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梓楠
寧德時代總部。圖/視覺中國
在近百米高、電芯形狀的寧德時代總部大樓隔壁,有一座不起眼的五層白樓。理論上,這里最多一天可以用掉數萬度電。
樓里沒有什么重型設備,但放著7000個金屬溫箱——小的冰柜尺寸、大的相當于半個集裝箱。這些溫箱各自設置了不同的溫度,每個裝有一到兩塊汽車電池。
其中最長壽的一塊電池已經在箱子里待了八年多,每3小時充滿電再放空。這些電夠讓一輛轎車正常開150萬公里,繞赤道跑37圈。電動車普遍的質保是要求開15萬公里,電池不報廢。和樓里其他上萬塊電池一樣,它的數據會傳到寧德時代的服務器里,用來分析電池在使用中的化學和物理反應。
這塊電池2014年進入溫箱時,寧德時代剛成立三年,現在安置這塊電池的廠房還是一片稻田。當時特斯拉的Model S剛在中國銷售,需要從美國海運而來。而全球最大的電池公司還是松下。
等這塊電池完成八年測試,全球每生產100輛電動車,就有超過37輛裝著寧德時代的電池。寧德時代也變成了一個市值萬億元人民幣的制造巨頭。
寧德時代的成功有白名單政策的幫助,也因為它領先的市場判斷:它最早做成了續(xù)航更高的三元鋰電池,也提前為電動車爆發(fā)備足了產能。
按一般規(guī)律,當對手看明白了領先者的成功路徑、當競爭變得更充分、當車企也想擺脫單一大供應商,追趕與挑戰(zhàn)將隨之而來。但2022年結束時,寧德時代全球市占率比前一年還上升了4.4個百分點。原先倒戈的客戶也在回頭。據《財經》了解,2021年一度傳出在新車中不再裝載寧德時代電池的廣汽,去年又開始使用寧德時代電池,供應比例已達約40%。
在電池原材料暴漲的2022年,寧德時代控制的鋰礦資源還沒能大規(guī)模開采,但毛利率依然保持在行業(yè)二三名的2倍以上。
這背后是一項非?;A,但不易觀察的能力:制造能力。制造業(yè)的競爭總是工廠的競爭。
通過走進寧德時代工廠,采訪十多位寧德時代工程師和外部供應商,我們試圖拆解寧德時代的制造能力及其進化機制。
大規(guī)模制造業(yè)的本質總是以盡可能低的成本,造出更好的東西,并提供足夠的產能。寧德時代保持領先的奧秘非常簡單,但也難以追趕。
那座裝著7000個溫箱的小樓是這種制造能力的一個縮影。這讓一位全球電池廠商人士感到驚奇:“我們從來沒有這么多溫箱,也不需要測試這么多電池?!?h3>動力電池極片構成
資料來源:記者采訪整理晚點LatePost制圖
離開測試樓,再開10分鐘車,就到了主要為特斯拉生產電池的寧德時代Zl基地。今年1月,記者在這里看到了電池生產的后段工序。走廊玻璃后的產線非常潔凈,淡灰色的空間布滿各種設備,一眼望不到頭。產線上的工程師全套防塵服、鞋套和頭套。多數人穿白衣,這是寧德時代員工,偶爾出現的黃衣是車企人員。廠房每小時要過濾25次空氣,潔凈度與心臟搭橋手術室相當,面積則是1000倍。整條電池產線長約1500米。寧德時代31個生產基地有上百條這樣的生產線。
汽車組裝類似拼樂高積木,一輛車最快不到24小時就可以從零部件變成整車下線。而電池制造是要把一堆原材料變成制成品,整個流程約15天,有20多個大工序,涉及各類化學、物理處理和各種性質不同的材料。電池公司要嚴密控制不同工藝和材料的銜接,操控精度從微米級延伸至米級。
