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者不僅要重視歌唱技術的掌握,更要把自己的情感融入歌唱中去,這就要求演唱者必須具備很高的綜合素質。在歌唱和表演的實踐中,演唱者要恰當、靈活、有效地運用自己的歌唱技術,并在真實的表演中充分體現出其中的情感成分,加強對作品內涵的詮釋與表達,使演唱者能夠與聽眾之間建立情感共鳴。
一、表演技巧與情感表達之間的聯(lián)系
(一)演唱技巧是情感表達的基礎
聲調是聲樂演奏中最主要的表現要素,需要演唱者在聲樂演奏時,注意對各種情感的詮釋和表現。在實際演出時,可以通過不同的聲調傳達不同的情感,從而使聽眾獲得身臨其境的體驗。聲樂表演中,演唱者要運用好自己的演唱技能,并注意掌握情緒的表現方式。在不同的情緒和作品中,運用的演唱手法也是不一樣的,這樣才能給觀眾帶來更好的體驗。在欣賞聲樂作品時,可以從情緒上引起觀眾的共鳴,從而提高演出的藝術價值。
(二)演唱技巧的運用能夠幫助表演者傳達情感
在聲樂演唱中,通過聲音的表達可以讓演唱者與觀眾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fā)觀眾的情感體驗。觀眾能夠隨著演唱者的情緒變化,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在加深對表演認識的同時,更能體現其內在的價值。在聲樂藝術表演中,演唱者要注重對作品內容和背景的把控,注重作品情感與個人情感之間的結合,采用獨特的方式進行詮釋與表達,利用歌聲形成直接的情感表達形式。
需要注意的是,在利用歌聲表現個人情感時,要保證演唱中的感情色彩濃厚,必須采取最直接的表達方式,才能有效提升演唱的藝術價值。演唱技巧可以支持演唱者的情緒表現,彰顯聲樂表演的魅力與價值。[1]
二、聲樂演唱中的演唱技巧
(一)學會科學發(fā)聲
演唱者在演繹聲樂作品時,正確的呼吸是歌唱技術控制的基礎,也是進行聲樂表演的關鍵。演唱時,演唱者要運用正確的呼吸方法來發(fā)聲,加強氣息的深度與力度。這樣一來,當一首歌的節(jié)奏比較快、情感比較激烈的時候,就能夠具備快速迸發(fā)呼吸條件。
在演唱時,演唱者要根據歌曲的旋律,靈活運用腔氣、偷氣等技術。在運用“回氣”“平收”等方法時,演唱者要將“長”與“短”相結合,以達到氣息“轉化”的效果。演唱者在平時的歌唱訓練中,必須保證嗓子完全打開,以免出現疲勞、搖晃、呼吸困難等狀況。在聲樂演奏中,演唱者可以通過打呵欠來找到喉結的確切位置,通過喉結發(fā)出聲音,讓喉結兩邊的肌肉向下移動。[2]
需要注意的是,當演唱者開口時,不要把舌頭的根部壓在嗓子里,這樣可以防止其逐漸變得僵硬,從而降低對聲音質量的影響。歌唱時,演唱者要充分發(fā)揮諧振腔的功能,通過聲樂的表現來實現歌唱。因為這類聲音比較柔和,因此如果演唱者的諧振腔被科學地利用,則可以達到增強音量的效果。
要將共振腔的兩大要素組合起來,其中以固定共振腔和可變共振腔為主,通過調整鼻腔、胸腔等部位,可以形成一個完整的固定共振腔??勺冎C振腔,指的是口腔、鼻腔、喉腔等可以調整的部位。通過以上空腔的有效調整,可以在此類刺激的作用下,使歌手產生諧振。
(二)控制演唱速度
在演唱作品時,演唱者必須熟練地運用歌唱的節(jié)奏,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手段,使歌曲在情緒上的變化更加明顯。演唱者在演唱過程中,如果能把握好演唱節(jié)奏的科學方法,就可以給觀眾以豐富的感受,還可以使聽眾深切感受歌曲在情感方面的轉換。
例如,在《歌唱祖國》這一聲樂作品的表達過程中,若節(jié)奏很慢,可以表現出熱愛的情感,也可以表達對未來的憧憬。隨著時間的推移,速度越來越快,顯示出歌曲的情感越來越強烈。這兩個情緒的變奏,要求演唱者在演唱時要能與演唱的實際節(jié)奏相結合,在合理、高效的控制下,使聽眾跟隨速度的變化形式,以感受到不同的情感和情境。
(三)準確把握節(jié)奏變化
對于聲樂作品來說,在實際演唱中,演唱者要注意聲調和節(jié)律的改變,并掌握各種形式。在表現聲樂作品時,要正確掌握音色的節(jié)律,通過對音色的變化進行控制,從而在演唱中能夠流暢地傳達出作品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即便是同一首歌,也可以通過各種變調的音質來使觀眾產生不同的感受。
在歌曲當中所蘊含的情感可能具有多樣性,這就要求演唱者能夠根據音色合理把控。在歌唱時,不僅要把歌曲唱得流暢,還要將其中所蘊含的豐富感情表現出來,使之更能引起聽眾的共鳴。比如,有些音調比較活潑,因此通常用于抒發(fā)愉悅的情緒。如果一首歌表現出了悲傷的情緒,那么演唱者就要選擇一種低沉的聲音來表現。[3]
