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寫:魏 惠 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
黃海東 江蘇省南通中學附屬實驗學校
顧雪丹 江蘇省啟東折桂中學
周麗萍 江蘇省宜興外國語學校
戴 琳 江蘇省南京市南站中學
點評:溫愛英 江西省教育廳教學教材研究室
摘? ? 要:核心素養(yǎng)是在特定情境的應對中形成的,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需要更具整合性的教學形態(tài)。實施單元整體教學是課程內容六要素的集中體現(xiàn),是涵蓋主題、目標、任務、情境、活動、評價等要素的一個結構化整體,為解決初中英語教學內容碎片化、活動程式化、評價形式化等問題提供了新視角。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應緊扣單元教學目標,確定統(tǒng)領性任務,進而通過若干個遞進式子任務來推進,引導學生在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chuàng)新等活動中深入探究單元主題意義,逐步建構對單元主題的認知、態(tài)度和行為選擇,實現(xiàn)從學科教學走向學科育人。
關鍵詞:單元整體教學;核心素養(yǎng);學科育人;初中英語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義教課標》”)提出,核心素養(yǎng)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xiàn),是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1]?!读x教課標》以核心素養(yǎng)為綱,重構課程與教學體系,體現(xiàn)了全面育人的思想。核心素養(yǎng)是學科育人目標的核心,貫穿課程實施的全過程。因此,新時期英語課程的價值首先是育人,育人的目標指向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導向就是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具體化表達。
核心素養(yǎng)是三維目標的綜合表現(xiàn),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需要更具整合性的教學形態(tài)[2]。人的發(fā)展是其與特定社會文化情境的互動過程,核心素養(yǎng)就是在特定情境的應對中形成的[3],與此相適應的教學就是引導學生在有意義的真實情境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發(fā)展素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賦予“單元”新的內涵,以主題為引領的英語課程內容六要素明確了具體學段“學”的內容和“教”的方向,并共同構成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內容基礎。主題意義下的單元整體教學是涵蓋主題、目標、任務、情境、活動、評價等要素的一個結構化整體,指向特定語境下的主題意義,是課程育人價值的具體體現(xiàn)。推動實施單元整體教學,就是要依據(jù)單元育人藍圖,充分挖掘單元育人價值,深入探究單元主題意義,扎實開展單元持續(xù)性評價,科學設計系列學習活動,不斷促進學生逐步建構對單元主題的全面認知,發(fā)展能力,形成素養(yǎng)[4]。
我們以江蘇省教學研究重點課題“指向核心素養(yǎng)的英語單元教學目標設計的實踐研究”為抓手,以目標設計為出發(fā)點,圍繞“主題類屬界定→單元教材/語篇分析→主題意義建構→學情分析→單元教學目標制訂→設計說明→課時教學設計”七大步驟,建構單元教學框架,體現(xiàn)指向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新意與功能,并開發(fā)三大主題范疇系列典型案例,形成對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與實踐的系統(tǒng)建構。下面以譯林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英語》九年級上冊Module 1 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中的Unit 4 Growing up為例,探討完整的單元育人體系的建構策略。
一、研讀分析單元內容,準確提煉主題意義