汽車電池的復雜還在于,一塊汽車動力電池中會包含上百個電芯。要保證電池足夠安全、性能達標,需要這100個電芯具有極高的一致性。電池公司不僅要把電芯造得像“雙胞胎”,還要用配套的BMS(電池管理系統(tǒng))持續(xù)管理和監(jiān)測已出廠電池的質量。相比一般只有兩塊電芯組成的手機電池,汽車電池像—個會呼吸的集群,需要BMS這個微型計算機掌控它的生命周期。
多電芯特性也增加了規(guī)模難度。寧德時代去年生產了190GWh動力電池,相當于2億個電芯,再小的問題,乘以2億都是大問題。寧德時代追求的目標是:要求市場上能買到的壞品比例是十億分之一,即1000萬臺車中只允許出現一顆壞電芯。這比整車制造追求的百萬分之一壞品率又上了幾個臺階。
在這個長流程、高要求、大規(guī)模的制造競賽中,寧德時代領先已久。
良率是衡量制造能力最直接的指標,它指投入相應原材料后,最終制成合格成品的比例。良率直接影響成本。
寧德時代方形電池良率目前約93.5%,為行業(yè)最好表現。行業(yè)制造方形電池的普遍良率在87%-89%之間。這意味著,生產同等數量的電池,它的直接材料成本會比競爭對手少4%左右。
整體良率又是各工序良率相乘的結果。電池制造有20多個大工序,如果每個工序的良率是99%,整體良率只有81.7%;當每個工序良率降至98%,整體良率會驟降至66.7%。
寧德時代93.5%的良率意味著它在工藝上幾乎沒有短板。它不能只把少數幾個環(huán)節(jié)做到極致,而是必須做好每一件事。整體強,是因為每一點都比別人強一點。
這首先表現在那些最卡電池良率的環(huán)節(jié)上,包括涂布、卷繞和極耳焊接等。
理解涂布需要先了解電池構造,它由正、負極、鋁箔、銅箔、隔膜和電解液等材料組成。其中正極、負極都是漿狀物,造電池時需要把正極涂在鋁箔兩面,把負極涂在銅箔兩面,再用膈膜把它們隔開,就像在面包片的兩面抹奶油,這即是“涂布”。
與抹奶油不同的是,這里的“面包片”極大、極薄。在銅箔上涂負極材料時,產線上的銅箔一般寬1米、總長5000米、厚度僅為6微米,不到頭發(fā)絲十分之一。
涂布機下有很多滾輪,會抻著露在外面的長約百米的銅箔向前移動經過料刷。從遠處看,它就像一片靜止的、沒有一絲波紋和雜質的黑色水面。
注:動力電池分為方形、圓柱和軟包三種形態(tài),制造環(huán)節(jié)有差異,其中方形電池為主流,圖中展示的是方形電池的制造流程。資料來源:記者采訪整理晚點LatePost制圖
涂布環(huán)節(jié)典型地體現了電池制造的“既要又要”:既要高良率,又要高效率和產品性能。這幾者常常矛盾。
由于銅箔太薄,在運動中易被扯皺、扯壞,所以涂布機不能運轉太快,但為了生產速度和效率,也不能運轉太慢。行業(yè)一般能做到每分鐘涂60米,寧德時代現在可以做到100米。
寧德時代涂布時用的銅箔也比業(yè)界一般使用的6微米銅箔更薄,只有4.5微米。這會增加難度、影響良率,但能減少單位體積電池的重量并增加正負極材料占比,從而提升能量密度和續(xù)航里程。在使用了更薄的銅箔后,寧德時代依然保持了涂布的良率。
再往下,電池制造的高難度環(huán)節(jié)還有卷繞和極耳焊接。
還是用做蛋糕類比,在涂布到卷繞之間,涂好奶油的“面包片”會被刮掉數條“奶油”,暴露出細窄的銅箔和鋁箔;接著沿銅箔、鋁箔邊緣,“大面包片”會被裁成長10米、寬十多厘米的細條,細條一側的銅箔和鋁箔會被切成鋸齒狀,突出的部分即是“極耳”。
