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強
摘 要:在《認識公頃》一課的教學中,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體驗公頃,發(fā)展量感,基于具身認知理論,突破測量工具的限制,設計實地測量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做”數(shù)學。具體教學環(huán)節(jié)包括:自學公頃概念,激發(fā)測量需求;了解測量工具,制定測量方案;調(diào)整實地測量,感受公頃大小;層層遞進估測,深化公頃感知。
關(guān)鍵詞:小學數(shù)學;測量;量感;具身認知;認識公頃
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課題“兒童具身數(shù)學學習的整體建構(gòu)與實踐研究”(編號:D/2021/02/159)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量感”是《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新增的核心詞,主要是指“對事物的可測量屬性及大小關(guān)系的直觀感知”[1]。結(jié)合新課標的具體解釋,可以認為:量感是借助于數(shù),以計量單位為基礎對現(xiàn)實事物的多少、大小、長短、輕重、快慢等抽象出的屬性(即量)的感覺,是一種基于經(jīng)驗的感悟。因此,量感的培養(yǎng)要以具身體驗為基礎,觸發(fā)、帶動頭腦想象、思考,從而獲得完整的經(jīng)驗(感官經(jīng)驗和思維經(jīng)驗),形成以“感性”為基礎的“認識”。[2]
“認識公頃”是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多邊形的面積》中的內(nèi)容。公頃是一個非常大的面積單位,學生通常很難直觀感知其大小,建立其表象。因而,對其缺少體驗。教材編排了三個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學習。首先,介紹一些以公頃為單位的景點占地面積,然后直接以“邊長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來定義1公頃,并讓學生算一算1公頃有多少平方米。其次,出示“28名學生手拉手圍一個正方形,其面積大約是100平方米”的情境,讓學生依據(jù)100平方米想象1公頃的大小。最后,讓學生在與熟悉的校園占地面積的比較中,進一步感知、想象1公頃的大小。這樣的教學中,推理、想象的成分多一些,感知、體驗的成分少一些。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體驗公頃,發(fā)展量感,筆者基于具身認知理論,突破測量工具的限制,設計實地測量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做”數(shù)學。這樣的教學,很有“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意味和價值。
一、自學公頃概念,激發(fā)測量需求
(課前,教師讓學生自學教材中1公頃的定義,獲取理性知識。)
師? 關(guān)于公頃,課前同學們進行了自學,已經(jīng)有了怎樣的了解?
生? 公頃是一個面積單位,邊長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公頃。
生? 我知道1公頃是10000平方米。
生? 1公頃面積很大。
生? 1公頃是一個很大的面積單位。
師? 教材中說“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公頃”。這里為什么要加上“土地”這兩個字?
生? 我覺得1公頃這個面積單位基本上都是用來測量土地的,因為它很大。
師? 你怎么知道1公頃是10000平方米的?
生? 1公頃是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積,邊長100米,面積就是100×100=10000(平方米),所以1公頃=10000平方米。
師? 1公頃畢竟是一個實際量,具體的大小不能停留在紙面上、抽象的概念中。我們學過平方米這一面積單位,感受過1平方米(即邊長1米)的正方形有多大,那么,10000平方米到底有多大呢?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和怎樣的圖形面積相等?能夠真實地感受它們的面積嗎?今天我們就到熟悉的校園中實地測量、體驗一下吧。(出示圖1)先估計一下:你覺得校園里哪一部分或哪幾部分的面積合起來是1公頃?在導學案上的校園平面圖中用水彩筆把它或它們框出來吧。然后,小組交流,商量出估計的結(jié)果。
(學生活動后,教師出示五個小組估計的結(jié)果,見下頁圖2。然后組織學生交流。)
通過預習,學生對公頃概念的認識比較清晰,知道公頃與平方米之間的關(guān)系。但是,1公頃到底有多大?學生還缺少直觀的感受,也很難借助原有經(jīng)驗準確地想象。這就需要引導學生走出書本、走出教室,來到更廣闊的校園里,實地測量、體驗1公頃到底有多大。在此之前先行估計,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測量驗證的需求,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量感——量感本身是一種感覺,體現(xiàn)在估計而非精確測量中。
二、了解測量工具,制定測量方案
(課前,教師讓學生查閱資料,了解利用北斗衛(wèi)星以后方交會的模式確定地面上位置的全球定位儀和根據(jù)發(fā)射的激光遇到物體后反射回來的時間來測量距離的激光測距儀。)
師? 你所估計的土地面積到底是不是1公頃呢?需要測量驗證。1公頃很大,用一般的工具測量很不方便,也不精確。(出示全球定位儀GS18、激光測距儀D510實物)課前,同學們對全球定位儀、激光測距儀這些儀器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了這些先進的測量工具,我們能不能在校園中方便且精確地測量出所估計的土地面積以及1公頃的土地?