Unit 4 Growing up屬于“人與自我”主題范疇下“做人與做事”主題群,涉及“身心健康,抗挫能力,珍愛生命的意識”“積極的學習體驗,恰當?shù)膶W習方法與策略,勤學善思”“自我認識,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等子主題內容。該單元由六大板塊,共11個語篇組成,其內容都圍繞成長主題展開。各板塊語篇內容(包含語篇類型及其涉及的語言知識、文化知識)和主題內涵如圖1所示。
基于對單元內各語篇類型、內容和主題內涵的分析,我們提煉出該單元主題意義為“豐富對成長的內涵、成長的歷程和影響成長的因素等方面的認知,積極探究名人成長經歷和成功的故事,以優(yōu)秀榜樣人物引領自我成長、推動服務社會”。
在梳理、分析教材單元內容后,我們發(fā)現(xiàn)該單元語篇內容不足以支撐學生對主題意義進行深刻、多元化的探究。因而,我們引入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英語》(以下簡稱“人教版教材”)和外研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英語》(以下簡稱“外研版教材”)的相關語篇內容,引領學生感悟成長需堅持夢想、需提升自身修養(yǎng),豐富成長主題的內涵。
二、開展精準學情研判,提升以學定教實效
學生是單元主題意義探究中問題解決的主體,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已有經驗和發(fā)展需求是有效規(guī)劃單元教學目標和單元內課時學習的前提和依據(jù)[5]。從認知—情感層面來看,九年級學生已具備一定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但他們思維中的片面性和表面性的表現(xiàn)依然突出[6],需要及時加以引導,以緩解青春期的叛逆情緒,幫助他們形成正確面對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的態(tài)度。從語言知識層面來看,學生在七、八、九年級分別學過關于人物介紹、閱讀伴我行、成長困惑的詞匯及相關語言表達形式。從語言技能層面來看,大部分學生能根據(jù)閱讀目的獲取信息,用英語表達認識世界的途徑、方式,參與成長主題的討論,但部分學生在閱讀方法和閱讀策略上還有所欠缺。
三、合理設置單元教學目標,追求學科育人價值
初中英語單元教學目標可以根據(jù)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理論,以有關認知水平層次(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chuàng)造)目標設計“動詞(描述預期的認知過程)+名詞(描述我們預期學生習得或建構的知識)”的陳述方式,和馬杰行為目標三要素(行為表現(xiàn)、行為條件、行為標準)理論,以圍繞一個單元學習學生應該“做什么、怎么做、做得怎么樣”,來體現(xiàn)對主題內容學習和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精準陳述[7]。結合教材內容和具體學情,基于單元主題意義,從學生學習角度,我們整體制訂了如下單元教學目標:
經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應能夠:
①通過聽、讀活動,感知多個人物的成長經歷,獲取、歸納對成長的認識,并有效進行交流;
②聽懂并談論影響健康成長的主要因素和促進人物成長的經歷及其優(yōu)秀品質;
③在多個關于人物成長的語境中,學習、掌握時間狀語從句的形式和意義,為后續(xù)成長主題的語篇輸出作準備;
④利用補充的語篇內容,討論、分享在順境或逆境中促進成長的多元觀點和具體做法,領悟成長的內涵;
⑤通過范文學習,結合單元知識儲備,開展關于“對我成長影響至深的人”的寫作訓練,發(fā)表個人觀點,綜合展示單元學習成效。
四、基于目標確定評價任務,設計學習活動,促進素養(yǎng)融合進階
圍繞單元主題意義探究,緊扣單元教學目標,我們確定了“建構對成長的認知、態(tài)度和行為選擇,體現(xiàn)素養(yǎng)導向和對單元內各課時目標設計的引領”這一單元統(tǒng)領性任務。同時,為加強各語篇與單元主題的邏輯聯(lián)系,我們對單元內語篇進行整合、優(yōu)化,將單元統(tǒng)領性任務分解成若干子任務,形成遞進式任務鏈,即“感知成長主題內容”“建構成長深層認知”“形成成長價值判斷”,引導學生深入探究主題意義,逐步建構對成長的深層認知,并產生自育的力量?;趩卧虒W目標和評價任務,我們恰當設計了課時學習活動,以體現(xiàn)各個課時教學在單元主題意義探究中的支撐作用,以及在子任務完成推進中的評價伴隨,留下“成長痕跡”,實現(xiàn)“教—學—評”一致性。
