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得柱
摘要:隨著職業(yè)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中職化學作為重要的基礎性課程,其教學模式引發(fā)廣泛關注與熱烈討論。如何推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成為教師亟待探究的重要課題。基于此,現堅持以生為本、以學為中心的基本原則,以學習興趣、能力塑造以及個性發(fā)展為著力點,探究中職化學多元化教學的實踐策略。以期構建有趣、有效、有序的化學課堂,為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賦能。
關鍵詞:中職化學? 教學改革? 多元化教學
新職業(yè)教育法的頒布強調了職業(yè)教育的重要地位,致力于打造服務于終身學習的現代職業(yè)教育體系。中等職業(yè)教育肩負為社會培養(yǎng)技能型定向人才的重要使命,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日趨綜合化、素養(yǎng)化的人才需求,中職教育如何提升學生的技能水平與知識層次成為教學改革的關鍵議題?;瘜W作為一門兼顧理論性與實踐性的基礎課程,在大力深化職業(yè)教育改革的新時期,應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的原則,以學生綜合素養(yǎng)深度發(fā)展為導向,不斷的探索教學新方法。
一、情境教學激發(fā)學習興趣
學生作為中職化學的教學主體,喚醒學生的學習自覺性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前提。興趣是最穩(wěn)定、強勁的學習驅動,以興趣為切入點組織教學活動對于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情境教學以豐富的形象感染、真切的情感體驗以及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結合的特點,是師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將其引入中職化學課堂有助于減緩認知坡度,帶動學生情緒。以能量轉換守恒和熱力學能教學為例,本節(jié)課的認知重點為掌握熱傳遞和做工對物體熱力學能的影響,掌握能量守恒定律的發(fā)現過程,培養(yǎng)節(jié)約能源的意識。在新知探索之前,教師以生活化的情境作為導入,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展示如下家庭生活場景:在炎熱的夏天,人們利用冰箱冰鎮(zhèn)西瓜、制作冰糕等食物或是讓食品長時間保鮮;利用空調可以調節(jié)室內溫度,在夏天制造出涼爽的空氣,在冬天則可以讓溫度上升。讓學生觀看情境內容,激活固有生活經驗,拉進學生與化學知識之間的距離。在此基礎上,教師圍繞情境提出思考問題,冰箱和空調是如何工作的,引領學生由感官認知向理性思考拓展,激發(fā)好奇心理,引出對目標知識的探究。在情境的支持下,讓原本枯燥、抽象的化學知識變得生動、直觀起來,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實驗教學提升關鍵能力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更為直觀地理解化學知識本質,提高學習效果。與此同時,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探究能力與動手能力大有裨益。因此,在中職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視實驗教學,并明確教學主體,改變“講實驗”“背實驗”的滯后教學方法,課堂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引導學生獨立完成實驗的設計與實施,達到提升關鍵能力的目的。以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實驗教學為例,教師圍繞濃度這一關鍵因素組織實驗探究活動,實驗一,10℃時不同濃度的硫代硫酸鈉和稀鹽酸的反應時間;實驗二,分別觀察10℃、15℃、20℃下,10mlNaHSO3與30mlKIO3反應溶液變藍的時間;實驗三,FeCl3溶液與H2O2的反應。在明確實驗任務之后,教師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間的原則劃分學習小組,為學生提供所需的實驗器材以及充足的探索之間,引導學生以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實驗操作,觀察實驗現象、總結實驗結論。教師作為輔助者進行巡視,發(fā)現學生實驗操作中的問題,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及時干預修正或是操作完成后集中講解的方式提供指導。通過設計自主式、開放式的實驗教學,讓每一位學生參與其中,經歷化學知識的發(fā)現、探索與內化全過程,形成深刻的課堂學習體驗,提升對目標知識的理解能力。
三、分層教學促進個性發(fā)展
受到認知基礎、思維水平、學習方式以及興趣程度等因素的影響,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層次呈現一定的個體差異,教學需求同樣有所不同。針對此情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接受、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并圍繞個性化的認知需求組織教學活動,提升中職化學教學的針對性與實效性。以弱酸和弱堿的解離平衡教學為例,首先,在課前教師注重學情分析,綜合課堂表現、課后作業(yè)、階段性測驗、交流座談以及調查問卷等多種渠道,全面的收集學生的化學認知情況。以此為依據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層次,其中A層次是基礎知識夯實、思維活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B層次是基礎知識一般、思維水平與學習能力有待于進一步提升的大部分學生。C層次則是各方能力相對薄弱,存在一定學習困境的學生。分層并非是給學生貼標簽,而是作為精細化指導的依據。其次,教師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制定教學要求,選擇教學方法。對于A層次學生而言,要求能夠獨立建構弱酸和弱堿的解離平衡的知識結構,注重思維的延展性。B層次則理解、運用核心知識,注重塑造關鍵能力。C層次學生則注重基本概念的理解,注重學習方法的滲透。通過分層指導讓每一位學生能夠在課堂學習中有所獲得,促進化學素養(yǎng)的個性化發(fā)展。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時代背景下,對于中職化學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快教學方法的推陳出新,構建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成為改革重點。這就需要教師以發(fā)展的眼光審視中職化學教學,結合課程特點與學生需求,不斷的嘗試教學新方法,提升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