生 能!
師? 請小組討論該怎么做,并把測量方案記錄下來。
特別告訴大家,今天的活動,老師請來了規(guī)劃局的工作人員。
在實地測量中,如果測量工具使用有困難,可以咨詢區(qū)規(guī)劃局的叔叔們。
(學生小組討論。)
生? (第一小組,出示圖3)我們小組設計的方案是這樣的……
師? 其他小組還有補充嗎?
生? (第三小組)
我們小組還增加了監(jiān)督員。1 人監(jiān)督踩點的位置是否準確,1人監(jiān)督全球定位儀的使用,1人監(jiān)督記錄的過程。
師? 你們覺得活動時要不要設立監(jiān)督員?
生? 要??梢约皶r發(fā)現(xiàn)問題,幫助糾正,避免操作員犯錯誤。
生 因為是分工合作,每一個人的錯誤都可能導致最終結(jié)果的錯誤,所以重要的工序安排兩個人,一個人操作,一個人監(jiān)督,可以減免錯誤,盡可能保證結(jié)果的正確性。
生 (第二小組)
我們小組估計的是一個平行四邊形,要注意測量底和高,而不是鄰邊長。
師? 其他小組估計的是正方形或長方形。其實,我們還學習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你們小組能想到平行四邊形,很有創(chuàng)意!但要注意,你們小組畫出的平行四邊形有的邊要穿過墻體,該怎樣測量呢?
生? (同步指圖)我們可以先測量這條沿著道路、不經(jīng)過障礙物的邊,將其作為底;然后利用行政樓或2號樓挑空的第一層,找到一條不經(jīng)過障礙物的高來測量。
實地測量、體驗1公頃,需要合適的測量工具。筆者與區(qū)規(guī)劃局聯(lián)系,借來了全球定位儀GS18、激光測距儀D510等設備,并獲得了技術(shù)人員的現(xiàn)場支持,可以幫助學生實現(xiàn)所測即所得,即時呈現(xiàn)測量的長度和面積。在此基礎上,筆者讓每個小組設計詳細的測量方案,以此保障活動的順利開展。全班五個小組的方案大同小異,都基本遵循這樣一個順序:選好所估計的地塊,在其邊與角的重要位置貼上標記;利用工具測量所需要的長度,計算面積,或者利用工具直接測量面積;與1公頃比較,調(diào)整地塊,重新測量,使之接近1公頃;完整記錄測量的過程,并在校園平面圖中調(diào)整框出
的地塊。
三、調(diào)整實地測量,感受公頃大小
師? 剛才聽大家介紹了各自小組的測量方案,分工明確,可行性很強。接下來的時間就交給各個小組,到校園里找一找1公頃到底有多大吧。
(學生活動,結(jié)束后回到教室。)
師? 好的,同學們都得到測量結(jié)果以及調(diào)整結(jié)果了。(出示五個小組在校園平面圖中調(diào)整的結(jié)果)有沒有小組估計的地塊測量結(jié)果非常接近1公頃?
生 (第四小組)
我們小組估計的地塊是0.92公頃。
師? 非常接近了,偏小一點點。其他組呢,你們的情況又怎樣?
生 我們都把1公頃估大了。
師 剛才大家測量的時間有點長,也有點累了,但是在測量的過程中有了更多的體會。接下來就把時間交給五個小組的代表,請他們分享小組活動中的一些收獲和感受。
生 (第一小組代表)我們用全球定位儀測量了圍成的圖形,發(fā)現(xiàn)偏大了,我們小組估計的是一個1.4公頃的長方形。對此,我們進行了調(diào)整。我們也繞著1公頃土地的邊走了一圈,感覺有點累,說明1公頃很大。
師 這個小組給我們的啟示是,不要覺得1公頃很大,估計時就盲目地往大了估。
生 (第二小組代表)我們小組先用激光測距儀測量了我們估計的100米的長度,發(fā)現(xiàn)偏長了;然后又用全球定位儀測量了我們估計的面積,發(fā)現(xiàn)偏大了。通過這次活動,我們小組覺得全球定位儀和激光測距儀非常厲害,能一下子測量出100米的長度或1公頃的面積。
師 老師還發(fā)現(xiàn),這一小組的成員都懂得謙讓,主動讓站到后面的同學上前觀察。
生 (第三小組代表)我們先用測距儀測量了一條邊的長度,發(fā)現(xiàn)估計的結(jié)果比實際長了。因為一條邊的長度比實際的長了,所以估計的1公頃比實際的1公頃大了很多。我們小組的成員都很喜歡這次活動,都希望能再有一次這樣的體驗。
生 (第四小組代表)我們小組選用全球定位儀測量了1公頃地塊的大小,發(fā)現(xiàn)實際面積偏大,然后調(diào)整了四個點的位置,從長方形調(diào)整成了正方形。通過這次活動,我們知道了公頃這個單位,也知道了1公頃有多大;1公頃圍成的圖形可以是形態(tài)各異的,如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我們小組還想圍成三角形和梯形。
師 他們小組由調(diào)整過程認識到1公頃只是圖形的面積,而對應圖形的形狀可以是多樣的。確實,面積和形狀是一個圖形的兩個關(guān)鍵要素。
生 (第五小組代表)我們小組選用全球定位儀測量了1公頃地塊的大小,發(fā)現(xiàn)實際面積比估計結(jié)果小了一些。我們的感受是,公頃是一個很大的面積單位,學校也只有這樣的幾公頃。我們繞著1公頃土地的邊走了一圈,比較累,還是需要一點時間的。我們還想:假如1位農(nóng)民有一塊1公頃的地,全部種上菜,那得有多少菜呢!
