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米芾是北宋著名的書畫家和書畫理論家,他在書法、繪畫領域有著極高的創(chuàng)造性觀念。米芾的書法作品極具個人面貌,在思想上對“尚意”的追求達到了極致,天真爛漫、自然舒放流露在他的書法作品中,體現(xiàn)出極高的書法藝術造詣?!盾嫦娞纷鳛槠涞湫妥髌?,完成于其書風轉(zhuǎn)型時期。本文對米芾本人以及書學背景、書學思想進行研究,結(jié)合《苕溪詩帖》書法藝術風格、筆墨態(tài)勢,對米芾的書法美學思想進行剖析,以探究米芾書法藝術的美學價值。
關鍵詞:《苕溪詩帖》" 米芾" 書學觀
中圖分類號:J29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3)06-0041-04
在書學上一直有著:唐人尚法、宋人尚意的說法。宋朝人對“意趣”的追求體現(xiàn)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特別是在書法領域,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米芾就是這樣的一位書家,他從早年的集古到晚年的古為己用,并體現(xiàn)出對“意”的追求,在“宋四家”中,他是倡“意”最重要的代表。《苕溪詩帖》用筆沉著穩(wěn)健,多以側(cè)鋒為勢,八面出鋒變化豐富,結(jié)體欹側(cè)跌宕。在靈秀沉穩(wěn)中不失自然之態(tài),形成一種天真活潑的面貌。
一、米芾書學背景及書風體現(xiàn)
米芾,字元章,號襄陽漫士、海岳外史等,曾為禮部尚書,有“米南宮”之稱。他性情豪爽狂放,酷愛書法,人稱“米顛”。原籍山西太原,后遷居湖北襄陽,后來在江蘇鎮(zhèn)江(現(xiàn)為潤州)一帶居住。他出身官宦之家,十八歲時因為母親的緣故,“恩萌”為秘書省校尉,后來為太常大夫,奉詔以《黃庭》小楷寫成《千字文》,廣受朝廷賞識,崇寧三年六月,被召為翰林學士,后升任禮部員外郎,因言辭不合,離開京城,離開淮陽,年49歲去世。“米芾初學顏真卿、褚遂良等唐人書法,后來在黃州受蘇軾教導,改為宗法晉人。米芾的行書幾乎可以看出其全部技法,這與他早年的臨摹是分不開的。他的行書得力王獻之,筆力渾厚勁爽,盡顯‘八面出鋒’的特點,自稱‘刷字’?!彼纬?jīng)濟繁榮,社會相對穩(wěn)定,加上朝廷對書畫的支持,并且大力倡導儒家思想,有文藝修養(yǎng)的文人士大夫在朝廷備受重視,這些文人的社會地位日益上升,受到人民大眾的喜愛。社會生活穩(wěn)定,人民內(nèi)心富足充實,“寫意”有了一個相對較為寬松的大環(huán)境,使宋人的書法真正成為人們內(nèi)心的寫照。“寫意”精神在宋朝發(fā)展也就蒸蒸日上。另一方面宋代文學的發(fā)展對書法“尚意”也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在這樣的背景下,米芾與宋四家一起開創(chuàng)了有其自己特色的尚意書法風貌。
“吾書小字行書,有如大字”“心既貯之,隨意落筆,皆得自然,備其古雅”?!八稳松幸狻?,米芾寫的小字行書有如大字行書,但是他從不給別人寫,他說寫這種字關鍵要胸有成竹,心中有底氣才可以隨意下筆成書,發(fā)揮自然而不做作。可見米芾非常自信,這種自信是性格的所在,也是其集古成氣候為自己所用的信心。米芾的書學思想體現(xiàn)在貶低楷書,他覺得楷書是刻板的、丑怪的、古法殆盡的;他把行書尊奉為美的,追求筋骨精神,對用筆十分考究,追求的是直率、趣味,和鋒勢的全備而體現(xiàn)出的不規(guī)律變化。其目的在于體現(xiàn)書者的書筆情操,體現(xiàn)書者的人格與精神意蘊。宋人的“尚意”書風不是否定唐朝的法律,而是把唐朝的法律加以升華,在法律上賦予新的生機,從而更好地體現(xiàn)文人的審美趣味。