三、聲樂演唱中的情感表達
在聲樂演唱中,情緒的表現是一種理性與感性的融合。聲樂作品中的情感并非是單一的,要通過多種方式表現出來。演唱者要想達到較高的抒情層次,就必須抓住這些途徑,從多種角度出發(fā),進而發(fā)揮出較好的效果。
(一)理解歌詞
在聲樂演唱過程中,演唱者要能夠準確了解歌詞內容,這是保障順利演唱的重要前提。當演唱者能夠全面了解歌詞的大意時,才可以準確進行情感的呈現。對于歌詞內容的掌握,要求演唱者能夠循序漸進,形成更加深入的理解。
首先,演唱者可以采用誦讀或者斷句的方式,以達到熟記歌詞的效果。其次,結合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分析與曲譜相關的要素,以深層次的形式了解歌詞中的含義,從而在演唱過程中,使受眾能夠感同身受。最后,根據樂曲的旋律了解其中的詞匯和音的變化,使演唱者能夠更好地掌握音準。在保持聲調平衡性和穩(wěn)定性時,以確保吐字清晰,達到最佳的演唱效果,從而使觀眾聽懂歌詞內容的同時,與演唱者產生共鳴。
(二)傳達訴求
在聲樂演唱過程中,每個演唱者的情感訴求都是有差別的,同時,每個作品所傳達的情緒也是不同的,這就需要演唱者在深刻理解歌曲的情緒之后,選出合適的情感表達方式,使自己的情感表達訴求與歌曲的情感傳達形成統(tǒng)一,從而使自己的情緒完全地投入到歌曲之中。
基于不同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各不相同,通常包括生活、時代、情感等多種因素,這些都會直接地影響演唱者的情感訴求,屬于影響歌曲思想內涵的直接因素。其中,民族聲樂作品的演繹需要演唱者通過對聲樂作品多角度的分析,增強對此類作品的情感認知。在對音樂進行理性分析和情感認知時,對歌曲的相關元素和構成元素進行全面的理解,掌握該類曲目中的情感訴求。
例如,以紅色文化為創(chuàng)作題材的這類聲樂作品,在演唱中必須有一種激情澎湃的感覺。通過肢體動作、情緒發(fā)揮等來表現當時人們的艱苦創(chuàng)業(yè)精神,體現人們對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通過這一類情緒表現,能夠激發(fā)出觀眾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以贊美美好生活為主題的作品中,則要求演唱者在演唱此類作品時,要表現出當代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喜悅。通過對歌曲深刻、全面的分析,以歡快、激昂的心情來傳達這類作品的意義。[4]
在演唱時,如果演唱者能充分地表現出聲樂作品中所具有的深層意義,同時也能滿足聽眾的審美訴求,便能得到廣大聽眾的認同和支持。演唱者不僅要把握好歌曲的情感內涵,還要把自身情感投入到歌唱中去,使觀眾的情緒得到充分的釋放,從而使他們產生強烈的共鳴,進而達到最佳的演唱效果。
(三)呈現內涵
在聲樂演唱過程中,演唱者只有呈現并傳遞真摯的情感,才可以與觀眾之間建立聯(lián)系,從而產生情感共鳴,獲得最佳表演效果,并實現順利表演的目的。在表演之前,要求演唱者能夠結合作品的思想與內涵,在形成深刻的認識與理解之后,掌握演唱中可能會涉及的演唱技巧。通過有針對性的氣息訓練以及聲樂技巧的媒介作用,幫助演唱者更好地表達情感,在表演中流露真情實感并呈現給觀眾,在較短的時間之內使觀眾能夠快速進入音樂情境。
對于聲樂作品而言,如果其內涵豐富或故事性強,則可以借助旋律、情感等多種因素的帶動,使之具有豪放、凄美等多種不同的風格特征。當演唱者的肢體語言動作到位時,可以通過眼神、手勢等動作來表現歌曲的主題,從而體現很好的感染力。如果演唱者能將情緒控制好,將聲樂作品中的情感表達到位,則能完美地呈現聲樂作品的內涵。
四、提升情感表達與演唱技巧的路徑
情緒的表現是聲樂演唱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所有的聲樂作品都包含著情緒,體現著創(chuàng)作者的思想。聲樂藝術是一種具有高度感情色彩的藝術,在歌唱中,抒情是演唱者歌唱技巧的重要體現。
聲樂演唱中的情感表現是其核心目的,但它不是單一的,而要達到多種目的,歌唱技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歌唱技巧是演唱者在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中逐漸掌握的,同時也是衡量其專業(yè)水準的一個重要指標。在聲樂表演方面,演唱者通過反復的練習和學習,通常可以全方位地提高技能,從而獲得更好的演唱效果。
