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大學教科院附屬楊廟小學(225125) 劉玲玲
讀寫是完成知識吸收,促進認知內化的重要方法。這種方法獨一無二,不可替代。教學實踐中,教師往往存在認知誤區(qū),認為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要單獨進行,導致教學手段單一,無法激發(fā)學生深入探究的興趣。知識本身是一個相互關聯(lián)的有機體,所以在教學手段的運用上亦要如此。教師必須抓住讀寫鏈接的時機,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這樣學生的思維才會順利啟動,學習也才會深入。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從不同層面展開指引,讓學生通過多種方法,探索出一條特殊的英語讀寫學習之路。
引導學生由自由散漫狀態(tài)進入注意力高度集中狀態(tài),全身心投入新課的學習中,這就是學習活動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導入環(huán)節(jié)設計得精巧有趣,能很快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可以說,導入環(huán)節(jié)是教學活動成功的關鍵。然而,很多教師往往存在這樣一種困惑:導入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若平平無奇,根本無法調動學生的思維,學生不感興趣,教學效果自然凸顯不出來;導入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若過于精巧,學生的積極性雖然被調動起來了,但大部分學生只是在看熱鬧,根本沒有看清楚“門道”。如何有效設計導入環(huán)節(jié),既能點燃學生的探索熱情,又可以營造濃郁的學習氛圍,給學生以思維啟迪,需要教師綜合考量。讀寫就是不錯的選擇,它們都是教學中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在讀寫過程中,學生能夠對英語的單詞、句型等基礎知識形成初步感知,有助于后續(xù)的學習探索。
導入環(huán)節(jié)是學生思維啟動的初始階段。在這一階段,教師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從學生本身著手,實現(xiàn)文本思維與生本思維的對接。因此,教師要巧妙設計導入環(huán)節(jié),布設趣味化的讀寫融合任務,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讓知識學習變得有趣且簡單起來。如教學譯林版英語教材五年級上冊Unit 4 Hobbies時,教師沒有采用多媒體播放視頻的形式,而是借助最原始、最接地氣的讀寫融合形式展開教學?!癏ow about the word preview?Let’s test it.”教師一邊說一邊采用接龍的形式讓學生朗讀單詞,課堂氣氛瞬間活躍起來。因為不知道會讀幾個單詞,學生顯得比較緊張,但同時也很興奮。在讀的助力下,學生很快完成了單詞感知,學習熱情高漲。但單純的讀根本無法讓學生牢牢掌握單詞,還需要從寫的角度出發(fā)予以夯實。于是,教師繼續(xù)引導:“Now you can read it. Now find a classmate to read the words. Please write down the words you hear and see which students have the highest accuracy.”這樣教學,能讓聽寫活動順利推進。學生對這樣的學習方式很感興趣,因為這是一種檢驗,也是一種挑戰(zhàn)。在讀寫過程中,學生順利掌握了單詞,同時也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和技巧,一舉兩得。
小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學習注意力相對薄弱,能否有效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思維,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決定英語課堂教學品質高低的關鍵。教師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直接切入教學主題要素,用任務驅動式詞匯教學手段,組織學生以接龍的形式朗讀單詞。學生雖然在這種帶有一定考察意味的學習活動中會出現(xiàn)緊張心理,但為了課堂表現(xiàn)得更好,會積極地進行思考,學習思維也會變得更加活躍。教師用讀寫鏈接活動,強化學生英語詞匯學習的初步感知,為之后的深入學習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新課改的助推下,能力發(fā)展和素養(yǎng)提升已經成為新時期教育教學的中心。但無論從哪個方面看,知識的學習探索是能力發(fā)展與素養(yǎng)提升的基礎和保障。沒有知識的學習探索作鋪墊和保障,學生連最基礎的語音、詞匯、語法等知識都沒有掌握,深度探索和能力發(fā)展就成為一句空話。小學英語教學旨在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為后續(xù)的初中、高中學習掃除障礙。編者在設計教材內容時遵循以生為本的原則,選編的單元主題、學習內容相對簡單,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關,學生學習時自然興致高昂。因此,教師要充分把握英語教材的特點,積極引導學生探究學習。雖然英語教材內容的難度系數不大,但對小學生而言,學習起來還是比較吃力的。課堂教學中,從知識本身屬性出發(fā),引導學生深度剖析就成為教學的關鍵。具體操作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一邊讀一邊寫,調動學生的多重感官協(xié)同運作,促使學生深入探究。