二、米芾的藝術人格
《宋史》中有一句話,說米芾“冠服效唐人……風神蕭散,音吐清暢,所至人聚觀之”,他雖然是宋朝人,但穿著唐人服裝,這在當時的人看來實在是太奇怪了。若這是其復古觀念的外化表現(xiàn),那他對“卑唐”書法理論的論述,在筆者理解看來,是他對創(chuàng)新的極具追求才會有這樣的反面言論,這也證實了他是一個極具個性的浪漫、狂放不羈的人?!端问贰分杏涊d,他是一個“顛狂”的人,“舉止癲狂,凡作書畫雖萬乘之前,必解衣脫帶。”實際上,這是他的個性使然的一種生活方式,這并不會與接受傳統(tǒng)、秉持創(chuàng)新的觀念背道而馳。他敢無視那些被世人視為神圣的“禮法”,敢于創(chuàng)新,也難怪米芾會如此癡迷于文藝,他“顛”是有道理的,是不言自明的,唯有如此的果敢與魄力,才能沖破藩籬勇于創(chuàng)新,實現(xiàn)創(chuàng)新??梢娒总赖目褚靶愿瘢褚岸强裢???褚笆强穹排c野逸,若帶著狂野與古怪、不合群的觀念去看待米芾,那是大錯特錯。米芾與他同時代的人都受到了“禪悅”的影響,“禪悅”思想不僅表現(xiàn)在他的人生態(tài)度上,還表現(xiàn)在他的藝術思想與追求創(chuàng)作中。正如他在《畫史》中所說的“回視五王之煒煒,皆糠粃埃搕,奚足道也哉”,他的“臭穢功名皆一戲”,他所提出的“清玩”“雅玩”都是極富禪意的。米芾與同時代其他書法家的區(qū)別在于,他非常重視個人的意志,也反對嚴格的禮制束縛人的審美意識。從他的一言一行來看,他的一舉一動都在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這也是為什么米芾所謂“凡夫俗子”以至“所至人聚觀之”。米芾不屈從于世俗的規(guī)矩,這也正是他對社會丑惡與虛偽勢力相抗爭的坦然與超然的精神體現(xiàn)。世人稱他為“顛狂”,是對米芾的一種贊揚與褒貶,贊揚其米芾的超然意識,艷羨其超然的行為。米芾的行為超脫放蕩不羈,就他的《海岳名言》而言,他的言辭與理論也是相當激烈的。
米芾《海岳名言》中說,“老杜作《薛稷慧普寺》云:郁郁三大字,蛟龍岌相纏。今有石本得視之,乃是勾勒倒收筆鋒,筆筆如蒸餅,普字如人握兩拳,伸臂而立,丑怪難狀?!逼兆帧俺蠊蛛y狀”,又說柳公權不及歐陽詢?yōu)椤俺蠊謵涸妗?、顏魯公則為“俗品”。他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唐朝的一批書法家,還在與宋徽宗的談話中對當時某些書法家表示了強烈不滿。表面上嘲諷古人,不免放言矜肆,其實是米芾看到唐朝書法發(fā)展的一些問題,并想要進行修正。他貶損的不是唐朝的書法家,而是書法發(fā)展的弊端,也就是書法筆墨技法的弊端?;蛘哒f他的眼光是獨到的、是先見的,他能看到時人所看不到的書法技法問題。他和蘇軾、黃山谷在當時的文學批評中有一個共同之處:好為快語,無所傾及,瀟散放縱,而且好為高論。正是由于“顛”,他才能有這樣的勇氣和智慧,敢于突破傳統(tǒng)的藩籬,為時代吶喊助威,所以他的書法才能有一種獨特的風格,以及能夠及早形成自己的面貌。米芾對董源“平淡天真”的藝術追求尤其贊賞,“不作巧,趣味高古,直率真意”。按照米芾狂放不羈的性情,怎會贊揚這種平淡天真之美呢!雖然這樣的美學追求與他的言行舉止不相符合,但這卻恰恰是米芾的書法審美之追求。與他的性格、藝術追求一樣,瀟灑飄逸、天真意趣是米芾畢生致力的追求。書法藝術的創(chuàng)新是在“法”的建立與破壞、不斷重建不斷重新打破的情況下發(fā)展起來的,沒有對先輩的否定,僅僅是模仿、繼承,藝術本身是不可能得到發(fā)展的。
三、《苕溪詩帖》的藝術風格
《苕溪詩帖》中鋒用筆,字勢縱橫恣意,筆鋒運用靈巧多變,提按起伏自然生動。米芾筆法從六朝時期的文人墨客中汲取而來,作品表現(xiàn)平淡自然,沒有刻意雕琢,體現(xiàn)了他自己“心既貯之,隨意落筆,皆得自然,備其古雅”?!盾嫦娞分刑N含著豐富的書法美學思想和精湛的書法筆墨技藝,極具米芾書法特色。