這就得到了一條條邊緣帶有極耳的極片。卷繞就是把這些極片卷成極卷,期間不能有任何打皺、彎折、撕裂。
卷繞的難點還有對齊:由于極片由正、負極、隔膜等層疊而成,卷到最后一圈時,處于不同層的各種材料會略微不齊。寧德時代要求卷繞后,末端露出的正、負極邊緣差距不能超過0.2毫米,是總長10米的五千分之一。
據《財經》了解,寧德時代卷繞良率是99.8%,行業(yè)平均水平在97%左右。
極耳焊接則是電池生產中良率最低的環(huán)節(jié)。
這之前,卷好的極卷已被拍扁、放入鋁殼中,朝上一面是帶極耳的一側。極耳焊接就是把突出的數十層薄極耳與電池頂蓋上的極柱焊到一起。
這一過程的難點在于精確控制激光焊接設備的輸出能量。如果能量太大,部分極耳會被焊穿或兩層極耳會粘在一起;如能量太小,又會有少數極耳虛焊、漏焊,兩種情況都會導致電池短路。這就像要求一個人以一秒一次的頻率朝同一位置連續(xù)射擊,不僅要槍槍命中,還要保證每顆子彈力道一致。
據了解,二線電池廠商極耳焊接環(huán)節(jié)的良率目前約94%,寧德時代也只能做到97%。這看似不低,但在電池制造的大多數工序中,寧德時代的良率都能達到99%及以上。
極耳焊接再次顯示了電池制造中,對良率和性能的艱難平衡:為提升續(xù)航里程,現在各公司都希望把單顆電芯做大,這就會增加極耳層數和焊接難度。
在“200層極耳挑戰(zhàn)賽”中,尚未有人達到足以量產的良率,寧德時代進度領先。一位激光焊接設備供應商稱,寧德時代目前能做到200層極耳一次焊好190層,其他公司能做到約160層。
在對整體良率影響甚微的細節(jié)上,寧德時代也在不斷逼近極限。
比如寧德時代發(fā)現,焊接電池頂蓋時,夾具與頂蓋接觸點到焊縫的距離也會影響良率。寧德時代會把這一距離控制在1.2毫米-2毫米。一家公司了解到這個信息之后,按這一參數焊了一個月頂蓋后發(fā)現,良率確實提升了萬分之二。
另一個例子是清潔設備時寧德時代會用無水乙醇,而不少電池公司會用高濃度酒精。無水乙醇的含水量只有0.08%,能減少環(huán)境中的水分,提升激光焊接等設備工作時的穩(wěn)定性,而高濃度酒精含水量是5%?!斑@個動作對良率提升可能只有萬分之幾,但寧德時代還是做了?!币晃粚幍聲r代設備商說。
以寧德時代去年3286億元的收入和307億元的凈利計算,在優(yōu)質產能相對缺乏時,哪怕只提高萬分之一的良率也會增加3000萬元收入。而大量“萬分之一”的積累下,良率每提升1個百分點,就對應約30億元收入、3億元新增凈利。
已經成為第一的寧德時代,依靠制造能力與規(guī)模產生了一種正反饋循環(huán):它賺走了行業(yè)最多的錢,有更多錢改進研發(fā)和制造,又能以更低成本提供更多、更好的產品,再賺取更多錢。
它比其他公司更有能力和意愿去發(fā)掘和執(zhí)行每一個微小細節(jié)的提升。這些工藝訣竅和生產知識構成了寧德時代細密的制造壁壘。綜合多位寧德時代工程師的信息,目前寧德時代有近千條工藝訣竅,卷繞、焊接等難度較高的工序各有超過150條訣竅。想在制造上追上寧德時代的對手,需要掌握數量龐大的工藝方法,他們很難靠模仿一兩個要素就快速獲得成功。
寧德時代積累各種生產知識的速度還在加快。寧德時代的近千條工藝訣竅中,有近200條是去年新增的。
一位二線廠商電池工程師說,自己也不明白寧德時代的大量生產技巧“為什么要這樣做,但確實有效”。他所在的公司也因此高價挖過不少寧德時代的工程師。
