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蘭
對于幼兒而言,繪本閱讀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有效的繪本閱讀能夠為其學習、成長發(fā)展起到關鍵的推動作用,尤其是在幼小銜接工作方面,能夠幫助幼兒更快地適應“小學生”這個身份,并在小學學習生活中綻放璀璨光芒?;诖?,以下就將幼小銜接工作作為載體,首先分析繪本閱讀助力幼小銜接工作的可行性和實踐路徑,接著就繪本閱讀助力幼小銜接工作的注意事項展開探究,希望提供有利參考。
在幼兒教育領域,教育對象是3~6歲的兒童,他們依舊以形象思維為主,以游戲為主要的學習模式。而進入小學后,學習模式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幼兒很難在短時間內適應。此時,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性就體現(xiàn)出來了。教師通過繪本閱讀開展幼小銜接工作,快速吸引幼兒的關注,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幫助幼兒有效解決認知方式、抽象內容之間的矛盾,為日后進入小學做足準備。
1 應用繪本閱讀助力幼小銜接工作的可行性
在幼小銜接工作中,繪本閱讀的應用是十分可行的,以下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一方面,繪本閱讀與小學低年級課程教學要求相契合。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處于成長發(fā)展的初始階段,識字、寫話、閱讀也剛剛起步。在這個階段,他們接觸的素材不再是“圖多字少”的繪本,而是以語言文字為主、插圖為輔,這對剛進入小學的學生而言無疑是一項挑戰(zhàn)。此時,在幼小銜接工作中,通過繪本閱讀活動的開展,有效改善了上述問題。具體而言,教師把握繪本閱讀與小學低年級閱讀之間的關聯(lián),便于開展教學指導工作,逐步建立基于閱讀的幼小銜接方案。具體而言,在閱讀時,教師展示適合低年級學生的繪本,讓學生認真閱讀繪本,從最初的看圖片逐步向看文字轉變,猜測故事情節(jié)。如此,學生的注意力不再集中于圖片,而是漸漸朝著文字轉變,這對學生后續(xù)學習的深入是十分有幫助的。另一方面,繪本閱讀與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相契合。在小學階段,文字識讀是基礎,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幼兒園階段,通常是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呈現(xiàn)教學內容,旨在通過形象化思維,幫助幼兒鞏固知識。不同于這點的是,小學更加重視拼音、漢字,所以在剛進入小學時幼兒難免會感到吃力、困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許多教師會以加強訓練的方式來提升學生學習有效性,但往往會適得其反。此時,繪本閱讀就顯得尤為關鍵了。教師把握繪本的優(yōu)勢、價值,借助繪本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領學生解讀文字,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學會拼讀文字,由圖片理解向文字識讀過渡,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令整個教學更滿足學生的成長需要??偟膩碚f,在幼小銜接工作中繪本閱讀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教師要善于、樂于應用繪本開展幼小銜接工作,提升幼兒的適應能力,幫助幼兒更快地適應新的環(huán)境。
2 應用繪本閱讀助力幼小銜接工作的實踐路徑
2.1 繪本閱讀,調節(jié)心態(tài)
縱觀幼小銜接階段的幼兒,可以發(fā)現(xiàn)他們還處于幼兒園階段,較為依賴教師、家長。對于全新的環(huán)境,他們會表現(xiàn)出一些異常情緒,如抵觸、畏懼等。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必須注重幼小銜接工作,發(fā)揮幼小銜接的功效,有效消除幼兒的不良情緒,讓他們以更加積極的心態(tài)迎接未來的學習、生活。當然,這就要求廣大教師創(chuàng)新、優(yōu)化教學方法,通過幼兒喜聞樂見的元素加以指導、教育,讓他們更好地適應新的環(huán)境。可以說,繪本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繪本是一種以繪畫為主,帶有少許文字的兒童讀物,可以給幼兒帶來“視覺盛宴”。它符合幼兒的審美需求、身心特點和喜好,在長時間的繪本閱讀中,能夠令幼兒受到感染、熏陶,對閱讀產生濃厚興趣,且其思維、語言以及審美等能力也會隨之發(fā)展。