(一)重視練習演唱技巧
在演唱訓練的過程中,重點主要體現在“字正腔圓”上。在聲樂歌曲演唱過程中,“字”主要是指歌曲中的歌詞,以及演唱過程中的吐字情況。對于聲樂演唱要求而言,保障“字正”是前提條件,演唱者要做到吐字清晰明了,將吐字清晰作為情感表達過程中的基礎條件。當聽眾能夠聽清楚演唱者所演唱的內容時,才能夠了解歌詞中的內容,從而體會情感,進入歌曲所營造的情感氛圍中。要在訓練中堅持“以字傳情”這一基本要求,確保演唱者能夠吐字清晰。在此基礎上,使聽眾從歌詞著手,感受聲樂中所表達的情感。
“腔”主要是指演唱者的音色曲調和音準,屬于直接的內容形式,主要表現在演唱者的聲音上。在保證鼻咽部發(fā)音精確性的前提下,達到專業(yè)演唱的要求。聲樂演唱時,演唱者利用聲腔,在滿足字頭短、字尾清晰、字腹長的情況下,可以獲得柔和圓潤的演唱效果。就聲樂作品來說,韻律通常追求工整對仗,使聽眾在聆聽歌曲時,更容易產生情感方面的共鳴,并帶入演唱者的情緒中,理解歌曲中的感覺,對歌曲的情感表達更加有利。
(二)增強自身文化底蘊
聲樂演唱者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注重對文化底蘊的積累。對于聲樂藝術而言,其不單單是一種藝術形式,也是文化的具體體現。特別是在民族聲樂作品中,其特色鮮明、風格多樣,包含的民族文化豐富多彩。[5]只有重視對文化知識的積累,提升自身文化藝術素養(yǎng),才能在演唱聲樂作品時做到心中有數。
歌劇中的聲樂作品,本身與歌劇的情節(jié)緊密相連,演唱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積累與其創(chuàng)作背景相關的知識,如此才能更好地把握不同題材歌劇的深層內涵,進而較好地呈現其中的聲樂作品。通過深入的理解作品的情感,在此基礎上深層次地挖掘作品內涵,理解作品背后所隱藏的情感,在實際的演唱過程中將作品內涵和情感進行融合,并共同融入演唱過程中,可以形成豐富的聲樂作品情感表達形式。
(三)大量觀摩他人表演
在聲樂演唱過程中,為促進演唱技巧和情感表達效果的提升,采用觀摩他人表演的形式,是提升聲樂表演能力的重要方式,能夠獲得直接且顯著的效果。聲樂表演屬于舞臺藝術形式中的一種,演唱者可以通過積累豐富的經驗來逐步提升自身表演能力。觀摩他人表演同樣是積累經驗的有效方法,特別是對于聲樂表演初學者,可以采用觀摩聲樂表演的形式,總結前輩的表演技巧。在汲取前輩表演經驗的同時,分析優(yōu)秀表演中的特色與亮點,并找到個人在表演中的不足,通過觀摩學習的形式,對照個人的表演進行自查,對其中的不足加以改進,以促進個人演唱技巧更加完善。
對于聲樂演唱者而言,通過大量觀摩他人的表演和作品,能夠豐富對表演的具體認知,使個人的表演體系逐漸趨于完善,無論是演唱技巧還是情感表達,均能夠從中找出值得學習的因素,從而加速個人能力的提升。
五、結語
在聲樂演唱過程中,情感與技巧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演唱者要想將聲樂作品的情感呈現恰到好處,就要結合其創(chuàng)作背景和主題內容,對作品形成全面、深入的解讀,準確地掌握歌曲的情感基調,在日常聲樂技巧訓練的基礎上,對聲樂作品進行較好的演繹。在鍛煉演唱技巧時,要重視日常的氣息訓練、演出觀摩等。只有將聲樂技巧與情感表達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為觀眾呈現精彩的聲樂表演。聲樂表演者要重視二者的關系,提升綜合素質,不斷促進聲樂藝術的進一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屈海君.淺談聲樂演唱技巧與情感表達的內在關系[J].時代教育,2021(13):2-3.
[2]尚媛.聲樂演唱技巧與情感表達的審美體驗[J].大眾科技,2021(06):2-3.
[3]孫建濤.探究聲樂演唱技巧與情感表達的相關性[J].音樂時空,2021(02):1-3.
[4]邱天,王芷茹.聲樂演唱中的情感表達與演唱技巧分析[J].北方文學(下旬刊),2021(18):90-91.
(作者簡介:張舒紅,女,本科,沈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聲樂演唱與教學)
(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