但寧德時代能通過一套機制持續(xù)優(yōu)化生產效率:材料與設備研發(fā)能力,智能化生產系統(tǒng)和高頻“橫展”機制。
鋰電設備龍頭先導智能的一位人士稱,寧德時代在一些設備上并不依賴供應商。在寧德時代工程制造體系下有設備開發(fā)科,他們會自己開發(fā)設備原型,驗證可行性后,再把技術設想交給先導等公司實現。
去年,先導的工程師找德國激光器供應商IPG做實驗時才發(fā)現,寧德時代已先于他們與IPG做了測試。這位先導人士認為,寧德時代的設備開發(fā)技術能力不弱于先導。
一位寧德時代工程師告訴《財經》記者,寧德時代有時會只買設備零件自己安裝,同時自己設計并制造機械臂末端的工裝夾具、自研視覺檢測算法,這使寧德時代能快速修改設備。
一個小例子是,去年寧德時代曾遇到注液機漏液:當注液機注完電解液后,注液管中殘余的電解液可能會因重力漏出滴到電芯表面。一位寧德時代注液工程師告訴記者,幾天內,設備工程師就找到了一個長期解決方案:在注液動作最后一秒增加負壓,依靠空氣壓力將可能滴落的電解液吸住。兩周內,這個新改動被同步到了寧德時代31個生產基地的近500臺注液機上。
更顯著的優(yōu)化是通過改造設備調整工位。寧德時代在2021年曾將電池封裝的兩個工位合并為同一臺設備、同一個工位,這縮短了產線物流距離,能提升生產速度,并減少搬運中電池被損傷的概率。
寧德時代自2014年起開始建立數字化生產系統(tǒng),陸續(xù)引入了ERP(企業(yè)管理軟件)、產線數據采集系統(tǒng)、MES(生產執(zhí)行系統(tǒng))和電池生命周期管理系統(tǒng)。
2020年,曾毓群邀請機械制造及自動化專家倪軍加入寧德時代,擔任工程制造及研發(fā)體系聯席總裁。倪軍曾任密歇根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他加入的同年底,寧德時代上線了“智能制造系統(tǒng)”,它比MES更強大,能連接所有生產設備,調度生產過程中的人、設備、物料、環(huán)境和工藝參數,能更快發(fā)現產線問題并采取干預。
這套系統(tǒng)由產線上的100多臺自動化設備和6800多個數據采集點構成,據了解,國內另一家頭部電池公司的單條產線有4700多個質量信息點,一個海外電池巨頭則是3900多個。
檢測點越多,收集的數據越多,改進和調整產線的依據和方法也越多。目前寧德時代有近100條使用智能化系統(tǒng)的產線,每秒產生超34萬條數據,累計采集數據超1萬億條。
這套系統(tǒng)的最終目的是打造無需停產也可實時糾錯的產線。倪軍告訴《財經》,過去產線上能看到的問題都是幾分鐘甚至幾小時前發(fā)生的,反應過來時,已產生了一批壞品;不斷進化的新系統(tǒng)擁有更強的監(jiān)測和執(zhí)行能力,能更快排出壞品。
以涂布為例。涂布時如材料不夠均勻或有雜質,銅箔上會產生肉眼不可見,但影響良率的黑斑。行業(yè)一般要求黑斑直徑不大于150微米,寧德時代的要求是100微米,這相當于在一片長500公里、寬100米的面包片上,不能出現比蒼蠅更大的污漬。
傳感器可實時檢測銅箔上的黑斑,一旦發(fā)現,寧德時代生產系統(tǒng)會在黑斑周圍打上標簽,到裁切極耳時,識別到標簽的設備會自動跳過這一小段不切,并把壞品排出,壞品上的材料被收集、處理后會回到產線開端,重新成為電池的原料。“技術不好的公司,要等壞點被卷成電芯才能檢測出來?!币晃还こ處熣f。