《苕溪詩帖》結(jié)體豎長、字勢右傾、姿態(tài)夸張、宕起跌伏,這該是源于早年學習唐人書法集古取勢所得,并突破楷書字體規(guī)整嚴謹?shù)撵o態(tài)之勢,變?yōu)閯討B(tài)飛勢。所以米芾學書不是泥古的,而是化古的。整齊的律動之勢,其效果自然、和諧、不矯揉造作,給人以收放自如、酣暢淋漓之美。字內(nèi)空間變化不會特別明顯,盡顯沉穩(wěn)。字內(nèi)空間緊密,中宮緊收,穿插連貫。有的字收,有的字放。開合自然、疏密得當,米芾的用筆千變?nèi)f化,他提倡“八面”用筆,“鋒勢備全”。挑鋒出筆,動勢十足;中鋒運筆,線質(zhì)渾韻,筋骨備至,筆勢活絡?!鞍嗣娉鲣h”并非八面,而是由不同方向的鋒面完成起筆、運筆與收筆,體現(xiàn)了米芾書法理論在變化中求沉穩(wěn),筆力勁健,體態(tài)萬千。線條粗細變化明顯,單個字或逆筆出鋒重按形成團塊、或露鋒細筆圓轉(zhuǎn)直入、或橫切利索、或豎切圓潤筆法極為豐富。其點畫與結(jié)構(gòu)的獨特性值得深入品味。作品的面貌陡峭而不古怪,跌宕而明快。見“二王”筆法精華所在。筆劃之間的銜接自然而生動,沒有半點雕蟲小技的痕跡。外拓與內(nèi)擫兼施的結(jié)體方法。比如說倒數(shù)第三行“蘭”字外框圓潤,外拓有顏體風格,倒數(shù)第二行“對”、倒數(shù)第八行第九行的“剡”“荊”利刀都是內(nèi)擫德爾筆法。這足以看出米芾的集大成之創(chuàng)作。
總結(jié)其用筆有二:一是方圓并重,每一筆筆畫的起筆、行筆、收筆、連筆、斷筆、轉(zhuǎn)筆、折筆都有筆法與筆勢變化,方中帶圓,予圓于方。字與字之間筆畫斷開氣韻相連。字體線條或轉(zhuǎn)或折,或方或圓,或轉(zhuǎn)中帶折,形態(tài)各異。二是粗細變化豐富,《苕溪詩帖》線條的粗細變化以書寫速度的輕重緩急將節(jié)奏感穩(wěn)健體現(xiàn)。他對毛筆的把控到了極致,快慢、提按完美活脫地在筆尖流走,筆鋒運轉(zhuǎn)游刃有余。米芾用墨時常與枯筆、飛白、渴筆等相結(jié)合,表現(xiàn)出一種蒼勁有力的筆法和沉穩(wěn)的風格,本篇中將用筆的重點在筆法變換與氣韻章法的自然天成。孫過庭的《書譜》講“帶燥方潤,將濃遂枯”,在用墨時墨色的強弱沒有任何限制,完全由寫字人的筆跡變化來決定,不能刻意追求筆墨變化。米芾書法作品就是在這種超然的筆墨技法中抒發(fā)他的個人性情。
章法上的秩序感非常強烈。米芾注重整體的格調(diào),注重細節(jié),考究嚴謹。整篇不求筆畫的銜接,但字與字之間筆斷意連,行列規(guī)律風格韻律十足。整幅作品字體大小、筆畫粗細、布局疏密等都是一氣呵成。自然天成在章法上給人一種瀟灑自成、前呼后應、行云流水的感覺。總體來說,《苕溪詩帖》在筆墨技法、章法結(jié)構(gòu)上都凸顯了米芾的書學理念,成為米芾書法生涯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佳作。
四、米芾書法美學思想
從書學思想來看,米芾敢于否定前人,也善于揭發(fā)前人筆法的弊端。尤其是對唐朝顏書的針砭,當時顏體為書法規(guī)范,這是一種在當時看來令人驚嘆的行為,單憑這一點就不得不佩服他的膽量,也可以看出他的藝術追求與藝術自信。米芾深受禪悅之風的影響,對童稚的浪漫主義、直爽的書風甚是追捧。這種浪漫主義思想體現(xiàn)在他浪漫的筆墨技法里。相傳有一天,他遇到一塊直立的奇丑怪石,打算取來淪笏,他穿戴整齊叩頭三拜呼之為兄,這體現(xiàn)出他對藝術的敬畏之心,也可見他對自然之美、天工巧奪的追捧。這種瘋狂的行為發(fā)生在他這個狂人身上是不足為奇的。