈夫回來了,她便笑嘻嘻地拉著丈夫進屋喝豆?jié){。誰知打開壇蓋一看,豆?jié){變成了雪白的固體。丈夫看著說:“你別逗我了,這怎么是豆?jié){呢?”
原來,這壇子泡過酸菜,里面還有些酸湯底,豆?jié){倒進去便變成了固體。小夫妻倆一嘗,滑嫩味美,該給這道新美食起個什么名字呢?兩人一商量,就叫它“逗夫”吧。后來,因為“逗夫”是豆子做的,人們干脆稱“逗夫”為“豆腐”了。
山東煎餅
煎餅產(chǎn)自山東,是一種圓形的、極薄的餅食,一般配上大蔥、黃醬或各類菜肴食用。
傳說,最早的山東煎餅出自沂蒙山下的黃妹子之手。黃妹子是一個心靈手巧的姑娘,已與心上人梁馬訂親,但黃妹子的繼母貪財心切,背地里收了一個富貴人家的許多財禮,便想拆散兩人的婚事。一天,繼母將梁馬接到自己家里,讓他在家中讀書,以便考取功名。她還為梁馬收拾了一個房間作為書房,又假心假意地問他還需要什么。梁馬說:“只需要紙和筆。”繼母暗自高興:“好,我只叫人給你送紙和筆,不給送飯,等把你餓死,黃妹子就可以嫁給有錢人了。”就這樣,一連幾天繼母都不給梁馬送飯,還安排人在門口把守。
黃妹子知道后,想出一個好主意,她用稗子米磨成稠漿,攤成像紙一樣薄的煎餅;再把大蔥剝凈,去葉去根,與餅捆成一扎后就如同一束紙筆。守門人一看是紙筆,就放黃妹子進去了。黃妹子每天送“紙筆”,梁馬每天吃煎餅卷大蔥,不僅讀書精進了,身體也更加強壯了。過了些日子,繼母覺得梁馬差不多該餓死了,于是去書房探望。沒想到開門一看,梁馬正把“筆”卷進“紙”里大快朵頤,便奇怪地問:“你吃什么呢?”梁馬略帶神秘地說:“我吃的是紙和筆,一位仙師教過我點石成金法。”繼母一聽他有點石成金法,于是把梁馬奉為上賓,殷勤招待起來。后來,梁馬考取了狀元,與黃妹子喜結(jié)良緣。
自此以后,山東便留下了煎餅卷大蔥的吃法。不過,由于這個傳說流傳甚廣,山東很多地方都有個習(xí)俗:岳母在招待女婿時是不會做煎餅的。
雖然民以食為天,但人們迷戀美食不只是為味蕾上的享受,更是因為美食本身的治愈功能。無論是甜蜜的初戀男女,還是躑躅在情愛甘苦中的中年伉儷,抑或是耕耘過數(shù)十個春秋的老夫老妻,美食永遠都是愛情的調(diào)味劑。七夕將至,除了玫瑰花,何不嘗試著做幾道美食向你的另一半表白心跡、傳遞情愫呢?
桂花藕
桂花與蓮藕是愛情美食的絕好搭檔。桂花寓意“永伴佳人”,許多詩詞歌賦中都將桂花作為愛情的象征,其花香更是令人沉醉。蓮藕有著深情的優(yōu)雅,古人以蓮花寓意“永恒的愛情”。
蓮藕是常見的食材,涼拌是最簡單的做法,將蓮藕煮熟后切片,再拌上香氣四溢的桂花蜜,愛情的味道就有了。
雙飛蝦
剪掉大蝦蝦須,剔除蝦線,剝?nèi)ノr殼(保留蝦頭),用鹽略腌。分別用胡蘿卜汁、菠菜汁和上自發(fā)粉及面粉揉成團,搟成片,再切成小方塊,每個蝦裹一塊紅色或綠色的面皮(留出蝦頭),入油鍋炸熟。然后,把一只紅蝦和一只綠蝦面對面首尾相連擺成心形,將紅、綠心形蝦(喻為紅男綠女)一對一對碼于長盤中,最后噴幾縷番茄醬。
比翼雙飛
將胡蘿卜切成圓片,再刻成心形圍在盤邊,最后將可樂雞翅或紅燒雞翅碼在盤中。
濃情蜜意
將山藥洗凈去皮,切成細條,放入開水鍋中煮10分鐘。將白糖、蜂蜜放入鍋中,倒入適量橙汁,攪勻后倒入山藥,大火燒開后轉(zhuǎn)小火將山藥燜熟。最后,將山藥碼放在盤中,剩余湯汁澆在山藥上。山藥有“友誼”之意,還未表白的你正好用這道“濃情蜜意”令感情升溫。
心心相連
將雞心去筋膜并洗凈,切出十字花(刀口不宜過大過深,以保留雞心形狀),用鹽、料酒、蔥、姜等腌制入味。每兩個雞心用一根牙簽串起,入油鍋炸熟,碼放在盤中。
蓮子百合
這是一道甜湯。將蓮子去心,與百合、銀耳一起加水煮至爛熟,加入冰糖調(diào)味即可。很多喜宴上都有這道美味,取“百年好合,連生貴子”之意。
食物能滋養(yǎng)我們的身體,也能為心靈帶來愉悅和慰藉。有時候,沒有什么方法比食物更能展示你對一個人的愛和關(guān)心了。所以,林語堂先生說:“愛一個人,從肚子起!”
【責(zé)任編輯】張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