注:1.圖中所示產能為已建成的滿產產能,考慮到爬坡周期和部分產能閑置,實際年生產量會低于這一數字。2.億緯鋰能的部分營收和利潤來自消費電子電池業(yè)務。3.去年10月上市的中創(chuàng)新航尚未披露年報:比亞迪旗下弗迪新能源未單獨上市,未披露單獨的營收與利潤情況。資料來源:Wind、記者采訪整理晚點LatePost制圖
與智能制造系統(tǒng)配合的是寧德時代的橫展生產機制。
大部分制造業(yè)公司一年中都會有幾次停產以更新和維護硬件。而現在的設備中有了越來越多的軟件,通過修改軟件參數或調整工人的操作方法,能更高頻地優(yōu)化產線。橫展就是一套快速找到優(yōu)化方向,并在所有基地擴展的機制。
很多現代制造業(yè)公司都采用橫展機制,但寧德時代的頻次更高,統(tǒng)籌難度也更大,它是電池行業(yè)里產線最多的公司?!粚幍聲r代工程師說,僅他所在的卷繞工序,去年就執(zhí)行了超200次橫展,平均每周4次。一位二線廠商工程師稱,他們公司去年卷繞環(huán)節(jié)的橫展約60次。
橫展在寧德時代已高度流程化。寧德時代要求各基地工藝、設備等部門工程師每周寫一篇改善文件,需要包含現狀描述、帶有具體參數或方法的改進方案、改進能帶來的收益和所需時間與人力。改善貢獻次數是寧德時代工程師的績效之一。
資料來源:Wind晚點LatePost制圖
接下來,總部會挑選其中有價值的改善方案,制定新的SOP(標準操作流程),并推送到所有基地的產線,提出方案的工程師會被指定為這次橫展的聯系人。
各基地接到橫展任務后,相應的設備或工藝工程師會依據橫展文件中的參數參考范圍調試設備,根據新的SOP規(guī)范生產人員,如遇到問題,會咨詢此次橫展聯系人。
橫展落地期限一般最長為兩周,最后會按橫展文件中的目標描述做交叉驗收,比如設備部門的橫展由工藝部門驗收,工藝橫展由設備部門驗收,雙方相互監(jiān)督,保證橫展執(zhí)行效果。
多數橫展是修改設備參數或增減功能。前述為注液機增加負壓的調整,就是通過橫展被推送到了寧德時代的每一個基地。
除提升良率和效率外,橫展也能規(guī)范生產人員的細節(jié)動作。寧德時代去年的一次橫展是重新設定了某工序的設備重啟條件。在過去的操作中,當一臺設備因震動不再保持水平時,管理設備的MES系統(tǒng)會讓這臺設備自動停機,技術員自行校準后,可重新人工開機;新操作是,停機后,MES會先下發(fā)校準的數值范圍,技術員需把設備調試到范圍內才可重新開機。這從系統(tǒng)層避免了不當重啟,而不是依賴人的經驗。
寧德時代掌握了關鍵設備的修改、優(yōu)化能力,建立了一套產線大數據系統(tǒng),通過數據反饋又能更高效形成新的SOP,最后通過橫展機制讓多條產線同步升級。
這也使寧德時代能更快完成新產線的產能和良率爬坡。從把設備搬進廠房到完成良率爬坡,寧德時代Z基地只用了45天,一般電池產線需要6個-9個月。
去年電池行業(yè)融資火熱,各公司都制定了激進的擴產目標。資本只是產能擴張的基礎,是“最不難”的部分。更難的任務是:不讓巨大的規(guī)模稀釋流程和質量控制。
“友商能從設備公司那兒拿走幾臺和我們一樣的設備,但拿不走整個系統(tǒng)。”倪軍說。
兩年前加入寧德時代的張武(化名),一度想不明白一件事:為什么寧德時代的工人不會把勞保鞋穿到無塵間外?