【第一課時(Welcome to the unit板塊)】引出成長主題,感知成長主題內容。教師引導學生通過理解漫畫、非連續(xù)文本所傳達的與成長主題有關的基本信息,識記并熟練掌握了解世界的不同途徑,初步感知成長需要認識自我、了解世界。同時,教師引入與主題內容相關的視頻文本,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什么是成長,即從另一角度說明成長是追夢之路,并非坦途,為單元后續(xù)學習做好鋪墊。
表現(xiàn)性評價:同伴合作交流對“成長”主題的初步認識和感受。
【第二、三課時(Reading板塊)】探究單元主題意義,著手建構對成長的深層認知。教師引導學生獲取有關Spud Webb的基本信息,概括其在追逐夢想不同階段遇到的困難、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并借助可視化圖形呈現(xiàn)結構化知識,以使學生通過分析Spud Webb逐夢和成長過程中面對挫折的態(tài)度、賞析人物成長類語篇的前后銜接方式和語言表達特征,歸納出“追逐夢想,永不言棄”是Spud Webb最終獲得成長與成功的關鍵因素。同時,教師引入外研版教材九年級上冊Module 3 Heroes中的Unit 1 She trained hard, so she became a great player later.進行拓展閱讀教學,幫助學生獲得“內涵修養(yǎng)助力成長”的啟示。
表現(xiàn)性評價:小組合作繪制Spud Webb獲取成功的因素的思維導圖,交流匯報自身成長體會。
【第四課時(Grammar板塊)】進一步探究單元主題意義,繼續(xù)建構對成長的深層認知。教師引導學生通過閱讀關于姚明等人運動生涯和慈善貢獻的非連續(xù)性文本,感知并歸納時間狀語從句的形式和意義,在加深主題意義理解的同時,運用目標語法知識理解描述人物成長歷程的語篇,進一步體會“學習榜樣,引領成長”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作用和意義。
表現(xiàn)性評價:在推選班級“逐夢之星”的模擬情境中,運用時間狀語從句介紹身邊的榜樣同學。
【第五課時(Integrated skills板塊)】繼續(xù)探究單元主題意義,形成對成長的深層認知建構。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聽、讀活動理解二戰(zhàn)中小作家安妮·弗蘭克的生平及其日記出版情況,分析和推斷“珍愛生命,呵護成長”在個人成長中的意義以及對自我成長的啟示,分享個人關于成長意義的觀點,把握健康成長的因素。
表現(xiàn)性評價:以模擬采訪活動分享個人關于生命價值意義及讀書對成長意義的觀點。
【第六課時(Study skills板塊)】深入探究單元主題意義,初步形成對成長的價值判斷。教師引導學生在學習《安妮日記》書評的基礎上,把握“逆境促成長”的道理。同時,教師補充人物成長視頻和人教版教材九年級全一冊Unit 12 Life is full of the unexpected.中的閱讀語篇材料“Life Is Full of the Unexpected”,指導學生結合自身實際,正確運用構詞法,進行促進自我健康成長的情境遷移和語言實踐,并通過討論語篇中的人物行為,形成“坦然面對成長中的突發(fā)事件”的生活態(tài)度,為后續(xù)成長主題的語篇輸出作準備。
表現(xiàn)性評價:參與辯論賽“逆境是否有利于成長”,交流自己的觀點與看法。
【第七課時(Task板塊)】建構單元主題意義,形成對成長的價值判斷,展示單元學習后素養(yǎng)提升的綜合表現(xiàn)。教師引導學生建構單元語言圖式,分析“父親對我成長影響最大”記敘類范文并形成結構化示意圖,最終通過完成寫作終端任務,展現(xiàn)全單元學習后在表達人物成長方面的收獲,分享個人對成長主題的不同觀點,領悟成長的深層含義,實現(xiàn)自我成長。
表現(xiàn)性評價:小組合作,發(fā)表觀點,完成以“對我成長影響至深的人或書、電影、旅游等”為內容的主題寫作。
五、強化自我反思評價,確保單元教學目標實踐應用成效
推進素養(yǎng)導向的教學,實施相應的評價是關鍵所在,也是難點所在。如果評價重點仍然停留在對碎片化知識技能的掌握上,那么素養(yǎng)導向的教學將不可能真正落地。因而,教師應以評價統(tǒng)領整個單元的設計與實施,并將其嵌入教學中,伴隨教學[8]。其中,對所設計單元教學目標的評價是全程評價的焦點和重點,對每項目標的反思和評價是設計單元教學目標時應特別關注的一個問題[9]。鑒于素養(yǎng)目標的多元復雜性,我們嘗試采用英語課程單元學習評價連續(xù)體[10]的評價方式進行評價,即不僅聚焦學生記憶、理解、應用等低階思維能力和對所學內容的內化、深化等中階思維能力,還關注學生綜合運用語言和元認知策略解決問題等高階思維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綜合表現(xiàn)。對單元教學中的目標實踐應用成效給予反饋和評價,并根據(jù)評價進一步改進目標設計,有利于確保單元統(tǒng)領性任務得以有效開展和完成。