小學階段涉及的語法知識相對較少,最重要的是詞匯積累和句型掌握。因此,無論是詞匯還是句型的學習,教師都要高度重視,選擇契合性更高的教學方法,將讀寫及時進行鏈接。從教學效果來看,學生在讀寫融合中收獲頗豐,很快就把握住了知識的核心。如教學譯林版英語教材五年級上冊Unit 5 What do they do?時,教師引導學生對文本中的知識點進行梳理。學生的能力基礎和認知經驗存在差異,知識梳理的方向各不相同。有的學生從詞匯的角度著手展開梳理;有的學生認為句型是學習的重點,從這個方面進行梳理?!癐 think‘what do ... do ’is very important.”學生認真梳理知識點,很快完成了學習任務。這時,教師繼續(xù)引導:“Here are some Chinese sentences related to this sentence pattern. Translate them and write them down.”學生積極行動起來,一邊翻譯一邊書寫,學習活動順利開展。知識學習本來就是枯燥乏味的,尤其是英語學科,它涉及很多的理論知識。教師在教學時采用讀寫融合的形式,能讓知識學習變得更加豐富、多元,使學生的思維向著更廣闊的空間延伸。
英語知識深度剖析環(huán)節(jié),既需要教師給予學生思維啟發(fā),也需要學生的主動思考。上述教學,教師始終堅持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采用開放式的教學設計,以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認知差異,讓每個學生都能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系統(tǒng)梳理和自主建構。教師要具備較強的動態(tài)化教學意識,善于根據學生的課堂反饋,有針對性地展開個別輔導,引導學生在讀寫鏈接活動中更加全面地認識、理解英語知識。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英語課堂知識學習的準確度,歷練學生英語學科多元的思維能力。
正所謂“光說不練假把式”。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英語教學需要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尤其需要進行實踐訓練,這是由英語學科的交際性、工具性特點所決定的。課堂訓練設計時,教師要獨辟蹊徑,設計一些新穎、有趣的讀寫結合訓練形式。課堂訓練是在學生對知識有了深層把握后設計的,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具體設計時,可以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fā),設計相關的課外讀寫任務,也可以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讀寫訓練。無論何種形式的訓練,只要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這樣的訓練設計就是成功的。讀寫是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也是課堂訓練常用的手段。教師在充分融合讀寫的基礎上,對訓練形式進行創(chuàng)新與改進,彰顯了教學的多樣化,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也得到了最大限度地調動。
設計訓練內容時,教師切準學生思維,滿足他們的學習需要,能獲得顯著的調動與激發(fā)效果。學生本身就對單元主題有興趣,對學習活動意猶未盡。教師抓住學生心理,及時進行針對性訓練,使學生的思維在讀寫融合訓練中得到融通,激發(fā)深度探索的動力。如教學譯林版英語教材五年級上冊Unit 7 At weekends 時,教師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系統(tǒng)化學習。在積極主動的探索中,學生很快完成了知識積累。這時,教師趁熱打鐵,呈現(xiàn)訓練任務。為了讓課堂訓練更加有趣,更加貼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需要,教師在設計時下了一番功夫。教師找到與文本主題相關的課外文章,引導學生快速閱讀?!癙lease use five minutes to read the article ofHappy Dayquickly,and underline all the new words you don’t know in the process of reading.”學生認真研讀,很快對文章有了基本把握。為了檢驗學生的閱讀情況,教師開展趣味填空游戲,即從文中摘錄一句話,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和印象補充詞匯。這樣的游戲活動能夠很好地考查學生的記憶力和語感,促進學生內化所學的知識。