師 同學們很厲害,從課前的估計到課上的實際測量,最終明確了1公頃到底有多大。
如果說方案設計解放了學生的大腦,那么,實地測量不僅解放了學生的大腦,還解放了學生的雙手、雙腳、雙眼、嘴巴。每一個小組帶著各自的任務進行實地測量,最終獲得1公頃的真實體驗,形成1公頃的具體表象,建立1公頃的正確概念。
四、層層遞進估測,深化公頃感知
師 (出示圖4)老師也選擇了校園里的1公頃,就是第五小組在我們經(jīng)?;顒拥牟賵錾蠝y得的1公頃。請你觀察、估計:我們學校的面積大約是幾公頃?
生? 大約有5公頃。
生? 大約有6公頃。
生? 大約有7公頃。
師? 誰來演示一下你是怎樣估計的?
生? (在希沃白板上復制和繪制,得到圖5)我是這樣估計的,大約有6公頃。
師? 同學們真棒,能夠運用自己知道的1公頃的大小來合理地估計校園的面積。我們學校的占地面積確實大約為6公頃。(出示圖6)知道了學校的占地面積,你能估出新天地公園的面積嗎?
生? 大約8公頃。
生? 不合理,新天地公園的面積比學校大多了。
生? (在希沃白板上復制和繪制,得到圖7)36公頃,可以用大約6個學校拼成它。
師? 新天地公園的面積大約是32公頃。(出示圖8)根據(jù)新天地公園的面積,你能估一下淹城的面積嗎?
生? 320公頃,淹城大概可以鋪10個新天地公園。
師? 淹城的面積實際是277公頃。利用淹城的面積,你覺得還可以估計什么地方的面積?
生? 估計常州市的面積。
生? 估計全世界的面積。
生? 淹城是常州的一部分,可以;淹城是世界地圖上的一個小點,不太合適。
生? 利用淹城的面積估計武進區(qū)的面積,利用武進區(qū)
的面積估計常州市的面積,利用常州市的面積估計江蘇省的面積,利用江蘇省的面積估計全中國的面積。
師? 我們可以這樣由小到大慢慢來估計。那么,同學們,當我們要表示常州市、江蘇省或者全中國的面積時,公頃這個面積單位還夠用嗎?
生? 不夠了,可以用平方千米。
師? 這是我們后面要學習的更大的面積單位。(稍停)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生? 我覺得,1公頃,別看我們測出來這么大,其實還是比較小的。
生? 我們都一直在小范圍內(nèi)感受,覺得1公頃大。剛才老師帶領我們測量淹城,我發(fā)現(xiàn)公頃也是一個比較小的面積單位,還有比公頃大的平方千米,可能還會有比平方千米大的面積單位。
生? 我相信有比平方千米更大的面積單位,可以了解更大的范圍。
生? 如果1公頃土地上都蓋了房子,每個人平躺在地面上,可以躺多少個人呢?
生? 有越來越大的面積單位,那么,有沒有比我們學過的平方毫米小的面積單位呢?
生 之前我知道尺子可以測量距離,今天我還知道了全球定位儀、激光測距儀,我還想知道更多的測量面積的儀器。
量感是以計量單位為基礎,借助數(shù)來表達的。學生建立了1公頃的概念后,還需要借助它來估測更大的面積(更多個1公頃),從而不斷加深對1公頃的理解,充分發(fā)展量感。這里,教師引導學生利用1公頃的大小估計更大的校園的面積,再利用校園的面積估計更大的新天地公園的面積,利用新天地公園的面積估計更大的淹城的面積……層層遞進,不斷豐富學生對公頃這一面積單位的認識,自然引發(fā)出學生對更大的面積單位的思考,充分發(fā)揮實地測量1公頃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7.
[2] 張麗莉.量感培養(yǎng):以具身體驗的方式[J].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2021(12):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