他的書法追求的是一種純樸自然的審美觀,也是他書法創(chuàng)作的追求。他不喜歡裝腔作勢,提倡“心即貯之,隨意落筆,皆得自然,備其古雅”,他認為張旭教授顏真卿的“小字展令大,大字促令小”說法是錯誤的,認為字要“大小各有分”,要自然而為之,使技法的熟練達到情感隨心釋放的程度。如果故意做作,追求粗細、黑白、疏密等關系,就成了俗書,也就不難理解他會如此憎恨那些束縛著書寫性釋放的戒律了。在當時能夠倡導純真、天然、與“丑怪”相抗衡的美感,不得不說,他別出心裁,且有獨到見解。米芾的這種天性其實反映了最原始的自然,是古代審美的自然表現(xiàn)。觀米芾的書法,之所以能超越古人,就是因為他用心模仿。米蒂自我評價說:“壯年未成家,人說其書是集古文之精華,集其長處而成,老者自成一家,世人見之,不知其為祖?!彼摹凹拧笔且环N創(chuàng)新,如果不能從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優(yōu)秀的精髓,那么書法藝術又怎能發(fā)展呢?當一種新的書法語言規(guī)則被普遍接受,那些有自己獨特藝術風格的人就會意識到現(xiàn)有的語言法則限制了他們的創(chuàng)作能力,從而試圖打破這種桎梏,這就是他們對“法”的創(chuàng)造者的挑戰(zhàn)。所以以顏真卿為代表的“安于民用”的唐體書法是米芾最先抨擊的對象。
古人有“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的說法,這句話不僅告訴后人鑒賞、品評一幅書法要從不同的審美角度,同時也向世人展示了書法藝術的審美趣味。宋代書法藝術以“意”為代表的審美潮流成為當時審美主流,米芾是宋四家中的代表人物。米芾雖然在文壇上沒有蘇黃那么有建樹,但他不僅是一名優(yōu)秀的書法家,而且也是一名書法理論家、畫家和詩人。在書法領域,王羲之、顏真卿之后可以說排得上米芾,他是中國書法上真正有傳承與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新觀念的書法家。米芾一生的成就,以行書最為突出,在南宋以后的名帖中多有引用他的法書,流傳甚廣,影響深遠。他的作品所表現(xiàn)出的宏大美學風范和廣闊的藝術表現(xiàn)在宋代是無人能及的。米芾之所以能達到今天的高度,與其獨特的性格、氣質(zhì)、學養(yǎng)以及畢生的藝術追求密不可分。他性格高傲,桀驁不馴,行為古怪,經(jīng)常會做出一些不合常理的事情,所以現(xiàn)在人們都叫他“米顛”?!盾嫦娞返纳畛翜喓袷怯深佌媲涞墓P墨所來,同時更多可見“二王”的影響?!盾嫦娞肥敲总涝谵D(zhuǎn)型時期的優(yōu)秀作品,也是“尚意”時代書風鼎盛的代表,它對浪漫派發(fā)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它所蘊涵以及代表的米芾書學的審美內(nèi)涵,仍對當今書法創(chuàng)作與理論產(chǎn)生著深刻影響。
米芾書法的筆法千變?nèi)f化,揮毫潑墨中每一筆都充滿奔放,每一筆都圓潤遒勁,筆鋒筆直沉穩(wěn)有力?!白忠歉瘢忭毠?,筋須藏肉”,米芾對與書法線條的質(zhì)量要求是這樣的,要有筋骨肉,才能俊秀豐潤,結(jié)構(gòu)妥帖。要“險、老、豐”,而不“怪、枯、腫”。米芾書法所呈現(xiàn)的超凡脫俗、飄逸天真的風格,也正是他對書法理論的要求,也是他人格的體現(xiàn)。他的書法無論大小,都可隨意書寫,行筆流暢,舉手投足之間都是一氣呵成。結(jié)體有顏真卿的外拓與肉感,也有歐陽詢的內(nèi)斂與中宮的緊收。詩詞與繪畫造詣的高超也是米芾書法汲取營養(yǎng)的兩塊沃土。凡是有才華的書法家,都喜歡在行云流水中展露自己的個性,米芾的聰明才智在這幅作品中體現(xiàn)得一清二楚?!