這看起來是一個簡單要求,但寧德時代有7萬多工人,要求每人每天每次進出無塵間都按規(guī)矩換鞋成了一個高難度任務。
一個穿錯過鞋的技術員后來解答了張武的疑問:無塵間門口有攝像頭,還設有門崗監(jiān)督人員,連續(xù)將勞保鞋穿出去兩次以上者,書面警告,警告多了會影響晉升。
勞保鞋是寧德時代制造體系管理的一個縮影:細致、嚴格的紀律加上同樣細致、嚴格地執(zhí)行。
總員工超10萬的寧德時代,現在約有8萬人和制造及其優(yōu)化相關,其中7萬是藍領工人,1萬多是工程師和技術員。
這1萬多人部分隸屬寧德時代“研發(fā)與工程制造體系”,下設智能制造部和機加中心,智能制造部負責開發(fā)、優(yōu)化智能生產系統(tǒng),機加中心負責開發(fā)、調試和優(yōu)化生產設備;另一部分隸屬于“供應鏈與運營體系”,他們直接負責生產執(zhí)行,下設OPN(Operations)部、質量、設備和工藝部,每個部內再按涂布、卷繞等工序劃分工程師和技術員,分配至各生產基地。
靠一套詳盡的紀律、考核標準和對標準的執(zhí)行,寧德時代鼓勵一些事,禁止另一些事。
對承擔部分研發(fā)職責的工程師,寧德時代鼓勵從更底層理解技術和工藝,這被總結為“練好基本功”。
這種意識可能來自曾毓群的學科和職業(yè)經歷。在中國汽車動力電池公司創(chuàng)始人中,他是少數接受過完整工程教育的人才,他1989年從上海交大船舶專業(yè)畢業(yè),工作后又陸續(xù)獲得華南理工大學電子信息工程碩士和中科院物理所凝聚態(tài)物理學博士學位。
—位ATL和寧德時代早期員工記得,ATL還是東莞一個小電池廠時,曾毓群就愿意花好幾十萬元研究電芯制造的某個具體工藝,還會請專家來講技術原理:“有次是講集流體,從數學公式開始講,推導電流在集流體里流動的方式。那年頭電池造出來就能賣,很多人更愿意拿錢請供應商唱KTV,但Robin(曾毓群)要求大家從原理上搞懂?!?/p>
為了組建一個有意愿也有能力追究更底層技術的團隊,寧德時代花更多錢招更好的人。
寧德時代工藝、設備部門校招工程師的門檻是211本科,研發(fā)部門更高。據獵頭和工程師所述,寧德時代能開出行業(yè)最高工資,一個本科應屆生的稅前年薪約18萬元,按最高標準繳納社保公積金;二線電池公司的校招門檻一般為普通本科,應屆本科生年薪約12萬元。
20萬元的年薪,放在互聯網、金融業(yè)不算什么,但在制造業(yè)已是高薪。加入寧德時代前,張武在一家制造業(yè)國企待了四年,離職時稅前年薪只有約8萬元。他面了12家電池公司,寧德時代待遇最好,算上年終獎可以開到20萬元。另一位工作了三年的激光焊接工程師跳槽到寧德時代后年薪翻了近3倍,接近30萬元。
Google相信,讓聰明人在工作之余的20%閑暇里鉆研自己感興趣的方向,會激發(fā)創(chuàng)新。而在寧德時代,促進持續(xù)學習靠的是一套培訓機制和考試制度。
每個新入職的工程師都會先去產線學習三個月,熟悉每一個生產工序。轉正前,他們要完成50個規(guī)定任務,包括學習規(guī)章制度、內部協作流程和專業(yè)技能。
培訓在轉正后仍會繼續(xù),基層工程師有課程學習KPI,不定期參加考試,平均每月一次。這些課程由9級及以上工程師準備(寧德時代工程師最低7級最高10級),所有課程會存儲在內部共享平臺中,課程貢獻是晉升指標之一。
行業(yè)更常見的培訓方式是師傅帶徒弟,手把手教。一位先后體驗過兩種方式的工程師說,師傅教更人性化,寧德時代也會給新員工分配導師,但主要靠自己學,好處是避免了經驗隨人員流動而流失。
寧德時代還鼓勵工程師自己發(fā)現產線優(yōu)化方向,這是入職培訓中被反復強調的“主動性”。不過實際管理中,寧德時代似乎并不相信工程師的自覺,而是要求所有產線工程師每周寫改善意見,如被采納為橫展方案,會有一定獎金和通報獎勵。