強化學生的英語語言核心能力,是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教師要拓展英語課堂教學維度,圍繞單元主題要素,整合投放相關性較強的課外閱讀素材,借助拓展閱讀,加深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的印象,延展學生英語知識應用的范圍。上述教學,閱讀活動之后,教師開展趣味游戲,通過讀寫鏈接,提高學生課堂訓練的參與度。開展趣味填空游戲,既能幫助學生鞏固重點學習的詞匯知識,又可以鍛煉學生的詞匯記憶能力和拼寫能力,增強學生的英語語感。同時,課堂訓練氛圍也在學生的積極參與下推向高潮。
課堂教學多元化,不同學科采用的教學方法不盡相同,即使同一學科,不同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也千差萬別。文本學習結束后,課堂教學進入尾聲,學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這時,教師就要發(fā)揮指導、點撥的作用,及時給予學生指引,讓他們對所學內容進行梳理總結。梳理總結也可以采用讀寫鏈接的方法。讀是一種靜態(tài)的學習形式,寫是一種動態(tài)的學習形式,將二者有效鏈接起來,歸納總結可呈現(xiàn)出1+1>2 的效果。借助讀的形式梳理知識點,借助寫的形式總結學習方法和經驗,這樣不僅有較高的契合度,還能夠讓學生全身心投入課堂學習之中,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思維意識。
小學生思維靈動,對學習有自己獨特的認知和看法。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特認知,借助讀寫鏈接展開文本歸納總結,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學習機會。如教學譯林版英語教材五年級上冊Unit 6 My e-friend 時,教師通過視頻導入、初讀感知、重點突破、實踐訓練等環(huán)節(jié)展開教學,引發(fā)學生主動探索的欲望。學生踴躍參與,很快完成了學習活動。課堂訓練時,教師出示練習題:“Write a letter to your e-friend about your school.”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獨立思考完成。在展示環(huán)節(jié),生生之間展開互評,課堂氣氛到達頂峰。最后,教師讓學生對本次訓練進行總結。學生紛紛將做題情況羅列出來并表達各自觀點,逐漸對自身優(yōu)缺點有了更清晰的把握?!癐n the process of reading,I was too careless,because I skipped a word,leading to misunderstanding.”“I was very serious when I read,but it was because I was too serious that I spent too much time,and I didn’t have enough time to answer the questions.”學生你一言我一語地表述著,教師將學生的總結用精練的語言呈現(xiàn)在黑板上。在歸納總結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錘煉,綜合水平得到提升。
知識學習本來就是一個不斷發(fā)現(xiàn)、不斷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的過程。教師巧妙設計教學,將讀寫融入歸納總結中,讓學生對英語學習有新的認知。學生在課堂上主動融入學習活動中,與教師和小組同伴展開多維度的思維碰撞,對英語知識形成豐富的認知和理解。同時,教師創(chuàng)新英語課堂評價體系,增設學習展示和生生互評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成為學習評價和糾錯學習的主人,促使學生結合自身實際進行及時有效的反思。在潛移默化中,學生的學習品質得到了提升,逐步養(yǎng)成自主反思的良好學習習慣,對學生學習能力發(fā)展也有著積極的促進意義。
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著眼于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尤其要注重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讀寫之間存在相輔相成的辯證關系,是英語教學的重要法寶。要想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就要從教法創(chuàng)新這一角度出發(fā),給學生提供新的學習平臺,讓他們在閱讀、寫作中完成認知內化。讀寫鏈接的關鍵是時機把握,特別要在學生思維認知啟動時、知識深度剖析時、課堂訓練夯實時以及文本歸納總結時進行鏈接,使學生在實踐中完成認知構建,讓英語學習變得趣味無窮。