例如:就《小鴨鴨上學去》這一繪本來說,它主要是圍繞小鴨鴨普多第一天上學的心理變化、情緒體驗展開的故事。在閱讀過程中,尤其是在前半段,相信幼兒與普多的心理是相似的,期待即將要去的學校,對新教師、伙伴也有一些憧憬。當然,還會有些焦慮、害怕,擔心自己無法融入新的集體,也不想父母分離。閱讀完前半段后,就進入了后半段,此時,幼兒就會發(fā)現(xiàn)新的學校并沒有想象中糟糕,在新的環(huán)境中,結識了不少新教師、新伙伴,學習到了豐富的知識,懂得了感恩、回報父母,更加珍惜與父母相處的時間。這樣,在繪本閱讀中,幼兒的心態(tài)得以調整,了解到新環(huán)境有許多新鮮的事物,也能夠認識更多的朋友,積累到更多的知識、技能。漸漸地,幼兒不再抵觸小學,而是開始期待、憧憬小學生活。
2.2 繪本閱讀,善于交際
人的生存發(fā)展中,社會交往是最為基本的需求之一,更是人類精神生活的關鍵構成部分。幼兒教育階段是人的社會性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在《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中確切提到了這一點,即要著眼于未來,將幼兒人際交往、友愛、合作、創(chuàng)造力以及寬容等品德的培養(yǎng)落實到位。而就繪本來說,能夠為這項工作的落實提供幫助,繪本故事有助于幼兒認知發(fā)展、情感發(fā)展,令幼兒積累豐富交流技巧,為日后學習、成長筑牢根基。在幼小銜接工作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幼兒的生理、心理特點,選擇適當?shù)睦L本進行指導、教育,助推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的發(fā)展。例如:就《全都是我的》這一繪本來說,它是小烏鴉成長系列故事之一,主要是為了讓幼兒學會與他人分享,結識朋友,迎接一個快樂的自己。花襪子小烏鴉非??蓯郏撬幸粋€缺點,就是當發(fā)現(xiàn)其他伙伴有好東西時,它都會拿走。于是,伙伴們都非常小心,各種提防花襪子小烏鴉。于是,花襪子小烏鴉絞盡腦汁,想出了各種辦法“對付”伙伴。果不其然,花襪子小烏鴉將這些寶貝騙到了手,為了守住它們,它整天待在家里,也不讓人進來。慢慢的,它開始感到孤獨,意識到霸占這些物品一點都不開心,于是,它物歸原主,開始感受到了分享的樂趣,也交到了很多朋友。在講述繪本閱讀時,教師設計了引導性的問題:“小朋友們,為什么花襪子小烏鴉會感到孤獨呢?假設你們是花襪子小烏鴉,會怎么做呢?大家是否有不愿意與他人分享的寶貝呀?有哪些寶貝想和大家分享呢?”這樣,引導幼兒思考、探討,令幼兒懂得分享的可貴,善于、樂于與他人分享,從而切實促進幼兒交往能力的提升。
2.3 繪本閱讀,習慣養(yǎng)成
幼兒園階段是行為習慣培養(yǎng)的關鍵階段,因此發(fā)揮繪本閱讀的作用,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能夠令幼兒受益終身。就幼兒來說,他們對繪本十分感興趣,在長期繪本閱讀中,也認識了不少繪本角色,往往會不自覺地模仿繪本角色的行為、舉動。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就可以從繪本閱讀入手,有意識地滲透行為習慣教育,在帶領幼兒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形成正確、健康的行為習慣,為幼兒日后學習、成長發(fā)展提供有力支撐。例如:就《小熊不刷牙》這一繪本來說,主要講述的是一個不喜歡刷牙的小熊,夢見了自己牙齒掉光的樣子,體會到各種不便,醒來后開始主動刷牙的故事。對于這類清潔行為不到位的幼兒,如討厭刷牙、不喜歡洗澡等,教師就可以組織幼兒進行繪本閱讀,并引導幼兒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說說沒有牙齒后,生活會發(fā)生哪些變化。此時,幼兒你一言、我一語,有的在說“沒有牙齒說話就不清楚了”,有的在說“沒有牙齒就不能品嘗美食了”。在此基礎上,教師進行補充說明,讓幼兒懂得不刷牙的壞處,如牙齒會慢慢掉光、經常牙疼等,再將刷牙的好處告知幼兒,就可以達到較為滿意的效果。當然,除了衛(wèi)生習慣,飲食習慣、正常作息等也是不可忽視的,教師同樣可以將繪本利用起來,如《肚子里有個火車站》這一繪本,借助直觀、形象的圖畫,令幼兒對消化系統(tǒng)的基本構造有一個清晰的認知,認識不吃、少吃或不合理飲食的危害,引領幼兒從小養(yǎng)成正確的行為習慣。
2.4 繪本閱讀,啟迪思維
