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
珠日河牧場位于內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西北部,有17個分場,1.2萬人口,牧鋪約1100戶,1300平方公里。牧區(qū)大、牧戶少是這里的最大特點。為了更好地服務群眾,科左中旗公安局珠日河派出所創(chuàng)新推出了“背包警務”。
“不管走到哪,我們隨身都會攜帶一些文件、宣傳資料、辦好的身份證等,裝在一個公文包內,這就是警務背包最初的模樣?!彼L劉軍說。
如今,背包里不僅有各種宣傳資料、矛盾糾紛排查表、調解協(xié)議書,還裝著黨的理論政策宣講手冊、辦完的身份證、戶口簿等。通過“背包警務”,珠日河派出所將警務工作延伸到群眾家門口。
“聲”入民心,他們是流動的宣講隊
“今天的生活,在以前想都不敢想。今天聽了黨的二十大精神講解,我們牧民有了新的期待。”珠日河牧場一分場的額爾敦在聽完民警宣講后激動地說。
一直以來,珠日河派出所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在開展入戶走訪、普法宣傳等工作的同時,大力傳遞黨的聲音和關懷,宣講民族團結一家親,以及群眾關心的鄉(xiāng)村振興、醫(yī)療教育等惠民政策。
為了更加準確地傳遞好黨的聲音,針對轄區(qū)實際,派出所精心挑選一批懂民族語言的民警輔警,大力開展上門宣講活動,切實發(fā)揮好“傳話筒”和“揚聲器”作用,讓黨的關懷沁入群眾的心坎上。
通過經常性宣傳,讓群眾在第一時間了解黨的好政策,為構筑轄區(qū)和諧穩(wěn)定環(huán)境、促進民族團結提供了強有力的群眾基礎和思想保證。
警心向黨,他們是黨旗下的服務隊
“孩子,一定要把這個錦旗送到阿茹娜警官手里啊!”年過八旬的包吉娜對孫女說。
前不久,民警接到電話咨詢:急于看病怎么補辦身份證?民警了解到,老人包吉娜已年過八旬,兒女又都不在身邊,來回非常不便??紤]到老人的情況,民警立即背上“警務背包”,前往老人家中為其辦理了身份證。
由于轄區(qū)面積大,群眾辦理業(yè)務一個來回就要跑大半天甚至一天。因此,珠日河派出所把坐窗口等群眾上門的被動模式,改變成背上警務工作包入戶送服務,深受群眾歡迎。
自創(chuàng)立“背包警務”以來,珠日河派出所已累計為農牧民提供上門服務400余人次。
赤誠守望,他們是群眾身邊的巡邏隊
“爺爺,快看,他們來了!”巡邏隊穿過寂靜的草原,來到牧民圖力古爾家門前時,圖力古爾的孫子阿木爾高興地跳了起來。圖力古爾是一位老牧戶,由于老人長期和孫子單獨居住,巡邏隊隔三岔五就要看看老人。
考慮到牧戶居住分散,為了加強轄區(qū)社會治安防控,珠日河派出所以馬背上的“背包警務”為依托,開展動態(tài)巡邏,打防并舉。新增的每一個牧鋪、每一個暖棚和廢棄的羊圈是哪家的,巡邏隊都一清二楚。與此同時,民警巡邏中還廣泛開展反電信網絡詐騙宣傳,讓牧區(qū)群眾也都裝上反電詐App,讓禁毒等宣傳教育進千家,有效降低了轄區(qū)行政、刑事案件的發(fā)案率。
一年來,民警在巡邏中開展各項宣傳150余次,發(fā)放普法宣傳單6000余張,勸阻預警詐騙電話2300余次,挽損52萬余元。
歲月靜好,他們是“楓橋經驗”的踐行隊
“感謝咱們警察同志,這么快就把糾紛給化解了?!痹谥槿蘸幽翀鋈謭?,包某與吳某因草場邊界糾紛而產生激烈爭執(zhí)。民警了解情況后,苦口婆心,多次主動上門調解。民警的真誠相助感動了雙方當事人,最終成功化解矛盾。
珠日河派出所著力創(chuàng)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進一步延伸馬背上的“背包警務”工作方法,大力踐行群眾路線,成立矛盾糾紛聯(lián)調小組,探索建立長效機制,撬動司法所、村兩委、警務助理、網格員等力量,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至今,派出所轄區(qū)已連續(xù)19年無命案發(fā)生。
如今,馬背上的“背包警務”已成為草原上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