首先,從設計者的角度,教師需要增強自我反思目標意識,關注單元和課時教學目標設計的可檢測性和達成度,以進一步調整和完善目標,形成具有整合性、關聯(lián)性、發(fā)展性的單元育人藍圖,引導學生基于對各語篇主題意義的探究,逐步建構和生成圍繞單元主題的深層認知、態(tài)度和價值判斷,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綜合表現(xiàn)的達成[11]。其次,教師需要提供反思支架,引導學生正確地感悟與反思,以實現(xiàn)從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到核心素養(yǎng)的過渡或升華。因而,教師要從“學”的角度,從學生“理解了什么、能表達什么、會做什么以及是否形成了正確的價值觀”等方面,綜合考查學生在完成單元學習后所達到的核心素養(yǎng)水平,即學生能否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技能、方法策略和價值理念,有邏輯地表達思想、觀點和看法,并對事物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12]?;诖?,我們形成了如表1所示的單元教學目標的反思與評價。
【案例點評】
本案例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圍繞單元主題,進行主題意義探究,充分挖掘育人價值,實現(xiàn)學科育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能夠有效地建構和生成對成長的深層認知、態(tài)度、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
二是依托單元主題,確定單元教學目標和教學主線。單元教學目標具有層次性、遞進性和綜合性的特點,且指向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此外,本案例基于單元教學目標分配課時內容和確定課時教學目標,各層級教學目標清晰、具體,可操作、可觀測、可評價,可以有效實現(xiàn)導教、導學、導測量。
三是深入解讀和分析單元內各語篇及相關教學資源,并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生活經歷,對單元內容進行整合和補充,建立起單元內各語篇內容之間及語篇育人功能之間的關系,形成具有整合性、關聯(lián)性、發(fā)展性的單元育人藍圖。具體而言,本案例在原有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引入了人教版教材和外研版教材的相關文章,有效豐富了成長主題的內涵,有助于增強主題意義探究的深刻性和多元化。
四是以單元教學目標為統(tǒng)領,組織各語篇、各課時教學內容,規(guī)劃系列教學活動,實施單元持續(xù)性評價,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評價和反思,逐步建構對成長的認知,發(fā)展能力,形成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4,48.
[2]魏惠.主題意義下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概念、特征與策略[J].教學月刊·中學版(外語教學),2022(5):3-10.
[3]柳夕浪.核心素養(yǎng)導向意味著什么?[J].人民教育,2022(7):30-33.
[5][7][11][12]魏惠,程曉堂.初中英語單元教學目標設計的理念與實踐[J].課程·教材·教法,2022(8):137-144.
[6]林崇德.發(fā)展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362.
[8]周文葉.落實新課標,教師要超越“教書”走向“育人”[N].光明日報,2022-12-06(13).
[9]梅德明,王薔.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解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25.
[10]王薔,蔣京麗.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構建與英語新課標相適應的新型學業(yè)評價[J].中國考試,2023(1):6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