如果人生是一次長跑,那么一旦幼兒起跑,是否有足夠的能量支撐其跑到終點呢?可以說,扎實、持續(xù)的學習能力是幼兒長遠發(fā)展的關鍵,而這一能力的核心就是思維能力,它與幼兒一生學習、發(fā)展密切相關,與傳授識字、速算相關知識相比,它顯然更加重要。那么,幼小銜接中,如何發(fā)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呢?繪本閱讀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法,教師組織幼兒開展繪本閱讀活動,并且結合繪本內容,精心設計問題,引發(fā)幼兒思考,推動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水平的提升,幫助幼兒更加從容地完成幼小過渡。值得注意的是,在設計問題時,教師要保證問題的“精”,要有思維含量,且具備導向性,這樣才能夠將問題的作用發(fā)揮到極致,為幼兒思維品質的發(fā)展添磚加瓦。例如:就《小真的長頭發(fā)》這一繪本來說,它是一本具有天馬行空般想象的趣味繪本,在繪本中,長頭發(fā)可以用來釣魚、拉牛、制作棉被,還可以晾衣服,顯得非常有趣。在繪本閱讀中,教師緊扣頭發(fā)的長度、用途和梳洗等,設計了如下問題:“小朋友們,你們覺得頭發(fā)能長多長啊?小真的長頭發(fā)可以用來做些什么呢?這么長的頭發(fā),要如何梳洗呢?”教師對提問的內涵進行思考,盡可能地令每個問題都有價值。當然,除了上述問題,也設計了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如“小朋友們,如果你們的頭發(fā)和小真的頭發(fā)一樣長,你會用頭發(fā)做些什么呢”。啟迪幼兒思維,鼓勵幼兒探究。值得一提的是,提問并非教師的“專利”,幼兒也可以自主發(fā)現(xiàn),并且說出自己的疑惑。通常情況下,幼兒發(fā)現(xiàn)、提出的問題與其思維實際更為吻合,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所以,在繪本閱讀中,幼兒教師應當給幼兒提供充足的時間和空間,鼓勵幼兒提問,教師或其他幼兒回答,彼此平等交流、互動,錘煉思維,深化體驗,更加順利地達成預期的目標。
3 應用繪本閱讀助力幼小銜接工作的注意事項
3.1 精心選擇繪本
在幼小銜接工作中應用繪本閱讀,首要任務就是選擇恰當?shù)睦L本。當然,繪本往往由成人選擇,在選擇繪本的過程中,成人可能會選擇一些涵蓋豐富知識、技能訓練的繪本,這就會出現(xiàn)“重智輕感的情況”,盲目地追求知識與技能,很容易忽視幼兒在閱讀中的體驗,且幼兒的奇思妙想也得不到充分的重視,這必定會喪失繪本閱讀的應有之義。所以,在此期間,理解、選擇合適主題的繪本尤為關鍵。經典、優(yōu)質的繪本能夠促進幼兒各項能力、素養(yǎng)的形成,在市面上,大多數(shù)繪本都有著清晰的主題,與故事聯(lián)系密切,隱藏著大量的生活哲理、道理,以此啟迪幼兒的智慧。在幼小銜接工作中,教師在選擇繪本時,切忌逾越故事本身的樂趣,而是要站在幼兒的角度,將幼兒身心特點作為入手點,選擇與幼兒喜好、需求相貼近的繪本,且保證繪本內容的觀賞性、理性,這樣才能夠發(fā)揮繪本閱讀在幼小銜接工作中的作用,將“寓教于樂”落實到位。
3.2 注重家校合作
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提到了一點,即家庭是幼兒園的關鍵合作對象,幼兒園、幼兒教師必須要嚴格堅持尊重、合作和平等的原則,盡最大的努力獲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且有意識地幫助家長增強教育能力,提高教育水平。同樣的,幼小銜接工作也離不開家長的配合?;诶L本閱讀的幼小銜接工作,教師就應當加強與家長之間的交流、溝通,動員家長參與進來,形成良好的伙伴關系,共同為幼兒順利轉變“角色”努力。具體來說,教師要革新教育理念,特別是改變教師、家長在教育方面地位失衡的觀點,深刻認識二者在幼小銜接工作方面的作用。與此同時,教師要善于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積極開發(fā)優(yōu)質的繪本資源,第一時間與家長交流,更好地了解幼兒的實際情況。在此基礎上,給家長提供合理、科學的指導,推進幼小銜接工作的穩(wěn)步開展。當然,作為一名合格的家長,也要在這方面提供一定的支持,如抽出一些時間,帶領孩子去圖書館、書店閱讀相關繪本,或是去參觀當?shù)氐男W,輔助孩子熟悉新的學習環(huán)境,為日后步入小學做好鋪墊。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幼小銜接工作中,繪本閱讀有著極為積極的實踐價值,它能夠有效優(yōu)化幼兒的入學心態(tài)、鍛煉幼兒良好交際能力、培養(yǎng)幼兒正確行為習慣和發(fā)展幼兒的思維品質,值得受到廣大教師的重視。在日常工作中,教師要積極探尋繪本閱讀和幼小銜接工作的契合點,發(fā)揮自身的作用,引領幼兒閱讀、探究繪本,在身心愉悅中獲取知識、掌握技能,為幼兒園與小學的自然過渡做好充分的準備,敢于邁出新學習生活的第一步!
(作者單位: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第四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