針對人數更多的技術員,寧德時代會制定詳細的SOP(標準工作流程)并嚴格執(zhí)行。
工藝是立法部門,負責形成SOP;質量是司法部門,監(jiān)督SOP的執(zhí)行,生產部門履行SOP。SOP包括生產知識,也包括執(zhí)行規(guī)范,有與設備有關的:如某個設備的參數設置范圍,這部分可以由管理設備的MES系統(tǒng)實現自動化監(jiān)督;也有與工人習慣有關的,如正確穿戴護目鏡、化工手套以及讓張武印象深刻的無塵間勞保鞋。
寧德時代的SOP細致、繁瑣,在烘干這個較簡單的工序中也有超70條SOP。設備螺絲松動是常見問題,從MES的故障記錄中可統(tǒng)計出容易松動的螺絲點位和松動的間隔時間,寧德時代為此專門制定了一類SOP:讓技術員根據間隔規(guī)律提前檢查螺絲。
寧德時代鼓勵技術員更及時匯報問題。這并不容易,技術員的績效主要與產量掛鉤,頻繁匯報問題可能導致停機和產量損失,也會增加自己和同事的工作量。
寧德時代的做法是設立質量通報獎,鼓勵行使停機權。去年夏天,寧德時代某基地的涂布設備連續(xù)故障,在溝通群里,一名技術員直接向該基地負責人匯報了問題。事后,這名技術員在全員郵件中被通報嘉獎,獲得了獎金和—份證書。類似的嘉獎郵件平均一月一次。
“獎金不重要,大家看重的是證書,這是以后跳槽的金字招牌?!币晃粚幍聲r代員工說。
一套嚴格、細致的規(guī)則,加上整個行業(yè)和寧德時代的快速擴張,員工有了更多機會。
細致、明確的考核指標有利于能者多得。產線工程師收入與良率、產量、事故次數等掛鉤;良率考核會細致到具體瑕疵和誤差指標,這些數據有系統(tǒng)記錄可查,相對公平公開。從過往情況看,績效A能拿約12個月年終獎,績效B約6個月。在寧德時代,工程師只要完成足夠工時且不出現重大失誤,至少能拿到B。
有能力的人有機會被破格提拔。特斯拉高管有次去寧德時代審廠時,卷繞設備出現故障,工程師一時沒解決,一名技術員卻只用10分鐘搞定了。負責寧德時代生產運營的聯席總裁馮春艷當場說:“這個人可以當主管工程師。”這名員工后來從3級技術員升為8級工程師,工資翻了3倍。
快速成長的另一面是高壓和疲憊。
寧德時代希望工程師和技術員像機器那樣快速反應。當產線出問題,工藝和設備部門要在24小時內拿出短期解決方案,重大問題可酌情放寬至48小時。每當出現這種緊急情況,幾位工程師就可能失去睡眠,甚至有工程師連續(xù)一周睡在生產設備邊。
日常工作也很繁忙。工程師理論上每天早8點上班、晚8點下班,刨去午休等時間一天工作8小時,上六休一,但他們一般會待到晚10點,處理一些交接工作。在部分生產基地,工程師如想準點下班需獲得上級批準。
技術員多為上七休一,兩班倒;生產任務多時上十三天休一天。多數情況下,技術員每天工作時長會超過10小時。
一家寧德時代的供應商工程師說,每次一落地福州機場(離寧德最近的機場),他就開始焦慮,“最怕接到寧德時代的電話”。供應商工程師的作息跟著寧德時代走,也是兩班倒,但更累,寧德時代工程師通常在一班結束后才反饋設備問題:“他們對自己人也狠,我沒什么可說的?!?/p>
張武記得,他轉正后接受了一次部門負責人的培訓,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你在這兒干十年能買三套房?!彼麑iT在筆記本上記下了這一句,心里想:“這哥們兒這樣干了十年,居然看著身體還不錯?!?/p>
幾個月前的一天,凌晨才走出工廠的張武發(fā)了條朋友圈:“人形電池造鋰電池?!比水吘共皇菣C器,張武沒能干十年買三套房,這之后不久,他離開寧德時代回到了國企。不過當重新開始領每月不到1萬元的工資后,他又開始給鋰電公司投簡歷了。