盾嫦娰N》的內(nèi)容奔放如飛,意境超然,不落俗套,線條流暢,渾然天成,給人一種“風規(guī)自遠”的感覺。米芾的這幅字,妙在“超逸”“神俊”,即使米芾本人也對此畫頗為自傲。清吳其貞在《書畫記》中說:“《苕溪詩貼》運筆瀟散,結(jié)構(gòu)舒暢,蓋效魯公化出者。”米芾雖然對顏真卿的楷書多有批判,認為如此嚴格的法律,限制了個人的意志,不可避免地會墮落。但對顏真卿的行草卻很有好感,覺得有篆隸之氣,更有顏公個人感情深沉的自然流。米芾不愧是一位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書法家,他并沒有盲目地照搬魯公,而是將魯公的優(yōu)秀之處納入自己的審美情趣之中,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揮了他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由此,形成了《苕溪詩貼》中所表現(xiàn)出的“風神瀟灑、逸韻天真”獨特藝術風格。宋四家中,蘇、黃、芾、蔡都是以顏學聞名。唯獨米芾一人,他既不拘泥于規(guī)則,也不狂野,而是活脫豐潤,學古而為己用。以米芾的書法造詣,毫無疑問,他是宋四家的首席。
五、結(jié)語
米芾是一位勇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的書法家,他心里清楚,要想出類拔萃,就必須學好傳統(tǒng),但又不能因循守舊,固執(zhí)于古人的“一筆一劃”。書法作為傳統(tǒng)藝術門類的一種形式,有其自身的特點和風格,更要符合時代的發(fā)展才能長盛不衰。米芾作為這樣一位極具眼光和認識的書家,品讀他的作品,不難看出他的書法中滲透著一種天然的、超凡脫俗的民族風格。難怪王澍說米芾的行書是“秀發(fā)風神,仙姿絕倫”,這大概就是米芾畢生所追求的一種藝術風格。米芾的瀟灑氣質(zhì),不僅表現(xiàn)在他畢生對藝術的真誠追求上,也表現(xiàn)在他的書法作品中。他的《苕溪詩貼》充分表現(xiàn)出瀟灑、天真、爛漫的人性特征和藝術風格。
米芾作為書畫家,他的書法,特別是行書方面的造詣遠勝于蘇和黃,以其獨特的書風,引領了“尚意”的北宋書風。米芾的書法為后人所稱道,他的兒子米友仁、金代的王庭筠、明代的董其昌、王鐸,以及現(xiàn)當代的書法家都將米芾視為師法典型。特別是20世紀以后,“米”字可以說是一股“潮流”。對米芾的書風和對“米顛精神”的追尋,都將成為一種與時代更迭相適應、不斷前進的動力。
參考文獻:
[1]朱音哲.米芾的書法美學思想分析[J].美與時代(美術學刊),2022(03):93-95.
[2]周一凡.無厚入有間:論米芾的道家氣質(zhì)及其困境[J].大學書法,2021(05):131-136.
[3]羅澤群,趙啟斌.功名皆一戲 未覺負平生——略論米芾書畫藝術的成就、價值及其影響[J].書畫世界,2021(09):11-18.
[4]張榮國.“不知以何為祖”與“入人”:米芾的書法審美探究[J].中國書法,2021(04):95-117.
[5]鞠曉彤.北宋米芾書法情感和筆法走勢的闡釋研究——以《苕溪詩帖》為例[J].美與時代(中),2019(03):128-129.
[6]張琪.淺析蘇珊·朗格的生命形式理論——以米芾作品《苕溪詩帖》為例[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17(04):87-91.
[7]劉英俊.蘇軾《黃州寒食詩帖》與米芾《苕溪詩帖》之美學比較[J].芒種,2014(19):263-264.
[8]雒三桂,鐘宇欣.米芾《書史》與黃伯思《東觀余論》書法鑒定思想比較研究[J].中華文化論壇,2021(06):124-13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