就在張武重新找工作時,他發(fā)現行情不太對了。一家電池公司告訴他:“寧德時代要打價格戰(zhàn),我們現在不招人了?!?/p>
寧德時代工程師過去的一大選擇是干幾年后跳槽去二線廠商。級別大概率會升,工資相應漲漲,加上相對寬松的環(huán)境,“性價比高”。二線廠商也歡迎這些有經驗的員工,在去年雄心勃勃的電池擴產競爭中,他們不太難找工作。
而現在,部分二線公司放緩了擴產和招人速度。直接導火索是寧德時代今年初拋出了大力度的“鋰礦返利”計劃,承諾以20萬碳酸鋰材料價格向部分重要客戶供應電池,以目前35萬的碳酸鋰市價計算,這會降低整個電池90%-12%的成本。
寧德時代罕見地讓利是因為下游車市的激烈競爭,尤其是比亞迪和特斯拉雙雄對其它品牌的碾壓。比亞迪自己制造的電池沒能搶走寧德時代的生意,但它造的汽車擠壓了寧德時代的客戶。
電池同行難以動搖寧德時代的領先。因為規(guī)模、制造能力和成本三者構成的正循環(huán),使汽車動力電池有很強馬太效應,制造優(yōu)勢轉化為商業(yè)優(yōu)勢路徑通暢。在手機電池市場,十年來,ATL一直保持全球手機電池第一,近三年份額穩(wěn)定在40%以上,更強的產品和制造能力塑造了統(tǒng)治性的地位。
但大型車企有動力自己造電池。電池只占手機成本的3%-5%,而動力電池在整車的成本占比有四成到六成。如果車企自己能造好電池,將能顯著降低造車成本。
如果未來電動車集中度提升,自供電池的某家車企的規(guī)模和可用資源可能會大于任何供應商。比亞迪去年在中國的強勢銷量已顯示了這種苗頭,寧德時代去年的全球市占率雖上升4.4個百分點,但在國內的市占率卻下降了3.9個百分點,來到48.2%,比亞迪旗下弗迪電池占比則上升7.25個百分點,達到23.45%,今年1月更是突破了34%,與寧德時代只差了10個百分點。競爭的邊界被改寫。
所以在汽車市場,寧德時代的制造優(yōu)勢轉變?yōu)樯虡I(yè)優(yōu)勢的路徑,現在有了很大變數。
寧德時代仍在大力投入。2022年,寧德時代研發(fā)投入155億元,比五年前它第一次成為全球第一時增長了近850%。
這一方面是因為,在當下的汽車動力電池市場和中期的儲能電池市場,電池制造仍未到極限,對更好、更便宜的電池的需求也未被充分滿足。
一位前寧德時代工藝主管工程師稱,寧德時代曾用仿真技術模擬測算,在現有技術方案下,方形電池制造良率的極限是97%,寧德時代現在的良率約為93.5%,還有提升效率的空間。
寧德時代也在持續(xù)推出新產品,如續(xù)航做到了1000公里的麒麟電池,更安全的固態(tài)電池和可降低儲能成本的鈉離子電池,尤其是能減少電池體積和成本的CTC(電池集成至底盤)方案,這能讓寧德時代更深入整車制造環(huán)節(jié),改變產業(yè)鏈位置。這些新產品最終要占領市場,都要靠強大的制造能力。
另一方面,寧德時代也寄希望于新的市場。倪軍認為,“寧德時代的目標是在所有用到電池的領域都占市場主導地位,現在是汽車電池和儲能,未來可能是飛機和船舶電池。”
同樣是一個大產業(yè)的中間環(huán)節(jié),臺積電之所以優(yōu)勢持續(xù)擴大,是因為電腦、服務器、手機乃至汽車生產商都渴求更多芯片,更多性能更高能耗更低的芯片。追趕這些需求,臺積電年復一年,每年將大部分利潤(幾百億美元)繼續(xù)投入廠房,改進生產。最終沒有企業(yè)能夠追趕。
寧德時代持續(xù)將獲利投入生產,同樣是在盡可能擴大制造工藝和制造規(guī)模的優(yōu)勢。而它是不是有機會成為下一個臺積電,將取決于電池會不會成為像芯片那樣重要的基礎設施,以及人們對電池性能的需求是不是會像對芯片一樣永無止境。
(文中張武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